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作者:王记录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9-02-01

评分:4.7分

ISBN:9787010076218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内容简介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一书,以清代史馆研究为枢纽,对有清一代史馆修史的发展、成就及其与诸方面之联系,尤其是与一代政治风云相起伏、相影响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和考察,视野开阔,剖析深刻,将清代史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全书的学术创新价值,我想至少有三点是值得称道的。一是首次系统阐明了清代史馆的机制及运作方式,书中利用大量档案资料,对一些重要史馆的设立过程,史馆与内阁、翰林院的关系,史馆的管理制度、史料的征集途径等问题做出详细分析,总结了清代史馆制度的特点。二是深入考察了史馆中史官的活动与官僚体制的关系,并对史馆修史、幕府修史与私家修史三种不同修史形式的关系进行讨论,说明它们之间既存在矛盾又互相补益的事实。从一个角度展现了清代史学整体的、动态的发展。三是探讨了清代史馆与政治的互动。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本书正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通过具体的史料和事例,深刻揭示了史馆修史与清廷政治斗争、帝王文治、民族问题、边疆问题的关系,展示了专制政治下官方史学的政治化特征。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本书特色

清代是中国史馆制度发展的顶峰。清代史馆修史与幕府修史、私家修史三者之间既相互争斗又相互补益,共同描绘了清代史学绚烂多姿的图画。史馆修史与清廷政治斗争、学,通过官方史学来配合政治决策,使历史学在清代政治动作、文化发展、文治兴盛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方面,史馆修史还与宋学、汉学以及西学纠葛在一起,相互影响,既有融合,又有矛盾。书中凝结了作者研究上述问题的有创拓性的见解。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目录


绪论
一、史馆释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范围及意义
三、清代史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方法及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章清代政治的演变与史馆的建置
一、入关前的制度建设与官方修史的状况
二、顺康时期:清初文化政策的确立与史馆格局的基本形成
三、雍乾时期:清廷政治导向与史馆制度的完善
四、嘉庆至清亡:清代政局的变化与史馆修史的逐步衰落
第二章清代史馆的机制和运作(上)
一、清代史馆的类型及其关系
二、清代史馆与内阁、翰林院的关系
第三章清代史馆的机制和运作(下)
一、清代史馆的管理机制
二、清代史馆的史料征集
三、清代史馆制度的特点
四、清代史馆修史的成就
第四章清代史馆与史官
一、史官的流动性
二、史官的学术争论、相互影响和思想冲突
三、史官在史馆之外的撰著活动
四、史官的学术修养、政治情怀和多重人格
第五章政治制约与史馆、幕府和私家修史
一、三类修史形式的研究对象和思想倾向
二、三类修史形式之间的联系
三、三类修史形式在清代史学演变中的消长
第六章清代史馆与清代社会政治的关系
一、史馆修史与清廷政治斗争
二、史馆修史与清代帝王文治
三、史馆修史与清代民族问题
四、史馆修史与清代边疆问题
第七章清代史馆与政治变动下的清代学术文化
一、史馆修史与清代汉学、宋学
二、史馆修史与清代西学
结语
附录:清代史馆所修史籍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节选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一书,以清代史馆研究为枢纽,对有清一代史馆修史的发展、成就及其与诸方面之联系,尤其是与一代政治风云相起伏、相影响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和考察,视野开阔,剖析深刻,将清代史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全书的学术创新价值,我想至少有三点是值得称道的。一是首次系统阐明了清代史馆的机制及运作方式,书中利用大量档案资料,对一些重要史馆的设立过程,史馆与内阁、翰林院的关系,史馆的管理制度、史料的征集途径等问题做出详细分析,总结了清代史馆制度的特点。二是深入考察了史馆中史官的活动与官僚体制的关系,并对史馆修史、幕府修史与私家修史三种不同修史形式的关系进行讨论,说明它们之间既存在矛盾又互相补益的事实。从一个角度展现了清代史学整体的、动态的发展。三是探讨了清代史馆与政治的互动。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正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通过具体的史料和事例,深刻揭示了史馆修史与清廷政治斗争、帝王文治、民族问题、边疆问题的关系,展示了专制政治下官方史学的政治化特征。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相关资料

著者以官设史馆为枢纽,对一代史学兴衰及其与诸方面之联系,尤其是与一代政治风云相起伏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视野开阔,难度甚大。由于有坚实的史料为依据,故而言之成理,令人信服,对深化迄今为止的清代史学研究,无疑是一个重要贡献。——陈祖武作者通过论说清代史馆而讨论史馆与政治的关系,这在研究史馆制度上是更深入了一层,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吴怀祺本文以极开阔的视野,缜密的思考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法,将清代史馆的建制、功能、成就、影响等作了精确而缜密的论述,尤其是对以史馆修史为主体的清代史学发展中的帝王意志、社会盛衰、学术变迁、民族矛盾、边疆冲突等与之相关的政治问题作了精辟而系统的阐发,见解独到,剖析深刻,发前人所未发,以自成一家言的风采,将清代史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高度。本文在历史撰述与当代政治的相关问题上做出的新的探索和提出的一些有关史学认识与撰述的规律性见解,对中国史学的整体研究亦做出了可以引领时代学术风尚的贡献。 ——杨燕起本文突出的特点或意义,在于跳出传统单纯以史学文体作为研究对象,单向探讨史学发展问题的樊篱,打破旧的历史文献及中国史学一般的研究畴域,转换研究视角,通过对史学与社会政治、史学与制度、官修与私修史学等多方位互动关系的探讨,展现清代史馆官修与清代政治的密切关系。有助于读者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清代史馆修史乃至整个清代史学。 ——向燕南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作者简介

王记录,1964年生,河南范县人。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古籍所,分别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河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和清代学术史的教学与研究,曾出版《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清代卷》(黄山书社2002年版)、《钱大听的史学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