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以图读传”的形式,辅以专题、名人名言栏目,并与内容同步,配以生动、有趣、丰富的“知识链接”和“资料链接”,精选大量与诺贝尔紧密相关的各类图片,以简洁大方的版式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了诺贝尔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诺贝尔,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跨越历史长河,感悟名人风采。
人生*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
——诺贝尔
炸药家族
卓越的一家人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母亲卡罗琳娜生前一直津津乐道于诺贝尔家族的一位先祖,并引以为荣。这位先祖就是奥拉夫·卢德贝克。
卢德贝克曾经是乌普萨拉大学的校长。这位杰出的先祖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植物、动物、解剖、建筑和机械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出色的天赋,他的兴趣之广令人咋舌。如果非要给他冠个头衔,我们还是叫他医生和建筑师吧。
二十二岁那一年,卢德贝克就发现了淋巴腺及其功能,为血液循环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补充。在他任职的乌普萨拉大学,他兴建了一座解剖室;他还曾经雄心勃勃计划写一部十二卷插图本植物学著作,并在瑞典建立起**座植物园。另外,这位在自然科学建树颇丰的校长还在瑞典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发掘了一些极具史料价值的瑞典神话传说。
总之,卢德贝克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卡罗琳娜一直坚持认为:“只有我的儿子阿尔弗雷德才继承了卢德贝克的非凡智慧,才配得上他那样的天才。”
事实上,不光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一家个个才华横溢,成就卓著。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父亲是伊曼纽尔·诺贝尔。
伊曼纽尔出生的时候,他那可怜的爸爸早就躺在了坟墓里,把那个穷得揭不开锅的家留给了妻子和儿子。这位父亲生前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他曾在俄国军队里千过活,帮军人理理发,同时还担当外科医生。不过这位“医生”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的训练,他给人治病完全靠的是经验和摸索,未免有点江湖郎中的味道。
跟他父亲一样,伊曼纽尔没有条件上学读书,不过他脑子灵光,比一般人更聪明,而且手脚勤快,吃苦肯千。虽然如此,但在后来的发展中,伊曼纽尔终归还是因为没有受过系统教育而受到许多限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生活伊曼纽尔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走南闯北。十六岁那年,他干脆离开了家,登上一艘名为“忒提斯号”的货船当起了船舱侍者。货船开到埃及的时候,伊曼纽尔便登上岸,开始了在埃及谋生的日子。
一开始,伊曼纽尔凭借自己年轻力壮,找一些敲敲打打的零碎活计。不过,他在千活的时候还多长了个心眼,他边干边细心观察,并在心里暗暗琢磨研究别人的手艺。由于悟性极高伊曼纽尔慢慢地学会了一套建筑本领。后来,总督穆哈默德·阿里雇佣他干活,从此伊曼纽尔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建筑师。
三年后,伊曼纽尔回到了瑞典。屁股还没坐稳,一个好机会就降临到了这位能干的年轻人头上。
伊曼纽尔得知,国王查理四世和他的随从即将路过他的家乡。这可让家乡那群乡下人忙死了,他们准备了各种仪式来欢迎国王,聪明的伊曼纽尔也动起了脑筋。
“我记得以前曾经听人说起,查理四世在罗马的时候,凯旋门给他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令他赞不绝口。如果我能依样仿制一座的话,国王一定会很高兴的。”
于是,能干的伊曼纽尔当即建造了一座惟妙惟肖的凯旋门,向国王献礼。这座仿制的建筑物虽然比不上原物壮丽精美,却也颇具神韵。
“想不到在这么一个穷乡僻壤还有这等能工巧匠!”国王见了之后龙颜大悦,伊曼纽尔的凯旋门着实讨了国工的欢心,小地方也顺带沾了光。
有了这一番经历,伊曼纽尔自然受到了关注。不久,在两位杰出的瑞典建筑师的资助下,1821年,他进入斯德哥尔摩建筑学校学习深造。在学校里,聪明的伊曼纽尔成绩优异,他曾四次获得发明奖,连校长都为他高兴。
**次,伊曼纽尔研制的风力推动的抽水机模型,获得了六十泰勒的奖金,这是学校当时颁发的*高奖金;第二次,他凭借自己研制的一台精巧的活动房屋模型,又拿到了六十泰勒;随后,他设计制作的一种螺旋形的盘梯模型和他设计的一种新式的印染机又先后得奖。
1825年以后,伊曼纽尔又转到了工程学校学习。在工程学校期间,他因为发明亚麻精整机而获得该校的年度奖学金。
虽然伊曼纽尔成绩卓著,但是这两所学校都只是不太正规的夜校,专门为那些需要充电的成年人而设立。所以,伊曼纽尔在那里都没有读到毕业,而把大量的宝贵时间都花在了自己琢磨、进行发明创造上。
在斯德哥尔摩的这段时期,伊曼纽尔完成了不少新的建筑工程。他曾进行过关于“多动木房”的种种设计实验,建造了浮桥,还造出了各种机床,这些机床获得了人们的好评。1828年,伊曼纽尔发明的“诺贝尔机械运动”还获得了专利权。“诺贝尔机械运动”是一种将循环运动改为前后运动的新方法。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造出了十个滚轮的碾压机。
二十六岁那年,伊曼纽尔已经成长为一个开朗、热情、雄心勃勃的青年了。他仪表堂堂,一头亚麻色的头发随风飘动,两眼常因思索而熠熠发光,笔挺的身姿犹如军人,加上奔放的性格,使他看起来显得格外高大壮实。这个小伙子足智多谋,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赢得周围
人的交口称赞,他的地位和事业也逐渐稳定下来。
这一年,伊曼纽尔把富裕的阿尔塞尔家的女儿卡罗琳娜迎娶过门,并且搬进了一所舒适的公寓。随后的几年,大儿子罗伯特和二儿子路德维格相继出生了。
卡罗琳娜比伊曼纽尔小三岁,虽说出生于富人家庭,但卡罗琳娜绝不是娇滴滴的大小姐,丝毫没有一般富人孩子娇生惯养的坏毛病。这位女性为人质朴坚定,话语不多,而且吃苦耐劳。她还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对遭遇世间苦难和不幸的人们怀着真诚的同情和怜爱,并以帮助别人作为自己*大的快乐。
伊曼纽尔是一个天才,他脑子里有无穷的想象,各种怪念头层出不穷,他的许多设想和研究都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成就息息相关。可惜,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教育,伊曼纽尔有时候无法辨认什么是真正可行的计划,什么又只是离奇的想象。伊曼纽尔天性乐观热情,却并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做事情凭着一股子热情和冲动,却懒得进行统筹规划,对可能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不能未雨绸缪。他曾经拥有大规模的企业,可是他对研究工作的兴趣远远大于经营企业的责任感。这些个性缺点是让伊曼纽尔屡遭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幸好他豪爽豁达,这些挫折都不曾使他失意介怀。
现在我们该讲讲伊曼纽尔三个天资聪颖的儿子了。
大儿子罗伯特出生于1829年6月8日,经历相对较为简单。他一生中*重要的成就是发现了巴库油田并和他的兄弟一道创建了规模巨大的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这个公司对俄罗斯帝国的国防、工业和海陆运输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公司创业的*初几年,罗伯特亲自驻守在天寒地冻的巴库,组织指挥当地的技术工作,为石油公司日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直到后来因为病重,罗伯特才不得不辞去职务。
在那个时代,有一位名叫马因夫的人写了一本书,在书中他这样描写罗伯特和他的弟弟:
两位瑞典人,罗伯特·诺贝尔和路德维格·诺贝尔,完全改变了俄国的石油工业以及俄国在里海的工业和政治状况。正如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利用他的黄色炸药改变了采矿操作方法和战争技艺一样,他们也给予民主不可估量的力量。
不过,从个性上说,罗伯特比他的两个同胞兄弟更容易悲观失落,也更容易拘泥于小节。父亲伊曼纽尔在圣彼得堡破产之后,罗伯特就久久不能从这次打击中振作起来。
二儿子路德维格生于1831年7月27日。他年轻时在圣彼得堡父亲的工厂中帮忙办事,才干逐渐得到显露,并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工程师。父亲破产之后,路德维格在维堡买下一家小工厂。在他的悉心经营之下,工厂逐渐发达起来。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路德维格曾致力于制造步枪和手枪。
巴库油田发现之后,路德维格在油田的经营和管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对油田的工作进行了许多技术上的改进,在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首创。尤其在罗伯特因病退职后,路德维格更是一手包揽了巴库油田的大小事务。在他的领导下,油田的规模成倍扩大,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企业。像他父亲一样,繁重的事务不仅没有压垮路德维格,反倒让他如鱼得水。在各种压力之下,他天生的创造力和魄力一点一点被激发出来,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路德维格天生具有企业家与领导者的良好素质,拥有旺盛的精力和远大的目光。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人”,*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工作的人不要吃饭。”
工作之余,路德维格还不忘给自己充充电,吸收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他兴趣广泛,爱好哲学和文学,尤其钟情于法国作家伏尔泰。路德维格想像力丰富,对各种艺术形式都有不凡的鉴赏能力,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这位果断坚毅的企业家其实感觉敏锐、虚怀若谷,很善于体贴别人。
拿他对待员工的态度来说,路德维格同情、爱护他手下的工人,热心为他们谋取各种福利。他为工厂里所有的工人建造起住宅区,有家室的住在比城里还要好的房子里,未婚的工人住在公寓里。对于不愿意住在巴库的人,工厂还派出轮船随时接送。他还想方设法改善工人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尽量过得舒适自在,以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为了不使工人们入不敷出,让他们在经济上稳定下来,路德维格还设法拨出一笔款子建立了一所储蓄银行,鼓励人们把钱存到银行里来。
这么好的老板自然受到了他的助手、职员和工人们的一致爱戴和拥护。他们为拥有这样一位深明大义、仁慈体贴的老板而庆幸不已。工厂里几乎没有主动要求辞职的工人,相反,他们平时总是能主动替路德维格考虑。
伊曼纽尔的三儿子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是本书的主角,也是那个时代*伟大的人物之一。
提到他,我们不能不提他的一系列创造发明。阿尔弗雷德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大发明家,他知识渊博,在许多方面都有建树。他的一生硕果累累,总共取得了将近四百项科学发明的专利,为合成化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阿尔弗雷德提出了用不挥发溶剂溶解硝化纤维素制造人造革、人造橡胶的想法。虽然这一设想在他生前未能实现,但却为后人制造人造革和人造橡胶开拓了思路。他还是人造丝工业的先驱者之一,发明了用来挤压喷注人造丝的玻璃管。
就在阿尔弗雷德六十岁那一年,在风湿和心脏病的双重折磨下,这位花甲老人还取得了十五项专利。
当然,炸药的发明是阿尔弗雷德留给世人*辉煌灿烂的一项成果,硝化甘油引爆法、雷管、达纳炸药、炸胶、无烟炸药以及速爆炸药、缓性炸药等发明在19世纪后期为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人类征服自然带来了福音。炸药得到了广泛地使用,一条条铁路相继通车,一座座矿山得到开采发掘。
除了自己发明创造,阿尔弗雷德还热情资助别人。他慷慨地承担了恩盖上尉试验“空中鱼雷”的费用,并且亲自参与了相关研究。现代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变速齿轮自行车、消除留声机杂音的减音器等发明,也都曾经得到阿尔弗雷德的热心赞助。
阿尔弗雷德不光是个发明家,他还是个显赫一时的大企业家。他的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并组合成两个规模巨大的托拉斯。这个庞大的实业帝国对整个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不过,让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家喻户晓的还是他用自己的巨额遗产设立的诺贝尔奖金。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如今已经深入人心,让成千上万的人为之牵肠挂肚。不论是科学家、文学家,还是政治家、经济学家,无不以获得诺贝尔奖作为自己所能得到的*高荣誉。不管谁捧走这个奖,他所在的国家必然举国欢腾。总之,诺贝尔奖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奖。
年轻的牧师苏德勃罗曾经这样描述阿尔弗雷德:
当他孤零零死去时,没有妻儿在旁边给他安慰……他的天性,既不为名利所动,又不为孤独所苦,直到他生命的末日。他是热心的、仁爱的。在他的生活里,处处表现出高贵的品德。
这段评价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阿尔弗雷德的一生。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位杰出人物一生的篇童,跟他一起经历一番风风雨雨吧!
工厂主家庭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乍听之下很像是英国人的名字,因此有些人怀疑他的祖先是迁居瑞典的英国移民,事实上他是真正土生土长的瑞典人。他历代的祖先都以诺贝尔利物斯为姓,不知为何从他祖父时代起简化为诺贝尔。
阿尔弗雷德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就是个发明狂,一生中有过不少的发明。秉承了父亲创造发明的兴趣,再加上先天和后天的优良条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终成为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家。
资料链接
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大城市,瑞典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一百八十六平方公里,人口七十六万。斯德哥尔摩大区包括周围四个市区,人口共一百八十六万。位于辽阔的波罗的海西岸,坐落在梅拉伦湖入海处,市区分布在十四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市内水道纵横,七十余座大小桥梁把它们联为一体,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
斯德哥尔摩在英语里意为“木头岛”。城市始建于公元13世纪中叶。那时,当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盗侵扰,于是人们便在梅拉伦湖的入海处的一个小岛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并在水中设置木桩障碍,以便抵御海盗,因此这个岛便得名为“木头岛”。关于斯德哥尔摩这个名称,在当地还有传说,即古时梅拉伦湖上漂浮着一根巨大的木头,引导来自锡格蒂纳的**批移民至此,建立了这座城市。另有这样的传说:以前这里一片荒凉,海浪冲来的遇难船只的碎片堆满海滩,当地居民便捞取这些木片搭起简陋的小屋。由于这些木片均不成块,只是一条条木头样的废料,因此,搭起的房子东倒西歪。
1250年,这种碎木房屋在小岛上形成了一条街,外国船只开到这里进行商贸活动,看见街上的房屋如此模样,不禁感到好笑,随口喊出“斯德哥尔摩”。“斯德哥”是木头的意思,“尔摩”则是岛的意思,合起来为“木头岛”。由于斯德哥尔摩地理位置适中,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在1436年被定为都城,并逐渐发展成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大城市。
……
天地行人-王夫之传 本书特色 王夫之与黄宗羲和顾炎武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本书抓住了王夫之的精神脉络,展示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突出“上马杀敌,下马读书”...
《袁腾飞讲成吉思汗》内容简介:成吉思汗,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少年丧父,几次身临绝境,最终却成
功夫皇帝李连杰画传 内容简介 8.拒当总统保镖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下来,特工们和代表团成员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和李连杰这样的小队员们。他们一直把代表团护送...
雍正原理-一个皇帝的性情与治术 本书特色 《雍正帝》作者、著名清史专家 冯尔康先生《国史十六讲》作者、著名史学家 樊树志先生台湾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清史专家庄...
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民国人眼中的张爱玲 本书特色 1 张爱玲,一个少年得志的天才作家,一个情事动人的妙龄女郎,一个被放在神坛上太久的女作家。她的一生可谓饱受争议...
鲁迅的圈子 本书特色 胡适蔡元培章太炎林语堂郁达夫陈寅恪 陈独秀许广平瞿秋白萧红钱玄同茅盾梁实秋许寿裳刘半农许羡苏废名丁玲这些鲜活的名字,一个个活跃在鲁迅的朋友...
西行画记-蒋彝传 本书特色 《西行画记——蒋彝传》由郑达著:蒋彝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努力进取、成就卓越的个人奋斗史;他广泛的跨国、跨文化的经历,恰好与剧烈动荡的...
转蓬的意思是随风飞转的蓬草,寓含一种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人生之意。这本书以一个九十高龄女性的口吻,讲述了卷入时代剧变过程
民国外交官传记丛书:顾维钧传 内容简介 本书系民国外交官传记丛书之顾维钧传。它正确地、全面地反映民国外交史的全貌。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了他的一生,既充分肯定...
《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丛书》运用丰富的史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万历一生经历,功过是非,万历新政的展开,与张居正的复杂关系,从一
守静人生:唐太宗 本书特色 人生案例丛书。守静人生:唐太宗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名人志士,其...
《有目标的人生》内容简介:请看看本书中法拉第、笛福等十一位科学界、文艺界、商界等多个领域历史名人的小传吧!这是一群改变了世
《西厢记》内容简介:“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崔莺莺待月西厢,张君瑞痴情成魔,美好动人的爱情故事穿越千年,至今感动人心。
光武帝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正史,抉取光武帝刘秀一生的典型事迹,以人物为脉络,汇为一编。举凡光武帝成长佚事、揭竿起兵、登基称帝、削平割据、巩固政权、经济政策、民族...
高岗传-第一部公开版的高岗传记 本书特色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生前,他身上光环耀眼。他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陕甘宁边区的连任...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 本书特色 没有争议,不成历史: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它能不断地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一个个被假象掩盖了的真相'从而品味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历史上...
《中国女性文化(第二十一辑)》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女性文化》第21辑,主要从女性文学在场研究、女性精神与自然生态、新作名篇
《一个国家的起飞》内容简介:本书作者6年跟踪调研,以ARJ21-700飞机在如何在国际航空强国“影子审查”下完成398项试验试飞科目获得
《狄更斯城市小说的现代性研究》内容简介:本书的主要内容共八章,分别探讨了都市空间与街道美学,狄更斯的现代性文学空间,狄更斯
抗战呐喊-民国珍稀史料中的抗日战争 本书特色本书全部选自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之前出版的抗战文献史料,主要内容涉及“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