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研究丛书-曹雪芹最后十年考

古典研究丛书-曹雪芹最后十年考

作者:崔川荣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9-01-01

评分:5分

ISBN:9787531642220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古典研究丛书-曹雪芹最后十年考 目录

序一 红楼沉思录——《曹雪芹*后十年考》序冯其庸/l序二 《曹雪芹*后十年考》序郑庆山/l卷首 *后十年探源头/1——论《石头记》的传批格局癸酉篇 乾隆十八年(1753)/11**节 撰成五十回/1l第二节 大观园北迁/16第三节 曹頫首评/20第四节 曹頫同年评语/25甲戌篇 乾隆十九年(1754)/30**节 脂砚斋再评/30第二节 往返曹頫宅/41第三节 怜友/45第四节 宗学联吟/50第五节 曹頫同年评语/54乙亥篇 乾隆二十年(1755)/6l**节 补说再评/6l第二节 曹頫同年评语/67第三节 续成七十回/7l第四节 难忘家事/76丙子篇 乾隆二十一年(1756)/79**节 找出分界/79第二节 乡居/84第三节 未伤襟怀笔墨/90第四节 曹頫同年评语(上)/97第五节 脂砚斋三评/103第六节 家宴/112第七节 返回西郊以后/115第八节 曹頫同年评语(下)/125第九节 续成八十四回/129丁丑篇 乾隆二十二年(1757)/135**节 补说三评/135第二节 曹頫同年评语(上)/143第三节 从西郊到京城/151第四节 亲传《红楼梦》/153第五节 话别/159第六节 曹頫同年评语(下)/162第七节 续成九十回/171戊寅篇 乾隆二十三年(1758)/180**节 槐园疑踪/180第二节 游潞河/185第三节 脂砚斋四评/188第四节 曹颊同年评语/195第五节 后十回/200己卯篇 乾隆二十四年(1759)/207**节 夜饮/207第二节 改写年表/213第三节 访槐园/217第四节 隐居僧寺/219第五节 南下/222第六节 补说四评/226庚辰篇 乾隆二十五年(1760)/230**节 苑召/230第二节 再婚/235第三节 续弦夫人/237第四节 续订秋月本/242第五节 走访明琳/248辛巳篇 乾隆二十六年(1761)/253**节 游广泉寺/253第二节 青钱留客/259第三节 宴请诸宗室/263第四节 又一次誊清/267第五节 补做定本/270壬午篇 乾隆二十七年(1762)/274**节 曹颊三评/274第二节 西园观剧/28l第三节 佩刀质酒/284第四节 索书/287第五节 泪尽而逝/290余论/293附录之一 曹雪芹生年被埋没的原因/302——辨“甲午八日泪笔”附录之二 镇江江上打鱼船/307——谈畸笏即曹頫化名附录之三 关于曹棠村引出的话题/315附录之四 曹雪芹增补120回始末/334——对《红楼梦》成书过程的全盘思考后记/397再版后记/403

古典研究丛书-曹雪芹最后十年考 本书特色

《曹雪芹*后十年考(修订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古典研究丛书-曹雪芹最后十年考 节选

《曹雪芹*后十年考(修订版)》对曹雪芹晚年的交游情况、著书进展、传批过程做了详尽考证,涉及创作计划、五次增删、“命删”事件、乡居原因等二三十个疑案,是新红学建立以来*有代表性的学术论著之一。《曹雪芹*后十年考(修订版)》阐述的观点,如甲戌年四月曾与二敦等人宗学联吟;丙子春为雪芹乡居时间;“丙子本”的题名即《红楼梦》;“可知野鹤在鸡群”一诗与《题芹圃画石》作于同时;“续书”与原著均出自雪芹之手,皆持之有故、言之有理、颇具参考价值。此书积崔川荣先生数十余年之功,论证严密,思路清晰,于红学又开一新面,为填补曹雪芹*后十年之空白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典研究丛书-曹雪芹最后十年考 相关资料

最后附记一则传说,仅供参考。传闻最初由镇江江慰庐同志提供(一九七三年五月六日),后来吴恩裕先生在《曹雪芹佚著浅探》中曾两次作了介绍:有一位沈君,现年五十多岁,幼年在扬州读书,他的先人世居瓜洲镇。沈君曾告他的朋友,谓他家里世代珍藏着一幅《红楼梦》作者所绘的《天官图》。沈君说:乾隆某年,曹雪芹因事由北京去江宁,取道扬州、镇江。行至瓜洲,天气突变,封江停航。曹被阻于江的北岸,滞留瓜洲镇上。沈家当时是瓜洲的大姓,久慕雪芹之名,延为上宾,热情款待。因宾主相得,雪芹在瓜洲留居一月有余。才渡江去江宁。行前,曾作《天官图》一幅以贻主人。沈家对这张画,世代珍藏,视为瑰宝,并嘱其后人,妥为保存。1978年秋,我去镇江见到了江同志和该图收藏者的弟弟沈星甫,据谈实有其事

古典研究丛书-曹雪芹最后十年考 作者简介

崔川荣,1959年12月生于上海南市,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重点研究曹雪芹生平事迹和《红楼梦》成书过程。为中国红楼梦研究学会会员,曾参加过全国和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已发表《曹雪芹生年被埋没的原因——辨“甲午八日泪笔”》、《镇江江上打鱼船——谈畸笏即曹频化名》、《曹雪芹生于苏州之我见——重读(曹家档案史料)有感》、《再谈“甲午八日”及其使用价值——关于红学研究中的几个难题》、《21世纪应该尽快确定曹雪芹的生年——写在曹雪芹三百周年诞辰日之前》等论文。30年来,作者默默耕耘,笃志不倦,沉潜耐心,发前人之所未发,且立论有据,分析鞭辟入里,是一位颇具考据型的中年学者。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