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毛泽东这样一位对20世纪的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巨人,人们不得不说,要了解20世纪的中国,首先就必须了解毛泽东;而要真正、全面地了解毛泽东,又不能不去了解他的人际关系。这《毛泽东与他的亲友》在记述毛泽东与师长、亲友交往的过程中,还介绍了他所交往的人的生平经历,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的性格特征,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同时,还披露了一些有关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
《毛泽东与他的亲友》选取100人,是与毛泽东有亲戚关系的人,既包括他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子女,又包括他的姑舅、堂表兄弟及其他外亲外戚,这100人虽不能说是毛泽东的所有亲友,但都是毛泽东主要的亲友并都与他有过程度不同的交往。
文九明他千里上北京,带来的是家乡有名的酸豆角和火焙鱼,表叔毛泽东见了开心极了……文九明,名端柯,字连生,生于1913年7月,是毛泽东的表侄,文泮香的次子。文九明从小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什么书,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过农会活动,但由于其年龄尚小,只能充当儿童团员,帮助农会站岗放哨。“马日事变”后,文九明与父亲一起在乡间从事农业劳动,勉强维持家中的生活。1949年8月,湖南解放,文九明参加了地方工作。农业合作化时期,他一度担任过初级社社长。1953年10月2日,文九明写信给毛泽东,反映乡间的情况,并希望能够到北京看望毛泽东。10月25日,毛泽东回信,同意了他的请求。在信中,毛泽东详细地交待了一些注意的事项。信中说:十月二日的信收到。你有关于乡间的意见告我,可以来京一行。自备路费,由我补发。毛泽荣,小名宋五,是我的兄弟,住在限门前,他多次来信想来京一行,请你找他一路同来。他没有出过门,请你帮忙他,他的路费亦由自备,由我补发。你们来时如可以不找省委统战部则不找,如无路费,可以持此信找统战部同志帮忙。路上冷,每人要带一条薄棉被。不要带任何礼物,至嘱。其他的人不要来。毛泽东虽然一再叮嘱不要带礼物,但临去之前,文九明仍然有点犯难,几十年没有见过表叔,当然应该带点东西作为见面礼,否则就不符合乡问的人情礼节。可足乡下能有什么好东西呢?这一带也没有什么特产,能数得出名字的也就是酸豆角和火焙鱼。文九明打定主意,立即动手,从河里打来几条大草鱼,熏得腊黄腊黄的,然后动身上北京。这年11月,文九明与毛泽东的堂弟毛泽嵘、堂表弟文东仙及革命老人毛月秋,从韶山出发,经长沙赴北京,毛泽东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当几条大鱼摆在菊香书屋的客厅里时,毛泽东开心极了。宾主寒暄过后,毛泽东问文九明:“这次土改你们家划了什么成分?”“贫农。”“贫农好呵!是我们依靠的主要对象。你这个贫农可要带好头啊!”毛泽东笑着说。“怎么没带头呢?刚一解放,我就当上了乡支前委员,负责几个乡的征粮工作。”“好,你可是为国家做了贡献了。”毛泽东赞许地说。“韶山和唐家士乇,都是火焙鱼出名,九明,下次来可莫带这么大的鱼了。你回去后,要多收集一些农村情况的材料,写了给我寄来也行,带来也行,这样的礼物我更喜欢呀!”毛泽东嘱咐说。文九明连连点头。从北京回来以后,文九明便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多方搜集乡情民情,向毛泽东反映。正因为如此,他与毛泽东保持了长期的密切的书信往来,使毛泽东对农村的情况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文正兴他是毛泽东的舅父,也是毛泽东的干爸。正是在他的说服和帮助下,毛泽东才得到父亲的同意,外出求学,*终走出了乡关……文正兴,字勃生,号玉瑞,是毛泽东母亲文七妹的哥哥,毛泽东的七舅父。文正兴世居湘乡县唐家蚝。其祖父文作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贫苦农民,劳动的艰辛,加上家境的困难,刚过27岁就去世了,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由祖母贺氏含辛茹苦,抚养成人。贺氏是个能干的妇女,勤俭持家,节衣缩食,慢慢地家里条件开始转好,后来居然购了些田土,并买下了当地的一栋房屋。文正兴的父亲文芝仪,名锦薰,生于1821年,是文作霖的次子。妻子贺氏,生于1826年。夫妻俩一生共生育了三个儿子,即文正兴、文正莹,还有一个儿子文玉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他们的第三个女儿。文正兴出生于1853年,娶妻谭氏,继配赵氏。他是一位非常忠厚的农民,在乡中颇有些人缘,曾充任过房长、伺长之类的小职。毛泽东的母亲与文正兴一家关系一直很好,自嫁入毛家以后,因为身体不好,时常回娘家居住,得到了哥哥文正兴的不少关心。1893年,当文七妹生了毛泽东后,一直担心这个孩子与前两个一样,活不长久,于是便拜文正兴为干爸,希望能借他多子多福的光,使自己的儿子长命百岁。文正兴教育子女严格,毛泽东自幼聪明伶俐,深得七舅父的关怀和器重。他将毛泽东与文家的子侄们并行排列,视同己出。平时,文正兴经常带着毛泽东玩耍,对他的爱护甚至超过对自己的儿子。文正兴虽然出身农家,但很有远见。当孩子们到了读书的年龄,他都及时送到私塾中去读书,对毛泽东也不例外。他时常劝说妹夫毛顺生,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1910年,毛泽东离家外出求学,毛顺生起初是持反对意见的。毛泽东考虑到舅舅平时很支持自己读书,对待各位表兄也是尽量满足读书上进的要求,于是前去唐家托求两位舅舅。文正兴知道情况后,带着弟弟文正莹一起来到韶山毛顺生的家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说服了毛顺生。在两位舅舅鼓励与接济之下,毛泽东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毛泽东少年时代有很长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因此对爱护自己的七舅父一直怀着深切的感情。每次从外地回家的时候,他总是抽空前往唐家蚝看望舅父、舅母。后来,他常年在外为革命而奔波,没有时间回去时,便经常给舅舅、舅母写信,表示问候。1920年9月5日,文正兴病逝,终年67岁。当时毛泽东正在长沙领导湖南自治运动,听到这一噩耗,他悲痛不已,赶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回到唐家蚝为舅父奔丧。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唐家士乇文氏家族非常照顾,对七舅父的儿子文涧泉、文枚清也是关爱有加,并邀请他们到北京叙旧,这多少也是对七舅父的纪念。
美国历届总统世界名校演说精选 本书特色 本书选收了自胡佛以来13位美国总统可圈可点的演说共40篇。这些演说多数在美国本土的大学里发表,但也有在英国、加拿大、中国...
人鬼之间-沈醉回忆录 本书特色 《沈醉回忆录:人鬼之间》:一个军统特务的懊悔录一个忏悔灵魂,血淋淋的自白。150万的畅销记录等待刷新。人鬼之间-沈醉回忆录 内容...
艾芜全集:1967-1982:第十八卷:日记 本书特色 《艾芜全集》是成都市文联、四川文艺出版社和成都时代出版社联合出品的重点图书,是艾芜先生作品的集大成,其中...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成吉思汗后世子孙-原著为《蒙古人入侵三部曲》第三部 本书特色 13世纪的蒙古西征事件是当时历史上*为震撼世界的一段传奇,从中亚到东欧、到俄罗斯...
我的世界我的梦 本书特色 “我的姓——“姚”单独用没有任何意思。就像Jones(琼斯),它只是一个姓。但是组成姚字的两个字单独看都有实在的意思。左边的“女”意指...
西蒙娜.薇依评传 本书特色 帕拉·尤格拉在本书中以精准的笔触,为法国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西蒙娜·薇依刻画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思想画像。与维特根斯坦一样...
回忆司徒美堂-百年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回忆司徒美堂》一书曾于1988年5月以《回忆司徒美堂老人》之名初版,是司徒美堂先生诞生120周年纪念文集。内容主要为三部...
漫说梅兰芳 本书特色 《漫说梅兰芳》是田汉撰写的记录梅兰芳生平事迹。这部书是李新主编的名家小丛书中的一部,侧重于普及,以小、以精取胜,尽可能让读者在不太长的时间...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本书特色 了解李安不能不读的一本书,有梦想的人应该读的一本书,中国导演必需学习的一本书,影迷读后享受一生的一本书。 李安色戒拍摄...
历史的丰碑:统一华夏第一人秦始皇 内容简介 劳本书主要写着秦始皇的父亲异人被当作人质被遣往了赵国,从此如落入地狱。在秦、赵战争不断的年代,赵国每次战败都会遭到赵...
林风眠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独具医心,通过采用综合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史实再现和当代文学现实主义手法,对海内外历史文献的钩沉发微,严谨考据,相关人物专访,以弥足珍...
本书讲述了俄罗斯文坛最了不起的诗人之一——安娜•阿赫玛托娃不平凡的一生。作者借鉴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安娜本人的回忆录、信
最后的蒋家-蒋经国传承计划夭折记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全新的史料介绍了蒋经国的接班计划的萌芽完善过程、接班人的筛选、接班计划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夭折的过程。全书以翔实资...
《乡土中国(经典译林)》内容简介:《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开拓者费孝通教授的社会学经典著作,学界共认关于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
作家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具民族性的诗人——克雷洛夫;普希金的“护身符”;俄国文学中*为费解的人物——果戈理等。作家的故事 目录 序言:玩味与解...
◆作者简介黄元山转战纽约、伦敦、香港的投资银行家。1997至2004年间任职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长驻纽约及伦敦;后转至瑞银
世范人师-蔡元培传 本书特色《世范人师——蔡元培传》这是一本关于蔡元培的传记。 《世范人师——蔡元培传》本书以震醒、寻路、蜕变、滥觞、播种、激荡、歧化、修远八...
国殇志-中华抗日英烈录 本书特色 ★ 中国不会亡!中华抗日英烈的纸上纪念碑,国殇志铸造中国魂。★ 辑录英勇殉国的国共两党将领500余名,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国军抗战...
《八千湘女进疆回忆录》的主要内容是:八千湘女虽然出生、成长在三湘四水,但她们的根已扎在新疆,她们把新疆和祖国内地紧紧地连
《奶酪与蛆虫》内容简介:★史学巨擘金茨堡经久不衰的经典,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 本书是几乎每一个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或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