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六十四卦是一套特定的符号系统。占卦还需要解卦,这表示人生有可测和不可测的部分,同时人也有自行做主的选择机会。因而占卦不同于算命,它要求我们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易经》在古代经典中属于哲学类,它是一套圆满的哲学体系。《易经》再三揭示人生的正途在于:培养德行、增强能力,以及启发智慧。
关于《易经》的学习,作者用三句话来概括:一、不学一定不会;二、学了不一定会;三、学会终身受用。首先,《易经》的六十四卦是基于一套特定的符号系统,若是不曾学习,则这些卦象显得神秘而难解。其次,为什么学了还不一定会呢?因为它的占卦部分需要解卦,而解卦能力永远有提升的空间。这表示人生有可测与不可测的部分,同时人也有自行做主的选择机会。占卦不同于一般的算命,也在于它要求我们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后,学会《易经》,将可终身受用。此中妙处,其实在学习过程里就已经逐步实现了。
作者于2008年1月,应山东电视台《新杏坛》栏目之邀,主讲了九集《易经与人生》。这是借助传媒之便,向大众介绍《易经》的来龙去脉与基本观念。现在讲稿整理成书,又增加了许多图片、资料,以及占卦与解卦的方法,希望读者可以比较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易经》,由此进入它广大无边又深奥无比的世界,与历代读书人一起遨游相忘于其中。
**章《易经》是什么
很多年前,我在比利时鲁汶大学教书。由于饮食习惯很难改变,到国外之后,我跟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先找中国餐厅。有一家餐馆老板知道我是教哲学的,他就对我说,我们这餐馆生意不太好,因为犯了“路冲”。犯了“路冲”之后怎么办呢?他就买了一个“先天八卦图”挂在餐馆门口。挂了一个多月,生意并没有改善,他就说,你帮我看看,这个图是不是有问题?我一看,发现那个挂着的“先天八卦图”(参看本书52页)底下两个卦画反了——难怪无效。但是,后来改正之后,是否有效?
学习《易经》的心得
很多时候,我们把《易经》当作心理上一种需求的满足。事实上,《易经》能否消灾解厄、趋吉避凶呢?《易经》的重点不在这里,而在于“修德”、“行善”。我上面提的那个经历,就是因为八卦就在《易经》里面,也是我们*古老的传统。谈到学习《易经》,我有三句话作为心得。
**,不学一定不会。你没有学过《易经》,就肯定是不懂的。有什么学问是不学也会懂的?假设你没有学过儒家,没有仔细读过《四书》,我说你要好好“修德行善”、“忠信孝悌”,你一听也知道这是儒家;假设你没有学过道家,对于老庄也不曾仔细研究,我说你要“顺其自然”、“不争”、“无为”,你一听也知道是道家。很多学问虽然你没有学过,也会知道一些大概,但是《易经》不一样,多少人买了《易经》,打开一看,只有两个字——“天书”,不知道它在写什么。它里面*主要是六十四个卦象,对于卦象,如果你没有花一、两个小时入门的话,根本就不知道它代表什么;而每一个象都很像,很接近,都是两条线合成的,一条横线是没有断裂的,另外一条是断裂的。所有的卦都是两条线合成的,两条线很简单,但是合成六条线之后就复杂了,就有六十四个。所以,你不学一定不会。
第二,学了不一定会。学了还不一定会,那是怎么回事呢?《易经》有两个大的范围:一个叫“义理”,说明要如何修德,要培养好的德行,这个理解起来倒是比较容易,因为“义理”是人生正确的道理。另外一个叫“象数”,象数就很麻烦了,它关系到一个卦象可以用数字来表达它的意思,这就跟占卦有关了。学《易经》只学“义理”的话,一辈子不懂占卦,显然不太圆满;但是专门讲占卦,*后好像变成算命的,那更不是《易经》原本的意思。所以,不学一定不会,学了不一定会。
还好有第三,学会终身受用。你一旦学会,终身受用。对自己来说,知道为什么要修德,什么时候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都非常清楚。对自己的生命掌握一种主动性,培养智慧,发展能力,又有德行,这是《易经》*高的理想。由此可知,我们确实要了解一下《易经》到底是什么?我分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易经》、《易传》、“易学”
《易经》是一本*古老的书,因为古代的书是竹简,所以内容简单扼要,材料很少,只是后代发挥得比较多。《易经》为《十三经》之首,那时还没有《十三经》的讲法,在先秦只讲《五经》,就是《诗》、《书》、《礼》、《乐》、《易》。《诗》(《诗经》)代表文学;《书》(《尚书》)代表历史;《礼》(《礼经》)代表生活规范;《乐》(《乐经》)代表艺术、音乐修养;《易》(《易经》)代表哲学。一说到哲学,感觉“玄之又玄”,好像与生活脱了节。《易经》本身在古代被列为哲学范围,它有何特色呢?哲学是“爱好智慧”,智慧有一个特色——“完整而根本”。也就是说,你不能只看人的世界,还要看自然界和天道,即天、地、人三方面都要兼顾;不能只看现在,还要看过去、未来。所以,在空间和时间(即宇宙)上两方面都要兼顾。
《易经》作为哲学的代表,它在古代是*根源的,它包括三大部分:经、传、学。这也是学术界目前公认的分类方式。如果只念“经”,*多二十页。因为《易经》的“经”本身很少,只有六十四个卦象,加上卦辞、爻辞,二十页就写完了,但是这二十页没有人看得懂,不知道它在写什么,因为太扼要、简单了,所以就有《易传》。
《易传》是孔子与后代弟子们持续研究,可以说是整个学派的合作才完成的。所以,你现在买任何一本《易经》,都是《易经》、《易传》合在一起的。一旦分开,你就不知道它在说什么。经过儒家的解释,《易传》的内容很丰富,有十个部分,叫做“十翼”,“翼”就是辅助,好像翅膀一样,作为辅助,助你了解《易经》。“十翼”首先是《彖传》、《象传》,各分两部分,总共四篇。《彖传》是解释卦辞的部分,《象传》就是解释卦义和爻辞,解释卦义的叫做《大象传》,解释爻辞的叫做《小象传》。以《小象传》为主,《大象传》只有一句话。“彖”有上下,“象”有大小。其次是《系辞传》,《系辞传》是哲学方面独立的精彩论述,分上下的理由不一样,是因为内容太长,所以分上下两部分。这样一来就有“六翼”了,还剩下四个:《文言传》、《说卦》、《序卦》、《杂卦》。《文言传》是专门针对乾卦、坤卦做一系列特别的说明,因为这两卦太重要了。《说卦》是要说明每一卦为什么需要出现,为什么是这个名称。《序卦》是讲六十四卦为什么有这个顺序。《杂卦》即没有顺序,很多卦混在一起讲,很多人认为《杂卦》并没有什么道理,应该不算什么伟大的作品。
司马迁认为“十翼”是孔子所作,后人认为是孔子的学生传至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为第十代。司马迁家学渊源,懂得《易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是因为懂得变化的道理才写成《史记》。
整个《易经》的思想基本上是在时间的变化过程中,看人应该如何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安排自己的行为,目的是要“趋吉避凶”。人活在世界上当然是希望过得快乐,谁都不喜欢有痛苦、有烦恼、有灾难。吉凶就变成:在世界上活得开心不开心?要的东西能不能得到?或者不想失去的东西会不会失去?总的来说,我们要了解“十翼”只是十种对于《易经》内容所做的说明,属于《易传》的部分。
“易学”是汉代以来的学者各自研究,门派多得不得了。你随便查一下,大概有一百多部易学作品。介绍《易经》,我们要以“经”和“传”为主,把《易经》与人生的道理说清楚。有些人喜欢成语,而很多成语就是从《易经》里面发展来的。
总之,我们首先要了解,《易经》是*古老的书,古代经典的**部,它里面包括“经”、“传”、“学”,我们的重点在“经”和“传”。“学”这一部分非常复杂,没有人搞得清楚,天下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全部懂《易经》,就是学会某一部分,也得花上几年的时间,因此能够入门,就很不错了。本书的目的即在于此,希望从介绍里面,能够让我们了解《易经》与人生的相关性。现代人为什么还要学习这么古老的智慧?它到底有没有启发性呢?这是我们的重点。人生的智慧在《易经》里面可以说是集大成,得到了一种完整的解释,就看你以后如何延伸及应用。
有人问,《易经》的大原理是什么?一句话:“观天道以立人道”。“天道”代表宇宙大自然的规则,“人道”就是人的世界应该如何生存的道理。你不能够关起门过人的生活,因为你要随时与自然界互动产生关系。你住在山边就有适合山的特性的生活,住在海边就是另外一套了。你不能说我是一个人,到任何地方都是完全一样,如果不能够适应自然条件,春夏秋冬都不能分辨,怎么生存?所以人的生活跟自然界息息相关。我们讲到《易经》的开始,就要从这里人手。
《易经》是符号象征
如何观察天道来安排人之道呢?它的特色是什么?答案是:使用符号象征。这是《易经》*特别的地方。平常我们见面都要先交换名片或请教大名,人从小开始就要有名字,名字本身不变,但这个人天天都在变。我们想想看,我们小时候生下来叫的名字,这个名字是不变的,但是你哪一天不在变呢?从小学一路到现在,毕业几十年了,名字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易经》的智慧就表现在使用符号象征上面。西方有个学派,就强调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说到人的特性,跟动物相比有什么特别?以前西方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但是有理性的动物,为什么会做出很多非理性的事情呢?人类历史上确实是有无数非理性的事情。换一种说法:“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说实在的,人会笑,有时候是笑里藏刀;有时候是表面笑,里面哭。并且,你怎么知道动物不会笑呢?
……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
傅佩荣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出版作品逾百种,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等多项殊荣。
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
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 本书特色 《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20世纪后期以来,功利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处于这样一种境地:其讨论者日益鲜明地站在对立的营...
西欧中世纪社会中的基督教教会 内容简介 从公元8世纪起,修道院把从事体力劳动看作是进行修道的一种重要方式,改变了从罗马帝国晚期起在社会上鄙视农业生产劳动的...
儒学洗冤录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为儒学正名的著作。在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对传统儒学认识有误的背景下,作者阐述了儒学经典中的观点,如“和”“忠”“礼”“中庸”“君君臣臣...
中华圣贤经 本书特色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贤们在生活中总结提炼出许多短小精悍、能够启发人心智的名言佳句。这些千古名言,巧譬妙...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内容简介 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一般简称“哲学史”)是一部重要的古典哲学著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奠基人都很重视此书。马克思很早就仔细读过...
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聂锦芳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
高尔基曾经说过:“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个最伟大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杰出才华不仅表现在其小说创作中,也体现在
《文镜秘府论》是日本高僧遍照金刚于九世纪编撰的一部中国诗文论著作。中国失传的六朝至唐的许多重要文献,依靠此书得以保存。本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本书特色 南先生历数了自古以来居士对于传播佛法的贡献,简要概述佛法在古印度和中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禅堂中修行的规矩,例如打坐的姿势、行香的方法...
经典与解释-叙拉古的雅典异乡人:柏拉图《书简七》探幽 本书特色 《叙拉古的雅典异乡人:柏拉图探幽》:“盛世必修典”——或者说,太平盛世得乘机抓紧时日修典。对于现...
给大忙人看的道家书 内容简介 西方人有钱了,但是他们遇到了解不开的心结,寻遍治疗心病的灵丹妙药,于是把目光投向了神秘的东方,*终落在了中国的道学之中。道家的学说...
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阳光、婴儿的眼。痛苦不是全部,我们还必须去认识和体验生命中的奇迹,它们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一不是研究先秦时代的音乐本身,二不是研究先秦时代有关音乐的历史资料,三不是研究先秦时代音乐家们所创造的音乐形象。这些是音乐史...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
晚明思想史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晚明思想史论》论及晚明佛学的复兴、西学东渐等,纵横捭阖,视野宏阔,是史有定评的思想史名著。附录《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两...
庄子怀疑论美学 本书特色 在综合西方古典怀疑论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潮的基础上,颜翔林著的《庄子怀疑论美学》提出了“庄子怀疑论美学”的...
老子译注与解析 内容简介 道家代表作《老子》,虽说是一卷古籍,却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对中国以至世界文化产生着重大影响,因为其有着极为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政治思想...
本书为哲学大家伽达默尔撰写的一部哲学解释学专著。伽达默尔是继海德格尔之后的又一位重要人物。在本书中,伽达默尔运用解释学的
王蒙老庄系列全5册(老子十八讲+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贾平凹盛赞并推荐★ 五册包括《老子十八讲》《老子的帮...
一本书领悟哲学-经典阅读珍藏本 内容简介 《经典阅读珍藏本:一本书领悟哲学》不是一门枯燥无趣的学科,更不是一种文化精英在《经典阅读珍藏本:一本书领悟哲学》沙龙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