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一书,以清代史馆研究为枢纽,对有清一代史馆修史的发展、成就及其与诸方面之联系,尤其是与一代政治风云相起伏、相影响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和考察,视野开阔,剖析深刻,将清代史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全书的学术创新价值,我想至少有三点是值得称道的。一是首次系统阐明了清代史馆的机制及运作方式,书中利用大量档案资料,对一些重要史馆的设立过程,史馆与内阁、翰林院的关系,史馆的管理制度、史料的征集途径等问题做出详细分析,总结了清代史馆制度的特点。二是深入考察了史馆中史官的活动与官僚体制的关系,并对史馆修史、幕府修史与私家修史三种不同修史形式的关系进行讨论,说明它们之间既存在矛盾又互相补益的事实。从一个角度展现了清代史学整体的、动态的发展。三是探讨了清代史馆与政治的互动。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本书正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通过具体的史料和事例,深刻揭示了史馆修史与清廷政治斗争、帝王文治、民族问题、边疆问题的关系,展示了专制政治下官方史学的政治化特征。
清代是中国史馆制度发展的顶峰。清代史馆修史与幕府修史、私家修史三者之间既相互争斗又相互补益,共同描绘了清代史学绚烂多姿的图画。史馆修史与清廷政治斗争、学,通过官方史学来配合政治决策,使历史学在清代政治动作、文化发展、文治兴盛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方面,史馆修史还与宋学、汉学以及西学纠葛在一起,相互影响,既有融合,又有矛盾。书中凝结了作者研究上述问题的有创拓性的见解。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一书,以清代史馆研究为枢纽,对有清一代史馆修史的发展、成就及其与诸方面之联系,尤其是与一代政治风云相起伏、相影响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和考察,视野开阔,剖析深刻,将清代史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全书的学术创新价值,我想至少有三点是值得称道的。一是首次系统阐明了清代史馆的机制及运作方式,书中利用大量档案资料,对一些重要史馆的设立过程,史馆与内阁、翰林院的关系,史馆的管理制度、史料的征集途径等问题做出详细分析,总结了清代史馆制度的特点。二是深入考察了史馆中史官的活动与官僚体制的关系,并对史馆修史、幕府修史与私家修史三种不同修史形式的关系进行讨论,说明它们之间既存在矛盾又互相补益的事实。从一个角度展现了清代史学整体的、动态的发展。三是探讨了清代史馆与政治的互动。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正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通过具体的史料和事例,深刻揭示了史馆修史与清廷政治斗争、帝王文治、民族问题、边疆问题的关系,展示了专制政治下官方史学的政治化特征。
著者以官设史馆为枢纽,对一代史学兴衰及其与诸方面之联系,尤其是与一代政治风云相起伏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视野开阔,难度甚大。由于有坚实的史料为依据,故而言之成理,令人信服,对深化迄今为止的清代史学研究,无疑是一个重要贡献。——陈祖武作者通过论说清代史馆而讨论史馆与政治的关系,这在研究史馆制度上是更深入了一层,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吴怀祺本文以极开阔的视野,缜密的思考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法,将清代史馆的建制、功能、成就、影响等作了精确而缜密的论述,尤其是对以史馆修史为主体的清代史学发展中的帝王意志、社会盛衰、学术变迁、民族矛盾、边疆冲突等与之相关的政治问题作了精辟而系统的阐发,见解独到,剖析深刻,发前人所未发,以自成一家言的风采,将清代史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高度。本文在历史撰述与当代政治的相关问题上做出的新的探索和提出的一些有关史学认识与撰述的规律性见解,对中国史学的整体研究亦做出了可以引领时代学术风尚的贡献。 ——杨燕起本文突出的特点或意义,在于跳出传统单纯以史学文体作为研究对象,单向探讨史学发展问题的樊篱,打破旧的历史文献及中国史学一般的研究畴域,转换研究视角,通过对史学与社会政治、史学与制度、官修与私修史学等多方位互动关系的探讨,展现清代史馆官修与清代政治的密切关系。有助于读者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清代史馆修史乃至整个清代史学。 ——向燕南
王记录,1964年生,河南范县人。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古籍所,分别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河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和清代学术史的教学与研究,曾出版《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清代卷》(黄山书社2002年版)、《钱大听的史学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台湾史-增订版 本书特色 《台湾史》较为完整、系统地介绍了1945年以前台湾地区历史的演变过程,对英国、美国、日本、沙俄、德国的侵台计划和事件,尤其是对日本当局...
贺昌群译文集 目录 宋刊《大唐六典》及《通典》唐畏安之春昆曲的演交与皮黄稠的繁典科兹洛夫发现南宋板童美人圆考《到知远诸宫调》考郎世宰傅考略文字的起源敦煌取经记喜...
贵霜史研究 本书特色 《贵霜史研究》是集作者余太山二十余年研究心血而成,范围囊括贵霜帝国的渊源、创国、兴盛和没落等几个历史阶段。众所周知,贵霜帝国史料非常稀少,...
《如何看懂艺术》内容简介:本书从欣赏西方艺术的第一站——意大利开始,由翁昕带领读者重回伟大艺术的诞生地,亲临罗马、梵蒂冈、
《我国对外报道编译的新修辞理论研究》内容简介:本书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以传播效果为核心、以西方新修辞学为理论框架的我国对外报道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出生于波兰华沙,1938年随父到加拿大,1950年来美国哈佛大学深造,195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留哈佛大学国际
《丹麦女孩》内容简介: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曾在自己的生命中努力挣扎,想要了解我们是谁,并且接受那个真实的自己。学会接纳
丰饶-哈尼族奕车人的亲属关系 内容简介 发源于云南省西北部的红河是一条跨境河流,东南向从云南省河口县出境后在越南河内市流入南海北部湾。红河两岸,聚居着多种民族,...
明代宫廷典制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明代宫廷典制史(套装上下册)》: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明代宫廷典制史-(全二册)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宫廷典制,包括宫室建制...
《赵晓生交响作品集(总谱):简约四章》内容简介:本书是一组管弦乐组曲,创作于1986年。赵晓生,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与教
《中美合作所与太平洋战争》内容简介:抗战时期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是中美两国联合抗日的情报机构、训练机构,分别由中美两国
血榜-中国科举疑案 本书特色科举是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在古代设科考试,选拔知识分子任官的制度,因此科举与政治、社会密切相关,甚至成为统治者、权臣进行政治斗争、实现...
打回老家去-原东北军111师纪实 本书特色 《打回老家去》内容简介:《打回老家去》讲述了原东北军111师的起源、发展、壮大以及111师所经历的各重大战斗战役的过...
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4 目录 考古学研究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三国至明代考古甲骨文金文研究*近10多年来日本的甲骨文金文研究...
周末秦初大变局 本书特色 本书从周末秦初大变局说起,剖析前一个强大王朝衰落的原因,并解读新崛起王朝是如何找到切入点,一点点强大并吞噬前一个王朝的。正所谓&ldq...
云冈石窟铭文楹联 本书特色 员小中同志将云冈石窟留存的古今文字汇集一书,配以图版,加以说明,公之于世,既是一项记录,又是一脉传承,还应当是一种“礼失而求诸野”的...
《我的精神家园》内容简介:本书是王小波杂文作品的精选,文中话题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的命运。王小波站在平民的视角,从犀
正面抗日战场2-烽火大地 本书特色 历史,不论是对的,还是错的;不论是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已成定局。不矫情,不粉饰,真诚面对正面抗日战史。中国**部全民开...
京杭大运河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调研结合的方法,基于作者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京杭大运河的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介绍。书中还贯穿着古人兴建大...
《奥斯威辛的爱情》的主要内容是:1940年夏、十九岁的波兰小伙子杰西被德国纳粹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在那里,他与犹太少女希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