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出自内心:子金山的童年是伴随着东坡先生的大作度过的。曾经多少次因为背诵苏子美词嘴头磕绊而遭家父训斥,有时甚至是几个耳光;又有多少次因为故意顺口带出几句东坡的名句而引得小伙伴们啧啧连声,尤其是女娃们的羡慕目光,实在令人至今难忘;年龄稍长之后,又是一本《苏东坡诗词选集》将我的无数个无聊的夜晚变成滋味无限;窘困的时刻想起了苏子落难的日子而心情坦然,翘尾巴的一瞬间是东坡大作使我羞愧脸红!
苏东坡曾令我激动,苏东坡曾让我向往,苏东坡曾使我从心灰中解脱,苏东坡曾诱导我走向文学的快乐旅途。
没有为苏东坡另外作传的妄念,只不过是想让他鲜活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一回,苏东坡不需要子金山为其树碑立传,那座闪光的丰碑其实已经在人们心中竖起了近千年!
中国正史中的人物,许多经后人编纂过的名人档案,读之味同嚼蜡,自《史记》之后难得一见趣史美文,有时竟是些野史笔记读着尚觉过瘾,只可惜猜测臆断居多,有关东坡先生的更是如此。
所幸东坡生前勤快,留下了数千篇诗词文章,中国自古有文如其入之说,我们不妨从东坡诗文中寻找他鲜活的身影,大概这个苏东坡更接近真实,更为妙趣横生。
其实不管是谁炒苏东坡的话题,都离不开东坡的那些千古绝唱、旷世文章,那是东坡先生留给地球人的共同遗产,已经使我们无数人受益终生,肯定还必将惠及我们的后代。
一先从苏老泉说起
国人向来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之宏论,不乏有人以苏氏父子做为此论的依据,但实际上,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典故形容苏东坡与其老爸苏洵更为确切。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这副对联是四川眉山三苏祠的楹联,清代人张鹏翮所题,上下联简洁概括了老苏家所创造的宋代文坛一门辉煌!
上联所述的一门父子即苏家的老爸苏洵、儿子苏轼、苏辙,意思是说三人均为填词名家;下联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四家,四家文章领袖天下,苏门又占其一!至于文冠当时的宰相王安石,直到明代的朱右弄了个《八先生文集》,老先生才算排上了座次。后来的唐顺之也搞了个《文编》,也只选用这唐宋八人的文章。一个叫茅坤的古文家整理后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从此成为定论,没人再能挤进去。
了不得!唐宋两代排出散文名家八人,老苏家竟然囊括三席,估计除了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大概能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附带说明:另外五位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但此联上联的内容却是在胡侃:要说给宋代的词人排座次,大概排上三百名也未必轮到苏家的老词客苏洵,从史载到传说都没见这老头留下什么值得一提的名词。当然,也可能是撰联人因老苏传下了不少散文、政论精品,也算作了词客。
就算如此,撰联人还是有点偏心眼,那苏洵虽留下了不少能上眼的散论,但真正能称冠古今的却只有一篇骂架绝唱:《辨奸论》!
此文几乎把老头骂人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文风犀利,精彩绝伦,之所以能以骂而功标青史,却是因被骂的人非同小可:一代文豪、政治大家、后来的当朝宰相王安石是也!
至于老苏与当朝重臣王安石有何过节,后文自然会另篇详述,眼下先给大伙尽量简单的介绍这“三词客”居首的苏洵,此老的确给中国文坛的辉煌立下了盖世功勋!
先说名气,民国之前中国私塾、官学、教科书的入门之文便是《三字经》,而这苏洵就是被选入中国数朝小学教材的人物,《三字经》中这样介绍他,“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就像苏轼的别号苏东坡一样,苏洵字明允,这苏老泉就是苏洵晚年的别号。
后人把苏洵称为大器晚成的样板,列入了教科书来告诫后代,这充分证明了苏东坡的老爸苏洵苏老泉少年时代绝对是个问题儿童,并且可以肯定,从少年到青年的黄金岁月,大都是在与街头的混混厮打中成长起来的,那绝世骂功看来就是在该时期打下的扎实的童子功。
有句真言是这样说的: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以此推论:只有问题家长,绝无问题子女。
问题少年的制造者其实都是他们的爸妈或者更上一辈的施宠者,别看所有的少年法庭都是由成年人审判少年犯罪嫌疑人,实际上受审的更应该是成年人!苏洵这从少年到大龄青年的不争气,责任在谁?莫非苏洵的老爸——也就是苏轼、苏辙的爷爷常年外出打工,以至于孩子沦落为“留守子女”无人管教?实际情况正相反,苏东坡的爷爷苏序,字仲先,粗通文墨,性情豪爽,家境小康,轻财好施,且老实本分,从未有过在国家公务员铁饭碗里捞饭吃的妄想。
据史载,苏序“晚好为诗,能自道,敏捷立成,不求甚工,有所欲言,一发于言,比没,得数千首”。
从至今没发现苏序老先生的一首大作来看,这老先生玩弄诗词*多算是个“票友”,数千首诗竞无一首传世。从苏序老先生吟诗“敏捷立成”来看,其人聪明是无疑的,而且极明事理,应该精通儿童教育的真谛!这是怎么训导的子女?
这就是苏序老先生的高明之处了,苏序实行的是自然成长理论,强拔高的小苗难说将来成材,树大自然直;望子成龙的父母大多得到的是虫样儿女,让生活自身来教育少不更事的儿子兴许更见成效。
苏序老先生太过理想主义了,儿子在花季之前究竟还是没能明白老爸的苦心,在等待苏洵浪子回头无望之后,苏序采取了一个紧急措施:请个绝对会负责任的人来管教这顽劣的儿子。
措施奇绝:给苏洵找个媳妇!
一则这小子成家后必然会专心立业,二则让儿子又多了位管教:给苏洵找个严厉的老丈人。
婚事很快张罗成了,苏洵的新婚妻子出身官宦之家,娘家姓程,程氏的父亲程文应赠大理寺丞,对管教不良之徒绝对是业务精通。
果不其然,苏洵的岳父程文对女婿的教导可谓苦口婆心,但是没有用,逆反心理极重的苏洵依然是我行我素,甚至玩乐不思娇妻。程文无奈,只好认定自己瞎了眼,误了女儿的终生!
但木已成舟,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也就干脆来个破罐子破摔,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随他怎么去吧!从此,冷眼向洋看世界,一脸寒霜对女婿。谁知苏洵竟没有辜负老爸的苦心,在苏轼、苏辙两个儿子出生以后,苏洵突然意识到自己是爸爸了,可以不理睬包括自己老爸在内的他人,但总得给自己的儿子们立个学习的好榜样吧?
压力产生动力,动力支配了行动,竟然自觉收起玩心,开始发愤读书,决心在科举之路上奋力拼搏一番,混个一官半职,不说光宗耀祖,也要惠及儿孙。后来苏洵学业大成,虽然笔下生花没能比得上两个儿子出彩,但能混到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有一席之位,也算千古留了英名!
只可惜苏洵实在官运不佳,从十九岁开始连考了近二十年,也没中进士,一生也没能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后只能无奈地自嘲:
“考进士对我来说如攀蜀道,难于上青天!但我儿子们偏能如履平地!”——当然,这话是说在两个儿子同榜登科之后。
世界级的文学大腕中,父子都能挂名其中的唯有小仲马与其老爸大仲马,大仲马以一部《基督山恩仇记》名扬全球文坛,而儿子小仲马则是以一部《茶花女》一举成名。
据说儿子小仲马在初次感觉到自己的明星身份时有些忘形,骄傲的对老爸大仲马显摆:
计功当坒春秋余,今乃始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
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
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本篇不是诗词鉴赏,就不详细解读了,但东坡少年时常因完不成家庭作业而被严训是肯定的,到老年回想起来仍有被挂在鱼钩上的感觉!这也实在太恐怖了!
没办法,这是当个中国优秀少年儿童的宿命,看来还应该再流传一句:做儿童难,做个神童更难,做个中国的神童难上加难!
不过子金山是在无谓的替古人担忧,东坡小朋友少年时的书包也兴许不是如想象般那么重,不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地下令减负,而且苏洵这“父师”也不是光是动用大棒政策,而是经常以身作则,给儿子们当伴读。儿子们日后的成功与老泉的身教胜于言教是分不开的,这点从东坡成名后诗文中多次被追忆。
先说明一下:苏东坡这个字号是后来苏轼被贬黄州时自取的,少年时的苏轼别字“和仲”,弟弟苏辙别字“同叔”,古人以伯、仲、叔、季为序来表示兄弟排行,“仲”就表示是老二,苏轼这实际的老大被安排为名誉上的老二,是因为他有个夭折的大哥景先,所以连同弟弟苏辙一块被往下赶了一个排行。
古代中国文人的“号”是随便自起的,就如同今人的笔名、网名,只要你喜欢,尽管自称就是了,多起几个也不妨。大多古时文人都有诸多个“号”,这玩意儿不像如今的车牌号码般需要花钱竞买,是不收费的,肯定也不需要到户口原籍派出所备案。
例如南唐后主李煜给自己起的字号就多得让人眼晕,清代大画家石涛曾号: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等等,字号多得就连郑板桥都看不下去了,曾专文指责。
不过古人字号多也难比今人,据我所知,现在的网友们给自己起的字号或“马甲”早就能令古人们瞠目结舌了,好像在“天涯”网站就有个哥们儿给自己注册了两万四千多个“马甲”,估计能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
子金山,一个热爱写作的江湖散人,对中国历史和古典诗词曲赋情有独钟;写史撰文颇有造诣,填词作赋也有斩获。混迹于网络江湖,煮酒论剑。常发惊人之语,令人耳目一新。又因擅长对联被网友热捧为“天涯对王”。自侃史以来,备受热捧,“粉丝”队伍呈几何递增,新浪因其博客文章的精辟透彻和疯狂点击量,将其列入新浪文化名人榜。
我的父亲茅盾 本书特色 茅盾的儿子韦韬和陈小曼在《我的父亲茅盾》中,讲述了他在父亲生前与父亲多次深谈中,茅盾所谈到的关于政治、关于文化、关于历史、关于人物等等的...
纵横江海-抗日战场上的粟裕 本书特色 《纵横江海:抗日战场上的粟裕》以粟裕回忆及军事著作及其战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口述回忆为基础材料,将自粟裕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至...
巴金与萧乾-俩老头儿 内容简介 本书为萧乾夫人文洁若对巴金和萧乾俩老头儿交往的深情回忆。穿越历史,为我们讲述了两位老人的风雨人生和坎坷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走进一代...
头目哈古 内容简介 台湾卑南族Kasavakan部落第六十九代头目哈古既是一位真正的部族领袖,也是著名的木雕艺术家,还是一个口述历史者。作者以一个社会学家的身份...
《Access快速开发基础教程(视频案例精讲)》内容简介:Access数据库是微软Office软件中的一个组件,与Word、Excel、PowerPoint等一
本书是德国女记者科南和摩根斯坦利的销售经理韦恩对金融奇才索罗斯的访谈录。索罗斯将其金融投资理论、政治分析、道德反省、社会
蒋碧微回忆录:我与悲鸿 本书特色 本书是《蒋碧微回忆录》的**部。《蒋碧微回忆录》(包括《我与悲鸿》)、1964年10月由台湾《皇冠》杂志首次刊行,1966年1...
张大千艺术圈 内容简介 《张大艺术圈》以张大为圆心,从传主与他人的关系着眼,构成二十多个同心圆。由于以交往先后为序,因而它并各个平面的并列,而是一个不断向前滚动...
金石为开-金岳霖人生艺术和欧阳中石的艺术人生 内容简介 金岳霖的人生艺术和欧阳中石的艺术人生》金岳霖是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的人生道路是早年清华,然后到美、英...
李鸿章传——从一介书生到乱世枭雄 本书特色 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传》,是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史学和文学发展历程上的里程碑式作品。作为与李鸿章同时代的政治家...
《单身经济:新时代消费红利与商业变革》内容简介:本书围绕时下火爆的单身经济展开论述,对单身经济的现象、成因以及市场前景都做
韦慕庭(ClarenceM.Wilbur,1908-1997)研究中国现代史的著名学者。生前长期任职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并曾任该校东亚研究所所长。
米拉日巴是西藏佛教葛举派第二代祖师,一生坚韧不拔实修苦修,用道教形式宣传佛教,广收门徒,在西藏人民中有广泛的影响,是西藏
《曼德拉传:光辉岁月》内容简介:曼德拉如是说:“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摆脱自身的枷锁,还意味着以一种尊重并增加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
拍案颂(闻一多纪念与研究图文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由闻一多先生亲侄、首都师范大学闻立树教授、北京大学闻立欣老师合作编撰★ 由书...
《骑鹅旅行记(全译本)》内容简介:《骑鹅旅行记》是一部童年生活中必读的书,你会懂得如何感受生命、大自然、艺术、生活的情趣,
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回忆王统照 本书特色王统照(1897年-1957年),我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本书由叶圣陶、老舍、郑振铎、刘白羽、臧克家等根...
毛泽东自述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了毛泽东1936、1939、1965和1970年同斯诺的四次谈话以及有关背景材料。以上四篇谈话均出自毛泽东口述,1936年谈话还经...
1986-2006-希拉克传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原名《总统的悲剧:法国政治生活场景 1986-2006》,法国著名记者独家跟踪采访希拉克数十年,实景描述任何同类...
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 本书特色 作者在书中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破解历史“疑案”为重点,用通俗的语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