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历史巨人,12次影响人类文明史进程的改革。
本书是哈伯德“从平凡走向伟大”系列中*激动人心的一部。哈伯德出于对伟人的渴慕,带着朝圣的心情,跋山涉水,踏遍美国、法国、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等地,寻访这些伟大改革家的成功之道,并以他出色的洞察力和如椽巨笔描绘了世界历史上这些激动人心的改革大事。
一个世纪过去了,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改革家们所憧憬和追求的,大部分已经成为现实。但追求真、善、美和全人类幸福的步伐永不能停歇,也正是为此,我们需要再次缅怀和重温这些站在改革风头浪尖上的伟人,我们将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
**章约翰·卫斯理
埃德蒙·伯克在一次发表有关“人口增长”的演讲时,明确表示同情马尔萨斯,并在谈论另外一个有趣数据时,指出苏珊娜·卫斯理是其父母的第24个孩子。不过,伯克忘了指出,苏珊娜究竟有多少个弟弟、妹妹?如果苏珊娜的父母生了第21个孩子就停止生育,教会的历史将会如何改写?
约翰·卫斯理是家中19个孩子中的第15个。不过母亲自己动手干活,因此解决了请女仆的问题。她还抽出时间,比她的丈夫面对更多的教众,宣讲更好的布道。苏珊娜有四个孩子成为知名人士——约翰、查尔斯、塞缪尔和玛莎。
约翰谴责、挑战当时自满、自负的正统宗教,使得每一个教会都将其拒之门外。他同情美国殖民地为争取自由而战。他成立了一个教派,如今这个教派在财富方面排名第二,在人数方面傲立群雄。
从世俗的意义上讲,约翰·卫斯理无儿无女,但他的影响给整个基督教界增光添彩。他那美好的心灵使所有的宗教受益、进步。
查尔斯·卫斯理是世界上*伟大的赞美诗创作者,创作了六干多首诗歌,并以诗歌的形式重写了《圣经》的大部分内容。他是“约翰·卫斯理的兄弟”,而且在他的一生中,乐于被人如此称呼。没有人称呼约翰·卫斯理为“查尔斯的兄弟”。约翰有着像钢丝绳一般的意志——它可能会松弛,但永远不会断裂。他足智多谋、意志坚强、勇敢无畏、胸怀坦荡、健康英俊、聪明睿智、无忧无虑。他驾马疾驰,沿途帮助许多人从黑暗中走到光明。查尔斯则紧随其后。
查尔斯·卫斯理有三个孩子成为伟大的音乐家,其中一位成为英国当时*伟大的风琴演奏家。
这个伟大的家庭中第三个知名的兄弟是塞缪尔,他比约翰年长13岁,并利用这一特权在一生中对约翰说三道四。塞缪尔是一位受过教育的高级教士,一位拉丁学者,而且是一位高贵的诗人。塞缪尔总是追求威严、体面。他创作及出版了小品文、史诗及无名小卒的传记;但尽管他写了这么多的东西,现在还有人阅读及欣赏的,却只剩下他写给母亲的一封抗议信,写信的原因是,他听说母亲加入了“杰克的卫理公派教会,背弃了纯正的宗教。”毫无疑问,对塞缪尔来说,“纯正的宗教”是自己信奉的宗教——其他的宗教都是非纯正的。塞缪尔本人是一位受过教育的教士,他却不明白,所有的宗教,对于其信徒来说都是“纯正”的。
第四位知名的卫斯理是玛莎,她的长相和兄弟约翰非常之像。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她有时会穿起他的法衣和白袍,突然出现在家人面前,只要她不开口说话,可以骗过所有人。玛莎是家中唯二遗传了母亲头脑的女孩。如果她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她可能以此为业。一位同时代的人曾说,“她可以像一位男人一样进行布道。”这一句话,我觉得,本意是想奉承她的。她有一点比其他卫斯理更为出色——她的幽默风趣伴随她一生一世。约翰通常能笑出声来;查尔斯在很少的一些场合会微笑;塞缪尔却从来不笑。
事实上,玛莎结了婚,随后便被传统势力所吞噬。时代征服了我们,社会使个性沦为俘虏,并用藤条将它连手带脚都捆绑起来。
但是,时代并没有征服约翰·卫斯理:他是*早的“骑马巡回传道人”他骑的马是一匹飞马,能飞跃过“正统宗教”设下的篱笆,他常常使这些看守教士惊惶失措、悲伤忧愁。他被看作为一位奇异、古怪、奇特及过分的人,过去及现在都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效仿耶稣基督的生活。也许,无需说,约翰·卫斯理的信徒们和他并无多少相似之处,事实上,他们和拿撒勒的耶稣也并无多少相似之处。
而约翰·卫斯理和耶稣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可惜的是,如果现在有一位约翰·卫斯理类型的人,出现在芝加哥时髦的卫理公会教会,风琴师会在牧师的要求下将他的声音淹没;而看门人会用三根手指叉着他的肘子,把他领到门前,而教众们齐声唱着“努力划桨向岸行”。
朱莉娅·威基伍德是约西亚·威基伍德和莎拉·威基伍德的女儿,还是达尔文母亲的姐妹。她写了一部约翰·卫斯理的传记。在书中,威基伍德小姐写道:“一位领袖的追随者通常与领袖本人完全不同。”领袖与追随者的不同在于这一点:领袖领路,追随者跟随。牧羊人是一个人,而羊只是羊。通常而言,只要路况良好,追随者会一直跟随,但到了**个沼泽地之后,他们就会止步不前。叛徒、怀疑者、否认自己的誓言的人,都是从追随者的行列中走出来的。约翰·卫斯理在一次布道里曾说:“选择简朴、为人类服务的生活,过这样的生活非常困难;但热爱奢侈,攫取地位、钱财和权势,给异教贴上基督教的标签,然后想象你自己是耶稣基督的信徒,过这样的生活非常容易。然而,历经生活的沧桑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艰难的生活才能获得回报。因此,我呼吁大家选择艰难的生活,不仅是为了取得回报,而且因为,为人类服务的生活才是正当的生活——正确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才能使生活更有意义,给生活增添光彩。”
苏珊娜·卫斯理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妇女。她把自己的思想灌输进约翰和查尔斯两个儿子的头脑里,她的方式既奇妙又感人。很少有父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儿女。如果父母对孩子不能信守诺言,对他们支吾搪塞,那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遮遮掩掩、狡猾虚伪。但是,往往没有人受到责怪,因为孩子不一定会和父母有什么精神或思想上的关系:他们的思想并不一定协调一致——他们并不在同一条线上。
事实上,甚至对于伟大的苏珊娜来说,她也只和两个儿子保持亲密无间、深信不疑的密切关系。约翰·卫斯理写道,“我记不起来,有哪一次把我的疑问隐瞒母亲不说——我绝对信任她,从我的婴儿时期开始,直到她去世的那一天。”
约翰·卫斯理出生于埃普沃斯牧师住宅,它既是栋房子,又是所学校。很可能,母亲的生活以约翰和查尔斯为中心,是因为他俩回应她的爱的方式,与其他孩子不同。1709年,牧师住宅失火,小约翰还在楼上卧室熟睡,他被及时叫醒。家被毁了,全家人只好租住在邻居家里,直到房子重建完毕。约翰被送到邻近的一个牧师家里,离家十英里远。一周后,我们发现他给母亲写信,问她:“你是不是丢了一个小男孩啊?”如果是这样,他就是那个丢了的小男孩——他用这种温和的方式提醒,她没有写信给他。此时,他只不过六岁,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他已经有能力写信了。这封奇特的信,是母子之间长期通信中的**封。卫斯理夫人保留了这些信件,就像惠特曼的母亲把沃尔特的信件当作珍宝保留一样,她们的关怀都带着传奇般的色彩。
约翰·卫斯理和母亲的通信大部分都已经出版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对的思想裸露,心与心完全放开,忘记了自我,进行了亲密的接触。通信到达这一境界的人已经超越了平凡。这样与他人进行思想的表述,是心理演进或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
约翰·卫斯理11岁之后被送到卡尔特豪斯公立学校,在那儿呆了六年,之后被送到牛津大学。12岁之后,他被剥夺了与母亲相伴的机会,但每天他都写信给她——有时只有一两行,到了周末就把信发出去。
卫斯理晚年的时候,他不认为使他获得学问的“慈善学校”或是牛津大学让自己受益,除了在对立面所起的作用之外。但他与母亲的通信是他一生当中不可遗漏的一项美好的影响。他们的分离只是使相互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我们通过赠予而获得成长;我们通过背诵而记牢知识;思想通过作用与反作用而产生;如果可以向别人倾注自己的情感,而获得一颗同情的心的支持,这个人是幸福的。当查尔斯·金斯利被要求说出自己见识与能力的秘诀时,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回答说:“我有一个朋友!”
约翰·卫斯理也有一个朋友,而这位朋友恰巧是他的母亲。她去世的时候,他39岁,此时他已经羽翼丰满,学会了如何展翅飞翔。而在飞翔中,他并没有把她丢在后面。
我们对许多伟人的生平都很熟悉,但你能找出有着这样一位出色母亲的天才吗?即使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她的思想与其相比也毫不逊色。
原始基督教徒在自己的时代属于异端分子。人类持续不断地向某一方向努力,取得了成功,*后,由于对自己的力量过分骄傲自大,松懈紧跟而来,放纵代替了苦修。除了在创立之初及受到迫害之时,没有哪个宗教是纯正的。
……
艾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1856年~1915年),美国著名出版家、作家。1899年,艾伯特·哈伯德创作《致加西亚的信》在《腓力斯人》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这本小册子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全球销量超过8亿册,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畅销的读物之一,被列入全球最畅销图书排行榜第六名。之后,哈伯德创作了《双赢规则》、《自动自发》、《你属于哪种人》、《从平凡走向伟大》等伟大著作。近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无数的政府、企业、军队和学校,都将他的作品作为公务员、职员、士兵和大学生的培训读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
历史上,没有几样事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像福特汽车公司那样大。这家开创了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汽车制造企业是一个世纪以前由特立独行
女王和她们的情人 内容简介 她们是命运的宠儿,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她们又是*不幸的女人,所爱的男人视她们为通向权力和财富的阶梯。……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奥地利...
现代名人汇:绝世名伶-玛丽莲·梦露传 本书特色one & only 空前绝后 · 绝代风华她是*性感的女人。她的天真性感迷倒了世界,却一生风波不断,绯闻缠绕。1...
刘邦与大汉基业(2011/8) 本书特色 《刘邦与大汉基业》的写作意图,就是试图通过对《史记》、《汉书》等史籍中所载有关刘邦及其相关人物的史料进行系统的考察分析...
八思巴-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八思巴》是“大家精要”系列丛书之一,由彭陟焱所著。《八思巴》简介:八思巴(1235~1280)用自己46年的光阴,谱写了辉煌壮丽的...
黄金时代-王小波精品集+01-特别纪念版 本书特色 张小娴长篇小说出道作 面包树三部曲:《面包树上的女人》《面包树出走了》《流浪的面包树》“面包树三部小说是我用...
马克思的自白 内容简介 他的一生都在写着他的自白。无论是写充满青春朝气的短诗,还是写抨击的文章——那冲杀字句排成的战斗纵队;无论是剖析整个世界,还是写给燕...
在咖啡馆遇见爱因斯坦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有史以来*有天分的科学家之一。对于成功,爱因斯坦给出了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工作,y代表娱乐...
《火星人马斯克的地球创业游戏》内容简介:本书围绕马斯克及其商业版图进行叙述与分析,分别讲马斯克创办的与众不同的学校,独一无
晚清强人:雪帅彭玉麟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晚清**清官的人生历程。他生在安徽,却在少年时回归祖籍湖南,自此成为湘军的一员。他由陆军转水师,逐渐获得了曾国藩的欣赏。...
在望得见皇城的地方念书,形成何种心理期待,似乎不言而喻。即便帝制已经取消,高高耸立的皇宫,依然是某种文化符号。每天阅读此
《微课开发:四步教你打造精品微课的101个技巧》内容简介:本书基于作者将近10年的微课开发经验和四步成课的版权课内容,以制作微课
美国崛起的舵手-西奥多·罗斯福(上下册) 本书特色 1.《美国崛起的舵手:西奥多·罗斯福(套装上下册)》作者厚积而薄发用收集*详实的历史资料将罗斯福的经典形象跃...
徐志摩自述传奇故事 内容简介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坊,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
苦行的圣雄-甘地 本书特色 《甘地——苦行的圣雄》为作者甘地亲笔撰写的精神自传,文章生动再现了甘地饱经忧患。历尽坎坷、追求真理的一生。本...
苏曼殊 本书特色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珠海)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
《我身在历史何处》内容简介: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历时十三年,执笔亲撰回忆录 关于童年、家庭与昔日祖国,风格粗犷却打动人心 从铁托
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本书特色 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
《神秘到开放:一段理解现代中国的旅程》内容简介:这本回忆录详细记述了亚历山大·特鲁多近年来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包括
《爽》记载了一名中国女性整个青春的成长历程。五十年代出身的她,经历了各种运动。姥姥姥爷的财产被没收、知识分子的父母被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