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权利与认同》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新闻采访权,而是尝试从整个传媒权利的法律保障和文化认同入手来系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采访权源于新闻自由权和公民知情权,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采访权,但从习惯和观念上来说,采访权为世人所公认,同时在法理上也是有依据的。我国《宪法》规定言论、出版自由和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等权利,新闻采访权利正是来源于此。记者采编新闻、发表新闻,都是新闻自由的权利内容和公民知情权实现的重用途径,而记者的采访权是实现这些新闻权利的基础。没有采访自由,新闻界就很难获得*近期间国内外所发生的为人们所感兴趣的或具有公益性的事件的真实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到新闻界本身的生存,也会影响到公众知情权的实现。而且没有新闻采访自由,政府及其官员的活动不受到新闻舆论监督,容易滋生腐败。
1995年,《民主与法制》因发表了《一场耐人寻味的官司》,对某法院作出的一起侵害名誉权案件的审理活动作了纪实性的报道;之后又刊登了8封读者来信,被某法院以名誉权受损告至某中级法院,最后被判侵犯名誉权。司法机关已经到了直接用名誉权和审判权对媒体的监督实行限制。其次是观念上限制,司法机关认为,客观真实是司法追求的理想标准,法律真实是司法求证的现实标准,同样也应得到传媒的尊重和约束,传媒在传播活动中,不可以以自身了解或调查的所谓客观事实来否定司法通过法定程序所证明的法律真实,否则就可能侵犯司法的权威,损害司法的公信力。显然这就从司法观念上否定了新闻行业的特殊性,否定了法制国家均认可的新闻媒体的特许权。这也许也可以解释近年来中国新闻官司为什么败诉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呢。后记我自1993年7月离开华东政法学院到新闻单位工作至今已整整15年了,在所从事的政法新闻采编工作中一直对传媒权利的实现有着自己的思考,本书部分内容便是我之前参加全国“新闻与法”研讨会和“新闻报道与名誉权纠纷”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本书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新闻采访权,而是尝试从整个传媒权利的法律保障和文化认同入手来系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我将媒体有关我2006年5月状告上海市规划局的报道、评论选择、整理了十八篇,附录在本书后,这不仅仅便于读者对这起诉讼“回头看”,更是让我们在媒体的记录和专家的真知灼见中,不得不正视传媒权利的充分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媒体人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我特别要感谢在我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所作的努力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各位学者和新闻界同行,尤其我无法忘记这些名字:徐迅、刘畅、王松苗、展江、程洁、顾建国、富敏荣
马骋,男,法律学者,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华东政法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原系华东政法学院教师,现就职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法制委员会委员、上海法学会会员。
迄今已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30多篇。新闻代表作:1999年上海云都温泉浴场浴客触电死亡案系列报道。
2006年5月,因向法院起诉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政府信息不公开而被舆论称为“国内维护新闻采访权第一案”,并入选有“中国法治截面史”之称的《2006中国法治蓝皮书》和《中国新闻官司二十年1987~2007》。
陇上学人文存:第六辑:李定仁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省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
赛金花本事 本书特色她是清末民初名噪京城的“赛二爷”,十几岁便堕入风尘,转而一变,为状元夫人,出使欧洲,交接政要;她曾与八国联军周旋,救民于水火,而她与联军统帅...
《回归故里》内容简介:本书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反思性社会学著作。父亲去世后,作者迪迪
《给大壮的信》内容简介:娓娓道来美好人生四要素:智识、美、道德感、家 何为美好人生?可以想象的最好的生活会是什么模样? 中年
越泽明,东京大学工学系研究科博士,北海道大学工学研究科教授。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卷 内容简介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卷》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
影视艺术与传媒应用型教材计算传播学导论/张伦 本书特色 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在谈论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但是要真正有效地“计算”大数据、理解大数据背后蕴含的社会意...
孙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历史学院教授,学衡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科、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东京大学,提倡“全球本土化”(glocal...
作品目录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自由主义的概念 第三章 自由主义的历史 第一节 现代自由主义的古代渊源 第二节 近代早期的自由主
利昂内尔·达高,劳动心理学博士,波尔多二大心理实验室的助理教师兼研究员。他的著作涉及职业生活里的基础主题:评估,招聘,工作成效,管理。
新书--安心老去:面对老龄化冲击的准备 本书特色 越早准备规划,越早从容安心 人手**人生防坑指南 1.人人都会老,人人需要未老先备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
解析全球化 内容简介 何谓全球化?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世界因之改变了多少?它是好是坏?我们能对它做些什么? 杰出的权威学者简·阿特·斯图尔特的...
张金奎,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明代史。出版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
张海鹏自选集-学习理论文库 本书特色 《“学习”理论文库:张海鹏自选集》收录了54位专家学者的自选集。我作为第10批入选,这当然是很光荣的。但是,作为理论家,我...
论学会友-余英时文集-第十一卷 本书特色 《余英时文集》第十一卷《论学会友》为余英时先生的序文集,收录《〈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序》《从...
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 内容简介 1949年到1956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短短7折时间,中国社会制度有两次巨变:由半殖民...
有意遗忘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内容简介 《有意遗忘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共九章,两大部分分别为理论篇和研究篇。**章主要论述有意遗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冯时,1958年10月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
《温文尔雅(增订本)》内容简介:本书从《尔雅》浩翰的释名中择取与当代现实或古典阅读记忆有关联的名物或词汇,整理出条目,像厨
《观音》内容简介:忙碌的现代人,有谁曾静静地坐在戏院里,品味那软糯的声腔、领略那曼妙的身段?《牡丹亭》、《西厢记》、《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