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配(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

天仙配(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

作者:王安忆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01-01

评分:4.7分

ISBN:9787020069040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天仙配(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 内容简介

《天仙配》收录了王安忆从1997年到2000年这几年里所有的短篇小说,值得细细阅读,也值得久久珍藏。《长恨歌》可谓是王安忆泼洒文字的极致,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而与她的长篇有着显著不同的短篇小说也有另番味道,每个小说每个字都自然地舒缓地滋生出来,没有强求,安静从容,是真性情的流露。

天仙配(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 本书特色

短篇小说在我的写作里,特别地突出了文体的挑战,它使文体变成显学。由于先天上的与它有隔阂,就更可客观对待。它并不是我写作的主要部分。有时候,它似乎是作为反证存在,反证出什么不是短篇,而什么是中篇和长篇。由于对文体的自觉性,难免会有匠气,那是伤小说之身的。可不管怎么样,也是一个字本个字定下的手工活,到底流露的是真性情;集起来这么一堆,也是一堆真岁月。这就又离开了文本的话题,是渡过我三十年写作的一条河。
——王安忆

天仙配(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 目录

自序:论长道短
蚌埠
天仙配
千人一面
小东西
杭州
轮渡上
聚沙成塔
遗民
大学生
小饭店
酒徒
喜宴
屋顶上的童话
从黑夜出发——屋顶上的童话(二)
流星划过天际——屋顶上的童话(三)
纵身一跳——屋顶上的童话(四)
剃度——屋顶上的童话(五)
开会
青年突击队
招工
艺人之死
冬天的聚会
花园的小红
小邵
王汉芳
陆地上的漂流瓶
伴你同行
比邻而居

天仙配(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 节选

蚌埠
我们从来不会追究我们所生活的地方的历史。我们追究历史的地方,总是那些与我们无关的,比如旅游地,或者某一处偶然的途经之地。现实的生活占据了我们的注意力,历史显得虚无缥渺,它走不进我们的视线,它是供给闲适的身在事外的心情去追问的。过了许多年.我从《清史稿》上看到,我插队所在的安徽五河县,在清代是著名的产酒之乡。这才想起满城的酒糟酸气,县城的水泥路上,铺满了厚厚的酒糟,在阳光下发着酵。我从没想过它的来历,迫在眉睫的生计遮住了我的眼睛。
蚌埠这城市的历史,我也不知道。但知道它对于我插队地方的农民们,是一个重要的大码头,它使得孤陋寡闻的农民,变得见多识广了。无论是多么遥远陌生的地方,由于有了蚌埠,就变得容易了解了。农民们说:哦,是从蚌埠往北。或者,从蚌埠往南。我所来自的上海,农民们在广阔无际的麦田里转了一个圈,便明白了方向:不是从蚌埠上船的吗?那么就是在东边。他们粗黑的捏锄把的手指在耀眼的阳光下,肯定地一点,上海就有了。
他们中间只有极少数的几个,去过蚌埠,可是每日里,他们都听见来自蚌埠和去往蚌埠的轮船汽笛。尤其是在远离村庄的农田,由于天地广阔,悠长的汽笛便自由地飘荡过来,早一次,晚一次。船是从大柳巷到蚌埠。一早从大柳巷出发,傍晚才可到蚌埠,反过来也一样。五河码头是大柳巷之后的第二站,所以,当汽笛传来时,日头已经高了。下午呢,日头也还高着,人们都在田里忙着。当然,这是指天长夜短的春夏季节,冬天就不同了。假如是下雪天,人们不出工,一日只烧两次锅,大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偶然的,汽笛也会传进耳里。于是,雪封的村庄不再是离群索居的了。
往来于蚌埠的船上,午饭供应的是面条和面包。面条是一角二分…碗,面包八分一个。面包自然是稀罕物,面条因是机压面,便也稀罕了。这两件吃食散发着蚌埠的光辉,倘若有人从蚌埠来,是必要问的:喝面条了吗?吃面包了吗?其实,面条是寡淡无盐的,面包则是粘牙的,是面焐了,还是面没烤熟。再加上盈耳的马达声,布满痰迹的水泥地,充斥着蒜韭气的底舱,这就是航程的全部内容。然而,等船靠岸,叮叮当当地下了锚,缆绳在船和码头之间抛去.穿着橡胶防水裤的水手迈着大步走来走去,将码头上的铺板踩得咚咚响,跳板架起来了。一切准备就绪,铁链解开,人们一涌而出,跳板在脚下有节奏地震颤着。气氛不觉有些激越,航程中的抑郁扫清了。
从上海回五河,为了搭乘一日一班的轮船,我们必须在凌晨三、四点时抵达蚌埠,再赶往船码头。这时,整座城市还在黎明前*好睡的时分,石板地上响着我们急促的零落的脚步声,使得离家远行更显得凄凉。由于空气中的煤屑和烟尘,路灯是昏暗和浑浊的.建筑物隐在黑暗之中,偶然有一扇窗户亮着,就像一只暗中洞察洞察的眼睛。码头售票处是大亮着灯光,却是更加剧了夜的深沉,窗口蜿蜒的长队叫人沮丧,强打精神,终于买了票,通过检票口,已经有了淡薄的天光。电线杆子在晨曦中*鲜明,是平面的线条,有一种早期工业社会的气息。
我似乎从来没有看见过蚌埠码头的全貌,只有一些细节像钉子一样,坚固地扎在心底。比如跳板的木格底下,滞重的水波。水是黄绿色的,一股一股地滚动,是稠厚的印象。此时,天光初亮,景物均是苍白的,但是轮廓清晰,人心是一种空明,万念皆休的宁静。机械地走过跳板,好像是一个自己在看着另一个自己动作。起锚的叮当总是特别的醒耳,敲击着迟钝的知觉,可也是隔膜的。几乎所有的航程,我都是坚持在船舷的甲板上度过。现在,船下的水波呈现扇形,被螺旋桨一股一股推开。水依然是黄绿的,离清澈差得远呢,但毕竟稀薄了,竟有了些粼粼的波光,因为太阳出来了。
太阳离开了地面,升到了河岸的柳树丛里,船行驶着,一轮火红的太阳跟随着船,穿行在柳行间。这情景是难得的瑰丽,它缓和了心情。使尖锐的悲哀变成了温存的伤感。于是,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眼泪涌上眼眶。这是淮河*富诗情的一刻。可是转眼间,太阳升上柳树梢,又离开去,到了天空。没了柳行作参照,看上去,太阳不再紧随船尾,而是停驻的状态。在强烈光芒的照耀下,一切又都变得苍白了,而且有些脆弱似的。河水是惨白的,轮船在上面投下薄削的影子。这条河。很少给我们浪漫情怀。在黑龙江的知青,喜欢用“北大荒”称呼他们生活过的地方,内蒙的知青则用“草原”的说法,这些名称都流露出抒情的意思。而我们安徽的知青,从来不用“淮河畔”来叫这个地方,虽然这条河贯穿整个省份。这是一条枯乏的河,两岸的景色很单调。位居中游的蚌埠,则以钢铁,水泥,煤烟,给这条河增添了灰暗沉重的颜色。汽笛在蚌埠铅灰色的屋顶上回荡,与在五河乡间的迂回。效果完全不同。这汽笛使蚌埠的天空更显得压抑,沉郁。河流从它脚下经过,步态缓慢,表情呆滞。
火车是从蚌埠的心脏穿过,车轮撞击铁轨,哐当哐当地响,内燃机车头喷吐着黑烟。还有车头与车厢衔接的那一声,也是斩钉截铁的。夜半时分,你几乎能看见沉沉欲睡的车厢情景:列车员在走廊间穿行,踢碰着熟睡的旅客的脚,灯光明亮,使人们的倦容更加一目了然,口涎从半张的嘴角缓缓流下。车从沉睡的城市开过,震动着人们的睡眠.就像一股强劲、粗砺的狂风掠过。
对于我们,车站是和码头一样重要的场所,我们就是为了这,才涉足蚌埠。否则,为什么呢?我们和它无亲无缘。我们是名副其实的这个城市的过客。这城市是我们的中转地。正与码头给我的印象相反,铁路总是以全貌进入视线,细节是不存在的。我似乎总是站在一个类似旱桥的高处,俯瞰铁路。它们像一束钢丝,有时捏紧一把,又有时撒开来,各向各处,然后再捏紧了,甚至交错纠集,之后还是漫地撒开。我看它看得不很真切,与它之间隔着厚厚的煤烟,煤烟蒙住了钢铁的光亮。烟尘弥漫中,养路工,检修工在铁轨上跨来跨去,用锤子击打钢轨,声音却被风吹散了。好像是无声无息,又好像是被一个巨大的轰鸣笼罩了,声响被压住了。前方是迷蒙的,铁轨就交织着分散着消失在那里。
一旦走进站台,铁路的全景便退得无影无踪,此时只有一件事情在我们心目中,那就是上车。在蚌埠上车,情绪是高涨的,因为是要回家。尤其在临近春节的时分,人多,车多,气氛是紧张的,激动的,带几分有你没我的战争气息。这气氛更加烘托了热烈的情绪。倘若怀几分幽默感来看的话,这多少夹杂着一些人来疯。可是那时我们还是少年,初闯生活,不可能那么洒脱。回家是我们暗淡无光的插队日子里的一线光明,谁不是如同扑灯的蛾子,一涌而上。上车使我们忧心忡忡。临近春节的列车永远晚点,因为增加了太多的临时客车。车站广场人头攒动,忽然问,像炸营一般骚动起来,朝一个方向涌去,是因为一个放站上车的消息蔓延传开。但这往往是个谣传,转眼间被摧毁,广场上的人流又涌了回来。骚动要过好一会才能平静,但错误消息的影响却很难消除了,它使人一刻不敢懈怠,提高着警惕。时隔不久,下一次骚动又来临了,并且,间歇越来越短。这时候,要是有闲心,站一个高处,便可发现广场像一个起着风暴的洋面,波涛起伏,浪头推来推去。然而,身在其问,只觉身不由己,脚不点地,身前身后全是各种行李包裹。这些行李大都十分坚硬硌得人生疼,里面装满了秋收的农作物:花生,芝麻,黄豆,红薯。庄稼上的尘土从旅行袋的布缝里挤出来,人都是灰头灰脸的。
放站的那一刻真是可怕,称得上惊心动魄。有多少回家的知青啊!蚌埠四周的乡镇,每一个村庄都有着成群结队的知青。很多人都是冲着蚌埠的铁路来这里插队,铁路是我们的生命线,它维系着我们的家。我们离开那里就没有想过再能回去那里,从此也只能是那里的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前途是渺茫的,在渺茫中,这却是唯一的维系。所以,在这一刻里,四周的知青们,便像战乱中的难民一样,直奔向铁路而来。
假如能够设法提前进站,这大都需要有过硬的铁路上的关系,你就可以静静地守候着月台。月台是多么安静啊,甚至是寂寞的。灯光将人影拉得长长的,薄薄的,售货车停在那里,卖货的人不知躲到哪里取暖去了,所有向这里行驶的列车都被阻在遥远的站头上,临时停车。没有车来。广播也因为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哑口无言。没有进站的车头喷吐黑烟,空气竟变得清澈起来。在明亮的月台四周是加倍的黑暗,轨道埋在黑暗里,看不见了。这一刻的安宁使人对是车有了信心,心想那不过是小事一桩。火车终究会来的。然而,广播突然嗡嗡作响,这是某一列车即将要进站的信号,神经陡地紧张起来,方才的信心崩塌了。
领略过放站前月台的宁静,才知道放站真正的骇人。月台颤动起来,不知从何而来的冲击,好像是地底深处升起一股嗡嗡声,呈渐强的趋势。然后,脚步声响起了,是从地下道传来的,脚底与水泥地碰撞出沉闷的嗵嗵声。转眼间成为巨响。人从地道口涌上了月台,在声淹没了脚步声,无数条喉咙在喊话,有几声特别尖锐的,穿透过来,是骇世惊俗的效果。高音喇叭里的播报声格外的冷静,一字一句地报着车次进站的时间和停靠的月台,在一片喧嚣之上,是居高临下的声音,完全不顾及它所引起的反应。这时候,车还没来呢,可是情绪已紧张到了极点,一触即发,再不能有一点点煽动,每一句毫无根据的流言都将掀起万丈惊澜。人们似乎都意识到了这个,不由谨慎地住了嘴,连广播声也息止了。这一阵安静却是有着空前的压力,比先前的骚动紧张一千倍。
想一想那匍匐在寂静中的铁轨吧,都像是箭在弦上。枕木间的碎石发出幽光,那是由于寒露的浸润,又结成了霜。突然,黑夜变成了白昼,暗中的一切都跳到了眼前,纤毫毕露。彼此看清了面目,相识的变成不相识。人们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只听一声锐响,天空被撕裂成了两半,光柱风驰电掣,劈地而来。火车进站了。人们怔了片刻,随即一场真正的暴乱起来了。起先,火车刹车怪异的巨响压住了动静,吐吐的喷气声又遮蔽了一时,接着,暴乱的声响终于突破而起。
……

天仙配(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997-2000) 作者简介

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1955年随母移居上海。1970年到安徽五河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任乐队演奏员。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调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编辑。1980年入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因发表短篇小说《雨,沙沙沙》等雯雯系列小说而引人注目。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著有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流逝》、《小鲍庄》、《尾声》、《荒山之恋》、《海上繁华梦》、《神圣祭坛》、《乌托邦诗篇》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富萍》、《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启蒙时代》等。其中《本次列车终冬》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分获1981-1982年和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其作品在海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