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中国哲学

通识中国哲学

作者:杨国荣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9-03-01

评分:4.7分

ISBN:9787224087802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通识中国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介绍儒、道、墨、法、释五大中国传统哲学流派在人生智慧、价值观、政治观等方面的基本见解,结合当前的生活实例,展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我们多元化的价值观、思考角度和自我反省能力。
本书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阐述儒、道、墨、法、释五大中国传统哲学流派的主要观点,为我们提供多元的思考角度,睿智处理人生和社会问题。

通识中国哲学 本书特色

《通识中国哲学》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阐述儒、道、墨、法、释五大中国传统哲学流派的主要观点,为我们提供多元的思考角度,睿智处理人生和社会问题。
小故事,阐发中国哲学大智慧。
通,不单是“通俗”,更是“融会贯通”;识,不单是“常识”,更是“有见识”。

通识中国哲学 目录

**编儒家
**章小故事——珠胎暗结
第二章儒家价值简论
第三章文教兴国——儒家与现代社会
第二编道家
第四章小故事——“我要成名!”
第五章道家价值简论
第六章简朴政治学——道家与现代社会
第三编墨家
第七章小故事——侠之大者
第八章侠义人生——墨家价值简论
第九章兼爱社会——墨家与现代社会
第四编法家
第十章小故事——“我要保护天星码头!”
第十一章法家的人生智慧
第十二章法家与现代社会
第五编佛家
第十三章小故事——崔雅的启示
第十四章佛家价值简论
第十五章慈悲政治学——佛家与现代社会
第六编中国传统思想之共性与个性
第十六章论中国哲学流派之间的良性对话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智慧的吸取与融会
第七编个案反思
第十八章色中问道
第十九章关于电台鼓吹同性恋的争议
参考书目
第二版后记

通识中国哲学 节选

《通识中国哲学》通过介绍儒、道、墨、法、释五大中国传统哲学流派在人生智慧、价值观、政治观等方面的基本见解,结合当前的生活实例,展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我们多元化的价值观、思考角度和自我反省能力。

通识中国哲学 相关资料

礼的第三层意义是符号义,也就是说,它是用来表达某种道德的情感或态度的。礼的这个意义最常见于各种各样的仪式。为了表达政权的庄严,国家元首就任时一定有就任的仪式。此外,毕业时有毕业礼,结婚时有婚礼,人死了有丧礼,甚至是寻常百姓的生辰,也要办个生日会,这个生日会当然也是一个仪式。这些仪式虽然意义有别,但作为符号,则同样是用以表达对某些事情的重视。人是很奇怪的,没有符号则可,一旦有了符号,而符号若用得不对,我们的内心就会感到不舒服。人家叫你的名字时,把你的名字读错了,你并不因此受到侮辱,但你就是浑身不舒服。更重要的是,一旦用惯了某个符号来思考,这个符号就会左右着你的思维。情人吵架了,一方问另一方:你把我当什么人了?另一方答“丈夫”或是答“男朋友”,那是力量很不相同的答案。所以孔子强调:“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没有一个恰如其分的符号或名字,行事的理据就得不到充分的表达,结果就由理直气壮变成辞穷理屈,正义也就不能得到伸张了。礼的最后一层意义,笔者称之为教化义。礼之所以能教化人,有两个理由。第一,人是群居的动物,因此我们都有一种融人群体的天性。为了融人群体,我们就难免以群体生活的既定秩序来作为自己行事的参照系统。我们大概都说过如下一类话:“哪有人赴宴不送贺礼的?”“哪有人把内衣穿在外面的?”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假设,按照社会实际的常规行事(至少一般而言)是合理的。不但这样说,实际上我们也时常这样做。因此,当好的行为成为社会的常规时,人们就会不费力地做出许多好的行为来。第二,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卡西勒(Emstcassire)语]。人的这个特点,使人得以用符号来建构理想中的世界,然后用这个理想的世界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于是,许多有价值的事物,首先得寄存在一个符号(例如上面所讲的各种仪式)之中,再透过符号来把这些价值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且一代一代地承传下去。
总括而言,礼就是一套有用的生活常规,帮助人适应世界(本序)、协调合作(默契)、沟通理解、创造意义(符号)、传递经验、陶铸人心(教化)。当一个良好的礼秩序发生效用之时,社会就处于一个自发的和谐状态。相反,良好的礼秩序瓦解之时,人与人之间就会因为欠缺一个共同的调适机制而陷入内耗,这就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意思。用礼的观念来思考道德问题,我们就会把社会活动连接成一个巨大的有机体。每个人的每个行为,都可能对这套常规带

通识中国哲学 作者简介

杨国荣,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现任香港理工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讲师。著有《青红皂白——从社会伦理到伦理社会》、《批叛思考》(合著),编有《人间天道——陈特先生文集》、《卓越的追求——大学教育的理论实践》(合编)、《进一步海阔天空——大学生的世界》(合编),以及New Essays in Applied Ethics(合编)。曾领导编写香港教育统筹局中四至中五“综合人文学科”中“个人发展课程单元”教材。“愚公沙龙”(http:flyksalon debate com hk)发起人。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