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听爷爷的话,执意要去捅爷爷窗沿下的马蜂窝的我,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冯骥才《捅马蜂窝》)做了好些布袋子,一心想为绿色奥运作贡献的李姗,却在人们的哄抢中频频遭遇踩蹯。(王奎山《布袋子》)才入伍两年却学着老兵的做派过生日的董小乐,*终引发了一场大火。(石钟山《生日那场火》)给老板当保镖的武生侯三*终没能通过老板的考验,他把老板塞过来的一沓钱塞进了一卖艺盲人的口袋。(张国平《武生》)
王蒙、石钟山、冯骥才、张国平、聂鑫森、沈石溪、蔡楠、奚同发、宗利华……150多位作家贴近时代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新小小说佳作,内容充实、简约精致、可读性极强,一个个短小的故事,或针砭时弊,或启迪心智,或不断提出新的视角、新的思想,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个广阔的文学舞台。
2008年度小小说,是由中国小小说界权威选家从全国上百种文学刊物当年发表的近千万字小小说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小小说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小小说。
捅马蜂窝
爷爷的后院很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一只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蠓虫儿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住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孤注一掷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强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处理,也没能使我那肿疮迅速消下来。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这一下可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马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
“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那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却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过去的旧巢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
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布袋子
说一说李姗的事。
李姗是我的同事。本来已经退休,可以在家里优哉游哉地过日子,但*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她陷进一场极大的苦恼之中。
一切都源于那天的一个电视节目。那天上午没事,李姗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
电视说的是英国一个小镇上发生的事:一个女人为了呼吁小镇公民的环保意识,做了大量的布袋子送人,让人们买菜的时候用,以代替塑料袋。小镇上的居民被她的行为所感动,纷纷使用布袋子。他们的口号是:让塑料袋退出我们的生活。
李姗看完电视之后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然后李姗锁上门走到街上,在商店里买了一大卷绿色的棉布,回家就做起了布袋子。李姗的家里有一台蜜蜂牌的缝纫机。三十多年前,这可是李姗家里的一件宝贝,是令李姗在女伴中间引以为荣的大件。如今,正好可以拿出来像李姗本人一样发挥余热了。
一百个布袋子很快就做好了。那天早晨,当李姗拿着一百个布袋子在大华市场门口向买菜的人们散发的时候,李姗的心里甚至隐隐地升起了一种自豪感—— 一个人,当她的行为是在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而添砖加瓦的时候,心里涌起这种自豪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请不要错误地认为我的同事李姗是一个追名逐利的人,她绝对是一个安分守己、不事张扬的女人。她选择远离自家社区的大华市场门口作为她散发布袋子的地点,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李姗向买菜的人散发布袋子的时候,也像那位英国妇女一样,呼吁人们使用布袋子,远离塑料袋,为绿色环保作贡献。末了,李姗还即兴地加上一句:“为2008奥运会作贡献!”接受赠品的人们无不点头、微笑,赞同李姗的主张。
其后的几天里,每天清早起来,李姗都要到大华市场门口去,她想看看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她想看看有多少人使用了她做的布袋子。奇怪的是,她没有见到一个人使用她做的布袋子。这让李姗多少有点儿失望。但很快,她就从失望情绪中走出来了。买菜的人那么多,哪天清早恐怕都有几千人哩。那么多的人里,一百个布袋子算个啥呀,简直可以说是沧海一粟。看来做的布袋子还是太少了。于是,李姗就又做了一百个布袋子拿到大华市场门口去散发。还是那些话,远离塑料袋,为绿色环保作贡献,为2008奥运会作贡献。接受李姗赠品的人们照例是点头、微笑,赞同李姗的主张。
…………
当李姗第五次在大华市场门前散发布袋子的时候,出了一点儿事。在那之前的一天,刚刚下了一场雪,地上到处都是积雪。可能因为李姗已经是第五次在同一个地点散发布袋子,不少的人已经认出了她(当然她不认识他们)。当李姗一出现在那里的时候,人们马上把她团团包围起来,并且纷纷伸出手来向她索要布袋子。由于想要布袋子的人太多,局面就有些失控。这时,一个高个子的男人一把从李姗的怀里抢过所有的布袋子,说,我来替你发吧。人们听他这样子说,又把注意力转向了他。就在这时,汹涌的人流一下子把李姗挤倒在地上,但是,并没有人发现李姗已经被挤倒在地上,大家纷纷踩踏着李姗的身体,扑向那个高个子的男人。
等人流散去,当李姗自己从雪地上爬起来的时候,她的身上已经被人们的鞋底印上了不少的泥痕。就在这时,李姗看到了一个令她寒心至极的场景:一个已经抢到布袋子的胖女人发现自己的皮鞋被人踩上了泥污之后,竟然毫不犹豫地用刚刚抢到手的布袋子擦拭皮鞋上的泥污。完了之后,就像丢弃一块破抹布一样,随手把布袋子丢在了地上。一阵冷风吹来,布袋子被吹得飘来荡去。这时,李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尴尬风流
春天来了,老王到远郊的河边去玩。他看到河里安装了一些四四方方的设施,一半在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中,他觉得很奇怪,他问同行的人,那是什么?
一个人回答说,估计是要铺设河底电缆吧。
另一个回答说,估计是拉电线吧。
一个人说:“是不是要垫一个人工岛呢?”
一个人说:“是不是要表演水上杂技呢?”
谁也说不清楚。
老王来劲了,他见人就问,请问那是干什么的?回答和上面已经列举过的差不多,多了两样是“不知道。”还有“谁知道呢?”
“谁知道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句子。上世纪60年代咱们的《译文》杂志(后改名《世界文学》)上刊登的萧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上,就写过主人公拉古尔洛夫私自释放了他的一个与反革命富农关系暧昧的女情人。这一段落的*后,作者写道:“也许这一次拉古尔洛夫给她的印象有些不同吧,谁知道呢?”
那次搞得老王挺感动,谁知道呢?
后来,一个河边的人告诉老王说那是氧气罐,需要给河水输氧气,不然会出现蓝藻,去年不就出现蓝藻了吗?
什么?河流都需要输氧了?现在的技术可真先进,估计往后一棵树也需要氧,一朵花也需要氧,一只蚊子也得有氧才能叮人,而被叮者更需要输氧才能经得住一叮一咬。
他想起了病房里给重症病人输氧的情景。年岁大了,常常到病房看望老朋友的*后一面,他悲哀而又留恋,过往的好时候到哪里去了呀?
……
《帷幕》内容简介:波洛与挚友黑斯廷斯的探案生涯回到了原点,他们再次相聚于斯泰尔斯庄园——正是在这里,初到英国的波洛解决了第
蝴蝶过期居留 内容简介 在相爱之前,也许我们曾经相遇。在流淌的岁月里,我们从未分开,而是重叠又重叠……暗恋邵重侠的范玫因,为了能见到他毅然决然去学长笛,不开心的...
灼热的天空-精装 本书特色一把燃烧的军号,一个血性的军人,一个苟且的阴谋,一桩张扬的命案,沸腾了整个晦暗的夹镇。夹镇新上任的税务所长尹成,刚从战场上归来,身上带...
《白鹿原》内容简介: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林名著精选)》内容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一部的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
警察手记(京师四小名捕破案传奇) 本书特色 新浪名博萨苏与京城名捕老尹合力打造警察故事!他们雷厉风行,他们诙谐有趣,他们可敬可佩,他们可爱可亲。见过能侃的,没见...
刘心武精选集 本书特色 《刘心武精选集(精)》是从刘心武先生的众多已发表作品中精选出*能代表作者风格、*能展示作者各阶段文学历程的作品集。其中包括《班主任》、《...
《微妙》内容简介:★法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在女人耳边讲悄悄话的新生代法国情人”大卫·冯金诺斯代表作 ★入围龚古尔文学
《长日将尽》内容简介:★201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代表作、布克奖获奖小说 ★长日将尽,一曲帝国衰落的挽歌,一场擦肩而过的爱
《孽海花》内容简介:本书是我国近代一部著名的谴责小说。全书以金雯青、傅彩云(影射洪钧和赛金花)的故事为线索,描写晚清社会种
《梦蛇》内容简介:★1979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1979年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 ★1979年轨迹奖最佳长篇小说 这是一个核战后的未来世界
血色破晓 本书特色《血色破晓》讲诉的是主人公无意中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抗战时期国民党驻军通过清人王夫之《永历实录》一书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张献忠覆国时藏在凌霄山的...
铁狮王·铁狮镖 内容简介 《铁狮王铁狮镖/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是一部民国武侠小说。郑证因的武侠小说对情节的整体性重视尤其突出,主要以“恩仇结”和“英雄会”的经...
医生笔记-4 本书特色男女是人的性别,医生是一种职业,两个话题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英俊潇洒的冯笑阴差阳错地当了一名妇产科的男医生,许多说不清道不明、不便说也...
琉璃美人煞-上卷-五周年珍藏本 本书特色【禹司凤&褚璇玑】千与千寻千般苦,一生一世一双人! 初遇没有惊鸿一瞥,有的是他发音不标准的中原话,她差点弄伤他养的小银花...
鼠年 本书特色16岁女孩珀尔的生活被爸爸打来的15个未接来电和一条语音留言彻底改变了:你妈妈难产,速来医院。 珀尔*终没能赶上见妈妈*后一面。妈妈的突然离世彻底...
那些年海贼王告诉我们的 本书特色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有自己的疤。抛开罗盘的束缚迎着烈日掌舵人生起航向着自由的梦想前行永不停止! 我就是要当海贼王!那...
《福尔摩斯冒险史》内容简介:《血字的研究》和《四签名》问世后,柯南·道尔开始在杂志连载福尔摩斯的系列故事。刚完成六个,他就
红血女王III:国王之囚 本书特色 从绞刑犯到阶下囚,国王的痴迷成了梅儿*好的护身符。逃过又残暴又温柔的囚禁,她再次面临抉择。到底该携手并进还是分道扬镳,她爱的...
黄金在天上 本书特色 天堂实在太高太远,真的不敢想要能够活着升天,某歌星读完这本书,与绝交十年的作者摆酒言和、抱头痛哭。黄金在天上 内容简介 黄金在天上舞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