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念起来很顺口,读着就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作者写历史故事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其次是注重口语化,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出版。
春秋故事
千金一笑
“千金一笑”的故事出在两千七百多年以前。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皇帝,皇帝这个称呼是秦始皇开始的。中国在三千年以前的一个朝代叫周朝。周朝*高的头儿不叫皇帝,叫天王。两千七百多年以前,周朝有个天王,叫周幽王。这位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讲究吃喝玩乐,还打发人上各处去找美人儿。有个老大臣叫褒垧,他劝天王要好好管理国家,爱护老百姓,不要把老百姓家里的姑娘弄到宫里来。周幽王听,冒了火儿,把褒垧下了监狱。
褒垧在监狱里关了三年,眼看着没有放出来的指望了。褒家的人一直给他想办法。他们想:“天王既然项喜欢美人儿,我们得在这上头打主意。”他们就上各处去找美人儿,还真给他们找到了一个顶好看的乡下姑娘。褒家把小姑娘买了来,就算是褒家的人了,取了个名字叫褒姒。褒家教她唱歌跳舞,把她训练好了,打扮起来,送到京都镐京。
西省西安市西边;镐献给周幽王,算是来替褒垧赎罪的。周幽王一看见褒姒长得这么漂亮,真是说不出来的高兴。他越瞧越爱,觉得王宫里头的美女都加到一块儿也抵不上褒姒的一丁点儿。他马上免了褒向的罪,把褒垧放出来了。从这儿起,天王日日夜夜陪着这位褒姒,把她当做心肝宝贝儿。褒姒可并不喜欢天王。她老皱着眉头子叹气,暗暗地流眼泪,进了王宫没开过一次笑脸。周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她可怎么也笑不出来。天王就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叫娘娘笑一下的,就赏他一千斤金子。”
(古时候把铜叫做金子)咱们有句成语叫“千金一笑”,也许就是这么来的。这个赏格一出去,就有好些人赶着想来发财。他们进了宫里,向褒姒说笑话,装鬼脸,演滑稽戏。褒姒见了这些人只觉得讨厌,把他们都轰出去了。
有一个顶能够拍马屁的下流人姓虢,叫虢石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说一定能叫褒姒笑痛肚子。他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西方的部族,周朝人把他们叫‘犬戎’;戎,在骊山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骊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万一西戎打进来,把守**道关的士兵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人见了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么一个接着一个地都烧着烽火,临近的诸侯(就是天王底下的小王)瞧见了,就发兵来救。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早就没有用了。我想请天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儿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着,烧得满天通红,让临近的诸侯见了,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么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没个不的。您说我这个法儿好不好?”周幽王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儿,拍着手说:“好极了,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说走就走,带着褒姒到了骊山。有一位诸侯叫郑伯友,是周幽王的叔叔,他怕天王玩儿烽火出乱子,赶紧跑到骊山,劝天王别这么乱来。周幽王正在兴头上,这种话哪儿听得进去。他气着说:“我在宫里闷得慌,难得跟娘娘出来一趟,放放烟火,解解闷儿,这也用得着你管吗?”郑伯友碰了一鼻子灰。
到了晚上,虢石父叫手下的人把烽火点起来,火越烧越旺,满天全是火光,烽火台一个接着一个都烧起来,远远近近,全是火柱子,好看极了,也可怕极了。临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以为西戎打进来,赶紧带领兵马来打敌人。没想到到了那儿,一个敌人都看不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光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各位辛苦了,没有敌人,是天王跟娘娘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天王的当,一个个气得肚子都快破了。
褒姒根本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儿。她瞧见这许多兵马乱哄哄地忙来忙去,跟掐了脑袋的苍蝇似的在那儿瞎撞,就问周幽王:“这是怎么回事?”周幽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说是为了让她看了发笑。他歪着脖子,带笑地问:“好看吗?”褒姒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不由得冷笑了一声,说:“呵呵,真好看!亏得你们想得出这玩意儿。”这位糊涂到了家的天王还当褒
姒真笑了呐,这高兴就不用提了,就把一千斤金子赏给了那个小人虢石父。
他们玩儿了几天,这才挺高兴地回到了京都。
隔了没有多少日子,西戎真打进来了。头一道关的烽火一烧起来,周幽王就慌了,他连忙叫虢石父赶紧把这儿的烽火点起来。那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就当天王又在开玩笑了,全都不理他。烽火黑天白日地点着,也没有一个救兵来。京都里的兵马本来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算是大将,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打到后来,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大将一死,小兵就乱了。西戎的人马像发大水似的涌了进来,把老百姓杀的杀,抢的抢。年轻的男女打不过敌人,被抓了去当奴隶。周幽王和虢石父都给西戎杀了,连那个老关在宫里没有真正开过一次笑脸的褒姒,也给他们抢去了。
郑伯友是郑国的诸侯(那时候郑国是在陕西省华阴县),他的儿子叫掘突[掘],一听见他父亲给西戎杀了,就穿上孝,带着三百辆兵车,从郑国一直赶到京都去跟西戎拼命。
小伙子掘突胆子又大,人又机灵,加上郑国的兵马平目训练得好,一交战,就杀了不少敌人。别的诸侯这会儿才知道西戎真进来了,也都带着兵车上镐京来打西戎。西戎的头子看见诸侯的大兵到了,就叫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来积累起来的宝货财物全抢了去,放了一把火,乱七八糟地退回去了。
中原诸侯打退了西戎,大伙儿立周幽王的儿子为天王,就是周平王。诸侯回到本国去了,就剩下掘突给周平王留住,请他在京都里办事。不想各路诸侯一走,西戎又打过来,占去了周朝西半边的土地,一步步又打到京都的边上来了。周平王怕镐京保不住,自己又怕死,再说京都的房子给西戎烧了不少,库房里的财宝早给抢了个一干二净;要盖宫殿也盖不起。这么着,周平王就扔了镐京,迁都到洛阳(在河南省洛阳市)。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京都的时候,称为西周;洛阳在东边,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以后,称为东周。
兄弟相残
周平王迁都以后,把东边的新郑(在河南省新郑县)封给掘突。后来,掘突娶了个妻子叫姜氏,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据说姜氏生他的时候是难产,吓得直喊救命。婴儿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怪他呐?可是姜氏就讨厌这个孩子。小儿子叫段,长得逗人喜欢,特别受到姜氏宠爱。姜氏老在他父亲跟前夸奖小儿子怎么怎么好,将来*好把郑国的君位传给他。父亲掘突可不答应,还是照当时的规矩,立大儿子寤生为太子。公元前743年,掘突死了,寤生即位做了国君,就是郑庄公。郑庄公接着他父亲在天王的朝廷里办事。
姜氏眼见心爱的小儿子没有好地位,就对郑庄公说:“你接着你父亲当了诸侯,你兄弟也大了,还没有自个儿的地方住,老跟在我身边,成什么样儿?”郑庄公说:“母亲您看怎么办呐?”
那时候,封王封侯都有个城和许多土地。哪个城封给谁,谁就可以剥削那儿的老百姓,过着很阔气的日子。姜氏一听郑庄公问她怎么办,就说:“你把制邑[在河南省汜水县西;邑;汜封]给他吧。”郑庄公说:“制邑是郑国顶重要的大城。父亲早就说过,这个城谁也不能封。”姜氏歪着头想了一想,说:“那么京城[在河南省荥阳县东;荥]也行。”京城也是个大城,郑庄公觉得很为难,只好不言语。姜氏可生了气了,她说:“哦,你这个城不许封,那个城不答应,还是把你兄弟赶出去,让他饿死得了!”郑庄公赶紧赔不是,说:“娘别生气,事情总可以商量的。”
第二天,郑庄公召集了文武百官,要把京城封给他的兄弟。大夫祭足反对说:“这哪儿行啊?京城是个大城,跟咱们的都城一样,是个重要的地方。再说段叔是太夫人宠爱的,要是他得了京城,势力大了,将来必定生事。”郑庄公说:“是母亲的意思,我做儿子的不能不依。”他不管大臣们怎么说,把京城封给了段叔。从此,人们把段叔叫“京城太叔”。
段叔打算动身上京城去,来向他母亲姜氏辞行。姜氏拉着他的手说:“别忙!我还有话说呐。”她就咬着耳朵嘱咐他说:“你哥哥一点儿没有亲弟兄的情分。京城是我逼着他封给你的。他答应是答应了,心里准不乐意。你到了京城,得好好操练兵马,将来找个机会,你从外面打进来,我在里面帮着你。要是你当了国君,我死了也能闭上眼睛啦。”
这位年轻的太叔爷住在京城里挺得意,他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操练军队。临近地方的奴隶和犯罪的人,逃到京城去的,他一律收留。这样十年二十年,太叔爷的势力就大起来了。这些事传到郑庄公耳朵里。有几个大臣请郑庄公快点去管一管京城太叔,说他要谋反。郑庄公自己有主意,反倒说他们说话没有分寸,还替太叔辩白说:“太叔能这么不怕辛苦,操练兵马,还不是为了咱们吗?”大臣们私下里都替国君担心,说这会儿这么由着太叔,老虎养大了,就要吃人,到那时节,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
林先生编写历史故事有两个很大的特点。
一是注意史实的准确。他写的历史故事跟演义小说不一样。演义小说虽然写得很生动,可其中有许多虚构的情节。他写历史故事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像《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草船借箭”之类的故事,他都没有采用。
二是文字的口语化。林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对普通话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浙江宁波人,虽然只能说家乡的方言,可写起文章来,用的却是地道的普通话。这部书念起来很顺口,读着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林汉达先生(1900—1972),浙江慈溪人,著名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1924年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1937年赴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攻读民众教育系并获硕士学位。1945年底,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等。
林汉达先生从上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丰富,涉及面广,颇有影响。教育方面的著作有《向传统教育挑战》、《西洋教育史讲话》等;文字改革方面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等;通俗历史读物有《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等,共达六十余种,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他的通俗历史读物,深受几代青少年读者的欢迎。
稻草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典藏 本书特色 《稻草人》收录了叶圣陶的部分儿童文学作品。透过社会现实与下层人民的苦难,启示和激发小读者鲜明的爱憎品格和追求真善美的思想...
小丑鼠的阴谋-老鼠记者-新译本 本书特色 风靡全球的《老鼠记者》在全国书市期间从遥远的意大利“摇头摆尾”地来到了小读者面前,很多很多好玩的故事也飘然而至。作为一...
二年级(上)-小狗的小房子-美绘版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小狗的小房子》《小老虎粗尾巴》《冰小鸭的春天》《西瓜房子》四篇故事,语言幽默风趣,风格明快活泼,富有童...
感恩阅读书系 感恩父母 本书特色 这套“感恩阅读书系”文图兼美,选文优质,充满了时代感、新鲜感、青春感和诗意美感,能够真正让孩子心怀感恩,领悟大智慧;学会感恩,...
白衣女人-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世界文学巨匠积淀千年的珍贵遗产著名翻译家呕心沥血的传世译本原汁原味、清新隽永的全译名篇外国文学资深学者的名著导读世...
中国神话大世界:神界的子民 本书特色 透过幻想,歌颂现实中人类的真善美,批判社会的假恶丑,可以增加孩子们对社会的辨别能力,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孩子们阅读这些故事...
秦淮健儿传 本书特色 这个故事改编自清代小说家李渔的《秦淮健儿传》,讲的是秦淮河边一个叫作健儿的男子,从小力大无穷,人人都害怕他。健儿长大后去参军,有次喝醉酒失...
我爱阅读丛书243:美洲是我们的 本书特色 我爱阅读:橙色系列(全13册,适合小学高年级阅读,风靡欧洲的儿童分级阅读桥梁书,让孩子循序渐进,轻松完成从图画书到文...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男生贾里 内容简介 本书系将精选精编20世纪初至今100年间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入围尺度界定在...
《碟形世界5:实习女巫和午夜之袍》内容简介:比《哈利·波特》和《魔戒》加起来还好看的,可能只有《碟形世界》! 魔法很强大,但
呼兰河传-世界经典文学名著金库-青少美绘版 本书特色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
皮皮鲁和红汽车历险记-皮皮鲁的动物王国 本书特色 皮皮鲁是郑渊洁笔下的男一号,他的各路动物好朋友即将粉墨登场。这本书里,泥猴、小布熊、木头警察和瓷人驾驶着一辆红...
灰狼大冒险-4种方法讲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不仅有经典童话搭配多位法国插画家风格各异的精美插图,还有欢乐的儿歌,趣味手工和互动游戏!本书中所有故事的...
三剑宫历险记-传世今典童话 本书特色 山羊比利、狗斯达比和猫巴顿三个好朋友结束了在法国的战争后,乘船返回美国,谁知还没下船就被抓住,面临被送回法国的危险。还好,...
南非草原上的偷猎者-侦探狗威廉-3 本书特色 推荐理由1:严谨准确的背景知识+悬念迭起的故事情节+*接地气的翻译作者伊丽莎白·沃瑟曼是南非著名作家,又是知名的科...
塔顶上的猫-笑猫日记-2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2岁这些从严冬写到金秋的故事,犹如温暖童年的“心灵鸡汤”,犹如陪伴你成长的“心情宝典”。相信你将会在幽默好...
《大淖记事:汪曾祺小说精选》内容简介:本书精选汪曾祺经典短篇小说,从他早期的成名作《复仇》,到创作巅峰时期的《受戒》、《大
倒着走的女孩-意林小超人-3 本书特色 全球狂销500万册;荣登英、美、法、日多国少儿图书榜榜首;香港校园指定课外读本;小学生的**本学霸冒险书,用智商碾压一切...
弗朗兹的侦探故事 本书特色 弗朗兹系列从不同的侧面勾勒出四到八岁儿童的成长断面,它们是相对独立的,这就保证了每一本书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主题。但它们又是浑然一...
世界大师经典童话绘本:父与子全集--野外求生 内容简介 《世界大师经典童话绘本·父与子全集:野外求生(畅销美绘本)》以父与子的故事为主题展开的20则故事绘本。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