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草根出身的黑人女孩,却奋斗或长为哈佛才女;她是曾经的绝望“怨妇”,却力助丈夫当选总统;她具备非凡的政治天斌,却甘愿做贤妻良母;她是颇具彩响力的政坛人物,也是媒体追捧的时尚明星。她,就是朱歇尔。你可能不喜欢她,但你无法不佩服她——一个优雅干练、风度非凡的美国**夫人。
**章白宫迎来新女主人
2009年1月20日,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这个美国*著名的门牌号码,即将迎来新主人。美国新当选的第56届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和他的家人将在这里,开始至少为期4年的白宫生活。白宫历史上**位黑人女主人米歇尔·奥巴马40多年来的人生轨迹或许将从此发生改变。对于其中的一些改变,米歇尔·奥巴马可能永远无法适应。不过,她认为,就像她的丈夫奥巴马在当选10天后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谈话节目《60分钟》的采访时所说的那样:“我觉得自己可能永远不能适应那类改变,我的意思是说,失去作为无名小卒的清静……这不是抱怨,而是我签字画押换来的代价。”
对于米歇尔·奥巴马来说的确如此。早在2007年初,当她*终决定支持丈夫竞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米歇尔·奥巴马就注定要承担这个决定给她的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现在,她的丈夫即将成为世界上*有权势的男人之一,米歇尔.奥巴马也将面临人生中*漫长、*重要、也许还是*脱胎换骨的一课。改变是必然的。人们只是还不知道:米歇尔·奥巴马,这位被美国人认为有着杰奎琳的风度、希拉里的干练和劳拉的优雅的黑人女性,是否会重塑美国“**夫人”的形象?
“你得学着坐后排”
高大的身材、飞扬的短发、犀利的思维、咄咄逼人的语气,米歇尔的形象注定不是温婉可人的依人小鸟。她是丈夫奥巴马走入政坛的“良师益友”,是他竞选征途上“*好的顾问”和“家庭的基石”。米歇尔为丈夫的成功冲锋陷阵,一路走来。但这并不符合西方人对“**夫人”的期望。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报》曾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我给米歇尔·奥巴马的建议:学着喜欢后排的座位”,文章作者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夫人切丽。切丽给米歇尔这位“新手**夫人”支招:“你得学着坐到后排座位上,不光是在公众面前,在家里也得如此。你要学会接受。如果你家那位没按时带孩子睡觉,或者回来吃饭晚了,或者你原定的周末计划被全盘打乱,那你只有接受,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精明干练的切丽推心置腹地对米歇尔说,虽然每个人都在说男女平等,但在政治领导人的家庭,男女平等是不存在的。
米歇尔首先放弃的是事业上的男女乎等。切商就感叹:“至少,我还有自已的职业,而米歇尔别无选择”。身为律师的切丽在丈夫布莱尔担任英国首相期间,一直没有辞职。不仅如此,切丽还在全球各地频繁演讲,每次演讲的收入也很可观。据英国媒体报道,切丽每年主业和副业的总收入高达70多万英镑,比她的首相丈夫每年18万的年薪高出许多。正在推广第三张专辑的法国现任**夫人布鲁尼也曾劝米歇尔:“有一份工作并保持住它很重要。”难道要做一个拥有工作的**夫人?这在美国还没有先例。米歇尔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在入主白宫之前不久才停止工作的**夫人,摘取“**”桂冠的是希拉里·克林顿。米歇尔也是除了希拉里和劳拉·布什之外第三位拥有学士学位的美国**夫人。在奥巴马竞选期间,米歇尔放弃了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年薪30万美元的工作,全力做丈夫的参谋,照顾他的生活。
现在,有些美国人说,米歇尔的丈夫奥巴马打破了种族藩篱,成为美国历史上**位黑人总统,那么,米歇尔为什么不能打破惯例,为全球的职业女性、特别是黑人女性树立一个革命性的榜样?成为**位不为丈夫放弃自己职业的**夫人,而不是被雪藏在深不可测的白宫中?!从各位前任**夫人到普通女性,从电视、广播、报纸到网络,类似的争论迅速蔓延,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米歇尔却似对这一切争议置身事外。在接受杂志采访时,她说,目前的重心就是当好母亲,保证孩子们在这段过渡期内正常生活,逐渐适应今后处于媒体中心的日子。她的助手也表示,米歇尔对权力不感兴趣:“她并不想影响任何政策的制定,也不想在奥巴马的决策层中保留任何位置。”奥巴马夫妇的好友瓦莱丽·贾勒特透露,“米歇尔不想要权力,她不想做影响总统决策的人。”至少在目前看来,米歇尔已经开始了自我定位的调整。她希望以更加沉稳、理性的“**夫人”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但是,低调并不一定意味着牺牲。米歇尔与那些为丈夫中止自己事业的普通女性并不具有可比性。不管在白宫呆四年还是八年,这段经历都将给米歇尔镀上一层炫目的金色,让她在离开白宫之后有资格成为任何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何必在意一时的得失呢?这将是米歇尔人生中*有价值的一次投资。况且,**夫人们在美国的内政外交中仍然大有可为。在克林顿任职期间,**夫人希拉里就接受委任对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在乔治·布什的任期内,**夫人劳拉也逐渐展现出了处理事务的能力。劳拉为阿富汗妇女争取权益,替丈夫进行总统广播讲话,还独自到过欧洲、中东和非洲访问。禀赋超人的米歇尔在新的角色上肯定也会有广阔的发挥天地。不过,她需要在树立“**夫人”公众形象和保持个性中寻求平衡。这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米歇尔在竞选中已经表现出了优雅、坚韧和成熟的政治才干,这已经让她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白宫新家
2004年,在奥巴马当选参议员后,米歇尔曾经带两个女儿参观过白宫一次。但相信她当时做梦也没想到,4年后的今天,自己竟然做了白宫女主人。在奥巴马当选新任美国总统6天后,奥巴马一家曾在布什的邀请下参观他们未来的白宫新家。趁着丈夫与布什会谈的时候,米歇尔在白宫里四处逛逛,为她充当向导的,是已经在白宫住了8年的劳拉·布什。劳拉有深深的白宫情结。她**次参观白宫是在1989年,当时,她的公公、现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父亲老布什正担任美国总统。那时,劳拉觉得白宫很美、很温馨、很舒适。后来,劳拉自己又有幸以白宫女主人的身份,在白宫生活了89。虽然白宫面积很大,但劳拉的足迹已踏遍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当年,劳拉在入住白宫前,曾经花巨资装修了图书馆和多个房间,包括接待贵宾的“林肯房”,这里的装修就花费了53万美元。在即将搬出白宫之前,劳拉还专门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介绍白宫的历史和她自己为装饰白宫做的所有努力。这一次,劳拉带领米歇尔在白宫里参观了大约1小时,向米歇尔展示了白宫二楼和三楼的每一个房间。米歇尔不禁赞叹,白宫“美丽而令人敬畏”:“穿梭在白宫内,我感到它是一份很棒的礼物,住在那里将是一份荣耀。”
在米歇尔这次访问白宫之前,她和劳拉·布什之间就曾互致好感。在奥巴马竞选期间,米歇尔因为心直口快地说出“我长大后**次为美国感到骄傲”的话,招致了一波又一波的指责和发难。当时,身为**夫人的劳拉挺身而出,为米歇尔辩护说,人们在竞选期间说出的话容易被曲解。为此,米歇尔特意向劳拉去信致谢。在做客美国广播公司《观点》节目时,米歇尔还曾公开表示:“我很喜欢劳拉,喜欢她平静低调的风格。这也是人们喜欢劳拉的原因,要知道,她从不引发争端。”劳拉也对优雅、自信、坚强、聪明的米歇尔颇为欣赏。
但米歇尔对这次白宫之旅并不太满意。在和几名民主党成员的妻子私下聊天的时候,米歇尔对劳拉的室内布置品位不屑一顾,笑称劳拉把白宫布置得像一个糟糕的旧货市场。她还说,一旦搬进白宫,就会把所有的家具送给流浪者。这话不仅传到了劳拉的耳朵里,而且还被媒体爆料搞得尽人皆知。劳拉委屈得大发脾气,向朋友哭诉:“政治理念不同是一回事,但做出这种没有水准的私人攻击,又是另一回事。”就在丈夫奥巴马准备对布什的政策进行颠覆的时候,米歇尔也步调一致地要对白宫的家政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两位**夫人围绕白宫装修问题所发生的这场不大不小的龃龉,也许预示着在米歇尔的掌管下,白宫内部可能要变颜色了。
从外面看上去,白宫这座英国乡间别墅式建筑总是那么朴素、宁静和安详。在接待来访国宾的南草坪上,许多总统或夫人亲手种植的树木郁郁葱葱。当年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为纪念亡妻而种的一棵木兰树,已经沐浴了150多年的风雨,长得枝繁叶茂。除了开国总统华盛顿之外,两个世纪以来,历届美国总统都在白宫办公和居住。奥巴马是第44任美国总统,也是白宫第43任房客。入住白宫对美国人来说是无上的荣耀,正如富兰克林·罗斯福当年提道:“我从未忘记,我住在一幢属于全体美国人的房子里,我受到他们的信任。”
……
13位著名的男性 本书特色 《大人物·13位著名的男性》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13位著名的男性 目录 托马斯·卡莱尔约翰·罗斯金威廉·格莱斯顿j.m.w.透...
列奥施特劳斯与美国右派 内容简介 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哲学家。在里根、老布什执政时期,美国许多政府机构的重要职位都被施特劳斯...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本书特色 “戴老板”、“暗杀王”、“间谍王”、“蒋介石的佩剑”…… 对于他的种种记载,可以说是扑朔迷离.那么,他的真实面部究竟为何?本...
生命的嬗变 本书特色 《生命的嬗变》汇集了许戈辉与冯小刚、张艺谋、贾樟柯、赵薇、谭盾、姚明、徐帆、斯琴高娃、刘欢的倾心对话,从中发掘他们人生中不为人知的辛酸经历...
回忆司徒美堂-百年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回忆司徒美堂》一书曾于1988年5月以《回忆司徒美堂老人》之名初版,是司徒美堂先生诞生120周年纪念文集。内容主要为三部...
《神经漫游者》内容简介: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
《空境之诗:荆棘王冠》内容简介:茱德七岁时目睹父母被杀,凶手马多克将她和两个姐姐带到了精灵世界——空境,并养育她们长大。十
缔造福特汽车王国:亨利·福特手记 本书特色 欧美汽车制造业培训教材世界500强指定培训教材美国三位总统极力推荐的书美国服务行业的经典著作缔造福特汽车王国:亨利·...
布衣宰相孙叔敖 本书特色 《布衣宰相孙叔敖》由石穆海所著,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
左宗棠-我心中的战神-青少插图版 本书特色 他大器晚成,四十八岁组建楚军,五十一岁成为闽浙总督,六十九岁任军机大臣;他战功卓著,大败太平军,平定陕西、甘肃;他一...
世界音乐巨匠-威尔第 本书特色 出生于贫困农家的威尔第,对音乐有着痴情有热爱。怀着希望求学于米兰,无情被拒。身处逆境,意志更坚,创作上崭露头角,不想妻死儿亡,打...
山之巍峨-林则徐传 本书特色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为人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干事轰轰烈烈,成绩卓然,可惜生逢颓世,虽奋力作为而终存缺憾。传主这些...
FollowinghisblockbusterbiographyofSteveJobs,TheInnovatorsisWalterIsaacson’srevea...
《愚人节说再见》内容简介:本书是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布莱斯·考特尼为早逝儿子戴蒙撰写的人生传记,这是一个书写病痛、挫折与愤怒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内容简介: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种种问题。处世方法、工作态度、
自由与宽恕:曼德拉传 本书特色 十年砍柴说:他是20世纪全球政治人物中的No.1*适合中国人看的曼德拉传;一口气读完伟人的光辉岁月*大看点:矛盾激烈的社会如何实...
庐隐自传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庐隐自传和庐隐情书集两个部分,《庐隐情书集》收入情书共计68封,其中异云(李唯建)致冷欧(庐隐)39封,冷欧致异云29封。 朋友对她...
《旁观者》是一代管理大师的亲笔自传,这一代的人难以想像的那种神髓、韵味与感觉。《旁观者》的写作的目的就是在于刻画一些特别
王朔研究资料 本书特色 丛书收录的对象,都应该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过较大影响的作家。每一位作家编为一卷。尽管每一位作家的研究情况有些不同,总体上,每一卷资料集...
梦露--一个永恒的话题 内容简介 在创造明星的二十世纪里,有两个人*受人纪念和追述,一个是查利·卓别林,一个便是本书要浓笔重墨描绘的玛丽莲·梦露。梦露不仅生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