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保守政治体制研究》的研究对象就是战后日本的“保守政治体制”。所谓“保守政治体制”:是在战后民主化改革所奠定的民主、宪政的前提下,融合了日本固有的保守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而实现的政治运行方式。它既反映了日本在战后冷战环境中所面对的历史现实,也面临着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变革压力;它在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统合的同时,也存在难以迅速对应环境变化的体制滞后性。总体上看,它是一种具有较强“包容”能力的政治体制;但同时也表现出保守的政治取向和保守的行为取向。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战后日本的“保守政治体制”,通过对战后日本保守政治发展历程的考察来探讨日本政治体制的保守性、运作机理及其变化取向。本书的基本观点是:日本战后保守政治体制是日本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产物,其保守性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保守的政治取向和保守的行为取向,前者为日本政治的发展规定了方向性,后者为日本的政治体制提供了较强的自身稳定功能和惯性。
《日本战后保守政治体制研究》的研究对象就是战后日本的“保守政治体制”。所谓“保守政治体制”:是在战后民主化改革所奠定的民主、宪政的前提下,融合了日本固有的保守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而实现的政治运行方式。它既反映了日本在战后冷战环境中所面对的历史现实,也面临着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变革压力;它在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统合的同时,也存在难以迅速对应环境变化的体制滞后性。总体上看,它是一种具有较强“包容”能力的政治体制;但同时也表现出保守的政治取向和保守的行为取向。
第一章 日本战后保守政治体制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战后改革与保守政治的起点
1.1.1 战后保守政治体制的制度基础——“新宪法体制”
美国占领日本后,出于自身的战略需要,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民主制度,这是日本战后保守政治体制发展的制度基础。
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波茨坦宣言》是反映反法西斯盟国对日占领政策的第一个公开文件,它超越了对战败国进行军事惩罚和战争赔偿的既有框架,创造性地提出了对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造的基本构想。其中心意思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确立对基本人权的尊重,二是确立民主的政治制度。1945年9月22日,美国公布《战后初期的对日政策》,确定对日占领的最终目的:(1)通过非军事化和排除军国主义势力的方法,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及世界和平的威胁;(2)建立尊重基本人权和自由的民主的政治体制。用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的话来说,就是要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来防止日本再次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根本思想是预防未来的日本侵略,解除军备,进行直接预防;建立一个具有不发动侵略战争精神的政府,进行间接预防”。基于上述目的,美国以盟军总司令部(CHQ、简称“盟总”)的名义发布了一系列民主化指令,对日本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等进行了广泛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改革,其中,于1946年公布、1947年5月正式施行的《日本国宪法》是诸项改革的集大成者,它所确立的“新宪法体制”,成为日本战后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新宪法的基本精神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国民主权的确立;二是对人权的全面保障;三是放弃战争、不保持战力、否认交战权的“不战条款”。它所体现出来的民主主义、和平主义的政治理念,给日本的战后政治体制带来了明确的转换:
1.“国民主权”原则的确立
1898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又称明治宪法)虽然在形式上采取君主立宪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但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等,天皇集所有国家权力于一身,同时也是全体国民道德的归宿,这实际上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天皇制”。对天皇制的改革也是战后民主化改革的关键环节。1946年元旦,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首先从自身否定了天皇是现身神和日本民族优越于其他民族的神话,随后,新宪法在保留天皇制的前提下采取了“象征天皇制”原则,规定“主权属于国民,
李莹,女,1973年生,祖籍辽宁沈阳。1994年毕业于洛阳外国语学院,获日本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得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历史学博士学位。在《世界历史》、《当代亚太》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关于日本研究的论文若干篇。现就职于天津东北亚研究所。
百年中英关系 内容简介 英国资本对中国的控制到清王朝统治的*后十年,不但中国的工矿交通已经完全在列强的直接控制之下,而且中国的金融财政也被列强的银行所垄断,中国...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内容简介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
冷战后的日台关系 目录 序言导语**编 历史轨迹——战后日台关系的简单回顾**章 《开罗宣言》与日本结束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一、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二、从《开罗宣言...
中国雄师第二野战军:名将谱·雄师录·征战记 本书特色 《第二野战军(1945-1949战争纪实修订版)》讲述二野解放战争之初,部队转战山西、河南、山东等地,接连...
托克维尔(民主的政治科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大辩论与托克维尔的思想渊源、民主与专制、政治与自由、革命与历史等内容。托克维尔(民主的政治科学) 目录 主题...
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 本书特色 本书阐述了新中国海洋战略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脉络,本书根据国际国内局势,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海洋战略演变发展的历史划分...
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哲学的核心命题,它主要探讨“统治与服从的关系” 、统治者“统治权力的来源”以及民众“政治服从的基...
1946-1950-围难太原城-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本书特色 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改朝换代参与者的*后报告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
權力的正當性,從何而來?公民怎樣才算活得好,活得有尊嚴?政治世界,真的有道德可言嗎?「為了信念而活的人,深信只有在生命中活出這些信念,人格才算完整,社會才得正義...
罗伯特·杰维斯,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教授,1988—1989年任美国政治学会副会长,2000—2001年担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
過去宋史學界研究文人士大夫家族蔚然成風,成果豐碩,惟對武將家族之研究卻方興未艾。本書作者何冠環以北宋前期著名的外戚將門潞
高全喜江蘇徐州人 。 現為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凱原講席教授 。 先後就讀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 、 吉林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 1988 年獲...
反法西斯-八路军大反攻纪实 本书特色 《八路军反攻纪实》是一部文学战争类小说,本作品主要描写包括红军局部反攻的开始、盐阜反“扫荡”作战、太行反“扫荡”作战、冀东...
中国网络社会治理-中国道路-社会建设卷 本书特色 中国网络社会治理简介互联网发展给世界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
宋朝军制初探-(增订本) 内容简介 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出现了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机构,而军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军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中...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三卷 本书特色 《朱镕基讲话实录》选入的是朱镕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91年4月至1998年3月)、国务院总理(1998年3月至2009年...
海权论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100年前的惊人预见: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这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的国际政治:有效控制海权,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南海遭...
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 本书特色本书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科学回答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深刻内涵,系统阐述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方法,着力于...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本书特色 了解中国外交政策与大国政治演变的历史必然。*有趣的外交史料!*真实的政治秘闻!*犀利的事实观点!源自《人民日报》数据库的*完全统计!...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欧洲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和精神政治 本书特色 1.扫描历史,捕捉欧洲知识分子的灵魂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知识分子和知识界的历史做全景式的扫描,并作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