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诸葛亮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作者:王瑞功主编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9-04-01

评分:5分

ISBN:9787209047630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诸葛亮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节选

《齐鲁诸子名家志?诸葛亮志》介绍:诸葛亮是神机妙算的预言家、奇谋巧计的策略家、口若悬河的外交家、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和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智、勇、忠、义集于一身。他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巧借东风、火烧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智伏姜维、空城历险,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下演出了一幕幕雄壮的史剧。《齐鲁诸子名家志?诸葛亮志》采用志、传、图、表、录诸体裁,对诸葛亮的家世生平、思想、著作及其后世影响、艺术形象、文化遗迹遗存等,作了客观的记述和考证。

诸葛亮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目录

总序编纂说明概述**篇家世生平**章家世第二章生平**节阳都成长第二节隆中躬耕第三节助创蜀汉第四节平定南中第五节五伐曹魏第三章阖门忠贞附:一、诸葛亮年表二、自晋至清《诸葛亮传》目录三、明清人所撰诸葛亮年谱年表第二篇著作**章著录与辑录**节著录第二节辑录第二章真伪未定文与伪托文**节真伪未定文第二节伪托文第三章存文附第三篇思想**章政治思想**节儒家为主兼收并蓄第二节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第三节选贤任能的用人思想第四节劝惩结合的法治思想第二章经济思想第三章军事思想**节战略与战术思想第二节治军思想第三节重器械与战阵思想第四章外交思想第四篇艺术形象**章传说故事中的诸葛亮形象第二章说唱文学中的诸葛亮形象**节《全相平话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形象第二节《花关索传》中的诸葛亮形象第三章杂剧传奇中的诸葛亮形象**节有关诸葛亮的杂剧传奇剧目第二节元明杂剧中的诸葛亮形象第三节清代杂剧传奇有关翻案剧目中的诸葛亮形象第四章小说《三国志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节作者与版本第二节《三国志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第三节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中的诸葛亮形象附:一、《新三国》与《反三国志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二、清代花部乱弹、京剧及部分地方戏中有关诸葛亮的剧目第五篇影响与研究**章国内的影响与研究**节古代的影响与研究第二节现代的影响与研究第二章国外的影响与研究**节亚洲的影响与研究第二节欧洲的影响与研究第六篇祠墓遗迹**章祠墓与祭祀**节祠墓第二节祭祀第二章遗址与遗迹附录颂赞诗文选录遗闻轶事民国以来诸葛亮研究著作论文选目诸葛玄任离豫章太守时间考诸葛瑾离开阳都时间考主要参考书目编后记

诸葛亮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相关资料

诸葛亮见到孙权,首先指出对于战和降的问题必须迅速作出决断,不能再犹豫,“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当孙权反问“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以后,诸葛亮则说:“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孙权勃然而起,义形于色地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但孙权又担心不是曹操的对手,诸葛亮指出了曹操一方的三个不利因素:一是“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二是“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三是“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刘备与刘琦有二万兵力,诸葛亮认为只要孙权派猛将统率数万部队与刘备联手,一定可以打败曹操。结局是“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孙权听了诸葛亮这一席谈话非常高兴,“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劝说孙权,第一步是激起对方的勇气,使其下定抗曹的决心;第二步是抓住曹军的弱点,打消孙权的顾虑,使他认识到战则能胜;第三步是指出“鼎足之形成”的机会就在这次战争的胜利。在促进孙、刘两个军事集团联合抵抗曹操这一问题上,诸葛亮取得了成功,这也是“隆中对策”中“联吴思想”的实践。而在东吴,周瑜、鲁肃则是主战派首脑人物。特别是周瑜劝告孙权的话,与诸葛亮之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周瑜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而且指出了曹操的“用兵四患”:“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周瑜豪气干云地表示:“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三国志?周瑜传》)诸葛亮不仅“联孙”成功,并且见到了分别已久的兄长诸葛瑾。孙权发现诸葛亮才华横溢,是个难得的人才,故让诸葛瑾劝说诸葛亮留在江东,兄弟团聚,但诸葛亮婉言拒绝了。诸葛亮带着周瑜等人统率的三万大军到达夏口(今湖北武昌),刘备统率一部分部队驻扎樊口(今湖北鄂城县境内),与诸葛亮带来的周瑜水师会合。曹操的主力是自己带来的北方士兵,不习惯水上作战,晕船呕吐,战斗力大减。为解决这一问题,曹操采纳了部下建议,用铁链将数只小船连在一起,增强稳固性。由于士兵不服水土,曹军中发生了瘟疫,死者甚多。曹操为速战速决,于是年十二月带兵到了赤壁一带,驻于江北;刘备、周瑜所部驻扎南岸。曹操与刘备、孙权联军展开决战。初次接战,曹军即失利。周瑜部将黄盖建议说:“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接受了这一建议,先让黄盖派人向曹操送了诈降书,表示要投降。信中说:因为自己看出双方势力悬殊,劝孙权归诚,而周瑜等人不自量力,故不愿与他们同归于尽。曹操表示,黄盖来降后将破格奖赏。他对黄盖虽非完全相信,但没有料到吴军会用火攻,因而没有采取预防措施。黄盖在几十艘大船中装上柴草,灌上油,外面用帷幕覆盖,在大船后边系着小船。当接近曹操的船队时,黄盖所带船只同时点火燃烧。“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事见《三国志?周瑜传》及注引《江表传》)曹操失败后还保南郡,刘备与周瑜又一同追击。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山阳公载记》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赢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P25-27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