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是人际文明相处的准则,是国家合法性的标准,是国内宪法和国际法律条约的基石。作为国际社会政治与道德的重叠共识的核心,人权既是一个法律概念,也是一个道德概念。在人权的坚硬的法律外壳的里面,蕴涵着深厚的伦理内核。以人权的法律形式为研究对象者,为人权法学。以人权的道德意蕴为研究对象者,为人权伦理学。
本项人权伦理学研究,不仅涵盖人权的内涵、人权的论证以及人权间的冲突等基本内容,凸显了人权作为主观权利的本质特征以及普世性、基础性、道德适用性的重要性质,揭示了人权与东方文化、人权与尊严、人权与民主、人权与法律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且还从人权的视角,对平等、公正、关爱等重要伦理范畴以及功利主义、契约主义、德性论、责任伦理、康德形式化的道德法则(义务论)等伦理学派的价值旨趣进行了阐释与解析,同时也展现了应用伦理学的勃兴对于深化人权的伦理学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书不仅涵盖人权的内涵、人权的论证以及人权间的冲突等基本内容,而且还从人权的视角,对平等、公正、关爱等重要伦理范畴以及各种伦理学派的价值旨趣进行了阐释与解析,同时也展现了应用伦理学的勃兴对于深化人权的伦理学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本书思想深刻、论证严谨、表述清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篇人权的内涵
**章人权的基本概念
本章“人权的基本概念”由“人权的定义”和“人权是一种主观权利”两节构成。“人权的定义”是全部人权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它表明人权是权利的一种,因而具有一般权利的基本属性。“人权是一种主观权利”则是对人权概念的进一步深入的说明,它表明人权作为一种特殊权利,拥有着一种不同于一般权利的独特的属性。
**节人权的定义
所谓人权,是作为个体的人在他人或某一主管面前,对于自己基本利益的要求与主张,这种要求或主张是通过某种方式得以保障的,它独立于当事人的国家归属、社会地位、行为能力与努力程度,为所有的人平等享有。
人权概念的建构是以权利概念的建构为前提的。依据美国政治与社会哲学家范因伯格(Joel Feinberg)的观点,“权利是一个人针对其他人就某种事物的特殊质量的要求”。这项定义蕴涵着四个要素。**,“一个人”或“某个人”是权利的载体。他对自己的权利提出主张。第二,被“针对的其他人”是权利的应答者、责任者或履行义务者,比如国家。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要针对该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是消极义务,则意味着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不阻止权利载体做或不做某事;如果是积极义务,则意味着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为了权利载体去做某事。第三,“就某种事物”指的是权利的具体内容或权利的对象,比如“生命、自由、财产不受侵害”或“应享有*低限度的社会保障”等。第四,“特殊质量的要求”指的是权利意味着一种要求或愿望,这种要求或愿望有别于一般的、随意的要求或愿望之处,在于权利载体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可以追索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相应的义务,必要时甚至可以通过实施制裁使权利得以履行。
……
甘绍平,1959年生,江西南昌人。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伦理学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伦理智慧》,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传统理性哲学的终结》,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中国哲学的精髓》,达姆施塔特学术图书协会(WBG)出版社,1997,德文版。《客观理性哲学——理论与思维方式》,慕尼黑ARSUNA出版社,1994,德文版。
**篇人权的内涵
**章人权的基本概念
本章“人权的基本概念”由“人权的定义”和“人权是一种主观权利”两节构成。“人权的定义”是全部人权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它表明人权是权利的一种,因而具有一般权利的基本属性。“人权是一种主观权利”则是对人权概念的进一步深入的说明,它表明人权作为一种特殊权利,拥有着一种不同于一般权利的独特的属性。
**节人权的定义
所谓人权,是作为个体的人在他人或某一主管面前,对于自己基本利益的要求与主张,这种要求或主张是通过某种方式得以保障的,它独立于当事人的国家归属、社会地位、行为能力与努力程度,为所有的人平等享有。
人权概念的建构是以权利概念的建构为前提的。依据美国政治与社会哲学家范因伯格(Joel Feinberg)的观点,“权利是一个人针对其他人就某种事物的特殊质量的要求”。这项定义蕴涵着四个要素。**,“一个人”或“某个人”是权利的载体。他对自己的权利提出主张。第二,被“针对的其他人”是权利的应答者、责任者或履行义务者,比如国家。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要针对该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是消极义务,则意味着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不阻止权利载体做或不做某事;如果是积极义务,则意味着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为了权利载体去做某事。第三,“就某种事物”指的是权利的具体内容或权利的对象,比如“生命、自由、财产不受侵害”或“应享有*低限度的社会保障”等。第四,“特殊质量的要求”指的是权利意味着一种要求或愿望,这种要求或愿望有别于一般的、随意的要求或愿望之处,在于权利载体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可以追索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相应的义务,必要时甚至可以通过实施制裁使权利得以履行。
……
甘绍平,1959年生,江西南昌人。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伦理学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伦理智慧》,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传统理性哲学的终结》,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中国哲学的精髓》,达姆施塔特学术图书协会(WBG)出版社,1997,德文版。《客观理性哲学——理论与思维方式》,慕尼黑ARSUNA出版社,1994,德文版。
《精神分析与佛学(展开的对话)》简介:精神分析起源于100多年前维多利亚时期的奥地利,它的目的是帮助人达到心理上的自由;而佛学
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 本书特色 《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是《保富法》《心相篇》两部古代著作的合集。《保富法》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所作。此书写于1942 至1...
劝勉录 本书特色 ★ 和《沉思录》、《忏悔录》齐名的著作,流传近两千年。首次出中文版!★ 联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不朽作品,“沙漠教父”们的智慧之源。★ 劝勉大众超...
《佛教汉语研究》内容为:佛教混合汉语(BuddhistHybridChinese),简称佛教汉语(BHC),指的是以翻译佛典的语言为代表的汉文佛
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 本书特色 《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是一部多角度、全方位探讨儒家文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倡导“价值中立,方法多元”,主张跳出儒家以反观儒学,尝试...
道德真经注 本书特色 《道德真经注(繁体竖排版)》: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老子道德真经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宋代大文豪苏辙所作老子注释。又名:《老子新解》、《道德...
老子的帮助-[最新修订本] 本书特色 以王解老,王蒙对老子“无为”的阐发给“与时俱进”“有为”的当代人的精神困顿提供了一剂解药。老子的帮助-[最新修订本] 内容...
尚书集释 本书特色 《尚书集释》是著名学者、台湾中研院院士屈万里先生代表作之一。作者在其早年《尚书释义》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增补,更参酌了民国以来的许多学术成果,尤...
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考察了自20世纪以来全球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分野、地理背景和理论问题,*大范围地涵盖了全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动和争论...
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特色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带给人们的探索永不停止,古圣先贤们的思想蕴涵无穷思辩...
哲学的慰藉 内容简介 该书介绍了几位哲学家及其思想。书中设有“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挫折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等六个专题内容。哲学的...
哲学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罗素是当代西方*知名和*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也是*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他在数理逻辑的...
重新认识你自己 本书特色 ★ 《重新认识你》克里希那穆提经典作品隆重再版。★ 迄今为止*畅销的克氏作品系列。重新认识你自己 内容简介 简介★ 《重新认识你》克里...
生形而上学美学 内容简介 后形而上学美学必须清洗传统形而上学美学、主体论美学、实践论美学的思想尘埃,和以知识论和总体论为基础的美学划清界线,它主张接纳智慧论,借...
孔维勤说鬼谷子言谋天下-国学魅力经典解读 本书特色 鬼谷子是《易经》思想的继承者,在天时、地利、人和思想的引导下,融合[天人合]之道,将[天人感应]实现在现实人...
人间是剧场 本书特色 修行的真正目的,是学会控制自心,使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控。就好比我们看电影,因为知道它是假的,所以即使会动感情,也能随时跳出故事场景,这就是...
《圣经正典》记录了基督教如何撰写和收集圣经的过程,阐述了圣经正典是如何在历史上形成成的。为此作者在历史框架之中展开分析,其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建国初期对唯心主义的四次批判(精 哲学卷) 内容简介 《建国初期对唯心主义的四次批判》为《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中的哲学家卷,涵盖...
中庸 本书特色 《中庸》作为平民的哲学,其核心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它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在处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上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一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1年8月至1853年3月所写的政治论著、时事评论、声明和文件。这一时期,1848-1849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