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生译著颇富,但以散文创作的成就*高。早年作品可以《鸡尾酒会及其他》为里程碑,尤以《鸡尾酒会》一篇*为生动有趣。本书展露他英国式幽默的散文,对生活琐事观察入微,有其独到的见解,往往谑而不虐,谨刺却不刻薄,并且引经据典,中西典籍运用灵活,特别是擅长自我解嘲,幽默诙谐形成其独门的「吴鲁芹式散文」。
中研院院士李欧梵先生赞誉:「吴先生是小品文的大家,可以和梁实秋先生媲美,更是林语堂大师的传人。他流露在文中的幽默感,在我心目中和他翩翩的绅士风度配合得天衣无缝,令我这个新竹来的『土包子』可望而不可及,在真正的『鸡尾酒会』上(其实我参加得极少)更不敢接近。」
以东方风范面对西方文学的博学鸿儒,在闲逸的话语中有丰富的智慧和心灵的光辉,在信笔挥洒、嬉笑诙谐中见巧妙勾连和缜密严谨。
董桥、刘绍铭、李欧梵、余光中、陈子善、叶兆言、孙甘露、傅月庵深情推荐。
一位有学养、有风度的散文家,功力匀于字行间,情思入于化境。轻松地游走在中外优秀文章之间,既有西方的随笔传统,又有中国的散文精髓,非但处处都是学问,而且处处都有哲理。
他的作品是字斟句酌的艺术品,不是即兴挥洒,而是将储藏多年的学问、智能、幽默和性情融合而成。他无论写装电话、写买书、写自己的懒散、写卑微的小襟人物,都远超出看似狭窄的主题。他写的是一种抗拒轻、俗的人生态度。会心的读者能在他的“我”中找出自己。写的是生逢今世,面对各种“新世界”的讶异、抗拒,终于妥协的无奈,以“人的尊严”为*基本底线。
——齐邦嫒(台湾大学外文系名誉教授)
《鸡尾酒会及其他(美国去来)》展露他英国式幽默的散文,对生活琐事观察入微,有其独到的见解,往往谑而不虐,谨刺却不刻薄,并且引经据典,中西典籍运用灵活,特别是擅长自我解嘲,幽默诙谐形成其独门的“吴鲁芹式散文”。
中研院院士李欧梵先生赞誉:“吴先生是小品文的大家,可以和梁实秋先生媲美,更是林语堂大师的传人。他流露在文中的幽默感,在我心目中和他翩翩的绅士风度配合得天衣无缝,令我这个新竹来的“土包子”可望而不可及,在真正的“鸡尾酒会”上(其实我参加得极少)更不敢接近。”
我之约略体味到美国的家庭生活,是在我离开华盛顿之后。我旅行开始的第一站,是闹市纽约,接着就是新英格兰诸州。一到纽约,老友蓝纳第一句话便是要认识美国,先从认识美国家庭始。然而他所能办到的,也只是替我安排在他兄妹家中,吃几顿晚饭而已。他本身未婚,无家庭生活可言,他的兄弟姐妹,职业虽不同,趣味虽不同,家庭生活实大同小异,所以几夕晚餐,给了我仅仅一点极为模糊的中等人家生活的轮廓。到新英格兰诸州和爱和华州之后,我有缘住在美国人家里,白天忙参观、应酬、演讲,早晨尚有余闲,帮主妇洗涤盘子,晚间与一家大小,坐在草坪上,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渐渐注意到每一个人家不同的地方,也见到其中的一致性。最显著的一致之点,是各人爱家如命,对自己的家,感到无上的骄傲。我觉得一般美国人的通例,爱家,爱他所居住的城市,爱他的国家,其中尤以爱本人所居住的城市,令我发生兴趣。我每到一地,当地的新交旧识,必问我对本城的印象如何,我当然直截了当说出我的观感。他们的偏爱,在有一句话里,表现得最透彻,这句话便是“我们喜欢它”。我起初颇不同情于这种偏爱,觉得那有点小家子气,但渐渐发现,此乃我的错觉,也未可知,因为美国交通发达,谋生亦易,他若不喜欢此城,尽可远走高飞,毋用恋栈,他的偏爱,也特别见诸他对市政建设的关心,他会不惮辞费地向远客解说三年来新添的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各种建设,娓娓不倦,如数家珍。
受好莱坞电影影响的人,大约以为美国人生活在酒吧间、舞厅、海滨浴场,只求享受,不事劳作,花天酒地,动辄离婚。当然,离婚不仅是电影上的事,在好莱坞也是一件十分时髦的事,因为那是宣传的好资料,几乎是一个女明星成名的本钱之一。据说某次在好莱坞,一个电影圈中人,请同业吃饭,座上一共八人,他们无意之间,谈起某位明星将结婚的事,大家猜测这婚姻能维持好久,在座的某君,一时好奇,随手统计一下同席的八位,一共结过几次婚,结果是二十六次。然而这只是好莱坞的一种现象而已,一般美国家庭,并不如此。在罗得外l的普洛弗腾城,在爱和华州的栖得赖城等处,我寄居在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家庭中,与青年或中年夫妇们,可说是朝夕相处。有时心中不免暗自惭愧,因为他们夫妇之间,远胜于我们所说的相敬如宾的境界。我总觉得,相敬如宾,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其中似含有做作、不全了解、唯恐开罪等等因素,当然那比我所见到某些夫妇视同仇敌的关系,又很胜一筹了。我在美国所结识的中年或青年夫
吴鲁芹(一九一八——一九八三),字鸿藻,散文作家,英美文学教授。上海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贵州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台湾大学等,策划英译当代中国文艺作品。一九五六年与友人联合创办《文学杂志》。一九六二年赴美,任教于密苏里大学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美国去来》、《鸡尾酒会及其它》、《瞎三话四集》、《余年集》、《暮云集》及报道访谈当代欧美作家的《英美十六家》等。
流言-张爱玲全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私语》《烬余录》等颇具张爱玲自传性的散文,《童言无忌》《姑姑语录》《公寓生活记趣》等有助于了解张爱玲家人、生活的散文,以及...
书名很直接,叫做《请你种下这本诗集》(PleasePlantThisBook),来自美国“垮掉派”诗人理查德·布劳提根(RichardBrautigan)。
佛国记 本书特色 东晋时佛教大师法显所撰,故本书又名《法显传》。法显,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法显一行于399 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前往天竺...
延龄草 本书特色 1、一个人懂得,为什么这芬芳的旧大陆曾经如此支配了我们的画家和诗人的情感和想象力:因为它渗透了人类的品质,并因时间长久的贮藏而松软肥沃,它是岁...
无声的群落 本书特色 因为研究上山下乡史的缘故,这些年我结交了不少知青朋友。《无声的群落》的编委卢晓蓉和邓鹏二位,虽相识较晚,却称得上一见如故。这与其说是缘分,...
《非虚构》内容简介:当代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为读者讲述创作过程中动人心魄的故事。书稿本身就是非虚构作品,所选案例皆为行业内令
有刺的书囊 内容简介 《有刺的书囊》,是由读书、评书而及论人、论事、论世的一部随笔集,分“人与事”、“书与人”、“道与器”三辑,近50篇批评文章如束薪入书囊,软...
孽海花:精装典藏本 本书特色 清末明初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销售量*大、影响力*广的一部小说。故事取材于梁启超、洪钧、张佩纶、李慈铭等人的经历。出版之时轰动20世纪...
饮食档案6:牡丹蜘蛛面 内容简介 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多少文人墨客吟出多少千古佳作。香港作家李碧华亦是此道中人,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水果甜品,抑或是中餐西菜,...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本书特色 ★王小波自由、理性的代表作——一杆“敢于无视生活设置”的精神旗帜。★自由理性、特立独行、黑色幽默,二十年来王小波的文字像一面猎猎旌旗...
约翰·但恩(JohnDonne,1572-1631,或译邓恩、邓、堂恩、唐恩、多恩、顿)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诗派”的鼻祖。因其诗怪诞奇诡,
女监档案 内容简介 监狱中的这个特殊人群,已经被贴了特殊的标签,他们的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已经与常人不一样了。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回归常人的生活,就需要一个再社会...
常春藤诗丛:海子诗选(精装诗集)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
丹·布朗(Dan 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他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连续4...
朦胧诗新选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百年新诗史上富有创造力和美学意义的诗歌流派,发轫于“文革”后期的朦胧诗,以其强烈的启蒙精神、批判思想和时代...
秋扇词 内容简介 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编辑凡例、小梦词、小红楼、吹笛谱、半楼词、鹤背吹箫、孤飞云馆诗集等。秋扇词 目录 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总序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编...
《K.的绝命之旅》内容简介:首部入围阿拉伯布克奖短名单的处女作,阿拉伯当代的《变形记》 ★ 小说涉及沙特阿拉伯底层社会的方方面
百花散文书系 新现代部分 黎烈文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黎烈文散文选集》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百花散文书系 新现代部分 黎烈文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
《说吧,记忆》内容简介:《说吧,记忆》是小说大师纳博科夫的经典回忆录,时间跨越三十七个年头,是纳博科夫本人极为重要和著名的
纽约客随笔 内容简介 这本集子里各种各样看似散乱的篇章,也许言不及义,也许在讨论篮球,也许无聊到花草虫鱼,但是,读者读完本书,如果感受到欲说还休的一点什么,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