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北京编辑部用几年的时间,策划、编辑了这套《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这套丛书属于当代北京编辑部组织编写的《当代北京丛书》中的史话系列,它的目的是记录和宣传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当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了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同时,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当代北京的成就和风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历史是需要用文字、图片等记录下来的。记录的方式很多,党史、国史、地方志以及纪实文学等等都是。这套史话丛书.则是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力求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使老百姓愿意读、喜欢读。这个努力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就需要请读者来做出评判了。
八宝山的变迁见证北京殡葬业的发展,个性化名人墓地体现北京丧葬文化,移风易俗改变老北京丧葬传统,旧时的丧葬包含着封建法权意识。
**章 老北京的丧俗特点
丧葬是每个人一生中所经历的*后一道生活仪礼,它是标志人生归宿的*后一道程序,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人们通过丧礼一方面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与追述,另一方面是对死者进入另一个世界做出的安排与祝福,所以这一仪礼历来都是隆重、庄严、肃穆的,同时也是极其繁琐复杂的。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长亲的传统,俗话说:“百事孝为先。”对待丧事,每个子女都不敢掉以轻心,都必须“当大事”来办,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尽*大的努力让老人安息。
大家都听过“红白喜事”一词,它是怎么来的,谁清楚?结婚叫喜事,大家都知道;老北京人管上了岁数的人寿终正寝也叫喜事,谓之“喜丧”。这儿说的“喜丧”,必须是“寿终正寝”,非正常的夭折,不能叫喜丧。老北京人出殡的时候有个讲儿:次子抱盆,老大摔盆,意思去祟平安。过去没有柏油马路水泥地,盆一下要没摔碎,看热闹的小孩就可以蜂拥上来抢出殡家人头上戴的孝帽,这家人也阻拦不得。所以现在有时还能从上了年纪人的嘴里听到这话儿:“你瞎撞什么!抢孝帽子呐?”
满族人死后,死者的家属在一百天之内,均不剃头。**年过春节时,家中不扫房,不贴对联。第二年春节时,可以贴红对联。满族人不准新媳妇给死者上坟。
北京丧俗文化的演变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一个由繁琐到简化,由简化到追求高质量、高消费的发展过程。
老北京的丧俗名目繁多,折腾死人,更折腾活人。俗话说,奔赴黄泉不易,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不容易。老北京的丧事大抵都要经过易箦、小殓、报丧、开殃榜、领执照、成服、选材、转空、大殓、搭丧棚、建灵堂、停灵、接三、伴宿、辞灵、出堂、起杠、出殡、设茶桌和路祭棚、下葬等程序。
在老北京,不管是官宦人家的丧事,还是平民百姓的丧事,都讲究“厚葬”。有钱人家自不必说了,平民百姓遇到丧事也会采取借贷、典卖家产的非常手段大办丧事。这种风俗主要是受儒家倡导的孝道观念的影响。因为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以长辈的丧事办得是否体面、隆重,来衡量子女的孝心,并以此作为子女继承遗产的一个重要条件风气。于是往往出现兄弟互相竞赛、争着多花钱的现象。
老北京,满族人占很大的比例,满族人葬礼中讲究“孝为先”,汉族讲究“重殓厚葬”,中间还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丧事办得隆重的,会举行数日乃至十几日的吊唁祭奠活动,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目的是让死者的灵魂早日升天。
一、满族人丧葬的老礼——讲究一个“孝”字
满族人家办丧事有独特的习俗。家中死了老年人,未出灵之前,在院内灵前摆放三张高桌:**张桌子上放香炉。有人拿着三炷香站在桌旁。另有一名“礼赞官”喊一声“上香”时,死者的儿子便从拿香人手中接过香,向灵柩行个礼,再将香插进香炉中,三次毕;第二张桌子上放三杯酒。死者的儿子将此三杯酒泼洒在高桌底下,叩头毕;第三张桌子上,放有三张黄纸。死者的儿子将这三张黄纸点燃后,“礼赞官”高喊一声“举哀”后,孝儿哭三声死者,再行三拜九叩首,站起身,退步绕桌子一圈儿,这叫“辞灵”。
满族人死后的幡纸,不挂在门上,而是放在死者的棺木头上。死者出灵后,儿子、儿媳要穿一百天重孝,称之“大孝衫”。儿子头戴用四方白布叠成的有棱有角的孝帽子。儿媳戴着用白布做成的葫芦形的“白塔头”。而其他死者的亲属,均为“灵出孝满”,即出灵后就不为死者戴孝了。
二、汉俗强调“重殓厚葬”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都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易箦
老北京城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医院,因此病重时也没有住院一说。清末民初时北京城里有了几家医院,不过除了少数达官贵人外,大多数北京人还不习惯接受西医的治疗,平民百姓也付不起住院的费用。
所以老北京人得了病,基本上就是躺在炕上休养调理,一般请个中医大夫来家看看,把把脉看个方子什么的,很少有人会到医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旦病情恶化,没救了,中医大夫就嘱咐家属“准备后事”。老北京把家人病危叫“落炕”。
病人一旦落炕,病人的家属要先到棺材铺赁一个小床,叫做“太平床”,也叫“吉祥板”。有的家只是将门板卸下来,临时搭个小床,谓之“搭床”。
在病人还没有咽气的时候,就得把人从炕上移到太平床或搭床上,文言叫“易箦”,意思是换床。目的是不能叫死人背着炕走,否则不吉祥。其实是怕后人以后在这炕上睡觉时心里别扭。易箦(换床)时,有的子女还要郑重其事地说:“冲一冲就许好啦!”其实不过是自我安慰而已。
这时,子女要每天斋戒沐浴、焚香祷告,要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求医求药。要亲自伺候病人的饮食起居,伺候汤药,端屎端尿。夜间儿子们要轮流值夜,在病人神志清醒时要询问有何遗嘱,并记录在纸。家中主事的长子要与伯、叔等长辈及兄弟一起商量料理后事,像请画师为老人画像留影,请懂行的亲属到棺材铺定购棺材,还有“讲杠”、“讲棚”、“讲响器”、“讲烧活”等事宜,即联系出殡的仪仗,搭灵棚、雇吹鼓手、订制纸糊的冥器等,另外还要到饭庄里预订酒席,到寺庙里请僧、道念经,放焰口,称为“讲席面”、“讲经”。
小殓
病人临终前要换上寿衣。男人的寿衣是长袍马褂,女人的寿衣是袄裙。身下边必须铺上黄褥子,身上必须盖上白单子,叫做“铺金盖银”。穿寿衣前,要先给病人净身沐浴、修面,包括洗脸、洗发、刮脸。清代的寿衣也有一定之规,凡是王公大臣的寿衣,都是穿戴自身品级的官服,身穿丝绸制成的蟒袍、补服及内衣,头戴官帽,脚穿粉底朝靴,靴底有莲花图案,表示脚踩莲花,修成正果。平民百姓的寿衣都是棉袄、棉裤、棉长袍,用藏蓝色或古铜色的绸子做面,内衣用白布做成,脚穿白布棉袜,满族人穿宁绸青靴,汉人穿圆口鞋,也有穿福字履的。头枕平金枕,汉人还有脚枕。女用寿衣,外边是棉袍,里边有小棉袄、棉裤,一般是红里蓝面,头上戴蓝底红花的观音兜或垫帽,脚穿白布棉袜、尖口鞋,寿衣、鞋、帽绝对不能用皮子做成,据说如果亡人穿皮衣、皮鞋,下辈子就会托生为畜生。另外寿衣也不能用缎子做,因为“缎子”与“断子”同音。寿衣上不能钉纽扣,只能钉带子,因为“带子”有“后继有人”的意思。棺材里的铺盖少则三铺,多则九铺九盖,都是取单数。
清代的王公大臣死后,经皇帝批准,可以铺上陀罗经被,就是在黄绫子上印着红色梵文经字的被子,有钱人家有的还要给亡人戴上首饰。帝王和贵族死后要用一颗穿上红线的珍珠填人口中,红线的另一头系在衣襟的飘带上,平民百姓则以红纸包上一些茶叶填人亡者口中,称为“含殓”。为了防止诈尸,还要用红、白色的绳子将亡者的两条腿拴上,并且在亡者胸前放上一本皇历,上边再压上一面镜子,也有压上一个秤砣的。
报丧
人死后大殓(装棺材)前,丧家要给至亲好友送信,目的是让至亲近友前来探丧,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瞻仰遗容。官宦宅门、绅商富户一般都用“本家门房”发出“口报”,也叫“报丧条子”,比如说:“本家某老爷(或某大人,或本家某夫人)恸于夏历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谨择于某日某时大殓,某日接三。特此讣告。”下款是某街某胡同某宅门房某人报禀。口报不是正式讣闻,是为通知至亲好友来参加大殓的。
口报(报丧条子)也是有钱人家通知关系较为疏远的亲友的办法。一般没门房下人,或者关系较近的亲戚,则须孝子孝孙亲自去上门通知,叫做报丧。报丧的孝子有时来不及做孝衣,只戴个孝帽子,腰上系一根孝带子,到了人家门口不能进去,拍门等人家出来,出来的人无论是自己的长辈,还是晚辈,都要磕个丧头,说一声谁死了,什么时候人殓,即可告辞。
……
李劭南,1967年出生,北京人,大学毕业后,做过教师、记者、编辑、编过报纸、杂志、出过书、涉足过体育产业市场。现在担任文化传播公司策划总监。业余时间喜欢收藏,研究北京文化。
人类文明的演进(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原始社会;古代埃及;古代西亚与印度;古代希腊与罗马;东亚的封建国家;中古世界游牧民族的扩张;中古后期的伊斯兰教国家等...
说文解字今注 本书特色 《说文解字》是我国**部汉语大字典,有九千三百五十三文,还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五,每字下面都说明了字形和字义,有些字下面还指出了形声关系。...
寻找神秘的萨满世界 本书特色 [萨满]在鄂温克语言里是[什么都知道]生时父为尊,超度母为大萨满在火里打滚,他的脚和衣裳一点也烧不着把病人放在蒸屉上,盖上盖子来蒸...
《强国复兴有我:杨浦青少年学“回信”(第一辑)》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习近平总书记给不同群体的15封回信,按“理想信念”“民族复
六榕寺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
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与历史层次分析法 本书特色 《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与历史层次分析法/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丛书》编著者陈忠敏。現在他把這些論文收在一起,重新整理、編...
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报告2015 本书特色该报告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报告院联合国内一些有志于学术探索的文化企业、文化企业家、学者联合编写。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茶经酒典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茶经酒典一套书翔实收录,茶酒文化与品质专业解读★ 上卷介绍了茶的起源和历史,阐述了録茶、红茶、乌龙茶、...
楹联文化通论 本书特色 楹联是汉字意符独体单音形式在文学形式创造中的独特体现,是古典汉语文学运演的结果,是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是中国文学艺术思维的结...
精彩摘录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引自第12页这是个很枯寂的人,一天关在房里,就是那“一花一世界”里
嵩阳书院 本书特色 位于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自然风光旖旎,环境幽稚,人文积淀厚重。在历史上,程颢、程颐、范仲淹、杨时等诸多名师硕儒讲学于此;司马光不仅讲学嵩阳书...
本书是金里卡集中为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辩护并加以修正之作,内容分为:一、从学理上对自由主义传统精神进行梳理(如从穆勒到罗尔斯),并区别和探察了自由主义思潮内部的各种...
常用字词辩误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入近9000词,包括正文中近2000组含有错别字的词,以及《易混字索引》中的7000词。常用字词辩误 目录 凡例音序检字表正文附...
中國和歐洲強權勢均力敵的狀態為何被打破,就此進入武力上的「大分流時代」?挑戰傳統軍事史觀引發學界熱議論戰漢學大師歐陽泰改寫中西軍事革新史的關鍵之作「中國發明了火...
神驼马 目录 《神驼马》翻译断想王忠亮上中下神驼马 节选 黑夜到来,月牙儿高,伊万把麦地绕了又绕,走这里看看,到那里望望,*后来到灌木丛旁歇脚,一边数着天上的星...
《复制互联网》内容简介:互联网创业成为当前很多人,特别是大学生、青年朋友创业门槛最低的入口,但互联网创业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
反义词小词典 本书特色 辅助学习查询系统,规范、标准、实用。自学能力支持系统,高投入、低定价。反义词小词典 内容简介 辅助学习查询系统,规范、标准、实用。自学能...
中国风俗文化集萃---中国古代饮茶艺术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饮茶艺术》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风俗文化集萃---中国古代饮茶艺术 内容简介 生活也是艺术。我国...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英文版) 本书特色 This description refers to those sports traditional to the fi...
简明文言语法常识/语文知识小丛书(2019修订版) 本书特色 也许你是一名学生,也许你从事的职业与语言文字有关,或者你只是一名对语言文字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但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