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关键》共分为辨日、二十八宿、十二子、河图与洛书、风论、易学启门共十五章,从古代天文学和人文学的角度阐述了天、地、人之三才和王、霸、亡之三道,阐明了孔孟的政治指归,揭示了易学是政治预测学,证实了以《易》为统的儒学五经是天人合一的社会科学,是中华古代辉煌灿烂的人文学。正如作者所言,《易学关键》的“键”是指中国古代天文学,天文学是通向中国古代人文学堂奥的关口。我的“键”就是希望学者启开中国古代人文学的关口,请读者登堂入室,欣赏室内之陈列。
在夏商周时代,古代天文学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特别是日心地行学说的发现与运用,揭示了太阳、地球、月球及其他天体运行规律,揭示了四季变化与万物生长衰亡的关系。推天道以尽人事,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三极运化之道揭示家天下转易史。《周易》文字艰涩,尤其有许多天文学概念。作者在研究易学的过程中发现了此问题,经过长时间对古代典籍的深入学习,做了大量的天文学与文字学笔记,终于登堂入室,成为了古人的知音,并先后出版了多部注易专著。这本《易学关键》主要说明古代天文学与易学的关系。
**章太阳是隐了的天体
《系上》日:“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韩康伯注日:“王弼日: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此易之大极也。四十有九,数之极也。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孔颖达疏日:“韩氏亲受业于王弼,承王弼之旨,故引王弼云,以证其义。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谓万物筹策虽万有一千五百二十,若用之推演天地之数,所赖者唯五十,其余不赖也。但赖五十者,自然如此,不知其所以然。云则其一不用者,经既云五十,又云其用四十有九也,然称其用,明知五十之内,其一是不用者也。不用而用,以之通者,若全不用,理应无赖,此既当论用,所以并言不用为用。五十者虽是不用其有用,从不用而来,以不用而得用也。故云不用而用,以之通。所用者,则四十九蓍也。蓍所以堪用者,从造化虚无而生也。若无造化之生此蓍,何由得用也。言非数而数,以之成者,太一虚无,无形无数,是非可数也。然有形之数,由非数而得成也;*四十有九是有形之数,原从非数而来,故将非数之一,总为五十,故云非数而数以之成也。言斯易之大极者,斯此也,言此其一不用者,是易之大极之虚无也。无形既无数也。凡有皆从无而来,故易从大一为始也。言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者,言虚无之体,处处皆虚,何可以无说之明其虚无也。若欲明虚无之理,必因于有物之境,可以却本虚无,犹若春生秋杀之事,于虚无之时,不见生杀之象,是不可以无明也。就有境之中,见其生杀,却推于无始,是无中有生杀之理,是明必因于有也。言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言有且何因如此,皆由虚无自然而来也。”
……
张汉,1929年生。山西平鲁人。1949年春,在雁北五分区专署任文书,同年随军入川。1950年在剿匪中右手致残,坚持用左手写作,曾在政府机构中做文化干部等工作。1959年开始研究周易,自成一家,积累了数百万言易学笔记。著有《道论》、《易学关键》(初版书名《易学启门键》)、《周易会意》、《学易通灵》(与曾旭合作)等多部注《易》著作。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数十年研《易》,旨在寻求真理,弘扬祖国的“天下为公”的光辉文化。在他的论述中,我们阅读到的是旁征博引和文思泉涌,感受到的是哲学激情与济世襟怀。
《日本佛教史纲》分上下两卷,上卷出版于1898年,下卷出版于1899年。此后,此书曾几经再版。现在翻译所用的是1939年日本创元社列
上将收尾于宗教文化学有“双重的综合意味”。首先,这个晚近最受注目的研究方向,几乎把宗教学的交叉性推向了极致,以致可看做所
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 本书特色 戴震,是集启蒙先驱和乾嘉考据学于一身的代表人物。本书旨在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清代思想主流考证学间的关系。...
中国之旅行家-摩尼教流行中国考-冯承钧译著集 本书特色 《中国之旅行家》为冯承钧**本翻译作品(1925),简介张骞、法显、惠生、玄奘、郑和等人事迹。有冯承钧的...
功利主义 本书特色 功利主义是由边沁提出、穆勒完善、西季维克反思、新古典经济学发扬光大的一种伦理学思想,它的前身是庸俗的享乐主义。作为**个采用“功利主义”一词...
多年来,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在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引起了许多争议。这些争议其实说明了它的重要价值。正如香港大学哲学系主任关子尹
托马斯·阿奎那的灵魂学说探究(从基督教哲学角度的一种解释)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之一,该书对托马斯主义的基督教哲学的特征做了比较详细、全面的阐...
汪荣祖,原籍徽州,1940年生于上海,抗战胜利后即随父母移居高雄。1961年台湾大学毕业,1971年获美国西雅图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
康德的道德哲学 本书特色 吾辈若不能以独立之中文阅读康德、理解康德,便不能言吸收康德,而吾辈亦无法参与世界之康德学。甚至进一步推之,吾辈若不能以中文理解康德,将...
2006-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06-2009年我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全书分四...
淮南子-建构的道经 内容简介 简介《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全书内容庞杂,知识面涉及非常广,主要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了儒、墨、法...
谈美·谈美书简 本书特色《谈美•谈美书简》包含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和《谈美书简》这两本重要的美学著作,其中《谈美》主要阐释了美与美感、美与自然、美与...
易图讲座 内容简介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中国文化热带动的“《周易》热”中,已经达到了《周易》思想原理无所不用其极的“繁无所繁”的地步,新的“易学思想体系”层出不...
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 本书特色 《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围绕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美学建设问题,选入作者新时期以来所写的30篇学术论文。作者李衍柱联系当今世界...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特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
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于一九六二年出生在四川省甘孜州的炉霍县境内,年岁尚幼时便表现出天资聪颖、悲心具足、品行高尚等迥异于同龄
大家手笔 本书特色 该选题源自2013年8月人民日报开办的一个品牌栏目,赢得了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好评。由任理轩主编的《大家手笔》包含内容相当丰富,囊括经济、政治、...
加尔文论崇拜 本书特色 研究加尔文思想的多数作品,都忽视加尔文关于崇拜的深刻认识。但在历史上,加尔文是建立基督教崇拜的中流砥柱,他倡导和设定的崇拜礼仪,树立了经...
墨子解说 本书特色 墨子的思想主要保存于《墨子》一书。《墨子》原有七十一篇,后世亡佚十八篇,其中有八篇可知其篇目,另外十篇的篇目已无从考证,今只存五十三篇。本书...
活在随感中的哲学 本书特色 《活在随感中的哲学》是一本接地气的哲学随感录,而非严肃的哲学学术著作。书中没有晦涩的专业词语和枯燥的哲学论证,大多是由生活中的一个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