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百年诞辰之际,重温他在生命*后阶段撰写的这部上溯历史源头、追寻华夏文明的考古学著作,炎黄子孙天南地北,神州同心。
书中回望,专业和闲暇的阅读,我们共同体会到“中国考古学世纪之作”带来的厚重和愉悦。
一、两个怪圈
几十年来,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有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是历史本身。
在中华大一统观方面,我们习惯于把汉族史看成是正史,其他的就列于正史之外。于是,本来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夏、商、周、秦、汉便被串在一起,像串糖葫芦一样,一根棍串下来,成为一脉相承的改朝换代,少数民族及与境外接壤的周边地区的历史则被几笔带过,这也使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关系若明若暗。
其实,讲到中国历史,从孔夫子起就不是把中国史看成是铁板一块。子日:“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就是把夏商周看成是三家来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而不是看做一连串的三代。汤武革命不是继承,三家各有千秋,可以互补,但还是周人的学问全面。“周礼”是国家大法,是周人建国治国的系统理论,以一个“文”字代表典章的制度化,是国家已成熟的表现,殷人还未达到这水平,所以孔子要以周为主。古人云,“入夷则夷,入夏则夏”,是看到中原的夏和四周的夷,各有各的根,周边民族到中原来,就被中原民族同化,同样,中原民族到周围地区,就被当地民族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往往是很快的,不过一两代人,而且进来是华,出去就是夷,进来出去又多有反复,所以,华夷之间的差别也并不是绝对的。孔夫子“有教无类”的名言,也是认识到他的弟子们来自四面八方,民族文化传统的背景来源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而且有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别。“有教无类”的“类”,一般都解释为身份、背景,较少联系到种族问题,但殷墟的情况给了我们启发。李济分析殷墟大批人头骨后,指出活动在商代中心地区人们的种族差别很大,他在《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一文中说:“从著名安阳遗址出土的人骨资料来看,就远不是纯一人种的。从研究这一人骨的头形指数计算出的标准偏差数,远远超出正常范围,这肯定地说明这一组颅骨有着极不同的来源。”虽然时代越近,人种差别越小,但孔子时代,中原地区的人种差别仍然很大,所以,“有教无类”主要不是指社会贫富等级差别,而是种族特征差别,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平等待人,反对种族歧视,这当然是很进步的思想。由于面对的是多文化且复杂的民族传统社会,所以他讲课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兼容并举。《周礼》所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包含了多文化的。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是汉武帝以后的事,把孔孟的书以朱熹的注解为标准,将朱熹一家定为一尊,那更是宋代以后才形成的。
司马迁写《史记》也是兼容并举的,他不仅对百家学说,分门别类介绍,不歧视哪一派,比较客观,而且修史内容超越国界,把西域的乌孙、康居、大月氏、安息都列为传,当国史来写,实际上写的是世界史。
……
苏秉琦(1909~1997),中国著名考古学家。1949年起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并积极推动考古学普及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先后提出中国六大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古文化古城古国”、“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三部曲”和“发展模式三类型”等颇具影响力的学术理论。90年代初提出世界性的中国考古学,更是中国考古学走向成熟的代表性论点。论著有《瓦鬲的研究》、《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和《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等,并主编多卷本《中国通史·远古部分》和《考古学文化论集》。
京城镖行 本书特色 由北京民俗学会、学苑出版社组织缩写的《兔儿爷老北京史地民俗丛书》,是继《北京旧闻丛书》、《北京史话》之后的又一套多角度、全方位介绍北京史地民...
张舜徽集-旧学辑存-上下册 本书特色 《张舜徽集旧学辑存(套装全2册)》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张舜徽集-旧学辑存-上下册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收录了20篇撰述...
依天立义: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应对天主教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晚明以降,以天主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由传教士引入中国,至清代前中期已臻鼎盛,其范围主要涵盖了长江中游...
评书与戏曲 内容简介 本书是金受申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结集,分为三部分:**部分是金受申对北京评书的介绍,涉及评书的历史、内容和老北京说书人的重要表演场所——茶馆...
藏书.记事.忆人-签名封专辑 本书特色 《藏书记事忆人(签名封专辑)》由熊光楷所著,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扩大视野,可以提高修养,可以提升境界。读书之后再藏书,...
北京梦华录 本书特色 《北京梦华录》连载于1934年之《盛京时报》,回忆了晚清民初时期之北京的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如点心、粥、茶馆、酒馆、戏曲、工艺品、婚嫁风俗...
作品目录第七一折 三尸化旡,虚境断肠第七二折 长街血战,无可救亡第七三折 天姿恶剑,盈贯罪商第七四折 世间至恶,青梅绕床第七
美国浮世绘 本书特色 本书为“裸眼丛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由上海三联书店精心筹备、着力推出的“裸眼丛书”,是一套开放型丛书(无题材限制、无部数限制),只要是反映...
句法语义学:句法与视点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句法结构中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第1章引论。第2章综述,对具有国际影响的5位著名语言学...
翻译美学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论述翻译美学理论的专著,其特点是以语际语言审美及表现为主轴展开翻译美学课题的理论描写,其中包括对汉语美与英语美的概括论述...
神话与民间信仰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探讨神话与民族、民间信仰的关系,书中以水生型创世神话和土家族神话为例进行了具体论证。本书还对土家族神话传说与土家族历史文化...
立场(第2辑) 内容简介 “立场”在今天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这几乎是不言自明的,但又十分晦暗。由“立场”所启示的问题氛围不仅笼罩着全部学术灵魂,也笼罩着当代人的...
读图时代-视觉人类学语法和解密 本书特色 王海龙所著的《读图时代(视觉人类学语法和解密)》一书时间上从原始视觉密码的破译谈起,述及现代文明的诸多视觉现象;空...
关公文化 本书特色 关公文化是多元的,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外延。关公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以关公的所有行为形成的忠、义、仁、信、勇,还有智、廉、耻。这些蕴涵着中国传统...
古文字研究:第八辑 内容简介 本辑包括《商代金文中所见的星宿》、《古文字考释四篇》、《金文札存二则》、《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收藏的甲骨》等18篇文章。古文字研究...
俗神叙事-传承.流变与展演 本书特色 刘秀峰所著的《俗神叙事(传承流变与展演)》尝试参照表演理论的视角和方法,在文献爬梳的基础上,通过对地方俗神陈靖姑信仰的相关...
古蜀王国的艺术星空 本书特色 ★ 18开平装,2003年1版1印,巴蜀书社出版★ 德阳市文联副主席范小平先生撰写★ 本书是国内头一部站在美术史的高度认识、研究三...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 本书特色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以五年时间,指导超过一千人次创作,学生因此得到超过两百个校外新诗、散文、小说及微电影的校外奖项。什么样的...
2003-2012-语录中国大全集-格言-中国好声音-10年全景版 本书特色 1. 全景记录中国10年各种声音 2. 全面展现真实的时代现场 3. 勾画各种世相...
闲语江湖 本书特色 俗话说:江湖无常,身不由己,山重水复,心路通天!闲语江湖 内容简介 江湖,很近,在有人的地方,没有人能逃得开。江湖是张网,所谓人脉,所谓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