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制。徐扬,字云亭,苏州吴县人,家住苏州阊门内专诸巷,原为一名监生,擅长人物、山水、界画,花鸟草虫亦生动有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到苏州,徐扬与同乡张宗苍献上各自的画作,绘画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二人都被任命为画院供奉,后又被钦赐举人,授内阁中书。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徐扬完成了《盛世滋生图》献给皇帝。此画原藏清官御书房,著录于《石渠宝芨续编》。清王朝覆灭后,逊位皇帝溥仪辗转将此画连同其他书画珍品携到长春。1945年日本投降后,长春伪宫文物流散民间。1948年,此画由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收得,其后,归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徐扬作为宫廷画家,奉旨作画是他的职责,作品从选题到内容的表现自有其局限性。徐扬在跋语中将画此图的背景与动机表述得非常清楚,“国家治化昌明,超伕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臣幸遭逢之盛,图写太平,为《盛世滋生图》一卷。”其为统治者歌功布德的愿望溢于言表。标题“盛世滋生图”也充满了封建的气息,并不能概括苏州城乡的繁盛景象,实在不如此画入藏时博物馆所改的“姑苏繁华图”来的准确。
图中所描绘的苏州,古称吴,早在春秋时期,就是吴国的首都。战国末年,楚考烈王将春申君封于吴,在吴都的废墟上重建都城。秦代在此设会稽郡,汉代又置吴郡,因其地西南有姑苏山而改称苏州,这是苏州正名之始。宋代这里称平江府,明初又改为苏州府。满族入主中原后,为稳定统治局面,康熙、乾隆二帝都曾六次南巡,每行必到苏州。此时的苏州历经两千年的沧桑变幻,已是人文荟萃、物产丰饶,有天堂之美称,自然会引得皇帝的垂青。
徐扬选取了苏州城本部的风景入画,如跋语所称,“其图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从太湖北岸介狮、和两山间入姑苏郡城,自封、盘、胥三门出阊门外,转山塘桥,至虎丘山止。”这是苏州冣为繁盛的地带,风光旖旎,引人人胜。
《姑苏繁华图》长一千二百四十一厘米,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两倍以上,将二百多年前的乾隆时期冣为繁盛的苏州城和江南的风物人情,呈现在后世观者的眼前。这里有山川、城郭、街巷、桥梁、河道、码头、寺院、庙坛、衙署、民居、店面,有舟楫、学塾、戏台、招牌,还有婚娶、宴饮、雅集、授业、科考、出巡、演艺、田作、买卖、渔罟、造屋以及命相、测字、化缘等场面,是苏州作为江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一个真实的再现。
细读此画可体味到,作者在景物设计和局部处理上匠心独运。全图所描绘的四千余人中,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可谓形形色色,每个人物能够通过动作、神态、服饰、道具等体现出其身份,毫无雷同.人物的稳重造型,与全卷厚重的风格相吻合。人物的衣纹线条细劲、短促、简练,以衣纹线条的聚散、转折来突出人物的动态,并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性别施以不同的服装颜色:女人、儿童多着红、绿等亮色服装,官员多着青衣,平民多着棕色、灰色服装,以平涂法设色,色彩沉稳、厚重。徐扬所处的乾隆时期,正值艾启蒙等西洋画家在宫廷供职,徐扬笔下人物的描绘,多少受到西洋人物画技法的影响,注重块面结构,讲求透视关系、比例关系,并融合简练的中国画线条,达到了中西合璧的艺术效果。
图卷中建筑的位置安排也颇具功力。画面上建筑繁多,官署、民宅、庙宇、商号、亭台、楼阁无所不包,经画家运用远近、大小、虚实相间的手法妥善安排,既准确反映了当时的城市风貌,又以此为构图定位,来确定人物所在的场景。画家在建筑的描绘上体现了独特的风格。画中城墙多为实景,表现其真实感是绘画的关键。图中苏州古城垣如一条苍龙蜿蜒盘桓,雄伟壮观。画家采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来确定城垣的走势,近景描绘逼真,远景处理简略,甚至以云雾遮掩,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效。近景城墙采用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阴阳、向背、转折都表现得非常清晰。以界尺在墙面上画出粗细浓淡、断断续续的线条来表现墙的层面,并以此突出城墙的高度与厚度。在墙沿、墙角处点缀以苔藓,突出城墙的沧桑之感。冣后用淡墨加花青晕染墙体,石绿晕染城墙甬道,极具真实感的苏州城墙便跃上纸面了。
在宫院的描绘上,画家同样采取了写实的技法。房屋的走向、门窗、屋顶、廊柱都交待得十分清楚,房屋的颜色也如实再现,青砖红木十分醒目。屋脊与门窗的轮廓线,一般不用界尺,而以细笔直接勾描,工致中见灵动。屋顶灰瓦以墨笔写出,水墨晕染,层次丰富,远淡近浓,具有透视感。
桥梁的描绘更显出画家功力至深。桥的护栏、台阶,桥的体、面,描绘十分工细,用界尺勒出线条,再用浓淡不同的墨晕染出阴阳向背,真实刻画出桥的结构与体量。全图画了三百余艘船只,是图中描绘的一个重点,更是苏州水乡风貌的实际体现。在有限的画面上,这些船只有大有小,有虚有实,有行有止,有的避让,有的呼应。各种船只,官船、商船、渔船、游船,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增强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与以往作为山水画中点景的寥寥数笔一叶小舟不同,画家在舟船的描绘上极尽工致之能事,船上的每一个细部都不放过,且不见苟且随意之笔,连舱内景物都如实描画。船的造型充分利用焦点透视的方法刻画,以墨色、颜色的深浅不同分别阴阳向背,用富有质感的线条勾勒出船的轮廓,船上的桅杆则运用双勾填色法描绘,增强了立体感、重量感。
在山水树木的处理上,徐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山水画技法。画卷上中景、远景描绘了许多山水景致,可独立组成多幅优美的山水画。在山石的描绘上,画家继承了董、巨一脉的东南山水画传统,用淡墨勾勒,以淡墨、赭石、石绿烘染,色不碍墨,层次分明。冣后以石绿点苔,造成了草木华滋的效果,江南的春天美景毕现于纸上。远山的树木以横、竖不同的笔触点出,整齐有序;近景的树林繁密茂盛。图中所画树木达千株,有松树、柳树、枫树、桃树、桂树等等,为全图点景,画家作了精心的安排。以粗笔写树干,水墨与淡色晕染,枝叶根据树种的不同,采用点叶、夹叶、勾叶等不同的技法勾染,再以水墨、花青、石绿、赭石等色烘染。松树的苍劲、柳树的婆娑、桃树的艳治,在画家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树的画法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清初“四王”之一王翚画法的痕迹.王翚是画树的高手’集古今各派技法于一炉,卓然成家。以本卷观之,徐扬画树的技艺较王翚亦不遑多让。
综上所述,《姑苏繁华图》再现了二百四十多年前苏州城市众多的人物场景,创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体现了精湛的写实技艺,她留给后世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是艺术上的杰作,更是具有学术价值的历史画卷,在中国美术史上,它是社会风俗画的高峰作品之一。
同类型图书购买链接:《清明上河图》
★ 12开函套精装,中国书店出版
★《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两倍以上
★整个画面包括山川、城郭、街巷、桥梁、河道、码头、寺院、庙坛、衙署、民居、店面,有舟楫、学塾、戏台、招牌,还有婚娶、宴饮、雅集、授业、科考、出巡、演艺、田作、买卖、渔罟、造屋以及命相、测字、化缘等场面,是苏州作为江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一个真实的再现
★《姑苏繁华图》再现了二百四十多年前苏州城市众多的人物场景,创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体现了精湛的写实技艺,其留给后世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更是具有学术价值的历史画卷,在中国美术史上,它是社会风俗画的高峰作品之一
此乃局部展开图
若全部展开全长
975.5cm厘米
徐扬,清宫廷画家,江苏苏州市人。字云亭。家住阊门内专诸巷。工绘事,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画梅既苍劲又秀雅。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至苏州,进画,得以供奉内廷。受艾启蒙、贺清泰影响,写实功力益深。他于乾隆二十四年画出了《盛世滋生图》卷。而后又画出了著名巨作《乾隆南巡图》(共十二卷)等历史画卷。他的绘画继承了《清明上河图》等艺术形式,以散点透视法来描绘山水城池,把现实主义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其意义更大。
《三千年文明大变局》内容简介:《三千年文明大变局》是当代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基于“全球大历史”史学视角的通俗历史读本,纵深横
时光博物馆 本书特色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精心打造的“时光博物馆”,用5大主题展馆,9项创意活动深度解构40年来人民衣食住行的变迁,带你...
俄罗斯巡回画派作品精选:科罗温画集 本书特色 19世纪中期,俄国是由贵族地主统治的农奴经济为主导的落后农业国。从1853年开始历时3年的俄国对英、法、土耳其联军...
中国美院名师 教你画素描:素描基础教程(自学零基础入门) 内容简介 《素描基础教程 自学零基础入门》是一本写给绘画爱好者的素描**基础书,全面覆盖素描8大题材:...
明代仕女条屏-实用白描画稿-原大版 本书特色 本书中的作品是传统仕女题材,通过对明代仕女的不同姿态、服饰和环境的描绘,展示出女人的柔美。作者自幼跟随父亲以及名师...
《东极岛玩全秘籍(2014版)》内容简介:《东极岛玩全秘籍(2014版)》作者十余年来深入东极岛各个个角落,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旅游资料
意大利读画记 本书特色 “画家看画,看画上边的东西。作家看画,看画后边的东西。”本书作者冯骥才先生采用游记笔法,行旅之间,兴之所至,有感...
现代卷-中国画品评 本书特色 由于受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主要是写实绘画与当代艺术)的冲击,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发展步履维艰,跌跌撞撞,甚至有毁灭性的危险,这其中...
耕云种月 内容简介 《耕云种月》是作者以自己特有的表现模式,以行草的笔法,书写了一种情绪,一种如诉如歌却又飘忽不定的情绪。耕云种月 作者简介 周晚峰,生于甘肃省...
《破茧成蝶》内容简介:本书是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入门读物,从用户体验设计师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从事用户体验设计的学习方法、
白描人物画法-一学就会 目录 工具介绍关于用线头部的结构讲解手的结构讲解眼睛的画法眉、须、发的画法嘴的画法鼻的画法耳的画法袖、带、衣纹的画法手的画法仕女头像的技...
《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是影像批评家海杰立足于中国当代摄影研究的第三本著作,在这本书里,作者以艺术创作中
《陈子昂集》内容简介: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的旗手,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诗文主张复古,对其后的唐代诗人影响极大。本书精选
作品目录宋 代山水画五代 荆浩匡庐图五代 关仝关山行旅图北宋 李成寒林骑驴图北宋 李成晴峦萧寺图北宋 李成、王晓读碑窠石图北宋
"TheCoonDogChronicles"areavariedassortmentofeventsandexperiencesthathavemarkedso...
从启蒙到基础-广州市少年宫美术学校素描教学 本书特色 《从启蒙到基础(广州市少年宫美术学校素描教学)》编著者郭伟新。从启蒙到基础,是美术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
杰森•富尔福德是一位摄影师,还是非营利出版社“J&L图书”的合伙创办人,曾在十多所艺术学校和大学授课,同时还是《盲点》杂志外聘编辑。他的图片发表在《时尚》《纽约...
走进名家工作室年迹.甲午年金跃进 本书特色 《走进名家工作室年迹(甲午年金跃进)》收入作者金跃进多幅中国画作品,作者以工笔见长,作品格外的清新脱俗、雅趣十足,同...
《五万言》内容简介:《五万言》是一本丰富而充满智慧的书,也是韩东的首部言论集。所谈及的内容从诗歌、小说、电影的创作,到关乎
钱松喦 内容简介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流派林立,代不乏贤,自古洎今,哲匠间出,风格迥异,自成风范。《中国名画家全集》是一套精选中国古今名家之杰作的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