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上、中、下三篇。其对小柴胡汤从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是中医工作者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诠释经方奇方,探究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
本书为“难病奇方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广泛收集并系统总结了中医学术与临床杂志上刊登的以及中医临床专著中载录的经典方剂的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应用经验。内容包括小柴胡汤的组成、用法、功效、适应证、应用范围、组方原理及特点、古今医家论述、临床研究与临床应用以及现代药理研究。临床研究部分重点介绍研究者对小柴胡汤的系统性的临床观察。临床应用部分则收集了大量临床医家的临证医案与经验总结。现代药理研究部分着重论述了小柴胡汤治疗各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本书内容丰富、体系清楚,简明实用,可供中医学习及研究者参考。
**章概述
**节小柴胡汤的来源
小柴胡汤来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和解少阳,扶正祛邪。原方载于《伤寒论》之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张仲景认为少阳病证为在邪在半表半里,伤寒或中风,五六日不解而出现往来寒热等证,是病邪已传人少阳,原文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又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即小柴胡汤乃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此为正复邪却,胃气和降而致。
第二节小柴胡汤的组成及用法
小柴胡汤是一首和解少阳,扶正祛邪的方剂,其药物组成为:柴胡半斤四两[249],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半夏半升[9g](洗),甘草三两[6g](炙),生姜三两[9g](切),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第三节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1.柴胡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柴胡合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主治】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①用治少阳证。柴胡尤擅长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证之要药,多配黄芩同用,如小柴胡汤。②用治感冒发热,本品有较好的疏散退热之功,若热邪较甚可配黄芩、石膏等同用。现有柴胡单味或复方注射液也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用于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柴胡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对于胸胁疼痛,不论内伤肝郁,外伤跌扑,均可应用,常与香附、川芎、芍药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
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柴胡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常配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此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之品,常与黄芩、常山、草果等同用。
历代医著综论柴胡主要功用及机制如下
《神农本草经》:柴胡,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伤寒论》:柴胡味苦微寒,气质轻清,以疏少阳经中之邪热。
后世本草及医家关于柴胡的功用:一是解热作用,包括外感、内伤、疟、劳诸热;二是用于胸胁苦满;三是治胁下痞硬;四是治肠胃积气、积聚;五是治黄疽;六治月经不调等。
柴胡有退热作用,仲景以柴胡治寒热往来,张元素说:“柴胡散肌热。”,后世说柴、葛解肌,以柴胡为*好的清热药,用量30~60g,既能退热又无副作用。柴胡退热,习惯与黄芩配伍,可治外感及热性病高热,也可与葛根相配,用于表邪未解,阳明肌热已盛之证。
以前张洁古、李东垣、缪仲醇等倡柴胡“升阳劫阴”之说,叶天士也认为柴胡多用能劫伤肝阴,其实柴胡大量使用,并没有劫伤肝阴的副作用,在历代本草中也很少校到升阳劫阴的根据。假使李东垣、叶天士的说法是真实不虚的话,那么仲景早就不该用柴胡于产妇“血虚而厥”的“郁冒”了。
柴胡与白芍同用可平肝解郁并治胁痛;柴胡与郁金或者附同用可疏肝解郁;柴胡、延胡索同用可治胁肋疼痛;柴胡配桂枝则解表;柴胡配芒硝则泻下通便;柴胡配牡蛎则疏肝养阴。我们常用柴胡于外感及热性病高热、肝病、胆道系统疾病及妇科病等。
《直解》:经曰: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夫呕家未有发热者,以发热属半表半里,故与小柴胡汤以和之。
《心典》:呕而发热,邪在少阳之经;欲止其呕,必解其邪,小柴胡则和解少阳之正法也。
《医宗金鉴》:呕而腹满是有里也,主之大柴胡汤,攻里以止呕也;今呕而发热,是有表也,主之小柴胡汤,和表以止呕也。
2.黄芩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味苦,性寒。归肺、胃、胆、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热安胎,凉血止血。
【主治】用于湿热病、湿温病类;用于黄疸泻痢、血热吐衄;用于肺热咳嗽,热病烦渴;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用于胎热不安。
历代医著综论黄芩主要功用及机制如下:
《神农本草经》:诸热黄疸,肠游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张元素说:凉心,治肺中湿热,泻肺火上逆,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壅盛,上部积血,补膀胱寒水,安胎,养阴退阳。
李时珍说:治风热湿水,安胎,养阴退阳。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3.半夏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味辛,性温。有毒。归肺、胃、脾经。
【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湿痰、寒痰证;用于胃气上逆呕吐;用于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
现代临床还以本品生用研末局部外用治子宫颈糜烂有效;生半夏配其他药物治肿瘤等。
历代医著综论半夏主要功用及机制如下:
《神农本草经》:伤寒寒热,心下坚,胸胀咳逆,头眩,咽喉肿痛,肠鸣,下气止汗。
《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疗痿黄,悦泽面目,堕胎。
甄权:消痰,下肺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生者:摩痈肿,除瘸瘿气。
李时珍:除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4.生姜
始载于《别录》,本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用于胃寒呕吐;用于风寒咳嗽。
此外,生姜能解半夏、天南星、鱼蟹毒。
历代医著综论黄芩主要功用及机制如下:
《神农本草经》: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别录》: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
张元素:益脾胃,散风寒。
李时珍说: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甚妙。
5.人参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味甘、微苦,性微温。归心、肺、脾经。
【功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主治】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重危症;用于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等证;用于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证;用于热病气津两伤,身热口渴及消渴等证,有益气生津之效;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有补气安神益智之效。
此外,对血虚证、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及阳痿证,能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对体虚之外感,可配伍解表药以扶正祛邪。
历代医著综论人参主要功用及机制如下:
《神农本草经》: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甄权:主五劳七伤,虚损赢弱,止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凡虚而多梦纷纭者加之。
张元素: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
李时珍: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痃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6.甘草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主治】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用于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用于痰多咳嗽;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等。能清热解毒,治疗热毒疮疡;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
历代医著综论甘草主要功用及机制如下:
《神农本草经》: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旭,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甄权: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凡虚而多热者加用之。
李杲: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
李时珍:解小儿胎毒惊痫,降火止痛。
7.大枣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鼠李科落叶乔本植物枣的成熟果实。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主治】用于血虚萎黄及妇女脏躁,神志不安,能养血安神;用于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保护正气。
历代医著综论大枣主要功用及机制如下:
《神农本草经》: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别录》:补中益气,坚志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除肠澼。久服不饥神仙。
大明: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和光粉烧,治疳痢。
孟诜:小儿患秋痢,与蛀枣食之良。
之才:杀乌头、附子、天雄毒。
李杲:和阴阳,调荣卫,生津液。
二、仲景之应用考证
《本经疏证》:是以心腹之间,无结不解,无陈不新。仲景著小柴胡汤之效曰:上焦得通,津浓得下,胃气因和,身溅涓然汗出而解。以是知柴胡证皆由于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气阻,气阻则饮停,能通上气者,其惟柴胡乎。故寒热往来,为小柴胡主证,而寒热往来,悉本于上焦不通。特仍有往来寒热不呕,用柴胡汤者,亦终有上焦形象为据。如心下满、胁下满、胸胁满、胁下硬满、心下支结、胸胁满微结、心下急、郁郁微烦是也。乃仍有非上焦不通,而用柴胡汤,如阳脉涩、阴脉弦,腹中结痛之用小柴胡。少阴病呃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不痛,或泄痢下重之用四逆散,则又当揣其义者。邹氏末谓又当揣其义,则知柴胡除散上焦之结尚有他义可求。
《本草正义》:约而言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层:一为邪实,则为外邪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达于表而外邪自发;一为正虚,则为清气之陷于阴分者,举而升之,使返其宅,而中气自振。
《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进,五脏问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
甄权说: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扬血气,劳乏赢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
《大明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健忘。
张元素说:除虚劳,散肌热,去早晨潮热,寒热往来,胆瘴,妇人产后诸热,心下痞,胸胁痛。
《本草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给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病障留,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人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疮赢热。头痛眩晕,今人以柴胡升浮多不敢用,时珍特用于肝、胆、三焦、包络相火。
章次公说:据《千金》用柴胡方六十五,《翼方》三十五,《外台秘要》五十四,《本事方》十一,用考证方法,研究其功用,再益之以个人经验,所得结论其用有三:一、祛癌;二、解热;三、泄下。
三、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主治
功效:和解少阳,扶正祛邪。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伤寒或中风,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②妇人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③疟疾、黄疸等病而减少阳证者。
本方主治少阳证,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伤寒邪犯少阳,病在半表半里,邪正相争。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与清解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为臣药。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清泄,两者配伍,达到和解少阳的目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人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脾为调和,则诸证自除。
第四节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主方。少阳位于半表半里,为三阳出入表里之枢纽。邪犯少阳,正邪纷争,胆火内郁,枢机不运。经气不利,进而影响脾胃之升降运化,故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脉弦等症。往来寒热是少阳病的热型特点,既不同于太阳病恶寒发热,也不同于阳明病之但热不寒,因此,往来寒热是少阳证辨证的关键口。
小柴胡汤方中柴胡、黄芩同用,一散一清,清透并用,既可外解半表之邪。又可内清半里之热,故为和解少阳之要药。半夏、生姜调理胃气,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既能扶正以助祛邪,又可实里以防邪人。柴胡配半夏,尚能升清降浊;生姜合大枣,更可调和营卫。诸药相伍,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扶正祛邪,具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和畅气机的作用,故而本方通过灵活加减,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耳鼻喉等各科多种疾病。
一、内科系统疾病
(一)呼吸系统
中医学中的发热、咳嗽、胸痛、喘证等,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肺结核、胸膜炎、气管炎等疾病,按中医辨证这些病证,主要属于郁火内蕴,肺气失宣所致。肺主宣降,肝主疏泄,三焦司气机水火的升降,肺的宣降要靠肝的疏泄和三焦的升降来调节。肝胆互为表里,胆与三焦同属少阳,而司相火。其气机郁遏,相火不得泄越,郁化邪火上逆于肺系故致以上诸证。可选用小柴胡汤加减以和解少阳,通调水道,疏散郁火,升清降浊。
(二)循环系统
中医学中的胸痛、胸痹、心悸等,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心绞痛、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病症,根据辨证,此类疾病发病的部位多在前胸、心下、两胁、左臂等处,而这些部位都是少阳经循行之路。如少阳气机不舒,肝胆疏泄失常,肝郁气结,郁久气滞血瘀,瘀血阻络可致上述诸证。选用小柴胡汤治疗,使少阳气机得以和解、肝胆郁(瘀)阻得以疏通,待胸中气血通达,枢机运转,则诸证可除。
……
中医眼科案例引导 本书特色 《中医眼科——案例引导》(作者张殷建)是从临床案例着手,以引导式方法提出问题展开论述。本书编写立足于中医眼科临床,选择临床常...
《周易简释》是余秋雨先生阐释古代经典的全新力作,也是写给当代人的《周易》普及读本。《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文化的思维起点,儒家、道家共尊的元...
文字作者:南茜·威拉德(Nancy Willard),出生于1936年6月26日,1982年凭借《夜访威廉·布莱克旅馆》一书,获得纽伯瑞金奖。她曾创作数卷儿童小...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
A.S.尼尔(A.S.Neill,1883-1973)20世纪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夏山学校创始人。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现代民主学校的开拓者,《窗边的小豆豆...
并蒂花开,仙人抚顶哪吒重塑肉身五百年后天涯相望,传奇何往☆超人气国风画师,重绘中国神话传奇故事!☆世间很多事情都是由各种偶然最终形成了一个必然,但这恰恰是生活的...
本书是一部探讨儒学实践方式和中国人生活世界古今变迁的学术论集。作者别具一格地以朱子学发祥地泉州的民间信仰——萧太傅信仰为切入点来考察宋明以来儒学实践方式的变化,...
中国宪法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一本面向高校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关于核心课程 "中国宪法"的教科书,同时,作者在撰写时也兼顾了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考生学习宪法基本知识...
作品目录沧海雪满天山幻世曼青· · · · · ·作者简介沧月,网络文学女作家,原名王洋,79年生,浙江人。2001年底开始在网络
《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书》是为21世纪的经济学爱好者推荐的一份大规模的读书计划,是一本别开生面的、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书。《世界
胃肠道CT诊断学 本书特色 自CT应用于临床以来,影像诊断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技术设备的开发与应用为有关胃肠道方面等提供了探求、获得和更新知识的有利条件。 本书是...
齐宏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特区成员,研究领域为基督教文化与中西文学关系。“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讲习、创作不辍...
作品目录编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一卷 说明卡·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弗·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卡·
お母さんが亡くなって以来、弟妹たちの世話を続けているという蒼の事情を知り、もっと「ちゃんとした彼女になりたい」と思う真昼
近二十年来,知识分子研究成为中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这一热点开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热”,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第二次“五四”新启蒙运动。在新启蒙运动中...
《长三角41个城市休闲化发展研究报告(2020)》内容简介:楼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休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主题公园研究
精彩摘录"Leroi,qu'onacrumort,vaparaîtreàvosyeux;——引自章节:ACTIII,Scene3Théséees...
特诊特治心律失常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从中医学角度阐述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治疗、各类中医特色疗法和中医名家诊治经验与验案。同时也从现代医学角度介绍了心脏...
★AVG界重量級劇本家丸戶史明進軍輕小說首部作品!!!與超人氣插畫家深崎暮人,聯手打造女主角養成喜劇。★好評不斷,人氣急速攀升。★締造「發售即完賣」的話題作品,...
让最强烈的生命流,流过身心,我们自然会脱胎换骨,这一生将彻底而全面地改变。写给每个人的心灵科学奥秘手册 。通过生动的物理学原理及大量案例,帮助读者逐步地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