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作为青年知识分子,曾经受到美国的文化和精神的影响;作为一位有修改的政治家,他结交过大量美国朋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他甚至很乐意跟美国这样的对手打交道。他高瞻远瞩、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战略性的深刻影响,同时他也有自己喜怒哀乐、是非好恶,对美国有个性化的认识。
从早年在书本上读到华盛顿、林肯的故事算起,到1976年*后一次会见尼克松为止,70年来,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小的坎坷和曲折不算,大的反复和变化,至少有6次之多。每一次大的变化后面,无不耐人回味。
毛泽东一生接触和交往的美国人,上至美国总统,下至普通士兵,记者,外交人员。粗略估计,大致100人。每一个人身后都有一串串鲜为人知,引人入胜的故事,《毛泽东的美国观》按历史顺序一一解密。
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经历了将近70年的发展,期间充满了曲折和变化,在不同时期对美国所采取的态度和策略也充满了变化,本书关照了毛泽东一生对美认识的全过程,共分五章:毛泽东美国观的初步形成,毛泽东反对法西斯主义视野下的美国观,中国革命视野下毛泽东的美国观,面向世界视野下毛泽东的美国观,反对霸权主义视野下的美国观。本书努力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以助于拓宽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视野,推动中美关系史、中共党史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研究。
**章 毛泽东美国观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对美国帝国主义本质认识的定位
在建党、大革命时期以及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与当时许多著名的中共领导人一样,毛泽东不仅毫不迟疑地接受了苏联与共产国际对于帝国主义的分析,而且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共同话语体系中找到了评判美国的思想武器。他根据列宁和共产国际关于民族殖民地纲领的基本思想,把帝国主义时代的世界格局划分为“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两部分①,认为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它将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列里,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宣战。而在这场将会改变中国和世界政治格局的斗争中,只有苏联和各国的工人阶级才是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的国际支持者。可以说,与青年时期相比,此时在毛泽东的思想深处,“美国例外论”已荡然无存。
一、华盛顿会议后对美国帝国主义本质认识的强化
如果说,通过五四运动的觉醒,青年毛泽东已经初步认清了美国“对内由垄断资产阶级专政”、“对外侵略和扩张”的真实面目的话,那么这种认识到了华盛顿会议以后,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并*终提升到关于“帝国主义的本质”这一认识高度。从此,美国在毛泽东的心目中,便成了“帝国主义”的代名词,“美帝国主义”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
导致毛泽东对美国“帝国主义本质”认识得以深化和定位的契机,是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这次会议是继巴黎和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美国既是会议的发起者,又是会议的东道主,中国问题则是其中心议题之一。因此,华盛顿会议同样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与巴黎和会时人人寄予厚望相比,中国人对华盛顿会议的反应是既有期待,也有忧伤,但不再有热情。这说明相当多的人对美国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作为刚刚完成了世界观转变的共产党人,毛泽东的美国观自然更不例外。
华盛顿会议堪称**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划分远东及太平洋势力范围的会议。会议闭幕的当天通过了《九国公约》,它以美国提出的所谓“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和“中国门户开放”原则为基础,意在通过协调列强对华政策来限制个别国家,尤其是日本在中国谋取的特权。因此,《九国公约》实际上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掠夺中国的一个协议。此后,在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势力幕后操纵下,中国各派军阀展开更为激烈的争夺,引发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如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等,使中国政局陷入极度混乱。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人民当前所受的*大痛苦,还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剥削,而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使之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下,中共二大对华盛顿会议的实质又给予了进一步的揭露,指出这只不过是美国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重新分配市场、调整关系的一次会议。“它给中国造成一种新局面,就是历来各帝国主义者的互竞侵略,变为协同的侵略,这种协同的侵略,将要完全剥夺中国人民的经济独立,使四万万被压迫的中国人都变成新式主人国际托拉斯的奴隶。”正因为如此,中共二大强调:“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也一定要并入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革命潮流中,再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合起来,才能迅速的打倒共同的压迫者——国际资本主义。”①
作为当时中共党内崭露头角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之一,毛泽东对华盛顿会议践踏中国主权的实质也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批判。他在这次批判中所持的思想武器实际上就是列宁和共产国际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基本的框架则是中共二大纲领所规定的内容。1923年4月10日,在《外力、军阀与革命》一文中,他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侵华政策进行了抨击,指出华盛顿会议在中美关系史上是一次值得高度注意的会议,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危机;它使中国社会在目前及将来一个时期内,“政治将更发黑暗,财政更发紊乱、军队更发增多,实业更发停滞,压迫人民的办法更发厉害”。毛泽东分析指出:“何以知道必然是这样呢?你看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政治形势是何等的反动,他们现在是协调着步骤来侵略中国。他们的步骤以先是不协调的,经华盛顿一番商量便协调了。虽然他们的协调终久是要破坏的,但目前及*近之将来,他们为补偿前次大战的亏失及蓄养下次大战的精力,是断然要取协调主义的。美国的门户开放主义居然能通过在中国拥有势力范围的英法日,就是明显的证据。”与此同时,他还指出,华盛顿会议虽然意在协调美日矛盾,但由于美国在华政策所取得的优势地位,实际上加深了美日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国分裂于国际资本主义的侵略”也就是必然的事情。
从巴黎和会之前到华盛顿会议之后,毛泽东由对威尔逊和平主义的希望和推崇逐步转向失望和批判,这是其美国观发生根本转变的时期,也是其民族国家意识显著增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毛泽东联系自己五四前后的切身体会指出,华盛顿会议明明是美国勾结其他列强共同侵略中国的会议,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居然对美国抱有天真的幻想。“他们迷信美国是扶助中国的好友”,这是*危险不过的事情。他特别强调,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其实都是种种骗人的闹剧,美国的在华利益,与它有“生死关系”,在这个“生死关系”问题上,美国人和中国人是“势不两立的”。
一年多后,毛泽东把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之后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做了一个比较,指出巴黎和会后,“许多民族见帝国主义列强所说的都是骗人的话,不特失望,且渐觉悟,尤其东方各民族,都知道巴黎和会是不可靠的,遂由倾向威尔逊主义的路途,走至俄国多数派主义的营中”。而华盛顿会议使世界人民的这种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他通过分析指出,经过华盛顿会议之后,在世界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眼中,美国已经变成了“*会杀人的**等刽子手”。
从巴黎和会后关于美国是“地球上**实业专制国”的论点,到华盛顿会议后关于美国是“*会杀人的**等刽子手”的判断,可以看出,毛泽东关于美国对外侵略和扩张的“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已经大大前进了一步。因此他的美国观在这一时期,也有了进一步的转变。众所周知,当时有不少中共领导人都视英国这个老牌侵略者为*凶恶的敌人,但毛泽东却大胆地认为,**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前独霸远东的英国,现在已处在保守的地位,它在中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不得不让位于美国。从此往后,美国对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将会发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虽然在此前后的一系列文章中谈及国际帝国主义的时候,毛泽东总是把英美并列,而且英国始终排在美国之前,但在他的心目中,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势力却是远甚于英帝国主义的。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毛泽东的这种看法是深刻而富有远见的,显示了其世界性的战略眼光。
毛泽东的上述分析与批判在中共党内也不乏赞同者。蔡和森、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就持类似的观点。蔡和森认为: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有“惊人的大成功”,其效力好像“万斛麻醉药”,令中国人民“神智皆昏”,且“一跃而为领袖列强中国之主人”。因此,在他看来,所谓“美国是中国*好的朋友”,换言之,就是*会使障眼法,*会用宣传术来宰割中国的“好朋友”。陈独秀则呼吁,在对华盛顿会议的认识上,“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者的当呵”“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去亲美帝国主义才好呵”。当时出版的《共产党》杂志也发表《短言》指出:华盛顿会议是英美日瓜分中国的会议。“什么正义人道就是掠夺和分赃;什么门户开放就是自由到中国夺取富源;……”
唐洲雁,男,1962年出生,安徽宿松人,南开大学哲学学士、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长期从事毛泽东著作编辑和研究,参加过《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年谱》(1949-1976)等著作的编辑和写作。专著《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发展》曾获国家图书奖。撰写或主编有关毛泽东的书籍10余部(本),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独立承担过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长沙.常德.衡阳血战亲历记-国民党将领葛先才将军抗战回忆录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抗战期间的几次重大战役——长沙第三次大捷、常德会战和衡阳会战的**手战地资料,为葛...
五代十国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贡举制度、选官制度、考课制度、职官制度、殿阁制度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 目录 序言**章贡兴制度一、常举与制举科目二、知...
向阳湖纪事-咸宁五七干校回忆录-(上.下) 本书特色 ★大32开平装,武汉出版社出版★李城外,《向阳湖文化报》总编辑,武汉出版社特约编审,曾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全三册) 本书特色 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提出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任务,并在编写工作启动后亲自审定编写工作方案,作出长篇重...
英国军用飞机大全 本书特色 西风编著的《英国军用飞机大全》收录了**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英国所有服役过的军用飞机的技术参数及历史。主要包括阿芙罗公...
冷兵器研究所,创立于2014年,全网500万粉丝的专业军事历史自媒体。深耕古代军事与历史,曾荣获2017年度微博最具潜力历史大v等诸多荣誉。
国际政治学导论(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核心丛书) 本书特色 《国际政治学导论》: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核心丛书。国际政治学导论(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核心丛书) 内容简介 ...
美国对东欧政策研究(1948-1968) 内容简介 许加梅等的《美国对东欧政策研究(1948-1968)》试图围绕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展开论证:(1)冷战时...
你一直想不通:X粉Y粉都不理性,要如何因應?假新聞充斥,為什麼要突破同溫層這麼難?敵對陣營的支持者到底在想什麼?為什麼那些政治立場不同的人,連生活品味都好像特別...
《米格风云:米格飞机的传奇》内容简介: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的战斗机,《米格风云:
二战全史 (全四册) 本书特色 《二战全史(套装共4册)》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分为“上篇:全程纪实”和“下篇:专题解说”两部分。不仅详细描述了波兰闪击战、列宁...
这是一个最黑暗的时代,也是一个最辉煌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不乏失败的英雄,不乏韧性的反抗,不乏敢单身鏖战的武人,不乏敢
安东尼·吉登斯,英国社会学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以他的结构理论与对当代社会的本体论而闻名。他与布莱尔提倡的“第三条道路”政策影响了英国甚至其他国家的...
刘少奇选集(上下卷)(平装) 本书特色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冷眼向洋话东瀛-兼论新世纪中日关系 本书特色 《冷眼向洋话东瀛:兼论新世纪中日关系》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冷眼向洋话东瀛-兼论新世纪中日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前半...
《企业全镜像分析》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十几年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在资本市场、公众公司、信息披露相关理论铺垫基础上,由浅入深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研究读本 本书特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研究读本》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村社、中国问题和印度村社的论述作...
政制的国家理性 内容简介 哈佛大学弗里德里希教授的这本学术著作,主要探讨了“国家理性”概念在主流西方古典思想家那里的发轫过程,特别是在构造理性国家蓝图过程中的智...
暂住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纪实散文集。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以及多年调研处理的暂住人口问题为主线,通过非虚构散文写作重回历史现场和还原历史个性细节,反思我国暂住...
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 本书特色 1. 作者郑永年是国际上中国问题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新加坡《联合早报》*受关注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