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讲解四书》(原名《四书直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连同翰林院讲官等人专门写给当时的小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一人读的。该书曾在明朝年间得到刻印,根据记载,“1651年张居正所注《四书》再次付梓,题《张阁老直解》。吴伟业在为这部书所作的序中谈到张居正给孩提时的万历皇帝当老师时,充满羡慕之情。”(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四年进士,官左庶子。弘光朝,任少詹事。人清顺治时,官国子监祭酒,以母丧告假归里。)
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徐乾学(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今属江苏)人。康熙九年进士,官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又将此书翻刻。该刻本至今在民间依旧有流传,可见该书当时影响之大。徐乾学评道:“盖朱注以翼四书,直解有所以翼注。”
康熙帝在读此书后如此说道:“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义俱精实,无泛设之词,可为法也。”
唯一留存至今的《四书》皇家读本,两朝帝师、内阁首辅张居正讲给万历皇帝一人读的《四书》读本,康熙大帝一生*爱读的《四书》读本。
《论语》,记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言语之书。欲读圣贤书、求真实理者,当自读《论语》始。内阁首辅、两朝帝师张居正,为帝王讲解《论语》更值得今日国人品读。
《张居正讲解》主要讲述了:《张居正讲解四书》(原名《四书直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连同翰林院讲官等人专门写给当时的小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一人读的。该书曾在明朝年间得到刻印,根据记载,“1651年张居正所注《四书》再次付梓,题《张阁老直解》。吴伟业在为这部书所作的序中谈到张居正给孩提时的万历皇帝当老师时,充满羡慕之情。”(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四年进士,官左庶子。弘光朝,任少詹事。人清顺治时,官国子监祭酒,以母丧告假归里。)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徐乾学(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今属江苏)人。康熙九年进士,官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又将此书翻刻。该刻本至今在民间依旧有流传,可见该书当时影响之大。徐乾学评道:“盖朱注以翼四书,直解有所以翼注。”康熙帝在读此书后如此说道:“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义俱精实,无泛设之词,可为法也。”
学而第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修养自己和福国利民的学问,又能够适时地实行,岂不是很令人欣喜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岂不是很快乐吗?当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成就时,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没有丝毫怨恨,这不正是一个君子的,风范吗? 【张居正讲解】学,是仿效。凡致知力行,皆仿效圣贤之所为,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是温习。说,是喜悦。孔子说道:“人之为学,常苦其难而不悦者,以其学之不熟,而未见意趣也。若既学矣,又能时时温习而不间断其功,则所学者熟,义殚浃洽,中心喜好,而其进自不能已矣,所以说不亦说乎!”朋,是朋友。乐,是欢乐。夫学既有得,人自信从,将见那同类的朋友皆自远方而来,以求吾之教诲。夫然则吾德不孤,斯道有传,得英才而教育之,自然情意宣畅可乐,莫大乎此也。所以说不亦乐乎!愠,是含怒的意思。君子,是成德的人。夫以善及人,固为可乐,苟以人或不见知,而遂有不乐焉,则犹有近名之累,其德未完,未足以为君子也。是以虽名誉不著而人不知我,亦惟处之泰然,略无一毫含怒之意。如此则其心纯乎为己,而不求人知,其学诚在于内,而不愿乎外,识趣广大,志向高明,盖粹然成德之人也。所以说不亦君子乎!夫学,由说以进于乐,而至于能为君子,则希贤希圣,学之能事毕矣!【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仁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级,而喜好悖逆乱世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张居正讲解】有子,是孔子弟子,姓有,名若。善事父母,叫作孝;善事兄长,叫作弟。犯,是干犯。鲜,是少。作乱,是悖逆争斗的事。有子说:“天下的人莫不有父母兄长,则莫不有孝弟的良心。人惟不能孝弟,则其心不和不顺,小而犯上,大而作乱,无所不至矣。若使他平昔为人,于父母则能孝,尽得为子的道理,于兄长则能弟,尽得卑幼的道理,则心里常是和顺,而所为自然循礼,若说他敢去干犯那在上的人,这样事断然少矣。”夫犯上,是不顺之小者,且不肯为,却乃好为悖逆争斗大不顺的事,天下岂有是理哉!夫人能孝弟而自不为非如
张居正,汉族,字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张居正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中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前后主政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抄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列子译注 本书特色 《列子》是魏晋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也有着相当的文学价值。但历来学者因其为伪书而往往加以轻视,对它的...
国学六法:每天都能用到的中国智慧 本书特色 王蒙、刘再复首度联袂推荐风靡京沪粤,*受欢迎国学课*敢言、*个性的学院派愤老,数万培训费的国学课精华易中天、袁腾飞之...
沉思录 本书特色 国内**本根据古希腊文原版翻译出版的《沉思录》我国著名古希腊语学家王焕生先生历经两年译成一本源自古罗马帝王的人生自我修养读本。沉思录 内容简介...
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宗教) 内容简介 佛教以其浓厚的文化性质、佛教文化以其丰厚、卓越的内容赢得了中国人(甚至是反佛的人)的普遍赞赏和认同。一代代中国人以海纳百...
毛泽东思想概论 本书特色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研究者和其他社会学者学习参考。毛泽东思想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
系统功利主义的奠基人/杰里米.边沁 本书特色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中国伦理学史》是中国学者蔡元培首次以西方观点综合研究中国伦理学的思想史,并首次以西方写作框架整理传统伦理思想,被视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明代气范畴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明代各学派重要学者关于气范畴的思想进行分析梳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部分:梳理解析气范畴的多层次内涵。在传统哲学中探讨...
《尚书正读》是读《尚书》的一部上选佳作,以“通训诂,审词气”为能事。作者凭借其深厚的朴学功力,通解今文《尚书》二十八篇,
庄子神游-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 本书特色 《庄子神游: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不但思想洞彻深邃,而且手法生动形象,很多至理包蕴在了“庄周梦蝶”、“鼓盆而歌”等故事之内...
孟子说-乱世的哲思(全新彩版) 本书特色 当代国掌大师、漫画家蔡志忠以其行云流水般的笔解完成了穿越时空之旅,和古代圣贤结成知已,进行心的倾听与问候,创造出世界漫...
《敦煌学大辞典》的编纂与出版工程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研究院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共同发起,全国2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
写给大家看的圣经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金尼斯以文学史的眼光、故事的体裁和简洁而生动的文笔,介绍了《圣经》中形形色色动人的故事,“新约”、“旧约”相较,以“旧约...
逻辑研究-第二卷 第二部分(修订本) 内容简介 《逻辑研究》被公认为当代哲学*重要的“突破性”著作。它的影响不仅规定了当代许多著名哲学家的思维方向,而且远远超出...
旧约篇-圣经故事-名画全彩版 本书特色 《圣经故事/旧约篇(名画全彩版)》按照《旧约》书卷的编排顺序,采用大量绘画作品来展示每个故事情节,每幅插图都配有简单的故...
和佛陀赏花去 本书特色 ·近二十年来销量**的禅意散文集,人一生中必读的10本书之一·在寻常的花草世界里,寻得身心安顿的可能,原来,佛法也可以是那么美丽的·60...
留美哲学博士文选(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卷) 内容简介 本书共选编了13篇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领域的研究论文,论文作者大多为哲学博士并在北美或国内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的学...
天下大道 内容简介 印度暨泰戈尔以来*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奥修,经典著作中国大陆首次出版,令而展现奥修对于老子道德经的诠释与解读,集中体现奥修对宇宙、人生、生命...
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译丛:艺术史的终结?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当代西方学术大背景的影响下,西方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录 本书特色 “我热爱生活,但没有成为它的奴隶;我向往自由,但它并没有成为我的羁绊。” “相比起那些忙于奔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