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大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是政治的、经济的,更主要的是人的转型。这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尤其是要获取更多的与塑造人格直接相关的伦理资源。古希腊是古代世界文化极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它所创造的文化不仅孕育了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同时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财富,值得我们借鉴、吸收。
众所周知,古希腊的正义概念对后来西方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实,在正义成为主要的学术范畴之前,影响更大的是节制范畴。节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我克制,克制情欲,克制快乐,这是任何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可缺少的品德。古希腊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特征,人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希腊的节制美德因此也包含了社会承认个人价值的思想内涵。自我克制以个人权益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人的合法地位,就没有自我,也就没有自我克制。自我克制强调行为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节制逐步获得了防止极端、主动守法等思想内容。自我克制的直接结果和目的是防止极端行为,*初的极端行为是对神的冒犯,神代表了一种秩序,当神的光环消失之后,秩序以人们共同约定的形式、法的形式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因此主动守法也成了节制美德的必然要求。自我克制、自觉守法、防止极端、中庸适度成为节制美德的基本内容。
不仅如此,古希腊的节制美德很早就与社会制度融合在一起,使得社会的制度设置,尤其是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节制特性。在正义范畴上升为主要的哲学、伦理学范畴之后,节制思想的内容被吸收到正义范畴之中,而节制范畴本身在经过了理论重建之后作为个人美德一直延续下来。如果说,正义更多地体现了一个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那么节制则抛开了所有的价值预设,直接关注人和人的行为本身,与正义相比它具有更为浓厚的人文价值,也更易为人们所认同。
古希腊的节制美德和节制思想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大约在古风时代,节制开始成为社会有意识提倡的行为准则,这时“神”是论证节制的主要依据,风俗习惯是节制的主要行为标准(后来又加入了客观规律和社会法律),对神的信仰和敬畏是主要的心理动力,虔诚信神、诚实守信、热情友善、孝敬父母、勤劳勇敢、防止极端成为具体化的节制准则。这时的节制思想带有明显的感性主义色彩,节制本身成为一种特殊的情感化的行为,这种“以毒攻毒”式的节制本身具有内在的缺陷。古典时期经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理论建构,节制美德的思想体系逐步完善,一方面节制作为美德的性质得以明确,另一方面节制与正义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城邦是论证节制的主要依据,城邦法律是主要的行为标准,热爱祖国成为节制的心理动力,遵守法律成为主要的节制准则。受理性主义的影响,节制思想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色彩,节制在理性主义的平台上使得外在的标准(理性、规律、法律)成为人的内在要求。理性主义使得节制克服了感性主义的内在缺陷,从理论上完善了节制思想。在希腊化时期,随着社会生活、价值观念、文化思想的演变,节制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型。个人成为节制的物质基础,普遍存在的理性成为节制的行为标准,精神意志成为节制的心理动力。在个体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推动下,节制成为真正的、**位的道德品质,成为道德责任。同样是在这两种思想的推动下,节制失去了对外在世界的干预功能,专注于个人的精神调控,*终成为一种精神的麻醉剂,走进了思想的死胡同。
节制思想形成之后长期延续下来。在中世纪,节制是基督教七大美德之一;在近代资本主义的伦理思想体系中,节制仍然是重要的美德。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说“它是全部道德德性的基本条件,是全部人类价值的基本前提,甚至是人类本性的基本特征”。
尽管节制美德产生于古代希腊,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都远离我们,然而节制美德对我们同样具有价值,也许还是我们这个社会迫切需要的美德。目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指导方针,我们的人权建设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培育并增进公民和社会的节制美德理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第二章古风时期的节制思想
**节节制思想兴起的背景
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是希腊历史的古风时期,也是希腊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尤其是城邦组织的产生标志着希腊历史新时代的到来。节制美德在荷马时代被人“遗忘”之后,又重新复苏。这种复兴与特殊的历史氛围密切相关。
一城邦的兴起
公元前8世纪希腊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荷马时代后期开始的对外征服在地中海世界建立起越来越多的殖民地,希腊半岛原先居民纷纷移居海外。这些殖民地为了应付内部矛盾和土著居民的政治军事压力,开始调整内部社会关系,规划社会管理组织,城邦组织开始建立。这种政治组织与此前的社会管理机构有着明显的区别,人们对它产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格洛特(Glotz)认为在荷马时代就已产生,布瑞安特(Buryant)认为在公元前9世纪,而斯塔尔(Starr)认为在公元前8世纪中期。布瑞安特、哈蒙德(Hamond)认为首先产生于小亚细亚,而格洛特、斯塔尔则认为产生于希腊本土。……
祝宏俊,1966年生,江苏海安人。1988、1991年先后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吉林大学历史系,分别获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工作。2001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获博士学位,2004、2006年先后入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兼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史、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士要论义有《斯巴达的“监察官”》、《斯巴达元老院研究》、《古希腊人性观念的三重假设》。
谁能坐怀不乱 本书特色 这本由王开林等人所著的《谁能坐怀不乱》主要探讨先秦时期的中国历史,收入了《女娲穿什么》、《先祖蚩尤》、《闲话炎黄尧舜事》、《*早的降落伞...
中华帝国:古老的风光、建筑和社会:插图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印质上佳,吉林出版集团2018年8月1版1印★ 本书插图绝大部分由19世纪中叶英国建筑师和画...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本书特色 中古汉语是鸟语;唐朝没有椅子坐;新娘结婚穿蓝衣;日落后在街上行走会被城管捉住打屁股;唐前期花500万可购得五万平...
鼎革之际(明清交替史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著名历史学者秦晖关于明清交替之际的一组研究文章,以纵向的时间轴论,集中于明末清初;以横向的领域而言,主要从&ldq...
《大唐兴亡三百年3》内容简介: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
雍正即位之谜 本书特色 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改诏说,弑父说,继位说?一段历史,几多疑云,扑朔迷离,令人难解难分。雍正的继位,历来是清史研究中...
《知道几句三字经》内容简介:☆著名文史作者刘勃,一位给女儿讲故事,打败了动画片和iPad的爸爸 详解蒙学读本的来龙去脉;利弊得失
《Access数据库开发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系统详细地介绍了使用Access开发数据库系统的知识、技术与实际应用。全书包括13章
后汉书解读-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本书特色 《后汉书》是一部东汉断代史,为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所撰。《后汉书》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传”八十卷、“志...
风波恶-最三国-第贰卷 本书特色 《*三国(第2卷风波恶*新修订版 )》为《*三国》修订版三卷本之一。该系列书分《 草莽精英共出道》、《风波恶》、《光荣与惆怅》...
"Coalminersevokeadmirationandsympathyfromthepublic,andwriters--someseekingamuse,...
浙江民国史研究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有两种:**,用区域现代化变迁的理论来研究民国浙江历史的演进。第二,在专题研究中,注重采用个案分析的方...
王荫嘉钱币论集 内容简介 王蔭嘉先生是泉界久负盛名的元老,王蔭嘉先生藏品中值得介绍的钱幣有许多,然窥一斑而见全豹,王荫嘉先生是我国著名钱币学家,参与创办中国泉币...
台湾四百年-许倬云说历史 本书特色 史学大家许倬云写给两岸同胞的台湾简史一本书读懂台湾的历史与现实了解过去的台湾,理解现在的台湾台湾四百年-许倬云说历史 内容简...
毛泽东读史有学问【2册】 本书特色 毛泽东爱读史,也*善于读史,他在历史中读出了大学问,读出了大智慧,更读出了中国革命,读出了豪情壮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
香港方物志-(珍藏版) 本书特色 香港是个可爱的地方,既有都市的繁华也有乡郊的朴实宁静。不过,除了繁华的一面外,很少有人会留意这座城市素淡的一面,去考察了解其中...
有风度才叫贵族 本书特色 这是史杰鹏有关春秋时代的系列专栏文字的结集。史杰鹏以汉代历史小说创作独树一帜,他的随笔杂文,也同样展现了深厚的学养,闪耀着知性的光芒。...
27站,中国近代史之旅 本书特色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空间赋予了历史以丰富的细节和戏剧感。张鸣、解玺璋、李洁、马勇、傅国涌、许知远、叶曙明、李冬...
黄天树甲骨金文论集 内容简介 《黄天树甲骨金文论集(精)》内容主要是利用传世文献资料、古文字资料等综合考察甲骨文所见的城邑、丧葬制度等,详细介绍了甲骨文金文助动...
《ASP.NET框架应用程序实战》内容简介:本书包括基础篇和项目实战篇两部分内容。基础篇讲述了目前市场上广泛采用的、基于.NET软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