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古罗马斯多葛派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的生活,追求理想的幸福。他的学说及观点对其后的哲学和宗教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早年曾读过他的作品,对他钦佩有加,自认为是爱比克泰德的私淑弟子,其名著《沉思录》深受爱氏作品的影响……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爱比克泰德的金玉良言,是现代社会的心疗良方。
《沉思录》作者马可•奥勒留之先师巨著
古罗马哲学家的金玉良言现代社会的心疗良方
让我平静地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让我勇敢地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识别哪些事情我可以改变,哪些事情我无法改变。
——爱比克泰德
我感谢老师拉斯蒂克斯,他使我熟悉了爱比克泰德的经典语录和言论。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皇帝,《沉思录》作者)
最令人注目的是,爱比克泰德和马可•奥勒留两个人在许多哲学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提示着,尽管社会环境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哲学,但是个人的环境之影响于一个人的哲学却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哲学家通常都是具有一定的心灵广度的人,他们大都能够把自己私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们,也不能超出他们自己时代更大的善与恶的范围。在坏的时代里,他们就创造出来种种安慰;在好的时代里,他们的兴趣就纯粹地集中在理性方面。
——【英】罗素
我不知道除了马可•奥勒留和爱比克泰德之外,还有谁的作品如此切合实际,鼓舞人心,充满常识,适合你我这种凡人(讨厌装腔作势、虚荣做作和废话连篇)。只需在每晚和第二天清晨集中精力读上一章——事实上非常简短——你就会赞同我所说的话了。
——【英】阿诺德•贝内特(作家,《如何一天度过24小时》作者)
斯多葛哲学最有代表性的阐释者有两位:奴隶出生的爱比克泰德和身为皇帝的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他们具有相同的主张,爱比克泰德是安东尼以哲理语言阐述其观点的典范。但这两位哲学家阐释的方法完全不同:爱比克泰德以一种令人熟知的、简洁的方式,与其听者交流;而安东尼以简短、缺乏连贯的语句写下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英】乔治•朗(《沉思录》权威英文版译者)
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它预示了时下主要的一种心理疗法背后的理论:“天灾人祸不足奇,想不开才出问题。”爱比克泰德关心的焦点是找到一种忍受人生的办法。他对心理学的贡献是提出了一条准柏拉图式的、 “忍受和放弃”的合理化原则:永远不要说什么“我已经失去它了”这类的话,而只说“我已经把它还回去了”……我必须被流放,谁又能阻止我带着微笑、愉快和满足上路呢?“我要把你关进牢房。”你关住的只是我的肉体。我必须死,因此我就非得怨恨地死去吗?……这些都是哲学应该预演的课程,应该每天都写下来,并且付诸实践。
——【美】墨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的作者)
塞涅卡、爱比克泰德与马可•奥勒留是斯多葛派哲学最杰出的三个人。马可•奥勒留受爱比克泰德的影响甚大,从这部《沉思录》可以看出来。
——梁实秋(文学家,《沉思录》译者)
拉斯蒂克斯是继续把奥勒留引向深入的老师,但将之引向古罗马帝国的却是另一位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奴隶出身的爱比克泰德。他与马可•奥勒留未曾谋面,但可以说是对马可•奥勒留在精神和思想上影响最大的人。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沉思录》译者)
爱比克泰德的哲学,在突出张扬个体自由的同时,并没有把它同共同体的道德割裂开来,而是把个人从心理学这个最微观的角度与整个世界(神)这个最宏观的共同体辩证地统一在了一起。所以,从完整的古希腊智慧——理性智慧和伦理智慧两个方面来看,真正集希腊哲学思想之大成者是爱比克泰德而非亚里士多德。他的哲学对我们当今的中国人也有广泛的启示作用。
——王文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导师)
当奴隶的都渴望自由,但是一旦他被释放成了所谓的“自由人”,他是否赢得自由,而不再是个奴隶了呢?做一个自由的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究竟什么是奴役什么是自由?——这就是贯穿在爱比克泰德全部哲学思考中的主线。……他之所以需要哲学和献身哲学,都是为了使人能够挣脱奴役,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自由的人。
——杨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约55-130年),古罗马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出生于罗马佛里吉亚的一个奴隶家庭。童年时被卖到罗马为奴,后师从斯多葛派哲学家鲁弗斯,并获自由。此后,在罗马教学,建立了自己的斯多葛学园。后来又被罗马皇帝驱逐至希腊尼科波里斯,以讲学终其一生。
爱比克泰德对斯多葛派学说有极其重要的发展和突破,是继苏格拉底后对西方伦理道德学说的发展作出最大贡献的哲学家。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具体的生活伦理学的思考上,重心性实践,主张遵从自然过一种自制的生活,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与宗教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乐论 本书特色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
小窗幽记 本书特色 上立德,其次立言,言者心声,而人品学术恒由此见焉。无论词躁、词俭、词烦、词支,徒蹈尚口之戒,倘语大而夸,谈理而腐,亦岂可以为训乎?然则欲求传...
汉译文库-忏悔录 本书特色 《忏悔录》共分十六卷,追溯了作者五十年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重点描述了作者在东西方各伟大思想、宗教间的求索过程,以寻找生命的意义和...
佛陀真言(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 本书特色 跨越时空的佛陀智慧星云大师为您指点迷津。上海辞书出版社隆重推出。佛陀真言(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 内容简介 《佛陀真言》...
敦煌本《老子》研究 内容简介 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是由著名学者姜亮夫先生创建和发展起来的,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首任所长为姜亮夫先生,副所长为...
每时每刻皆为逍遥时光-禅疯子寒山的八堂修心课 本书特色 寒山,唐代避世隐居的禅学高僧,在欧美享有超越李白、杜甫的知名度与追捧。他是美国“垮掉的一代”推崇的精神领...
颜李师承记 本书特色 颜李学派是中国历史上颇具进步色彩的一个学术流派。尤其是其创始人颜元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平民性、务实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他提倡实文实行实体实用...
汉译学术丛书--汉代思潮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作者对汉代思潮的简笔勾勒,主要探讨了汉代哲学的定位,风俗美善的追求,儒家的历数政治学,文人传统之形成,太平道及其《太...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本书特色 汪东林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就到全国政协机关工作,并一直在我所在的全国政协直属学习组担任秘书多年。二十多年来,我自...
亚里土多德的宇宙哲学 本书特色 罗素的伤口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正是这一贡献的总结,其内容包括:道德的准则、自由之路,不幸之源、幸福之路、爱情与婚...
中国方术续考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方术四题、咬文嚼字、穷原竟委、礼仪为本、星官索隐、地书发微、数术丛谈、方技琐语等。中国方术续考 目录 “关公战秦琼”的可行...
秘本子平真诠-四库存目子平匯刊-2 本书特色 沈孝瞻编著的《四库存目子平汇刊(2秘本子平真诠)》据《四库存目提要》,收集馆藏或私藏原本,辑录出子平学相关典籍、文...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道情作为中国民间俗信仰的一种文化形态,值得从宏观角度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因此,由张泽洪编著的《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
初学勿看!它很深,但它很重要!它近在眼前,但你看不到!噶举传承重要转世上师——桑杰年巴仁波切为三年闭关行者讲解实修版恒河
周易画传 本书特色 四十年易学成就汇集,周易卦理精析与实践。一本您不但可以读懂还可以看懂的《周易》“推背图”。周易画传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乾;坤;屯;...
讀古書若不明古人著作體例,難免有似是而非之論。本書為作者三十年代在北京各大學講授校讀古籍時所寫的講義,一名《古書校讀法》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
多元理性的碰撞与选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哲学论辩 本书特色 乔清举主编的《多元理性的碰撞与选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哲学论辩(精)》是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
孔子辞典 本书特色 孔子辞典共收录词条总计627条,内容涵盖历史背景(国家地域、事件)、人物(孔子及弟子后学、政治人物)、典章制度、哲学思想(逻辑与知识理论、人...
圣经故事 本书特色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广、对人类影响*大、在全球发行量*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