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五代时期,中国又陷入分裂割据局面。这一时期,战乱频繁、山河破裂、人民流离失所、社会停滞不前,建国灭国的速度如走马灯一样,建元立号的国家有十几个之多。这其中,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自命继承大统,但无力控制全局的朝代,依次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梁太祖朱温结束了唐王朝近300年的历史;臭名昭著的后晋高祖石敬瑭,是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为英明的皇帝,他励精图治、意欲统一,奈何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赵匡胤废周自立,历史又进入了相对统一的时代。
两宋时期: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废周自立。经过几年东征西讨,结束了五代时期的割据状态,又一次实现统一。然而在两宋时期,辽、金、蒙古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相继崛起,他们与宋朝之间战争不断,多数以宋朝的求和妥协告终。*终,金朝攻陷宋朝首都,掳徽、钦二宗北上,北宋灭亡。宋朝宗室被迫南迁,又建立了南宋,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只顾偏安一隅,歌舞享乐,导致统治江河日下,苟延残喘,*终被蒙古灭掉。
元朝时期:金朝衰落后,臣服于金的蒙古部落逐步壮大,雄才大略的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成为大汗。此后,蒙古铁骑驰骋在亚欧广袤的大地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费吹灰之力灭掉南宋,建立起疆域空前广阔、影响盛极一时的庞大帝国。然而,元朝军事上的强盛并不能掩盖政治上的孱弱,他们对被统治阶级压迫打击,激起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被明朝灭掉。
评说历史风云人物,显大师风范;总结王朝兴衰规律,彰往而知来。
**篇 五代时期
**节 后梁太祖朱温
【白寿彝讲历史】
朱温建立的后梁,是五代中历年*长的一个朝代,但也只有17年(907—923年)。五代开国之君,都是以前朝方镇的身份夺取帝位。在一个朝代的内部,政权的争夺也很尖锐。后梁的朱温,是被他的一个儿子杀死的,而这个儿子又被弟弟杀死,*后由这个弟弟当了皇帝
朱温于852年(唐大中六年)10月21日生于砀山午沟里,后来被他的儿子杀死于912年,朱温是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
一、战乱起家,称雄中原
朱温兄弟三人,长兄全昱,二兄存。朱温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王氏带着他们兄弟三人被萧县刘崇家雇佣度日。父亲朱诚,“家世为儒”、“皆以教授为业”。朱温长大后,与二史朱存均“勇有力,而温尤凶悍”,使“里人多厌之”。
唐乾符四年(877年),朱温与朱仔一起参加黄巢起义,转战岭南后来,朱存战死,朱温因战功补为队长。广明九年十二月(881年),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政权。朱温所部屯驻于东渭桥(今长安东北),招降了唐夏州节度使诸葛爽。
中和元年(881年)二月,朱温被任东南面行营都虞侯,受命攻占邓州(今属河南),俘虏了刺史赵戒,阻遏了由荆襄地区北攻的唐军,稳定了新建“大齐”政权东南面的局势。六月,朱温返回长安时,见到黄巢亲自在灞上劳军。七月,朱温调至长安西面的兴平(今属陕西),抗击从邠(今彬县)、岐(今凤翔南)、鄜(今富县)、夏(今靖边北)等州调集的唐军,大获胜利;又在东渭桥一带大败唐将拓跋思恭、李孝昌等军,战绩卓著。
中和二年(882年),朱温被任为同州防御使,受命攻占同州(今大荔),成为扼守“大齐”政权东部的大将。在同州河东岸,曾为一度归降黄巢起义军后又复叛的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驻地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王重荣屯兵数万与朱温对垒。朱温兵寡屡败,多次向黄巢求援,均受阻于知左军事孟楷而未能送达黄巢,加上这时黄巢内部不稳,造成军势受挫。投靠朱温的落第进士谢瞳乘机劝他降唐,说:“将军力战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内,此章邯所以背秦而归楚也。”是年九月,朱温杀监军使严实,与大将胡真等以同州全境降于王重荣。唐僖宗获悉后异常兴奋,立即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
中和三年三月,唐朝廷任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要等到唐军收复京城后赴任。于是朱温加紧与各路唐军围攻长安。四月,黄巢退出长安,由蓝田关(今蓝田境)东出,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投降,于是进围陈州(今淮阳)。七月,朱温进入汴州,汴州便成为他的大本营。随后他受命为东北面都招讨使援救唐陈州刺史赵犨,猛攻围困陈州的黄巢军,大小四十战,击败黄邺、尚让等部,解了陈州之围。接着他与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所率精锐骑兵先击黄巢军于郾城(今属河南),再击之于中牟(今中牟东)北面的王满渡,黄巢军大将霍存、葛从周、张归厚、张归霸等降于朱温。由于追袭黄巢有功,光启元年(885年)九月,朱温又任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封沛郡侯,食邑千户。半年后,朱温进封为沛郡王,后又改封为吴兴郡王,食邑三千户。
黄巢失败后,秦宗权称帝,攻占陕(今三门峡市西)、洛(今洛阳)、怀(今沁阳)、孟(今孟县南)、唐(今唐河)、许(今许昌)、汝、郑(今均属河南)等州,成为朱温西面的强大对手。朱温兵少,便一方面派朱珍到淄州(今山东临淄南)、青州等地募兵,另一方面又向兖州(今属山东)朱瑾、郓州(今东平西北)朱碹求援,先后击败恃众轻敌的秦宗权的部将。汴州北边孝村一战,秦宗权大败而逃,其各地守将也都动摇,从此秦氏势力开始衰落。西部的威胁刚一一减轻,朱温就于光启三年(887年)九月,“诬碹招诱宣武军士”,朱碹恨其恩将仇报,“复书不逊”。朱温就命朱珍、葛从周袭占曹州(今曹县西北),在刘桥(今菏泽东北)大败兖、郓军。此时,淮南地区日益混乱。唐朝廷任朱温兼淮南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既受到已占据淮南的杨行密的抵制,又受到占据徐州(今属江苏)地区的感化节度使时溥的阻挠。于是朱温与杨、时之间的交恶也日趋表面化。
文德元年(888年),朱温被任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取代时溥指挥各路兵马对秦宗权的围攻。这年三月,唐僖宗病死,其弟李哗继位,是为昭宗。朱温在新旧皇帝更迭时期,乘机扩大个人势力,他并不急于进攻蔡州。他一方面派朱珍渡河北上去插手魏博兵变,从救援乐从训演变为与斩杀乐从训的罗弘信集团修好,建立黄河以北东部地区的同盟据点;另一方面又派丁会、葛从周等北上河阳救援受李克用部攻击的张全义,建立黄河以北西部地区抗击河东集团的桥头堡。昭宗为加速解决蔡州问题,于五月加朱温检校侍中,增食邑三千户。恰在这时秦宗权集团的赵德通举山南东道降于朱温。朱温就乘机加紧对秦宗权的围攻。八月,攻破蔡州南城。不久,秦宗权被部将扣押送交朱温。
龙纪元年(889年)二月,秦宗权被押送到长安处死,朱温进封为东平郡王并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朱温平蔡之后,解除了西面的后顾之忧,就集中兵力对付东面的时溥和朱碹兄弟。大顺元年(890年)四月,宿州(今属安徽)小将张筠驱逐刺史后投靠时溥,朱温借故讨伐,小胜后攻宿州未下。时溥即出兵攻宋州砀山加以牵制,朱温派朱友裕率兵打败时溥。大顺二年八月,朱温派丁会急攻宿州,引汴水淹城,迫使张筠投降。十一月,时溥部将刘知俊等也率众归附。从此,时溥兵势一蹶不振。景福二年(893年)四月,朱温派庞师古攻克徐州,时溥全族自焚于燕子楼。接着,朱温加紧对付兖、郓的朱瑾、朱瑄兄弟,令庞师古挟攻灭时溥之余威进攻兖州,驻军于曲阜,多次打败朱瑾。乾宁元年(894年)二月,朱温亲率大军与朱瑾、朱碹大战于郓州北济州境内的鱼山,火攻取胜。次年二月,又派其子朱友恭再攻兖州,堑而围之。尽管杨行密攻占濠州、寿州进行牵制和李克用派遣李承嗣等率万骑驰援郓州,朱温还是在乾宁四年(897年)正月攻占郓州,俘杀了朱碹。兖州守将康怀英投降,朱瑾仓皇南奔投靠杨行密。朱温从此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势力超过了河东的李克用。
朱温在扫除东西两方,兼并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之后,开始着力稳固黄河以北地区,以便战胜实力强大的宿敌李克用。早在中和四年追袭黄巢时,朱温已经预感到这个当时年仅28岁的李克用将是他的劲敌,特意将原在汴州城外宿营的李克用殷勤邀请到上源驿设宴款待,乘其醉酒不备,四面纵火,围而攻之,意欲一举斩草除根。李克用幸得部下拼死相救,狼狈突围而出。从此双方结为死仇。那时河南、淮北大体稳定,淮南杨行密还未构成重大威胁,而在河北地区的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及其子罗绍威经朱温多年拉拢结为奥援,可以用来对付占据幽州(今北京)的刘仁恭这个李克用的不稳定同盟者,于是将矛头北指河东。
光化元年(898年)三月,朱温兼天平节度使。四月,朱温部将葛从周攻取李克用在太行山以东的邢(今河北邢台)、沼(今邯郸东北)、磁(今磁县)三州。十二月,李罕之以潞州(今山西长治)归降。次年,朱温派氏叔琮进攻太原(今太原西南),攻占榆次(今属山西),但在太原城南洞涡驿和石会关两战均告失利,被迫撤军,此后第二次围攻太原,也未攻克。无论如何,朱温已经成为了当时*为强大的割据势力,称雄中原,开始觊觎帝位。
二、围攻扩势,成为梁帝
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次年初,与朱温关系密切的宰相崔胤与护驾都头孙德昭等杀了刘季述,昭宗复位,改年号为天复,并进封朱温为东平王。此后,崔胤想借朱温之手杀宦官,而韩全诲等宦官则以凤翔(今属陕西)李茂贞、邠宁(今彬县、宁县)王行瑜等为外援。这年十月,崔胤矫诏令朱温带兵赴京师,朱温乘机率兵7万由河中攻取同州、华州(今华县),兵临长安近郊。韩全等劫持昭宗到凤翔投靠李茂贞。朱温追到凤翔城下,要求迎还昭宗。韩全诲矫诏令朱温返镇。
……
白寿彝,中国著名史学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专家。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在河南中州大学和上海文治大学读书。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1932年毕业。30年代主要从事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和中国交通史的研究。1939-1949年,先后在云南大学、中央大学执教。1949年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史学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主任,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主席团成员、北京历史学会会长、中国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代表作有《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纲要》、《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回族人物志》等。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第二版)》内容简介:本教材系统介绍了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全面阐述了商业银行客户经理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考察了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一些看法。本书认为,夏商两代的社会性质应当是氏族封建制...
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本书特色 本书重点关注了清末民初中国的阅读文化(reading cultures)建构及与之相关的“接受政治...
西陲总统事略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 全书十二卷,卷一为乾隆统一新疆事略,卷二为舆图,卷三为疆域、山水、卡伦,卷四至卷九专叙伊犁职官、城...
曾国藩发迹史-上 本书特色 ★《曾国藩发迹史》:剥开曾国藩的“光屁股升官法”!★本书讲述的是曾国藩仕途初期,九年内连升十级的谋略与细节。★由于这段历史的相关史料...
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 本书特色 该书研究了商族的渊源、迁徙与发展。书中涉及到中华民族早期历史源流、中华文明的形成、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及其模式等一系列史学界关注...
天下-包纳四夷的中国 本书特色 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名《五百年来谁著史》作者新著天下-包纳四夷的中国 内容简介 以史为师,重溯中国崛起道路。揭示历代由富裕引...
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与变革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中编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变革;下编为20世纪中国史学专题。20世纪中国...
《心智突围》内容简介:人全身的细胞每七年更换一次,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人的心智模式也需要不断迭代,重塑全新的自我。本书围绕定
《30天学会钢琴即兴伴奏》内容简介:本书是为零基础读者贴身打造的钢琴即兴伴奏入门书籍,无论你有无音乐基础,是否接触过钢琴即兴
《文化与书法》内容简介:本书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书学思想的总结。在书法理论上,欧阳中石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是一门关于汉
《西游记注评本》内容简介:《西游记》是一部最典型的时代积累型的长篇小说。唐代玄奘法师去西域天竺诸国取佛经的事迹,最先经过五
1689-1799-世界大历史 本书特色本书是“世界大历史”系列丛书的第三本。时间跨度约为17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1689—1799)。 经历了“动荡时期”...
秦风汉韵-一本书读懂秦汉文明 本书特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厚重精美的青铜器、古朴的陶器、色彩亮丽的漆器、五彩缤纷的瓷...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目录 饶宗颐序齐世荣序编者语希腊罗马史稿绪论**卷**章爱琴海历史的开始第二章阿卡亚人与特洛伊战争第三章古希腊形成与社会演进第四章希腊向外拓殖...
共和国外交轶事及两岸风云-红墙知情录-三 本书特色 中方坚持尼克松要乘坐中国的飞机和防弹红旗车在苏联企图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前,尼克松巧透机密柯西金打给毛泽东的热线...
吕思勉经典断代史: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统一盛世前夜的民族大融合;精编精校、详细注释,适合现代人阅读吕思勉经典断代史;受谭其骧、严耕望等人推崇的史学...
《可复制的领导力:樊登的9堂商业课》内容简介:互联网时代,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是管理者。领导力已不再是某些人的专属能力,而成
《古埃及史》内容简介:本书是贝克知识丛书中的一册,内容是关于古埃及的历史。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发源于尼罗河,有着极其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本书特色筹办夷务始末是清朝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数据汇编,计有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现在整理出版的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编成于清咸丰六年(公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