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术与性理-北宋儒学转型考论

经术与性理-北宋儒学转型考论

作者:吴国武著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年:2009-03-01

评分:4.7分

ISBN:9787507733334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经术与性理-北宋儒学转型考论 目录


引论
**章北宋儒学及其经学、理学形态
**节“有体、有用、有文”:北宋儒学
一、“儒学”、“新儒学”、“宋学”
二、北宋儒学的学术渊源、特点和成就
第二节疑古、通经、议论:北宋经学
一、作为学术形态的经学
二、北宋经学的学术渊源及历史特点
三、北宋群经学述略
第三节“义理”、“物理”、“性命”:北宋理学
一、作为学术形态的理学
二、北宋所谓“义理”、“义理之学”
三、北宋理学的历史发展和内涵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士大夫的崛起:北宋经学新变及理学歧出之背景
**节北宋的政治文化
一、“右文尊经,以为家法”:引经义议政
二、“君子、小人之大分”:士大夫党争
第二节北宋的制度文化
一、“迩英讲学,游心圣道”:经筵讲读的日臻成熟
二、“根经术”、“本道理”:科举取士的不断改革
三、“横经讲评”、“学统四起”:官学私学的迅猛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经、子之间:北宋儒学的文献转型
**节经传文本与性理经典
一、本经与传记
二、从本经次第和偏重看北宋儒学
三、从传记次第和偏重看北宋儒学
四、性理经典的形成
第二节经解体式与理学文体
一、从传记类体式到注疏类体武
二、从注疏类体式到北宋的议论类体式
三、理学文体的形成
第三节经学的子学化与理学
一、关于经学之儒与子学之儒
二、北宋经学的子学化过程
三、经子互动下的北宋理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注经或论道:北宋儒学的思想转型
**节北宋经学思想和理学
一、北宋经学思想概述
二、“通经致用”与“明体达用”
三、“道问学”与“尊德性”
第二节《易》、《春秋》与北宋理学
一、从“天人之道”到“圣人之体用”
二、“易乃性与天道”:北宋易学与理学
三、“正王道,明大法”:北宋春秋学与理学
第三节《诗》、《书》、三《礼》与理学
一、“以意逆志”:北宋诗经学与理学
二、“二帝三王之道”:北宋尚书学与理学
三、“礼者理也”:北宋三礼学与理学
第四节“四书”思想与理学
一、北宋《中庸》、《大学》之学与理学
二、“传道立言”:北宋论语学与理学
三、“存心养性”:北宋孟子学与理学
本章小结
第五章北宋儒学转型的历史轨迹
**节“庆历正学”:理义歧出于经术
一、宋初:“崇礼义,尊经术”
二、庆历之际:“讲道德,究经义”
三、嘉祐之际:“道德性命之学始兴”
第二节“道学先生”:经术与性理之互动
一、“先论性命”与庆历正学的分化
二、司马光、邵雍:“不治章句,必求其理”与“六经为本,不为训解”
三、周敦颐、张载:“文所以载道”与“正经然后一以贯天下之道”
四、二程:从“由经穷理”到“不先明义理,不可治经”
第三节从“元祐学术”至“伊川之学”:理学、经学的离合
一、理学、经学之间:以吕大临、范祖禹为例
二、理学疏离经学:以谢良佐、杨时为例
三、存理学于经学:以刘安世、晁说之为例
四、走向理学化经学的“伊川之学”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北宋经学、理学简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经术与性理-北宋儒学转型考论 内容简介

北宋是中国古典学术史(尤其是儒学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历来就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清人章学诚曾说:“儒术至宋而盛,儒学亦至宋而岐。”所谓“盛”、“岐”,指的就是宋代儒学既繁荣又复杂的历史状况。
经学是传统学术的根基,理学是宋人对儒学的新发展,二者的载体则是古代的文献典籍。本书以经籍文献的梳理为基础,以经学、理学的互动关系为中心,以思想史研究为指归,为读者勾勒出北宋儒学转型的历史面貌。这种由文献研读通向思想解析的“古典学求史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具有细致精微的长处。

经术与性理-北宋儒学转型考论 节选

经学是传统学术的根基,理学是宋人对儒学的新发展,二者的载体则是古代的文献典籍。《经术与性理-北宋儒学转型考论》以经籍文献的梳理为基础,以经学、理学的互动关系为中心,以思想史研究为指归,为读者勾勒出北宋儒学转型的历史面貌。这种由文献研读通向思想解析的“古典学求史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具有细致精微的长处。

经术与性理-北宋儒学转型考论 作者简介

吴国武,湖南沅江人,文学博士。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任教,兼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研究领域为古文献学,经学和古代思想文化。发表《周秦诸子书多出于国史,家乘论》、《略论北宋经学与儒家诸子学之互动》、《董迪(广川诗故)辑考》等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有《中国佛教之旅·密踪广雪域》(自撰)、《中国古代航海史》(合著)、《全宋诗》(整理者之一)等图书。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