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100

智慧100

作者:圣严法师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03-01

评分:9.0

ISBN:978756134053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圣严法师,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43年出家修行,2009年2月3日圆寂。著名佛教道场法鼓山的创办人,分支道场遍及欧、亚、美、澳各洲,门人弟子遍天下。

佛教界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1975年获臼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为辅仁大学、政治大学、文化大学博士生导师。举办多种杂志,在亚、美、欧各洲出版中、日、英文著作上百种。其中《正信的佛教》发行近四百万册,《信心铭》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宗教界精神领袖、教育家、慈善家、学者,长年在国内外为推动心灵环保、种族和谐及世界和平等工作不遗余力。1998年被《天下杂志》评选为四百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物之一,被誉为稳定台湾人心的力量。

作品目录

《福慧自在》绪言 介绍《金刚经》 一、《金刚经》的地位——诸经中之最高 (一)从有我的烦恼,到无我的解脱 (二)从现实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二、《金刚经》的目的——广度一切众生 (一)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内以智慧为基础,外以慈悲作表现,福慧圆满,同成佛道第一讲 《金刚经》与心灵环保 一、环保的层面 (一)保护物质的自然环境 (二)保护人间的社会环境 (三)保护自我的内在环境 二、《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净化人心 (二)发菩提心 (三)保护初发心 (四)降伏烦恼心 三、《金刚经》的心灵环保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二)“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三)“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四、从有到无的心灵环保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住于过去和未来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状况——住于现在的活动 (三)解脱者的智慧反映——不住于过去、未来、现在第二讲 《金刚经》与自我提升 一、《金刚经》的自我观 (一)自我的层次 (二)执著的自我 (三)假名的自我 二、《金刚经》的自我升华 (一)认识自我 (二)化解自我 (三)提升自我第三讲 《金刚经》与净化社会 一、《金刚经》的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中印度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 (二)社会环境的接触层面 二、《金刚经》的社会建设 (一)祗陀太子的事迹 (二)给孤独长者的事迹 (三)人间社会的互动关系 (四)以布施行与忍辱行建设人间、关怀社会 三、《金刚经》以法布施的心灵环保来净化社会第四讲 《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一、福报与智慧是一体的两面 (一)福报的定义是:过去种福现在有福,现在种福未来有福 (二)智慧的定义是:当做的事要恰到好处地去做,当说的话要适如其分地说 二、《金刚经》的福慧双修 (一)修福当与修慧配合 (二)修慧是从修福中表现 三、依智慧修福德才能无碍自在 (一)戒、定、慧三无漏学 (二)行布施而不住相 (三)法布施功德最大附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及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注附录 金刚经书法欣赏门 康熙御笔临董《心的经典》第一篇 心经禅解 一、前言 二、智慧度苦厄 三、观诸法皆空 四、因缘不思议 五、解脱与自在 六、生命的归趣第二篇 心经讲记 一、前言 二、《心经》的内容第三篇 心经实践 一、人生的意义 二、生活的实践 三、生命的超越 四、后记第四篇 心经异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鸠摩罗什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玄奘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法月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共利言等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智慧轮译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施护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 法成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 《习应品》的心经内容 鸠摩罗什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 《初分学观品》的心经内容 玄奘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二 第二分《观照品》的心经内容 玄奘译附录 心经书画欣赏 心经·王羲之书 心经·欧阳询书 心经·苏试书 心经·赵孟頫书 心经·董其昌书 心经·康熙书 心经·弘一法师书 心经·弘一法师书 心经·赵朴初书 观音像《禅的体验》第一篇 禅的体验 不可思议的禅 禅的源流 禅的入门方法 从印度禅到中国禅 中国禅宗的禅 禅的悟境与魔境 明师难遇第二篇 调琴 合 调琴 话头·公案·机锋·转语 佛·众生·无明 轮回与涅槃 无我的四相 无得失心 禅定·禅·神秘主义第三篇 禅 前言 佛教的基础思想 坐禅的功能 从小我到无我 公案 禅病 拜师 师徒之间第四篇 禅七开示录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东初禅寺第五十七期禅七 东初禅寺第五十八期禅七 东初禅寺第五十九期禅七附录:禅修疑难解《智慧100——消除烦恼的方法》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三无漏学 智慧之眼 面对现实 现在主义 求学要诀 不如无知 战胜自己 用佛智慧 提起放下 知识智慧 如法实践 剑及履及 禅的力量 禅能离欲 摄心入定 事实如此 无私无我 不用议论 智慧无痕 原来如此 没有异端 不喜不忧 最高智慧 永不疲倦第二篇 种福有福 七佛通诫 知不如行 有大方向 步步成功 真人无垢 转苦为乐 念念成功 缘起成佛 差别平等 超越两边 第一义谛 种福有福 平等不二 脱离魔网 生活规范 嗔为毒根 不留痕迹 欲海回头 忏悔安乐 精勤无难 心中佛国 似有实无 众生成佛 开启智慧 安众和众 佛在眼前 信心基础 真知灼见 菩萨的心 满月清凉第三篇 假戏真演 小道放荡 不爱不忧 身心言行 勿出恶言 语言艺术 善言淑世 贪为苦本 有子有财 学习观音 做人原则 目不邪视 莲华功德 做人本分 勇猛向前 不计功德 发菩提心 假戏真演 善财四德第四篇 死之药 生命有限 恭喜发财 珍重人生 不死之药 制意调心 大能容小 解脱自在 火宅清凉 不落两端 因缘是空 疏导人心 欲望得失 时间无限 处处如来 宇宙真理 生命奥秘 心的画家 即心即佛 不即不离 救人救心 心不在焉 要走正路 风游虚空 白投火焰 菩萨的梦 水中电光 自我圆融《学佛群疑》 禅证——从恐惧到轻松(朱德庸) 新序 自序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为何放生?如何放生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 如何做佛事 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 在家学佛如何课诵 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 持咒有用吗 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佛教对于命相、风水的看法如何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带业往生等于逃债吗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念佛的人见到瑞相怎么办 临命终时见瑞相就表示解脱吗 如何辨明临命终时的魔境和接引 什么是中阴身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 佛教对灵媒的看法如何 佛教对神通、异能的看法如何 什么是五眼 佛教的授记观念是什么 佛是万能的吗 成佛以后也要受报吗 先度众生还是先成佛 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广结善缘怎么讲 “结缘”和“了缘”的意义何在 神道设教也是佛教吗 佛教被称为无神论的意思是什么 一神教的上帝是假的吗 密教是什么 密教盛行,佛教会灭亡吗 佛教对世界末日的看法如何 您是佛教徒吗 怎样辨明佛经的真伪 佛教如何适应民间信仰的要求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个人自修和集体共修有什么不同 大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魔考是真的吗 如何选择明师 如何一门深人 何谓专修与杂修 什么叫做易行道和难行道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地狱门前僧道多”是真的吗 “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真的吗 卍字是什么意思 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 燃顶、燃臂、燃指有必要吗 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在哪里 以出家僧众为佛教重心的传统能继续维持吗 未来的社会还有人出家吗 佛教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如何 佛教对神秘现象的看法如何 可用物理现象来解释神秘的经验吗 应该用科学观点解释佛法吗 佛教的生命观是合乎科学的吗 佛教的世界观是合乎现代科学的吗 佛说的“圣言量”经得起考验吗《正信的佛教》 无名问无明——李连杰与圣严法师座谈纪实 新序 自序 再序 正信的佛教是什么 佛陀是创世主吗 佛陀是什么 宇宙和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菩萨怎么讲 什么叫做大乘和小乘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什么 信仰佛教必须吃素吗 佛教对于烟酒赌博的看法怎样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佛教的信徒共有多少等级 怎样成为一个佛教徒呢 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 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佛吗 佛教相信忏悔吗 佛教相信天堂与地狱吗 佛教相信阎王吗 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 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 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的吗 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 佛教崇拜神鬼吗 佛教徒相信祈祷的功能吗 佛教是主张焚烧纸库锡箔的吗 佛教深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吗 佛教徒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 佛教重视神迹吗 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 佛教是反对自杀的吗 佛教是厌世与出世的宗教吗 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长时间呢 立地成佛是真的吗 佛教对于现实人间的前途是悲观的吗 劫是什么意思 大干世界怎么讲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么 佛教是主张苦行的宗教吗 六根清净怎么讲 四大皆空怎么讲 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佛教是重男轻女的吗 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 佛教徒可跟异教徒通婚吗 佛教徒必须行佛化婚礼吗 佛教徒可以离婚吗 佛教以为婴儿可以信佛吗 佛教反对节制生育吗 佛教徒有国家观念吗 佛教徒能够参加军政工作吗 佛教是和平主义的宗教吗 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吗 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唯识就是唯心吗 禅宗就是禅定吗 什么叫做顿与渐 最好修学哪一宗 佛教徒对于全部佛经的态度怎样呢 佛教的典籍真是难懂难读的吗 佛教徒禁看异教的书籍吗 佛教以为异教徒是罪人吗 佛教的苦相当于基督教的罪吗 佛教相信上帝的存在吗 佛教对于中国的贡献是什么 佛教的真理是什么 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 禅师、律师、法师是什么 罗汉、菩萨、佛陀是什么 佛教有统一的行政组织吗《佛学入门》新序上篇 佛陀示现 如何理解佛教 佛教为何出现在印度 由人成道的佛陀 佛陀的教化工作 佛陀的根本教义 佛陀的教团 佛陀的晚年中篇 基本教义 佛教的信仰与教义 因果与因缘 唯心与唯名 活佛与活菩萨下篇 修持方法 学佛与日常生活 佛教的修行方法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小乘当真不好吗 佛子能拜鬼神吗 观世音菩萨 念佛与助念 学佛的基础《雪中足迹》 第一章 芒鞋 第二章 敞开的门 第三章 狼山 第四章 上了天堂 第五章 超荐亡魂 第六章 一个和尚的教育 第七章 忠诚的军人 第八章 桶底脱落 第九章 自由了 第十章 棒下出孝子 第十一章 野生地瓜叶 第十二章 批评与害怕 第十三章 在日出之国 第十四章 前进西方 第十五章 吃苦 第十六章 流浪 第十七章 第一张佛桌 第十八章 山中禅 第十九章 鼓震东方 第二十章 圆满 圣严法师智慧语录
· · · · · ·

作者简介

圣严法师,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43年出家修行,2009年2月3日圆寂。著名佛教道场法鼓山的创办人,分支道场遍及欧、亚、美、澳各洲,门人弟子遍天下。

佛教界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1975年获臼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为辅仁大学、政治大学、文化大学博士生导师。举办多种杂志,在亚、美、欧各洲出版中、日、英文著作上百种。其中《正信的佛教》发行近四百万册,《信心铭》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宗教界精神领袖、教育家、慈善家、学者,长年在国内外为推动心灵环保、种族和谐及世界和平等工作不遗余力。1998年被《天下杂志》评选为四百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物之一,被誉为稳定台湾人心的力量。

精彩摘录

平常人很难不受环境影响,矛盾、冲突、挣扎,经常发生,如何调伏烦恼非常重要。发生在心外的事比较好应付,发生在心中的事则较难处理。这需要做自我排解、自我平衡的功夫,在观念和方法上都要努力。在观念上要想到这是种种因缘配合之下所产生的结果,自己仅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所以无法掌握,情绪自然会安定。在方法上则要做些自我约束与宁心安心的功夫,若能随时随地安心安身,便是真正战胜了自己。

——引自第18页


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会逃避现实;知道因缘的人一定会用努力促成现实的转机;有慈悲的人一定会以心平气和的关怀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照顾自己,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

——引自第52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