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要把握任何形式的现代政治生活。都必须首先认清其中的政党。同时,这也决定了不能把政党研究孤立于政治生活之外,而要在考察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中研究政党。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政党是领导国家建设、推动国家成长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而诞生,直接承载着领导人民建设国家、推进现代化发展的使命,并在艰苦的探索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在中国,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是有机统一的,两者不能相互割裂,因而政党建设要充分考虑国家建设的逻辑对政党的要求;同样。国家建设要充分考虑政党建设所具有的战略价值与意义。本书力图由此出发。研究中国共产党建设与中国国家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政治学的视野,在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上。通过分析和研究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阐明三大基本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二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国家的基本战略,三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略。
**篇 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国家建设
**章 政党与现代国家:中国的逻辑
**节 帝国体系:一种高度秩序化的政治
政治体系是任何社会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从政治体系变迁的角度讲,中国从古到今的发展,可以分为三大时期:一是先秦的宗法政治体系;二是秦汉以后的帝国政治体系;三是辛亥革命之后的民族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明就是在前两个政治体系下诞生、成长和壮大的。帝国政治体系与宗法政治体系之间,虽然在价值和精神上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继承性和延续性,但是在权力的组织与制度安排上,帝国体系超越了宗法体系,用官僚体系代替了贵族世袭体系。秦统一之后,一个帝国正是在这样的政治体系下诞生、成长和壮大的。
正如帝国不是一日建成的一样,帝国体系也不是一日形成的。虽然在帝国成长的过程中,帝国体系与帝国成长保持密切的互动关系,但是帝国体系的出现正是帝国诞生和成长的前提。换句话说,没有帝国体系,也就没有帝国的成长,帝国的成长对帝国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丰富和完善这个体系本身。于是有一个问题必然出现:在帝国没有形成之前,帝国体系如何出现?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比较了秦汉大一统与罗马帝国形成之间的差异,认为两者立国基本精神完全不同:“罗马乃以一中二伸展起势力于四周。欧、亚、非三洲之疆土,特为一中心强力所征服而被通知。仅此中心,尚复有贵族、平民之别。一旦此中心上层贵族渐趋腐化,蛮族侵入,如以利刃刺其心窝,而帝国全部,即告瓦解。此罗马立国形态也。秦、汉统一政府,并不以一中心地点之势力,征服四周,实乃由四周之优秀力量,共同参加,以造成一中央。且此四周,亦更无阶级之分。所谓优秀力量者,乃常从社会整体中,自由透露,活泼转换。因此其建国工作,在中央之缔构,而非四周之征服。罗马如于一室中悬巨灯,光耀四壁;秦、汉则室之四周,遍悬诸灯,交射互映;故罗马碎其巨灯,全室即暗,秦、汉则灯不俱坏光不全绝。因此罗马民族震铄于一时,而中国文化则辉映于千古。我中国此种立国规模,乃经我先民数百年惨淡经营,艰难缔造,仅而得之。”
……
林尚立,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全国政治学常务理事。上海政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在香港、日本、美国做访问研究。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和中国政治研究。著有《选举政治》、《政治的逻辑》、《国内政府间关系》、《政党政治与现代化》、《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等。
《兄弟连》中的兄弟连指的就是101空降师中的E连,也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瑞恩所属部队,是1942年美军最优秀的作战精英。1944
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21世纪的外交 本书特色 新千年即将降临之际,美国雄踞各国之上,哪怕是昔日*辉煌的帝国都望尘莫及。从武器装备到企业家精神,从科学到技术,从...
中国宦官制度史 内容简介 在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专题史著作是专门性强而主题面广的一类学术研究专著。这类著作,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领...
哥达纲领批判 内容简介 本文库收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以单行本形式陆续出版。这些著作凡可独立成书者,则一文一书;有些重要文章和书信则按专题编成文集...
尚义执言-韩方明言论集 本书特色 当代言官,仗义执言 体制内的忧思,草根下的情怀 听新阶层知识分子解读中国的政经迷局坚持“站着说话”,被南方...
官员选考史鉴 内容简介 官员之优劣,关乎国运之昌衰,是故中国历朝历代无不重视。自设官理事始,选官的官职与部门即享有崇高的地位。《周礼》载选官择吏的人事官员称天官...
马克思主义十五讲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中国现实,以问题为导向,对理论领域和实际工作中为关注的十五个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定马克思...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及运作-以湖北地区为例 本书特色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及运作:以湖北地区为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各...
改革:困境与出路 本书特色 三十年改革经验总结IPP文库,中国新型智库的图书馆。已出版图书:《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关键时刻:中国改革何处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本书特色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经党中央批准,为推动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新时代...
美国政治与外交决策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破解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之谜、美国政治与对外政策、美国的外交决策机构、影响决策的各种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等。美国政治与外...
史林智慧琐谈:历史文献中的人和事(第一辑)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和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业绩、著述中,发掘了对人们富有指导、启迪、借镜意义和警...
国家的神话 本书特色 本书是德国著名思想家恩斯特·卡西尔*后一部著述。本书论述了人与政治的关系。作者在人类意识中神话情结的基础上,对政治学的国家理论进行了历史的...
近代中国东北移民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在大量收集、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打破了过去那种只是对移民过程、移民数量统计和移民的土地开垦等方面的单层面的叙述,从多视角、...
《文学回忆录:1989—1994(上下册)》内容简介: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
暖春之旅-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两国政府关于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联合新闻公报》和胡锦涛主席《在早...
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曾任教于斯特拉斯堡大学、巴黎第十大学等院校。主要...
社会主义通史-第八卷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对社会主义发展...
澳门政治制度史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梳理了澳门政治发展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勾勒了澳门生存之道的基本轮廓,是一部获中葡双方和澳门居民基本认同且在学术界具有起码共识...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专辑 内容简介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