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听爷爷的话,执意要去捅爷爷窗沿下的马蜂窝的我,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冯骥才《捅马蜂窝》)做了好些布袋子,一心想为绿色奥运作贡献的李姗,却在人们的哄抢中频频遭遇踩蹯。(王奎山《布袋子》)才入伍两年却学着老兵的做派过生日的董小乐,*终引发了一场大火。(石钟山《生日那场火》)给老板当保镖的武生侯三*终没能通过老板的考验,他把老板塞过来的一沓钱塞进了一卖艺盲人的口袋。(张国平《武生》)
王蒙、石钟山、冯骥才、张国平、聂鑫森、沈石溪、蔡楠、奚同发、宗利华……150多位作家贴近时代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新小小说佳作,内容充实、简约精致、可读性极强,一个个短小的故事,或针砭时弊,或启迪心智,或不断提出新的视角、新的思想,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个广阔的文学舞台。
2008年度小小说,是由中国小小说界权威选家从全国上百种文学刊物当年发表的近千万字小小说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小小说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小小说。
捅马蜂窝
爷爷的后院很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一只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蠓虫儿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住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孤注一掷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强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处理,也没能使我那肿疮迅速消下来。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这一下可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马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
“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那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却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过去的旧巢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
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布袋子
说一说李姗的事。
李姗是我的同事。本来已经退休,可以在家里优哉游哉地过日子,但*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她陷进一场极大的苦恼之中。
一切都源于那天的一个电视节目。那天上午没事,李姗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
电视说的是英国一个小镇上发生的事:一个女人为了呼吁小镇公民的环保意识,做了大量的布袋子送人,让人们买菜的时候用,以代替塑料袋。小镇上的居民被她的行为所感动,纷纷使用布袋子。他们的口号是:让塑料袋退出我们的生活。
李姗看完电视之后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然后李姗锁上门走到街上,在商店里买了一大卷绿色的棉布,回家就做起了布袋子。李姗的家里有一台蜜蜂牌的缝纫机。三十多年前,这可是李姗家里的一件宝贝,是令李姗在女伴中间引以为荣的大件。如今,正好可以拿出来像李姗本人一样发挥余热了。
一百个布袋子很快就做好了。那天早晨,当李姗拿着一百个布袋子在大华市场门口向买菜的人们散发的时候,李姗的心里甚至隐隐地升起了一种自豪感—— 一个人,当她的行为是在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而添砖加瓦的时候,心里涌起这种自豪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请不要错误地认为我的同事李姗是一个追名逐利的人,她绝对是一个安分守己、不事张扬的女人。她选择远离自家社区的大华市场门口作为她散发布袋子的地点,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李姗向买菜的人散发布袋子的时候,也像那位英国妇女一样,呼吁人们使用布袋子,远离塑料袋,为绿色环保作贡献。末了,李姗还即兴地加上一句:“为2008奥运会作贡献!”接受赠品的人们无不点头、微笑,赞同李姗的主张。
其后的几天里,每天清早起来,李姗都要到大华市场门口去,她想看看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她想看看有多少人使用了她做的布袋子。奇怪的是,她没有见到一个人使用她做的布袋子。这让李姗多少有点儿失望。但很快,她就从失望情绪中走出来了。买菜的人那么多,哪天清早恐怕都有几千人哩。那么多的人里,一百个布袋子算个啥呀,简直可以说是沧海一粟。看来做的布袋子还是太少了。于是,李姗就又做了一百个布袋子拿到大华市场门口去散发。还是那些话,远离塑料袋,为绿色环保作贡献,为2008奥运会作贡献。接受李姗赠品的人们照例是点头、微笑,赞同李姗的主张。
…………
当李姗第五次在大华市场门前散发布袋子的时候,出了一点儿事。在那之前的一天,刚刚下了一场雪,地上到处都是积雪。可能因为李姗已经是第五次在同一个地点散发布袋子,不少的人已经认出了她(当然她不认识他们)。当李姗一出现在那里的时候,人们马上把她团团包围起来,并且纷纷伸出手来向她索要布袋子。由于想要布袋子的人太多,局面就有些失控。这时,一个高个子的男人一把从李姗的怀里抢过所有的布袋子,说,我来替你发吧。人们听他这样子说,又把注意力转向了他。就在这时,汹涌的人流一下子把李姗挤倒在地上,但是,并没有人发现李姗已经被挤倒在地上,大家纷纷踩踏着李姗的身体,扑向那个高个子的男人。
等人流散去,当李姗自己从雪地上爬起来的时候,她的身上已经被人们的鞋底印上了不少的泥痕。就在这时,李姗看到了一个令她寒心至极的场景:一个已经抢到布袋子的胖女人发现自己的皮鞋被人踩上了泥污之后,竟然毫不犹豫地用刚刚抢到手的布袋子擦拭皮鞋上的泥污。完了之后,就像丢弃一块破抹布一样,随手把布袋子丢在了地上。一阵冷风吹来,布袋子被吹得飘来荡去。这时,李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尴尬风流
春天来了,老王到远郊的河边去玩。他看到河里安装了一些四四方方的设施,一半在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中,他觉得很奇怪,他问同行的人,那是什么?
一个人回答说,估计是要铺设河底电缆吧。
另一个回答说,估计是拉电线吧。
一个人说:“是不是要垫一个人工岛呢?”
一个人说:“是不是要表演水上杂技呢?”
谁也说不清楚。
老王来劲了,他见人就问,请问那是干什么的?回答和上面已经列举过的差不多,多了两样是“不知道。”还有“谁知道呢?”
“谁知道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句子。上世纪60年代咱们的《译文》杂志(后改名《世界文学》)上刊登的萧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上,就写过主人公拉古尔洛夫私自释放了他的一个与反革命富农关系暧昧的女情人。这一段落的*后,作者写道:“也许这一次拉古尔洛夫给她的印象有些不同吧,谁知道呢?”
那次搞得老王挺感动,谁知道呢?
后来,一个河边的人告诉老王说那是氧气罐,需要给河水输氧气,不然会出现蓝藻,去年不就出现蓝藻了吗?
什么?河流都需要输氧了?现在的技术可真先进,估计往后一棵树也需要氧,一朵花也需要氧,一只蚊子也得有氧才能叮人,而被叮者更需要输氧才能经得住一叮一咬。
他想起了病房里给重症病人输氧的情景。年岁大了,常常到病房看望老朋友的*后一面,他悲哀而又留恋,过往的好时候到哪里去了呀?
……
马上少年过 本书特色 他生在东北一隅,自幼因恶疾失去右眼,为生母所嫌,为家臣所厌;他凭一己之力平定奥州,正欲策马逐鹿之时,却惊觉天下已成他人囊中之物!纵观日本战...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内容简介:本书是贝尔纳·斯蒂格勒在德里达指导下所写的博士论文的第三卷,被认为是20
夜晚马戏团 本书特色 《夜晚马戏团》(the night circus)带你进入一个黑暗又炫目的世界!只在夜晚开放的马戏团,毫无征兆的出现在世界各地.黑白条纹的...
黄粱梦·藤缠树 本书特色 本书是清朝奇案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旷古罕见科场案》、《菜市口斩杀大学士》这两个清代奇案,并对之作了一定的评论。 本书具有一定的史...
楼兰-上下册 本书特色 《楼兰》是吴蔚**部也是唯一一部神话爱情小说,该书中既能在宏大的战争场面中看到吴蔚一向磅礴深刻的笔锋,又能在刻骨的爱情描写中感受到吴蔚...
《说部之乱》内容简介:他们想在那一切不外是谜的地方找到答案。——帕斯卡尔 本书收入朱岳24篇未曾结集出版过的小说。小说控制人类
鬼吹灯前传2-契丹神墓 本书特色 神秘火狼誓死守陵,千年古尸神秘复活,一切都从一枚火狼肝开始……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鬼吹灯2契丹神墓鬼吹灯前传2-契丹神墓 内...
明清稀见小说坊----萤窗异草 本书特色 《萤窗异草》: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似海如林。但在几大名著光芒的掩盖下,有很多作品几近被人遗忘。这使我们很难领略中国古代小...
乌托邦 本书特色 日本当红推理小说家湊佳苗再续《告白》里的“恶童”心计,推理小说经典必读。在鼻崎町出生、长大,和高中同学结婚的堂场菜菜子,一边张罗着当地乌托邦商...
黄金手-赚钱是一门大学问-8 本书特色 赚钱是一门大学问 乱世藏金盛世藏宝,古玩珍宝财产富豪教你如何鉴定收藏,教你如何赚钱发财 ...
《湖滨案》内容简介:荷兰汉学家高罗佩重写初唐名臣狄仁杰传奇 兼具中国古典文学雅韵与西方侦探小说妙趣 □全新无删减译本 □高罗佩
金盏花 本书特色 《金盏花》是一部新时政情感小说,作者桂严以女主角丰子言的活动为主线,从而网罗人物、讲述故事,组织并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叙述的视角以丰子言的视线所...
烟囱宅之谜 本书特色 “让读者一直猜测,直到故事结尾。”——《文学评论》 烟囱宅之谜 内容简介 战后的赫索斯拉夫准备恢复帝制。即将成为国王的迈克殿下秘密来到英国...
集结号 本书特色 一个人活着,承受四十七信人的死去。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被掩埋的真相,二十多年艰难的寻找,只为证明,每一次牺牲都是无价的!集结号 内容简介 一...
逃学生 本书特色 当绝大多数同龄人在“错误教育”的折磨下痛不欲生的时候,福井勇已经上路了。这位年仅十七岁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极权主义掷地有声的说了...
《空屋》内容简介:山间坡顶,一栋造型奇特的别墅里,房主全家失踪,只留下一地脚印,和一把古旧的椅子。为什么砸下重金造房又满心
地下的鸽子 本书特色 日本织田作之助奖得主西加奈子新作强势上市近距离狙击沉沦于城市霓虹中的边缘人的生存状态他们落魄、卑微,不被社会认同,却顽强而可爱。心已死,再...
神巫之爱·一个天才的通信-沈从文小说全集·卷五 本书特色 权威国内研究沈从文**人凌宇主编纯美国家一级美术师李晨插图全面收录作者目前面世的所有小说原貌*大程度保...
《电视剧《她和他的恋爱剧本》原著小说《我的妄想症男友》》内容简介:本书完美融合“前世记忆+诅咒命运+历史悬疑+商战言情”于一体
《儿子与情人》内容简介:本书是D.H.劳伦斯的成名之作。小说前半部着重写了保罗和其母亲之间俄狄浦斯式的感情。后半部则着重写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