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敏锐的,他们特别擅长捕捉妈妈的喜好,然后不动声色地学习和调整着自我。妈妈错误地引导,往往会使孩子轻易误入歧途。妈妈无意中的言传身教既可使孩子成为总是撒谎的诈骗犯,也可以令孩子成为一名永远奋斗、争**的成功人士,这就是妈妈的作用,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孩子的一生从您的教育开始……101种非惩罚性的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数百万妈妈的明智选择!
13岁前,优秀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走进孩子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方法;增进亲子关系的方法;与孩子亲密、默契沟通的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方法,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增强孩子责任心的方法,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
第1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方法
方法1:看看孩子的心里都在想什么
生活中,有些妈妈自认为非常了解孩子,她们中有的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朋友,有的认为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眼里,有的说她天天24小时几乎都在看着孩子,有的妈妈甚至说:“我家孩子眼珠一转我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两年前,在全国很多中小学中广泛流行《死亡笔记》的漫画,很多学生手中都持有一个“死亡笔记”。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这个古怪的笔记本是干什么用的,但当他们翻开这个笔记本时,就免不了会失声尖叫!
这些笔记本里设计了很多“诅咒”的东西,上面记录着孩子的“心愿”。如,“我希望×××在明天的考试中不及格”,或者“××今天嘲笑我,他凭什么嘲笑我?这个该死的家伙,我希望他在今天下午放学后5点40分被汽车撞死”等等。
多么可怕的诅咒!翻开孩子们的笔记本,可以看到处处记满了类似的“某人在某时某分以某种方式死掉”,或“在某种环境下受某种惩罚”的诅咒。
你无法想象,这些天真的面孔下竟然掩藏着这样可怕的想法,他们是如何用自己那稚嫩的小手记下那一行行可怖的咒语的。难道这些孩子的灵魂是如此丑陋、恶毒吗?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
他感觉生活快乐吗?
他生活里需要什么?
他的价值观、心愿和梦想是什么?
你有没有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尝试着了解并尊重他们的看法呢?
孩子真的是你认为的那样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吗?
你是真的想了解孩子,还是在忙着改造他,让他适应你的价值观、满足你的愿望、实现你的梦想呢?
恐怕很多妈妈在这些问题面前,原有的“我非常了解我的孩子”的信心都会动摇吧?
2008年9月,开学不到一周,沪上已接连发生多起学生跳楼的自杀事件。孩子们究竟是怎么了?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小的年纪就悲观厌世?
在这样残酷的悲剧和无法回答的疑问前,很多妈妈心中确定的“了解”可以说彻底崩溃了。是的,任何家长都不能轻易地说“了解孩子”,这是一种重若泰山的教育责任,也是一种必须科学严谨的教育态度。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了解孩子,如果连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都不知道,教育又从何谈起呢?但是,“了解”两个字,可谓是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
和那些自以为是的妈妈相反,有些妈妈很坦白地说自己不了解孩子:“孩子越大,就越难以了解”、“我家孩子小时候不是这样呀,现在怎么变了呢?”、“我和孩子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了!”、“为什么我家毛毛这么不听话?我说东,他偏向西,处处和我对着干?他到底想怎样?”、“为什么我家豆豆有什么话都不和我说,把委屈和苦恼都藏在心里?他想要我怎么做?”、“为什么我家晓晓总是不高兴?我和她爸爸什么都顺着她,她还有什么可生气的?”
……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把孩子教育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怎么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中国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总的来说,他们是好游戏、好奇、好群、好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喜欢别人赞许的。”
首先,妈妈应当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而不是把孩子当成小鸡、小鸭一样只需要看管、照顾的对象。孩子需要肯定和鼓励,需要平等和尊重,更需要倾听,需要朋友,需要大人用孩子的眼光,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的一言一行。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孩子的身体成长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妈妈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了解1-3岁的幼儿有表达的欲望,喜欢学习和模仿,并有一定的反抗性;了解学龄前的孩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常会犯了错误却屡教不改;了解小学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赞扬以建立自信;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在叛逆的个性下其实有颗脆弱的心……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身体发育重点和心理成长特征。
另外,要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妈妈们还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思考:你信任你的孩子吗?你相信孩子很了不起、有学习的潜质、能在迎接生活挑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吗?
只有信任孩子,才能放弃严密看管和惩罚,并积极地支持他们,教给他们生存的智慧,使得他们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能好好生活。
方法2:教育孩子,应因“性格”而施教
提到“因材施教”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早在20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为我们留下了这方面的教育实例。
有一次,学生子路和冉有同时问孔子:“听到道理后是否马上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有则说:“听到后应该就去做。”学生公西华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给出不同的答案,就问孔子。孔子解释说:“冉有太谨慎,所以要进而加以鼓励;子路急躁好胜,所以要退而制止。”
宋代程颐、朱熹因此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一词正是由此而来。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和性格差异,从其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和教育。
有些学校把不同学生分到“重点班”和“普通班”,其实这根本不是因材施教。真正的因材施教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个性主要的就是指性格。
《学记》指出:学生常犯四种毛病,或贪多务得,或孤陋寡闻,或浅尝辄止,或畏难而退,其原因在于“心之莫同”。这个“心之莫同”其实就是性格不同,教者要“知其心”,才可“长善而救其失”。所以,妈妈要对孩子“因材施教”,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性格。
所谓“性格”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优柔寡断、刚强、懦弱等。
妈妈在判别孩子的性格时一定要注意:性格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那些一时性的、偶然性的表现不能被认定为就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比如,有的孩子平时都很开朗大方,只有某次出人意料地哭了,给妈妈留下深刻印象,便由此断定孩子的性格其实是软弱、忧郁的,这样的判断就是不准确的。只有那些经常性、本质性的表现才能被认定为一个人的真实性格特征。
而且妈妈还要知道: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和气质一样,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本来性格外向的孩子如果被长期压制,性格也会变得内向、阴郁;而本来内向的孩子如果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和关爱,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也会比原来活泼一些。
以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夏雪和刘星为例,我们可以看看性格不同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
夏雪——追求完美型的孩子
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夏雪在学校是个优秀的学生,在家是个懂事的女儿,但夏雪总是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一次考试没有取得满分就会责备自己太粗心,太不应该;一次比赛得了第二名,就会埋怨自己为什么差了一点儿而没有得**;不仅是在学习方面,在其他方面夏雪也总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好。
针对夏雪的这个毛病,她的妈妈总是开导她要想开点儿,这次没得满分,下次争取;而她的爸爸则告诉她追求完美是好的,但对人对事要多一份平常心,对别人要宽容,对自己也不必强求,要看淡成败。也许是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结合得好,夏雪总是能很快把郁闷化解,并在生活和学习上做得更好。
这就是对追求完美、喜欢自责的孩子的教育方法——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安慰,而不是施加更大的压力。试想,假设生活中的某个孩子也追求完美,但却没有夏雪表现得那么优秀,如果家长在其失败后不安慰他,反而埋怨他不认真、没记性等,那孩子的心态怎么能轻松,又怎么能去改正错误、迎接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呢?
刘星——集过分活泼型和问题型于一身的孩子
刘星是个非常有趣的孩子,活泼、开朗、聪明、善良、热情、淘气、爱闯祸、爱惹事、学习不好,可以说他是这部电视剧里*受欢迎和喜爱的角色,因为很多大人、家长都能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而很多孩子更是能看到刘星所面临的难题正是自己当前窘迫的处境。
对刘星的教育,他的妈妈时常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比如,经常看不到他的优点,对他做的好事熟视无睹,而揪着他犯的每个错误不放,甚至把一些不是他做的错事也想当然地加到他的头上……这些都对刘星的成长产生过不良的影响,甚至曾经一度打消过他学习、生活的热情,让他想到离家出走。不过爸爸夏东海还是能比较客观地看待刘星,并对他的优点及时表扬,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相对来说,妈妈对刘星的教育方式有些简单、粗暴,爸爸就温和、耐心了许多。
过于活泼的问题型孩子确实不能娇纵,但也不能太过压制,否则会让孩子走上自暴自弃、消极悲观的绝路,狂妄自大、厌学、早恋、打架等令人头疼的问题不但不会远离孩子,甚至还会更吸引孩子,要用客观的评价去引导和鼓励这样的孩子慢慢走入正轨。
方法3:抓住教育孩子的*佳时机
在教育孩子时,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或时机,发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以下是一些专家的建议,家长们不妨一试。
……
举全村之力 内容简介 本书书名《举全村之力》(It Takes a Village)即来源于非洲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我社引进的是《举全村之力》的十周...
陪伴孩子一同成长 本书特色 给家长打造一把打开青春期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给家长开辟一条陪伴青春期孩子成长的路径;给家长搭起一座与孩子对话和沟通的桥梁。陪伴孩子一...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孙云晓家庭教育16讲-随书附赠VCD光盘 本书特色 网瘾、早恋、叛逆、自私……现在的您是不是正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忧心不已?在《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改变孩子一生的营养益智计划 本书特色 一场关于儿童营养的革命!让孩子15岁之前养成黄金大脑的*佳饮食计划!英国国民健康计划首席营养专家、百万级畅销作家帕特里克·...
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 内容简介 世上真有神童和天才吗? 也许有。但是本书要告诉你:不是神童也一样成长为天才。畅销书作家凌志军为我们讲述了一群普通的孩子成长为天...
50招提升孩子的记忆力-点燃头脑风暴 本书特色 由石娟编著的《50招提升孩子的记忆力》从家庭环境、孩子情绪、记忆兴趣、记忆技巧、辅助游戏、营养健康等方面...
做母亲是一门艺术 本书特色 再有营养的食物也不要逼着孩子吃;饭桌上数落孩子一次,孩子的安全感就少五分让他做一个认真又有效率的“懒小孩”把好吃的菜都给孩子,就是在...
产床28位分娩母亲访谈录 本书特色 生命的诞生是伟大而神圣的。 曾几何时,它又是那么羞于启齿。 本书坦然而真实地告诉你28位母亲生孩子的故事。产床28位分娩母亲...
罗斯蒙德育儿经-II 本书特色 《罗斯蒙德育儿经ⅱ》中,罗斯蒙德总结出构建欢乐家庭的5大基本法则,每条法则都非常简单、实用,直接针对现实生活中父母教育孩子时遇到...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内容简介 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阿戴尔·费伯,毕业于美国皇后学院,又在纽约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本书特色 洛克菲勒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其事业上,也体现在他的家庭教育上。通过《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可以全面了解洛克菲勒卓越的...
与父母谈心-蒙台梭利教师给父母的建议 本书特色 玛利亚·蒙台梭利既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实践者。这本《与父母谈心:蒙台梭利教师给父母的建议》...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本书特色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新修订版)》:在过去的30多年中,《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新修订版)》已经帮助世界数千万的父母改善、加强了...
不抓狂-育出好孩子 本书特色 本书自199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读者欢迎,在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图书市场雄踞家庭教育类图书榜首,印数已超过300000册。本书既有...
《区块链浪潮》内容简介:终于,有一本书能生动而全面地说清了为什么区块链对于我们的未来是如此重要。它就像一次充满启发的旅行,
美国小学生语文读本-苏菲亚的教子课本 本书特色 一位旅居西方多年的华人母亲给孩子亲手编撰的西方文化课本一本万千中国家长期盼的西方文化教子课本走进本书,让...
《物联网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内容简介:随着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已经从概念阶段稳步跨入实际应用
怀孕圣典:从受孕到分娩全程指南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 汇集了国际知名的产科医师莱斯莉·瑞根蕞科学实用的指导意见★ 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
用什么撑起孩子的未来 本书特色 在《用什么撑起孩子的未来》这本书中,陆凡希望借着他多年的辅导案例以及活泼的插图和动态的分析,把教育孩子的方法,或称生命藤架的搭建...
爱和自由-(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一本幼儿教育的革命性著作,累计销量突破60万册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彻底改变,他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千万个孩子因此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