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十九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改革开放30年纪实》的解说词,以广阔的历史视角,翔实记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金融、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重要事件和重大决策,全景展示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就,生动再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
**集农村改革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东方农耕文明古国,农业长期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成功地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然而,后来实行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地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遭受曲折。
改革开放的气息如春风般吹拂辽阔的田野,农民中蕴藏的巨大生产热情又一次被激发出来。
1978年12月的一个晚上,在中国南部安徽省凤阳县一个小村庄,18个农户的21个农民聚集在一起,庄重地在一张“包产到户”的协议上摁下红手印。协议约定将集体的土地分配给每个家庭单独耕作,同时保证完成上交给国家的公粮。这一举动,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凤阳的土地承包改革,受到了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默认与支持,也引起了社会的争议。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提出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鼓励群众大胆地去试。后来,邓小平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1982年,中共中央**个农村工作“一号文件”正式出台,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真正的经营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逐步在全国大力推广。
随着改革的推进,原有的农村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的形势。
1979年春天,四川省广汉县向阳镇悄悄地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一面崭新的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挂了起来。
1982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布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基层设立乡一级政府。
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问题。
1983至1986年,中共中央又连续发布4个农村工作“一号文件”,推动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步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1984年,中国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800斤,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中国创造了用世界9%左右耕地养活世界20%人口的奇迹。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一大批新型农村小城镇和乡镇工业园区迅速崛起。经过30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乡镇企业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近28%,对农民的收入贡献率达到36.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腾飞。
农村改革的突破和成功,也对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为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农村的发展使数亿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迁移与闯荡,2亿多农民通过不同方式走出乡村,转到非农业部门就业。他们来到沿海、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为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
1993年,中央出台了在原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又一次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96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万亿斤大关。
20世纪90年代,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继续深化。棉花市场和粮食市场陆续放开,农村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大户队伍不断壮大,农村市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面貌。
1996年,江泽民提出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国家先后制定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等,大大加快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远大计。1998年,中央明确提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随后国家制定了“21世纪农业行动计划”。很多生态重点保护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农村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1999年,中共中央提出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随后出台了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改革农村税费的一系列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进入21世纪,中国农村的面貌进一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总体上进入小康阶段。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2366元,农民百户拥有的彩电数量54台,电话普及率达到30%,住房条件大大改善。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中央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2004年至2008年连续出台五个“一号文件”,分别作出了关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基础等重大决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得到完善和强化。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
决定,从第二年起废止实行多年的《农业税条例》。农民种地从此不用交税了,不仅不交税,农民还能从政府领取各种补贴。2008年,仅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四补贴”资金就达1028.63亿元。得知农业税废止的消息之后,河北灵寿县清廉村的农民王三妮自己出钱,亲手铸造了一个“告别田赋鼎”。一个普通农民,用这种特殊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历史感怀。
2002年8月,《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上升为法律。
2007年3月通过的《物权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强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从而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投资开始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支持农村建设,公共财政不断向农村倾斜,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持续增加。从2001至2007年,中央财政直接用于“三农”的投入高达19000多亿元。
传统农业开始转向现代农业,环保、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积极推广,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正在逐步形成。
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中国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截至2007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为171608个,带动农户9511万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1649元。
今天,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描绘了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30年来,中国的农村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经过了与贫穷长期不懈的斗争,今天,中国农民的脸上展现着平和、坚定和轻松。他们细心体味从温饱到小康的每一个微小变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期待和信心。
第二集国有企业改革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始建设一汽、鞍钢等**批工业基地。人们常说,国有企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家的。这是共和国重要的创业时期。中国**台自主品牌的卡车、**台内燃机车、**列电力机车、**艘万吨巨轮以及太空技术都是在此后的艰苦岁月中诞生。一大批国有企业从无到有地成长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步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中来,对现代化的热切渴盼再一次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创业激情。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企业缺乏活力、效率低下。
早期的国企改革,是从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开始的,人们称之为“放权让利”。1978年10月,四川宁江机床厂等6家企业推行放权让利改革试点,允许企业年终完成计划后提留少量利润,作为企业基金,向职工发放少额奖金。这一年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
我的1950年代-朝鲜战场亲历记 本书特色 亲历朝鲜战场的志愿军将士,口述一段段真实淋漓的历史;杨得志、秦基伟、杨育才、胡修道、焦景文、李振远……上百位英雄的战...
越南国情与中越关系-(修订版) 本书特色 《越南国情与中越关系(修订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越南国情与中越关系-(修订版) 目录 再版前言前言上篇 越南国情...
《虫行天下:繁盛的六足传说》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昆虫学入门科普书。作者基于自己长期的昆虫专业学习和野外观察,结合拍摄的昆虫高
理解农民中国-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部富有新意的理论著作,评介了西方以中国农业和农民为主题的理论:斯科特一波普金争论;施坚雅的中心地与...
新文化元典丛书-新青年-100周年纪念版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份唤醒沉睡中国的名刊,一轮20世纪壮丽的精神日出——凡追求进步之青年不可...
《政治哲学》内容简介:人生而在群体之中,与众人之事休戚相关。善用理智来思考公共事务,是公民的责任。群体该如何组织,才能让其
獻給熱愛歐洲中世紀軍事文化的你──【戰略.戰術.兵器事典】系列第12集帶你一窺城堡與要塞的發展歷史和建築結構!要塞(Fortre
资本主义全球化及其替代方案 本书特色 《资本主义全球化及其替代方案》中莱斯利·斯克莱尔关注全球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他通过有力的论证说明确实存在着其他可供选择的未...
野战团-从西西里海滩到达豪集中营500天征战 本书特色 《野战团》将二战美军步兵的作战过程栩栩如生而又扣人心弦地记录下来。该书记录了1943年7月10日盟军在西...
幻想破灭的资本主义 内容简介 本书对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做了批判性分析。作者在此提出了当前三个幻想的破灭:**,由于高速增长时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上、下) 本书特色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温斯顿·丘吉尔的基本删节的回忆录。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战时首相兼国防大臣,作为世界大战一方*主要的领...
作品目录第一章 西方政治文化中的自由传统一 个人与个人主义二 城邦政治与自由公民三 共和精神与宪政第二章 从基督教到自由主义
《宪法里的生意经》内容简介:★法律、财富、自由!以法人权利运动史,讲述美国宪法、最高法院和民权运动的故事 ★入围美国国家图书
为了人的尊严-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批判与重构 本书特色 张千凡编著的《为了人的尊严——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批判与重构》阐发了儒家道德思想的内在精髓,批判了儒家政治传统的...
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中国文库 内容简介 自从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对生命本质意义和内在价值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演化和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本书通过对价值体系历史沿革...
湘军援鄂战史 本书特色 《湘军援鄂战史》详记了1921年7月末,湘军援鄂,驱逐湖北督军王占元的战争起因及其经过。《湘鄂川鄂战争纪略》分为《湖北大兵变纪略》、《湘...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 本书特色 该书问世后即声名鹊起,被认为是美国公共行政学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该书是有关美国公共行政的学术史。作者独特的历史阅读视角。...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以民族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专著,作者立足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带来的影响这一特定社会实践境域,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历史...
1914—1918年,大约800万法国人应征入伍,实际参加战斗的士兵超过400万,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在前线牺牲。本书描述的正是这些没有特
承诺与权力:麦克纳马拉的生活和时代 内容简介 二战以后,作为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他运用数控理论,把濒于倒闭的福特汽车公司重新建设成为成功的企业。60年代初,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