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丛书是对中国传统元素、文化符号、人文标记进行扫描、梳理和记录。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了传统文化韵味,忠实记录了中华人文标志的发展历程,进而唤起人们重视中华人文标志的发掘和保护,以弘扬、传承中国文化。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标志各具特色、个性分明,勾勒出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轨迹,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领略中华文明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中国的文化命脉和地域特色,获得更为全面的审美体验。
★32开平装,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文化元素就是指某种文化中标识性强的事物和细节,中国元素总量大,表现方式多样,几乎涵盖了民俗风物、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
★本书选择的是被广大读者所认同的中国元素,认真考虑了其延伸性、鲜活性和发展性,正是这些元素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
★每种元素都配有印刷精美的彩色插图,图文相得益彰,更加生动形象
友情提示:本书盖有特价章,是装包时的记录,特价书因年版久远封面有磨损,白色封面不耐脏,但内页完好,介意的读者慎拍!
在文化交流、交融变得容易的当今社会,各国文化该如何保持自己的面貌?
从细微入手,就是要保持各自文化中的元素。如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一出现舞狮、皮影、筷子等,人们就知道这是中国文化,文化元素便是这样在起作用。
所谓文化元素就是指某种种文化中标识性强的事物和细节。文化元素有大有小,大到山川河流,如长江、黄河,小到图案、颜色,如中国结、中国红。在世界日趋大同的今天,更要保持本国的文化元素,这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
本书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广为人们熟悉的细节入手,通过通俗的解析让人能简易明快地识别出属于中国的元素,进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文化元素非常丰富的国家。中国元素总量大,表现方式多样,几乎涵盖了民俗风物、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本书选择的是被广大读者所认同的中国元素,可以说,正是这些元素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
古代中国,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疆城辽阔、政权巩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所有这些为文化繁荣发达创造了重要的条件。虽然朝代更替会带来战争,但战争之后,往往会形成一个较长的稳定期,经济、文化等又得到充分发展,中国元素也得以继承和延续。在这个继承和廷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化外传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就。
另外,文化元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通常说,*初只是单独的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有的元素消失了,有的却得以发展壮大,特别是那些优秀元素自有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一种文化元素,如能延续,乃至发展成一个大的文化现象,那么这种元素就是活的。本书在甄选“中国元素”时认真考虑了其延伸性、鲜活性和发展性,所选的绝大部分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章 民俗风物
生肖
生肖也叫属相。中国的生肖由十二种动物组成,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
十二这个数字*早来自天文历法。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通常以草一青为一岁。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有规律可循,十二次月圆为一岁,于是视十二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而生肖则缘于远古动物图腾崇拜,先民以固定一组动物来循环纪日,逐渐形成了生肖概念。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有人认为,很可能与各种动物的活动时间相关。子时老鼠*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玉兔捣药正忙。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酣睡。
现有文献记载十二生肖,《诗经》是较早的。《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将午与马相对应。
程勇,笔名程庸,主要文学作品:诗集《蓝鸟》、《现代诗笺注》(主编)、长篇小说《官窑美人》、《德令哈囚犯》等,文物研究著作《晋唐宋元瓷器真赝对比鉴定》、《明清瓷器真赝对比鉴定》等,中国文物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马氏文通读本 本书特色 《马氏文通》是我国**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语法的著作,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部著名的语法著作写于1898年,由于是开...
文学,走向文化的变革 本书特色 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正在逐步改变着我们的基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文学接受方式,并将培养一代以新的方式感受文学与文化...
中国寿文化 本书特色 字是行走的,它所走过的路径便是一份真实的文化图谱;字是生育的,每一个充满活力的字通过历史的滋养都拥有一个庞大的族群。如果说每个字是一粒籽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所做的基础性的研究工...
龙图腾-中华龙文化的源流 本书特色 每个炎黄子孙都要看的一本图书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把自己视作龙的传人。但是,什么是龙?为什么称中华儿女为...
2012-咬文嚼字-第二季-合订本 本书特色 郝铭鉴主编的《咬文嚼字(2012第2季合订本)》主要内容包括: “棋高”无关乎“筹”、“公关”?“攻关”!、“炮灰...
山东思想文化史 本书特色 从秦汉开始,山东地区的思想文化就是作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存在和发展,同时又具有同其他地方不同的地域特点,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主流思想文化的丰...
桔子樹自稱為新型植物人,低碳環保,活潑嚴肅,和諧有愛。喜愛陽光和水,喜愛溫暖的文字,喜愛廣闊的天地,喜愛分享這一切。堅持寫有愛的故事,偶爾禁忌情色她擁有著出神入...
智慧点亮人生书系--历史文化常识全知道 本书特色一个人的历史文化常识往往是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有利于丰富知识储备,完善个人素质...
实用殡葬礼仪及哀祭文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讲述了传统殡葬礼仪的一些知识供读者了解,而且详细介绍了现代殡葬礼仪的程序和相关知识,同时介绍了各种殡葬文书的书写...
中国藏书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藏书家,藏书楼、藏书室,国家与团体藏书,私家藏书,社会文明与藏书,文化情结等内容。中国藏书文化 目录 导言:神以知来 志雅书种...
《守望与思索》内容简介:本书为人文清华讲坛2019年六位嘉宾的深度访谈及演讲实录,这六位嘉宾均为清华人文学科及理工学科的代表人
衣冠霞帔-中华服饰文化大观 本书特色 中华服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凝聚了中华多个民族的智慧,在世界服饰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丽华编著的《衣冠霞帔...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集刊 内容简介 本书由“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共同主办。内容以国际敦煌学学术信息为主,刊发的文章的文体包括中文,...
语体文法大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马氏文通》和《中等国文典》都是文言文语法,至于白话文语法,有许地山的《语体文法大纲》(1921),共十二章,前三章论...
语言与文化-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语言与文化-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语言与文化》是一位...
地名里的老北京 本书特色 都说地名只是一个地方的代号,那么老北京的地名绝对是个例外。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魅力无穷。如果你来了、听见了、看见了,千万不要一笑了之,小...
你不可能用舊的自己,換一個新的未來當你表現得最像自己的時候,就是你最沒有創意的時候結合最新腦神經科學和古老靜坐智慧,打開潛意識與意識的大門,勇敢改寫大腦慣性迴路...
八桂古镇 本书特色 《八桂古镇》收入的广西古镇有17个,其中被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就有灵川县大圩镇、昭平县黄瑶镇、阳朔县兴坪镇、兴...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内容简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探讨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文官与武官的关系、家族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皇族血统退化与国力盛衰的关系等问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