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具体内容有二十篇,按顺序是:《学而篇**》、《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二十篇共五百一十一章,根据其重要性可分为四等:**等是孔子的话,第二等是孔子与**流学生的对,第三等是孔子与第二流以下学生的对话,第四等是学生发表的言论。
孔子的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科,一般称为“四科十哲”。“四科”的具体分类为:德行科,代表人物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代表人物是宰我、子贡;政事科,代表人物是冉有、子路;文学(文献)科,代表人物是子游、子夏。**流学生包括德行科和言语科;第二流学生包括政事科和文学科。
让我们一同进入《论语》的世界,与孔子为伍,探讨人生的不凡境界。
《论语》是中国文化中一项极珍贵的遗产。其中记载孔子有关政治、社会、教育、交友、处事的说法,数千年来一直展现其历久弥新的经典光芒及活泼强劲的生机。 孔子过人的智慧与识见,使无数人得到启迪,但他那蕴藏在道理背后的哲学,却未必容易明白。傅佩荣在本书中,即设法由吉光片羽所闪耀的智慧,试图寻思建构一套完整系统。从基本核心问题“人性是什么”逐渐开展“生到死”、“潜能到实现”、“求知到行动”、“抉择到价值”、“命运到苦乐”,由此去诠释孔子的整体思想。
《傅佩荣:细说论语》是由傅佩荣编著的一本儒家精典论。《论语》的具体内容有二十篇,按顺序是:《学而篇**》、《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二十篇共五百一十一章,根据其重要性可分为四等:**等是孔子的话,第二等是孔子与**流学生的对,第三等是孔子与第二流以下学生的对话,第四等是学生发表的言论。
孔子的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科,一般称为“四科十哲”。“四科”的具体分类为:德行科,代表人物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代表人物是宰我、子贡;政事科,代表人物是冉有、子路;文学(文献)科,代表人物是子游、子夏。**流学生包括德行科和言语科;第二流学生包括政事科和文学科。
让我们一同进入《论语》的世界,与孔子为伍,探讨人生的不凡境界。
缺乏真诚的心意,礼乐变成做戏
我们平常说的话、表现的容貌,是外表,相对的就是内心的真诚情感。礼和乐可以通过学习而知,礼是庄严肃穆的,有各种仪式,如果缺乏真诚的心意,就是在做戏。乐即钟鼓之声,奏乐时,如果没有真诚的心意,就会像前一章所说,唱着《雍》诗,但是做的与它相反,那就是貌合神离,完全没有意义。
本章也向我们揭示了孔子的志向和事业。当时正处于礼坏乐崩的时代,礼、乐只剩下形式而没有内涵。礼、乐有原有本,只有以内在的人性情感作为基础,才可大可久,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如果忽略真诚的情感,大家只注重表面功夫,即使有音乐也只是做秀,这个社会就可说是礼坏乐崩,因为内在的情感与外在的表现脱节了。譬如,一个人如果表面尊敬上司,内心却看不起他,这样的关系绝对无法持久,搞不好,一有机会就可能诽谤他,甚至发生更严重的违礼行为。
孔子思想中的“仁”这个概念,在本章得到清楚的说明。我们一定要掌握到三个层次: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读《论语》最大的困难,不是文字的问题,也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其背后的思想系统问题。孔子强调他的思想是“一以贯之”(【4.15】),我们又怎能忽视系统性呢?这一点将来在【17.11】再做说明。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请教礼的根本道理。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一般的礼,与其铺张奢侈,宁可俭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
林放,鲁国人,背景不详。
“奢”、“俭”,代表两个极端,“俭”可以避免繁文缛节,比较接近礼的本源,就是真诚的心意。为什么会铺张奢侈呢?因为礼规定了外在的各种仪式,需要花费金钱才能安排的设备,所以古代提到礼,往往是有钱人比较容易做到。平民百姓钱不多,只好简陋一点,但简陋就不能达到礼的要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也与此有关,这也说明大夫与庶人有阶级的区分及背景的差别。礼之本:真诚的心意
“易”即周全,“戚”即哀伤,两者有重外与重内之分。丧礼对真诚心意的强调,更甚于其它的礼,所以孔子特别加以说明。丧是礼之大者。丧事最主要是指为父母所办或是为过世的人所办。人的死亡被视为大事,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这两句话合起来,和前文说的正好配合,不要只注意到外表,真诚的情感才是根本,没有真诚的情感就变成本末倒置。
换句话说,平民百姓即使不懂复杂的礼,也没钱按照这些礼的要求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傅佩荣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出版作品逾百种,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等多项殊荣。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
钱文忠漫谈人生 本书特色 1、 何谓人生?钱文忠2013年*新力作!首次结合47年人生积淀,与千万读者倾心交流人生各个阶段的体会和感悟! 继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西方哲学千问-慧海拾珠 本书特色 《西方哲学千问》由王永鸿、周成华主编,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界也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次世界大战...
《道德经》里的智慧 本书特色 汲取祖先智慧,回归传统文化,是当今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在回归传统的路中,我们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看清周遭。因此,围绕《道德经》、唐诗...
老子衍疏证 本书特色 《老子衍疏证(精)》的结构,为先抄《老子》原文,其次分节抄录王夫之《老子衍》的内容(书中简称“衍文”),其次为作者王孝鱼的“疏证”。《老子...
道教全真派宫观.造像与祖师 本书特色 景安宁所著的《道教全真派宫观、造像与祖师》试图将现存的宫观和文献记录的宫观结合起来研究,把它们放到特定历史、宗派的环境中观...
陌生人溺水 本书特色 这本书将会挑衅甚至颠覆你的三观!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应该先救谁?爱人犯了可怕的重罪,应该举报吗?你眼前有个人在受苦,同时新闻报道里有一百...
圣经故事绘画 本书特色 上帝*初创造天地时,地还没有成形,宇宙混沌一片。上帝面对着混沌思考着。上帝说:“要有说!”于是,光就出现了。上帝很高兴,他把光明和黑暗分...
星运大师-结缘 幸福箴言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畅销的励志经典;冯骥才、阎崇年、于丹、李焯芬、张德芬等联袂推荐!丛书全球销量逾二百多万册;历时四年写就,句句有味,...
本书是《西方哲学翻译研究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系列丛书所选著作,都是研究某方面原著时必读的参考书,其参考价值是公认
数罗汉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重庆出版社出版★收录民国时期孙玉山绘制的五百罗汉图★每一尊罗汉均配有彩色绘图和法相描述,以及相应的寺院偈语★不进罗汉堂,随手翻书...
我们着手编写的是一部预定为四卷本的古代希腊哲学史。编写这样多卷本的断代西方哲学史,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尝试。我们打算怎么写,
老子开讲 本书特色时代日新月异,人们仍旧为孤独、烦恼、焦虑、痛苦所困扰;时尚不断更新,人们依旧要去面对虚伪、做作、狡猾、阴险。因此我们把老子请上前台,面对我们这...
犹太教中的柏拉图门徒 本书特色 施特劳斯教你如何着手研读《迷途指津》、希斯金为你讲述迈蒙尼德的哲学观念、看希斯金如何批评施特劳斯……本书汇集了西方著名哲学家的经...
现代归纳逻辑的哲学视野-论帕斯卡概率解释的恰当性 本书特色 《现代归纳逻辑的哲学视野:论帕斯卡概率解释的恰当性》为人民出版社出版。现代归纳逻辑的哲学视野-论帕斯...
希腊哲学史(2) 内容简介 《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介绍公元前五——四世纪的希腊哲学,主要论述智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这时候已经开始进入希腊哲学的全盛时...
改造生命的原理-《八识规矩颂》通诠 内容简介 宗性编著的《改造生命的原理》内容介绍:对于现实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是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的。但就哲学体系而...
孔子与儒家哲学 本书特色 《儒家哲学》收录了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关于儒学的深入浅出的讲演稿。他围绕学术界及读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讲述了儒家发展的历史。尤其是他注重哲...
曙光-尼采文集 本书特色 这个尼采,他宣告:“上帝死了!”曾经使整个西方世界震撼。这个尼采,他的“超人哲学”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这个尼采,一生饱受漂泊和病...
素书:精装典藏本 本书特色 《素书》为汉代黄石公著,全书分为六章,把道、德、仁、义、礼综为一体,融会贯通,对复杂的人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阐释,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
十年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探索与争鸣 本书特色 郭建宁主编的《十年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探索与争鸣(精)》从九个方面对1956-1966年当代中国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