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刊中反映了海内外学人关于中国文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新成果,为文字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们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并以此推动中国文字体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国际汉学(第17辑)》中的马礼逊是一位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开拓者,他所留下来的学术著作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影响深远。大象出版社以马礼逊入华200周年为契机,正式出版了《马礼逊文集》一书。该套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学图书馆联合编辑,其中影印版10卷,中译版3卷,索引1卷,影印本资料均为香港大学珍藏善本,相信此书必将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一部经典作品。
后记
任继愈先生自1995年《国际汉学》创刊以来一直担任主编。l3年来正是在他的关怀和指导下,《国际汉学》才走到今天。我清楚记得,1992年任先生在他的办公室里召集了焦树安先生、我和当时书曰文献出版社文史编辑室刘卓英主任开一个小会,讨论如何创办《国际汉学》。当时,我刚刚调入国家图书馆工作,对海外汉学这门学问虽然充满好奇之心,但了解并不太多。任先生嘱咐我可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徐梵澄先生那里约稿,说他刚从印度回来,对中国文化在南亚的传播十分熟悉,又让我找蔡仲德先生,说他*近写了冯友兰先生的年表。在任先生的指导下,我开始在京城四处约稿,为此,我结识了当代学术大师徐梵澄先生,走进了北大冯友兰先生生前所住的三松堂,推开了住在皂君庙的庞朴先生的书房,聆听了语言学家陈原先生的教诲。就这样,《国际汉学》**辑的稿件很快组齐了。当时国家图书馆焦树安先生,商务印书馆吴隽深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耿昇先生以及我的好友杨煦生都为《国际汉学》**辑的诞生出力不小。我的德文老师,在京的德国汉学家,德国著名汉学杂志《华裔学志》的主编弥维礼( Wilhelm R Muller)博士得知《国际汉学》的出版有了困难,就慷慨解囊,支特我们,为此,任先生专门在国家图书馆的红厅接见了弥维礼先生,感谢他对中国学术的支持。1995年1月,《国际汉学》在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了。
1996年我从德国访学回国后不久就开始办理调往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程裕祯教授希望我从国家图书馆调到北外工作时将《国际汉学》的具体编辑工作一起带到北外。当时我征求任先生的意见,他欣然答应了我的要求,并希望我到北外后像在国家图书馆一样,全力投入《国际汉学)的编辑工作,继续办好这份学术辑刊。就这样,《国际汉学》从它的诞生地——中国国家图书馆转移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今天,我所以接下任先生交给我主编这副担子,这主要是因为北外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经过10余年的努力,已经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学术研究机构.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在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学术队伍。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以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信任。
2007年任先生度过了他的九十华诞,2008年我也进入了“耳顺”之年,我们是两代人,但《国际汉学》将我们相联。这正是文章千古事,薪火有传人。我作为一名晚辈,面对着任先生这一代“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有季羡林、汤一介、乐黛云、李学勤、严绍璗等学术前辈对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的支持,有任先生继续为《国际汉学》掌舵,有中心诸位同仁的同努力,我不会辜负任先生的希望,一定将《国际汉学》越办越好。
张西平
2008年1月27日写于北京永定路游心书屋
田仲:我认为,祭祀戏剧是维持乡村农耕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也可以视之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制度,农村的诸阶级如地主、自耕农、佃户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着。在江南同族的乡村,有力量的大宗族把组织祭祀戏剧的演出当成是维持自己权力的一种制度,所以他们或当值年会首,或出钱筹备。这种情况可以在徽州一些族谱的记载中得到印证。乡村社会里虽然有流动性戏班的活动,但它必须符合大宗族的要求,才能被接受,也才能得到在乡村演出的机会。大宗族雇用戏班,决定剧目,所以说他们实际掌控着乡村戏剧的发展和命脉。
罗:您认为,在中国的乡村社会,一般演出的戏剧,其剧本可以划分为三种,即乡村戏剧、市场戏剧、宗族戏剧。这种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它们所面对的观众一样吗?
田仲:我把在乡村演出的戏剧划分为三种类型,主要依据的是祭祀戏剧演出的不同组织形式。控制着中国地方社会的地缘、血缘集团,它们具有名义上的所谓公共性,它们同时支配着地方的戏剧演出,我将它们划分如下:
1.地缘集团的戏剧演出
(1)中国地方戏*基本的是地缘集团所组织的戏剧演出。它的标准类型是市场性的乡村联合演出,它以市场为核心,通常在市场所在地的庙会举行,兼有祀神和招揽顾客的作用。这里又分两种类型:大市场所在地的庙市演出(其情况是一年两次,每次数日);小市场的圩市演出(每十天一次,每次一天)。演出的主办者主要是掌握市场的地主联合体、牙商、客商公会等。其经费由地主、商人所捐的钱以及市场圈内各村落的农民阶层的看戏费和募集的钱来维持。
(2)农业性的乡村联合戏剧演出。它是以祈雨驱蝗等集体性的活动联结在一起的村落联合演出,这种演出的目的是祈神,一般在水神庙、八蜡庙举行。主办者是各村占支配地位的地主联合体。
(3)单独的乡村戏剧演出。它是在乡村的社庙或小庙里,因为农耕仪礼(如春祈秋报、祈雨驱蝗等)或者缔结乡规民约(如禁止乱伐山林、禁止污染水池、禁止放牧牛羊践踏禾苗等)而举行的祀神演出。主办者由乡村的土地所有者(地主、自耕农等)联合组成。费用按各户的土地面积相应负担。
2.血缘集团的戏剧演出
在乡村里,在强盛的宗族集团内部,宗族长老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组织各种戏剧演出,这种演出也可以大致区分为一下几类:
(1)宗族联合的戏剧演出。这是春秋、冬至、扫墓等祭祀祖先时或同族成员科举及第、任官时,由同一宗族的全体成员捐资在大宗祠举行的演出。主办者是宗族内各支派(房)长老的联合体,费用则宗族公费(戏田、族产等收入)来开支。
(2)宗族支派的戏剧演出。这是由宗族下属支派(房)因冠婚丧祭而举行的演出,其他如长老寿辰、儿子诞生、新居落成、疾病痊愈等,也进行演戏。主办者通常是本支派或家族的长老,费用大都由本支派负担。
(3)家长私宴的戏剧演出。家族的尊长为接待宾客,在家堂或别院举行的演出,这是零星的不定时举办的私宴演出。费用由家长私人支出。
……
张西平(1948-),男,汉族,河南温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亚非学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中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研究会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国际汉学》主编,《国外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主编,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格辨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格语法的经典文献。作者将深层语义分为施事、感受、工具、客体、处所、时间、与格、受益等13种格。以高度形式化的划分和分析说明了名词和动词...
影响力 内容简介 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奉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用...
《图解孕前准备三个月》内容简介:孕育一个小生命,就像迎接一场考试,没有充分的准备就无法保证让人满意的结果。为了孕育出健康聪
应用文写作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社会各行业经常使用的高频文体,对随时代产生的新兴应用文体,如电子简历、电子邮件、网络讲义、图文作品、短信等的写作要求和特...
语言历史论丛-(第一辑) 目录 唐石经《诗经》中的文字校订本帛书《要》笺注两周金文韵读和《诗经》韵部之比较“炎帝神农”说辨伪释“衡”《说文》与《释名》形训和声训...
颜氏家训 本书特色 《颜氏家训》是中国***、*有影响的一部“家训”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
宋跋本王韵与《广韵》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宋跋本王韵与<广韵>比较研究》以宋跋本王韵为立足点,综合唐五代各种韵书残卷及其他传世文献,从语音、文字、训释等方面对宋...
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世纪的文化格局为出发点;从批判现代性角度全面探讨“文化寻根”内涵、表现、意义等问题;*后以对全球文化寻根视野下的中国人文...
沈颢,诗人、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前媒体人。2019年出版个人诗集《人间情书》。
歇后语大词典 目录 第—章 人**节 品德安分守己背信轻诺大公无私得意攀附权势品德卑劣欺哄瞒骗其他谦虚勤劳节俭奢侈浪费贪得无厌虚荣虚伪以怨报德争名夺利助人为乐自...
映像鬼神:图说中国传统神秘文化 本书特色 鬼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很多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信息,所以成为许多读者的兴趣热点。本书按照上古、道...
中华典故(4本套装) 本书特色 ★ 16开硬精装,团结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内容丰富,分为言志、情感、形貌、经济、世态、闲趣、言语、为政、国家、司法、品行...
普通话语音发声 本书特色 本书的针对性强,涉及范围广泛。适用于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和将要参加艺考的学生。适用于其他嗓音职业工作者:同声传译人员;商务人士,特别...
回忆未来:我自己弄错了吗 本书特色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策划的这套丹尼肯神秘文化系列丛书中的观点仅代表一家之言,可以说有些推测迄今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论证和科学...
札朴-学术笔记丛刊 内容简介 清代小学大盛,素有说文四大家之称,桂馥即其中之一。他的说文义证五十卷,取许氏说文与诸经之义相疏证,为其毕生精力所萃。桂馥在札朴中亦...
日本三书 本书特色 《日本三书》(作者宫本武藏、鲁思·本尼迪克特、新渡户稻造)是由《菊与刀》、《五轮书》和《武士道》三本经典名著组成的一本合集。编者之所以将...
中国经典十种 本书特色 很早很早的古时候,看着筮草占卜,有人楞是从中琢磨出了“理儿”来。这“理儿”很大,阴上阳下...
闲雅小品丛书:吾心似秋月-禅语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 对于禅宗,对于这些公案故事来说,我是这些依然生机盎然的中华宝贵财富的受益者。她让我毫不迟疑的抛弃了悲观厌世的沮...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 本书特色 “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作者包括孙玉石、钱理群、王富仁、杨义等10位鲁迅研究的著名学者,较为全面地展示...
刘勃七〇后。曾在《读库》《南方周末》《国家人文历史》上发表历史文化类随笔若干,著有《小话西游》《战国歧途》《金庸江湖志》等书。现任教于南京三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