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台湾著名作家、励志大师刘墉先生在凤凰卫视主持热播节目《世说心语》的同名系列图书之三。
刘墉先生遐迩闻名,建树多多。他既是成功的画家,也是成功的作家;既是孝子、大丈夫、公益事业热心人,同时,也是一双优秀儿女的慈父……在本书中,刘墉先生与读者一起分享成功喜悦,解密成功内核,传播成功秘笈。
为什么年轻人该吃苦?如何轻松取胜考场?化解压力的秘诀是什么?成为天才的捷径在哪里?……刘墉以其学贯中西的智慧和多元包容的生活艺术,从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安排时间、客观认知自我、建设身心和谐等诸多方面,为大中学生、职场新人等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答疑解惑,点亮青少年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实现成功的人生明灯。当今世界,成功有千种万种,或大或小,或迟或早。只要能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进步,带给我们良知和成就感,不同的成功都是成功。
《世说心语3——刘墉成功秘笈》全书共51篇,篇篇聚焦成功,说成功,道成功,自外而内,自西而中,事无巨细,莫不娓娓道来,轻松幽默如话家常,谆谆教导又似灌顶醍醐,深入浅出,简单实用。而所有这些所期望达成的,其实正是你、你们乃至我们大家的成功。
这本《世说心语3——刘墉成功秘笈》从人生三境、考试、交友、压力、早恋,到加强记忆力的方法、作文的技巧、天才的特质,乃至抽烟的问题、亲子的关系,都作了讨论。 “生活家”刘墉思接千载,在一派轻松幽默的话语中娓娓道出人生的智慧、处世哲学以及掌控瞬息万变生活的体验和经验……点点滴滴,尽是睿思。
励志大师刘墉加盟凤凰卫视,精心打造强档节目,励志大师51篇妙语连珠,畅谈超越自己,分享成功秘笈。
《世说心语——刘墉处世秘笈》月销量超过12万册,热力再推姊妹篇!
《世说心语2——刘墉教育秘笈》全国演讲启动,言传身教,亲子共读!
凤凰卫视热播世说心语,刘墉亲授成功秘笈。
为什么年轻人该吃苦?如何轻松取胜场?化解压力的秘诀是什么?成为天才的捷径在哪里?
第1篇生而有惑:超越才能成功
连山雀、黑猩猩都好学,我们人类当然更会学习。因为学习是生存的要件。要生存,要活得好.就得学。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就因为我们有更强的学习力,更懂得超越自己。
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每个生物到这世界上来,都要不断地超越。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植物要超越——不幸生在阴影里的植物,会想尽办法,往有光线的地方长。就算长在不错的环境,还是会想尽办法,譬如长出绒毛,让种子能随风飞到远方。再不然长出甜美的果实,吸引动物来吃,好把它的种子带到远处散布。还有些种子成熟的时候会爆开,啪的一下子,被弹射到远处。它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因为要繁衍、要超越,要超越原先生长的环境,要超越空间对它们的约束。
各种动物也在不断超越。我在纽约的家,后面是一片湖,湖里的大雁常来跟我玩,甚至跟着我在街上散步。奇怪的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们就要迁徙。它们如果留下来,我会喂好吃的饼干面包,还能提供地方给它们避寒,它们何必飞走呢?因为它们要超越。好像有个来自上天的声音,到时候,会对它们说:该走了,到你们的下一站去。于是,可能在某个深夜,空中传来雁唳,它们在黑夜里起航了,航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谈到远航,人类才真爱远航。如果人们只因为看到远处的土地不错,搬过去,还没什么稀奇。但为什么世世代代的人类,要不断远航?很早以前,人们还不会建造大船,但是就算用芦苇编成船,我们的祖先也要航行到远方。大海是多么无情、多么不可测啊!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离妻别子,航向那不可知的远方?是不是因为好奇,天生有探险的欲望,想看看地平线和海平线的另一边,会是什么样子?
这种好奇、探险,要走出去,不以现况为满足,不以已知的为满足,要挑战环境、挑战自己,就是超越。也可以说每个人天生就要超越自己。
可不是吗?我们从精虫阶段,就拼命游泳,要超越别人,更别说诞生之后了。你以为刚生下的小奶娃没什么力量吗?喂娃娃吃母乳的妈妈一定都有感觉:“天哪!这小家伙八成是饿死鬼投胎的,他吸得我直疼!”就算你是爸爸,白长了两个奶头,里面没奶,没办法喂你孩子,但当你给孩子洗澡的时候,也一定能感觉到。小鬼躺在洗澡盆里,因为紧张,他的两只手会乱抓,抓住澡盆的边或大人的手。那力量大极了!甚至让娃娃两只手抓住你的两根手指,然后你往上拉,小娃娃能跟着你的手指坐起来。对了!你还可以观察小动物,好多刚生下的小动物,譬如无尾熊、猕猴,会抓着妈妈的毛皮不放,就算妈妈在树上跳来跳去,小宝宝也不会掉下来,可见那些新生的小东西,手上的力量有多大。
人类更不用说了,娃娃每天都在超越自己。你不要他翻身,他也要翻身;你不要他坐起来,他也要坐;你不准他爬,他还是要爬;不准他站,他非站不可。而且,他站了之后还要往前踏出步子、学习走路。就算摔伤了,他还是非走不可。而且走不够,还要跑。这一切的一切,表示了什么?表示他不以原先的自己为满足,表示他要超越自己。超越自己是天性!你不准他超越,他还是非超越不可。
或许有人会说,那只是走跟跑,至于学习就不一定了,有些孩子天生好学,有些天生不好学。这么说的人又错了!孩子学说话,只是因为你教他叫爸爸、叫妈妈、叫爷爷奶奶,他才学会吗?你去看看那些没人管、没人教的孩子,就算学话慢一点,后来是不是也能说得很好?谁教他们了?没有人刻意教,是他们自己在学。所以别以为小奶娃不懂事,他们其实总在看、在听、在学。
他们甚至连走都不会,站还站不起来,就已经会算数了。有个实验:给小奶娃看五只小兔子,然后把小兔子藏进一个大盒子,先放出一只,小奶娃看看那只,跟着又转向大盒子,等下一只出现。下一只放出来,小奶娃还等,等第三只。直到第五只出现,小奶娃才不再盯着大盒子看。表示他们小归小,心里可有数。或许有人要讲,等到上学就不一样了,有些孩子天生爱念书,有些天生不好学。这也错了!不信您找《夏山学校》(Summerhill)这本书来看看。英国教育家尼尔(A.S.Neill)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把一群孩子放在夏山学校里,给孩子非常大的自由。孩子可以待在教室里上课,也可以出去玩,没人管,没人骂。起初好多顽皮孩子都溜出去了(不!应该说不是溜,是大摇大摆走出教室),但渐渐地,孩子又纷纷回到教室。
为什么回来?因为他们要学习。因为学习是生物的天性。我在《世说心语2——刘墉教育秘笈》里提过,英国的蓝山雀这种鸟,会学习开奶瓶,而且一只教一只。不久前还有生物学家拍到黑猩猩拿着树枝渡河的照片,它们居然用树枝试探水深。据生物学家猜,那黑猩猩可能是跟人类学到的。连山雀、黑猩猩都好学,我们人类当然更会学习。因为学习是生存的要件。要生存,要活得好,就得学。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就因为我们有更强的学习力,更懂得超越自己。
第2篇年轻人为什么该吃苦(一)
这个时代跟上个时代不同,甚至应该说今天跟过去人类经历的千万年都大大不一样了。上一代不能因为自己曾经挨过饿、吃过苦、逃过难,就非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受那样的罪。
年轻人为什么该吃苦?相信这是许多年轻朋友常想的一件事。*起码,总有年轻朋友问我这个问题,尤其那些生长在富裕家庭的。他们会说:“我爸我妈教我辛苦读书,说这样将来才能有钱,住漂亮的大房子。可是,我爸我妈只有我这一个孩子,他们又口口声声说将来他们的钱和房子都是我的,这不是够了吗?大不了他们省着点花,多留给我一点,何必逼我去吃苦呢?”
我在美国的华人朋友,甚至会为孩子小时候该不该吃苦辩论。有人引述古人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认为孩子应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另一派则认为过去的食粮不足,生活艰难,比较有可能遭遇这种苦日子。但是今天,资源充足,交通便捷,政府又有效率,甚至世界各国会彼此支持,孩子一辈子也不会挨饿。难道做父母的还非让他们挨饿受冻吗?搞不好,饿出胃病,冻得重感冒呢!
我自己也为孩子小时候该不该吃苦,有过一番矛盾。记得当我儿子小时候,有一天我种菜施肥,要他帮忙。他大概嫌做肥料的牛粪臭,伸着两根指头拿东西,唯恐把手弄脏了。我当时火大极了,说:“四体不勤,五谷不辨’,长大怎么可能有成?”接着就把牛粪和稀泥和在一块儿,命令儿子把两只手插在里面。
可是后来我检讨:自己那样做,是不是错了?今天我要求孩子四体要勤,没错!但是还一定得“辨别五谷”吗?如果他不务农,从事的是工业科技,他不能辨别五谷又如何?只怕“五谷不辨”那句话得改成“计算机不通”。照这么说,反而是我这个对计算机不灵光的人,难有成就了。
*后我得出结论,就是,这个时代跟上个时代不同,甚至应该说今天跟过去人类经历的千万年都大大不一样了。上一代不能因为自己曾经挨过饿、吃过苦、逃过难,就非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受那样的罪。
只是,不吃那些苦,并不代表年轻人不必吃苦。而应该说,新时代的新人类,要吃新时代的苦。今天要学习的东西比古人多,因为不再只是读圣贤诗书,而是有一辈子读不完的书;今天要面对的挑战也比古人大,因为不再只是科举考试,而是有一辈子考不完的试。
提到考试,相信这是学生们*痛恨的。我小时候也一样,当时听说台湾*棒的一所中学,有个学生到了高三,突然宣布拒绝高考(他甚至因此得到了个称号——“拒绝联考的小子”),我真是佩服极了。我一向功课很不怎么样,从高二就骂台湾的联考制度。还在校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总有一天我要站在彩虹上》,在文章里,我以很狂的语气说:“……我要写诗,我要作画,我要的是什么都不在乎,像你们吗?像XYZ吗?像煎干的灵魂吗?凡我将来不需要的,滚他的蛋!你去眷恋那路旁的小革花吧!在路上你可以装扮得非常漂亮,但是你可别走过在那远处属于我的大玫瑰园哟!那会令你脸红的!”
怎么样?够狂吧?文章发表,不但同学骂,连我毕业之后,还有人见到我就骂。问题是,我真拒绝高考了吗?我没有!在高考前的一个半月,我突然发现那是我无法不面对的挑战,于是开始狠狠地K书。大概因为用脑过度,虽然上床睡觉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却没办法睡着,不得不吃安眠药。起初吃四分之一颗,后来吃半颗、四分之三颗、一颗,*后吃到一颗半。安眠药的说明讲,吃了之后不能立刻睡,必须等药效发作再躺下,我就坐在那儿等,只觉渐渐天摇地动,桌子都好像船似的要漂走了。躺上床,更是天旋地转。问题是等一下不旋转了,只有翻身的时候,又是一阵眩晕。眩晕完,又很清醒。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失眠的经历,尤其当第二天要上班、上课,前一夜失眠,真是心慌,而且愈心慌愈睡不着。我那时候,隔一下点亮灯看看,三点了;再隔一阵,再看看,四点了!急得满身大汗,用棉被把头包起来,心想,缺氧就能睡着了,可是还睡不着。我甚至狠狠打自己的头,心想,打晕就睡着了,可是还睡不着。窗外微微亮了,小鸟开始叫,我气得真想飞出去把小鸟都掐死:“你们那么早起来吵什么啊?”这时候,我母亲起来了,发现我还醒着,急了,说:“考什么大学?别考了!别考了!考不上又怎么样?不上大学又怎么样?命重要!不要念了!”
她的这番话让我想起大概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她带我去医院看一位病危的老奶奶。老奶奶把我叫到床边,用冰冷的手拉着我说:“刘墉啊!干吗用功啊?人生何必呢?好疼啊!”
……
刘墉,画家、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三十余次。
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袋鼠妈妈教我如何长大 本书特色 袋鼠爸爸艾文森就常这么说:"如果想让孩子成材,你必须抛弃陈旧观念,寻找一套新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但在私底下,袋鼠爸爸又...
《卡耐基:演讲与口才》的作者戴尔·卡耐基,美国“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
《脆弱的力量》内容简介:我们常常困扰于那些负面的经历和情绪,如脆弱、羞耻、恐惧和自卑,甚至认为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们深陷于疲
优秀员工必修的25堂团队课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优秀员工必修的25堂团队课,每一堂课都有经典的故事、精辟的理论和实用的技巧,真实地告诉你在职场上如何与同事协作,...
《明智行动的艺术》内容简介:光思考还不够,从思考到行动,你还会犯一堆错误!《明智行动的艺术》以机智风趣的语调,以及清晰恳切
《首席体验官》内容简介:本书作者是资深的品牌和营销专家,在客户体验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全书分为4个部分进行详述,分别是首席体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本书特色 什么是女人*大,*真实,*极致的幸福快乐由自己 温柔对自己 好命是自己一切可以美好 一切必须美好一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翻阅的...
小故事大道理:女孩版:我要成为最优秀的女孩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妙趣橫生的故事书,这是一本行之有效的方法书,这是一本事半功倍的训练书,这是一本受益终生的成长书。你...
《一纸风行:澳门报贩口述历史》内容简介:本书主要由对九位澳门报贩、一位澳门报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澳门报业很
《手把手教你画素描——静物》内容简介:素描到底应怎样画?什么才是正确、规范的绘画步骤?绘画初学者与自学者一定会存在类似的疑
《掌控谈话》内容简介:国际危机谈判专家、谈判领域少有的“特种兵”克里斯·沃斯全面总结了20余年的实战经验。他将从生死一线的实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内容简介 作者丹·米尔曼是一个非常会说故事的人,在这本半自传体小说中,他活灵活现地创造出三个让人一看就难忘的角色:一是代表作者本人,也同...
《中国佛学(2017年总第41期)》内容简介:本书为论文集,主要设有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个栏目,其中汉传佛教部分下设教
刘墉-创造自己(励志珍藏) 本书特色 一个成熟的人,*基本的表现,是他关心自己的前途,也创造自己的未来。他不再什么都指望父母解决,而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的思考...
静修-拥有一颗平常心 本书特色 平静的心灵,是智慧的美丽珍宝。一个人只有持久、耐心地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才可以获得平静的心灵。一个人能够做到心态平和、内心宁静,...
从容淡定做自己 本书特色 人生*美的景色,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世界残酷又温柔,唯有从容淡定,才能找到爱情和幸福,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出漂亮的自己。从容是一种心...
世界经典智谋书全集 本书特色 谋略是人类的智慧之花结出的果实。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开拓,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升华、丰富起来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
《工业4.0核心之德国精益管理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依据德国精益的逻辑进行编写,整合了大量的咨询管理案例,系统性地剖析、解读精益
就要做个彪悍的女汉子,不矫揉不做作不发嗲不懦弱,怎么骄傲怎么活!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女汉子。豆瓣红人“毒舌奶奶cc”
成功妈妈最爱讲的哲理故事全书 本书特色 小故事,大道理。这其中蕴藏着做人和做事的智慧,是母亲成功教子的*佳选择。成功妈妈最爱讲的哲理故事全书 内容简介 父母是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