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

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

作者:赖建诚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02-01

评分:5分

ISBN:9787308065498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的中心命题,是通过严复译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来了解西洋经济学说在晚清中文概念与词汇尚不足的情况下,是以怎样的思想方式和具体的言辞引入中国。从追求富强的角度来看,这本以提倡“自由放任”、“反重商主义”和“*小政府”为主旨的《国富论》,对清末的知识界以及积弱的经济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又是如何。

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 本书特色

《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复论》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 目录

1 综观概述1.1 主题与架构1.2 初期的介绍1.3 《原富》的诞生与修订1.4 严复研究2 《国富论》的传播2.1 斯密的经济思想2.2 《国富论》的内容2.3 各国的翻译2.4 各国的回应3 《原富》的翻译和案语3.1 翻译的动机3.2 误译与扭曲3.3 案语解析4 严复对《国富论》的理解4.1 对一般论点的理解4.2 对斯密的批评4.3 对斯密的赞许4.4 余论5 严复的经济见解5.1 中国经济的弊端5.2 经济自由主义5.3 其他经济见解6 结论6.1 回应6.2 评估6.3 省思6.4 后续研究附录 西洋经济思想对晚清经济思潮的影响1 绪论2 晚清经济症候的历史根源3 经济思潮的类型4 西洋经济思想的影响5 结论与余论参考书目

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 节选

《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复论》与中国》的中心命题,是通过严复译案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来了解西洋经济学说在晚清中文概念与词汇尚不足的情况下,是以怎样的思想方式和具体的言辞引入中国。从追求富强的角度来看,这本以提倡“自由放任”、“反重商主义”和“*小政府”为主旨的《国富论》,对清末的知识界以及积弱的经济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又是如何。

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 相关资料

1 综观概述本书的中心命题,是通过严复(1854-1921)译案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9-1790)的《国富论》(或译为《原富》,1776年初版),(1)来了解西洋经济学说在中文词汇与概念尚不足的情况下,是用哪种词语和“思想方式”传人的?(2)从追求富强的角度来看,这本以提倡“自由放任”、“反重商主义”、“最小政府”为主旨的《国富论》,对清末的知识界和积弱的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与作用?1.1 主题与架构第1章在说明本书的命题与架构之后,综述19世纪末中国对斯密和《国富论》的介绍,以及严复在1896-1901年间译案此书的经过与感受,然后分析论述学界对严复研究的成果。第2章先介绍斯密的经济思想,以及《国富论》的主要内容,之后解说此书在其他非英语国家有过哪些不同的译本,这些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各异的国家,对《国富论》所传达的经济思想,产生过哪些不同的反应。有了这项国际性的比较之后,才更能理解:此书在中国只有过4种译本,比起日本的14种和德国的10种,热烈度并不高。中国各界对此书的反应,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也只能说是平淡无奇。第3章分析为什么严复要译这本书,以及《原富》是怎么翻译的。政治经济学并非严复的专业,他如何把这本开创古典经济学说体系的《国富论》,在文字上浓缩译成“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的《原富》?从严复310条6万余字的案语中,可以看出他有“托译言志”的倾向,也可以看出他对经济事务的见解,有不少是“即兴式”的,是“语意膨胀式”的,而非有系统、有组织、有理论基础的。第4章根据这些案语,分析严复对《国富论》内容的理解。斯密除了论述国家经济富强的性质之外,从经济理论发展史的观点来看,他也提出了一些相当影响后世的经济理论(例如“看不见的手”)。严复是怎么译介这些概念的?他的理解可靠吗?严复对斯密的学说有过哪些批评与赞许?第5章再度从严复的案语,来分析他自己的经济见解:(1)他认为中国的经济有哪些弊端?(2)他心目中的经济自由主义,具体而言有哪些内容与主张?(3)他对一般经济事务与政策有哪些意见?我认为这些内容展示出:严复对各种经济问题是有他的见解,但还谈不上经济“思想”。第6章的主题是《原富》出版之后,中国知识界有哪些响应?第6.1节举例说明严复翻译西洋名著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以及不同立场人士对严译的批评;之后以梁启超对《原富》的评介为例,说明此书在中国知识界被接受的程度。第6.2节分析论述《原富》

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 作者简介

赖建诚(lai@mx.nthu.edu.tW,www.ecorl.nthu.edu.tw),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2-1993)。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专攻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学术著作:《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1912-1949》(1990)、Adam Smith aCFOSS Naaons.Translan'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WealthofNations(2000,OxfordUP,主编)、《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2002)、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2004)、《梁启超的经济面向》(2006),《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2008)。半学术性的文集:《重商主义的窘境》(1992)、《年鉴学派管窥》(译著,1996,2003)、《绿野仙踪与中国》(1998),《西洋经济史的趣味》(2008)。译有雷蒙·阿隆《入戏的观众》(1987,1992,2000,2006)、西蒙·波伏娃《波伏娃的告别:与萨特的对话》(2002,2006)、《波伏娃的告别:再见,萨特!》(2002,2006)。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