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

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

作者:方明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年:2009-02-01

评分:4.8分

ISBN:9787802145054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 内容简介

同一座军校,同一个宿舍,同一个食堂,同一个训练场,为国共两党、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近现代史上声名显赫的军事人才。蒋介石把他们视为命根子,周恩来对他们更是爱护有加,然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聚于团结,终于纷争。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些黄埔精英们半个多世纪以来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慨与反思……
本书在搜集、考证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在保持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在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上,真实地凸显了发端于黄埔军校的两党高级将领们沿着“同学、战友、敌手、朋友”的变化轨迹表现出来的独特交往。

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 本书特色

他们是黄埔军校的师生或同窗,是东征北伐中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抗日战争中共御外辱的兄弟,是为信仰分道扬镳战场厮杀的对手,是为民族复兴一笑泯恩仇的朋友……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政治舞台上,际会风云、推波助澜的出身黄埔军校的国共两党决策人物和高级军事将领之闻的交拄恩怨,构成了复杂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图解和脚注。
这是一本从某个角度填补国共两党关系正史之不足的纪实性专著,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和可读性。

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 目录

楔子
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军校
军校的灵魂:蒋介石和周恩来
大时代的将才孵化器
声名显赫的教员和学员
黄埔岛今昔
**章时代的召唤
**节携手创黄埔
多方力量的凝聚
校长人选风波
国共精英黄埔共事
蒋介石容不下的政治教官
蒋介石笼络周恩来
“我反蒋没有个人恩怨”
“红色教官”
几名黄埔名将的命运纠葛
光彩熠熠四期生
第二节优秀师生共聚黄埔
蒋介石与他的救命恩人陈赓
陈赓为宋希濂挑担结谊
陈诚赢得蒋介石的青睐
影响杜聿明一生的人和事
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看中胡宗南
晋升*快的关麟征
王尔琢、贺声洋、黄鳌协助郑洞国
林彪曾与他同学
第三节分歧初显
矛盾的激化
“青军会”出风头
“孙文主义学会”的火药味
黄埔两派的明争暗斗
杜聿明投奔蒋介石
第四节东征、北伐共生死
学生军初露锋芒
周恩来筹建铁甲军队
东征中的齐心协力
陈明仁赢得蒋介石的赞赏
陈诚一炮“走红”
周恩来选中叶挺
携手北伐与潜在危机
第二章分道扬镳
**节国共**次合作破裂
蒋介石对共产党动手了
“到底打不打国民党的旗”
火中涅榘
第二节各为其主
陈诚不敌林彪
宋希濂选择了蒋介石
誓不两立黄埔生
红军中的黄埔生遭劫难
第三节“围剿”与“反围剿”
跳出包围圈
庐山,“剿共”训练营
蒋介石与陈诚的相互依存
胡宗南得宠
蒋介石利用卫立煌
宋希濂和瞿秋白
第四节相会古城
请战风波
恢复往来
陈诚的固执与卫立煌的转变
第三章同仇敌忾
**节捐弃前嫌共御外辱
抗战还得谈判!
壮哉,黄埔师生
陈诚助蒋下决心
黄埔精英联手血战淞沪
宋希濂亲兵爱将
卫立煌与中共高层的往来
朱德肯定卫立煌
同祭名将戴安澜
关麟征遭冷落
李弥的升迁
第二节互敬互重携手同仇
政治部主任和校长的恩怨纠葛
卫立煌的“入党”风波
礼尚往来
“我不能打八路军”
第四章谈判桌上的较量
**节祥和与机锋
新一轮的较量
蒋介石欲摆“鸿门宴”
毛泽东重庆访友赢声誉
夹缝中的张治中
第二节共绘“蓝图”
停战令及其他
马歇尔的介入
三委员
耿飚与陈明仁“打赌”
“就用这个欢迎老同学?”
“你也是黄埔生?”
第三节谈判破裂
纸上的蓝图
“学生是三期的”
和平烟幕下的针锋相对
告别
第五章战场上的较量
**节硝烟再起
历史不可逆转
胡宗南“打不过”老同学陈赓
杜聿明执行蒋介石*后的命令
“卫”道士的悲哀
陈明仁让林彪吃了“亏”
郑洞国投诚
二十年一致后的背叛
陈诚惹众怨
第二节与蒋决裂
曾泽生率部投诚
傅作义英明抉择
陈明仁岳麓山举义
第三节愚忠的代价
宋希濂与陈赓的重逢
杜聿明被俘
出尽洋相的李弥
第四节大一统
“共产党的”代表
肱股之臣
“恩来像是变了个人”
周恩来为张治中化忧
第五节对峙
*是仓皇辞庙日
绝望的乡愁
剑拔弩张
第六章相逢一笑
**节混沌初开
卫立煌与蒋介石翻脸遭软禁
卫立煌秘密出走
毛泽东器重张治中
第二节艰难的转变
“四望楼”里的改造生活
脱胎换骨
特殊学堂
悔过的特务与固执的将军
被俘将领获释
第三节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卫立煌回归故里
关麟征思念故土、旧友
渡尽劫波师生重聚
杜聿明受到尊重和帮助
诤友张治中
海峡那一边
转机
回到出发点
久违了,黄埔岛
结语——携手未来
后记

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 节选

同一座军校,同一个宿舍,同一个食堂,同一个训练场,为国共两党、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近现代史上声名显赫的军事人才。蒋介石把他们视为命根子,周恩来对他们更是爱护有加,然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聚于团结,终于纷争。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些黄埔精英们半个多世纪以来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慨与反思……
《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在搜集、考证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在保持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在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上,真实地凸显了发端于黄埔军校的两党高级将领们沿着“同学、战友、敌手、朋友”的变化轨迹表现出来的独特交往。

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 相关资料

一、林徽因:绚烂人间四月天
她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她拥有建筑家的眼睛,诗人的心灵。她才艺出众,风华绝代,令很多同时代优秀人物为之倾倒;她隶属于“五四”后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经历了民族灾难和国家战乱的艰难困窘,在辞世前的建国初期,用最后的生命光热,在自己的领域留下了不朽建树。
林徽因,她诗意而理性的一生,丰饶繁复,绚烂至极。
1904年,林徽因(早年写作徽音)
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少女时代,她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就表现出了卓然不群的超人颖悟。16岁那年,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携她赴西欧访问,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在这次难得的旅行中,增长见识,开阔胸怀,“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同年九月,林徽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英国圣马利学院。在伦敦期间,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林徽因常和她在假日里一起出去写生、作画。她脑海里的建筑与艺术在相互契合中,迸发出一道道强光,照彻着她绮梦的天空。
在一个雾蒙蒙的初冬,林徽因与前来拜会自己父亲的徐志摩,在伦敦的寓所里初次相见。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北大读书时就相识。那时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林长民是教育总长,两人过从甚密。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入室弟子,常在梁府见到林长民。林长民很有个性,锐气逼人,能言善辩,谈锋极健。他和徐志摩一见如故,并成忘年之交,常以“小友”称志摩。那时,这位日后声名赫赫的诗人,刚从美国转学到剑桥不久。起初,徐志摩只是把林徽因当作一个俊秀可爱、思维活跃、识见明澈的小姑娘,谈济慈,雪莱,萧伯纳

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 作者简介

方明。湖北人,生于黑龙江,长于北京。下过乡,当过工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现任湖北省地方志学会秘书长、总编室副主任、副主编、调研员。 历年除工作中份内的编辑出版业务外,有《海空军抗战纪实》、《近代中国演义》、《壮怀激越古荆州》、《武汉旧日风情》、《武汉掌故集粹》、《荆楚群星》、《湖北省情概览》等十余部著述问世,并发表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数十篇,共约三百余万字。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