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般人而言,没有明确的导引解说,形成了读词的障碍。因为缺乏理解,而将占典诗词拒于门外,是相当可惜的。商周出版的《优等生要活学活用宋词100句》有词作的解释、翻译,也有和作者、作品相关的背景及小故事,即使没有老师讲解,透过阅读,也能够对脍炙人口的宋词名句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写作文得心应手,**经典。
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
1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名句的诞生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完全读懂名句
1.黯乡魂:言思乡之苦。
2.追旅思:言漂泊之苦。
语译:晴明的天空,黄色的落叶,秋波连叠,江波上笼罩一层翠色寒烟。山岚映斜阳,水天接一色,无情芳草更是远在斜阳之外。
黯然的乡愁,在外漂泊的痛苦,除非夜夜有好梦相随,才得以助人安睡。休在明月高楼前倚楼远望,愁怀满腹,饮入肠中的酒,全都化成相思血泪。
词人背景小常识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进士,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以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镇守西北边塞。范仲淹治军号令严明,因而声望大增,羌人呼其“龙图老子”,西夏人则言“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称其小范,以区别前任知州范雍)。显见他们对范仲淹的敬畏佩服。
南宋朱熹辑录《五朝名人言行录》记载,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期间,取才用人,十分严谨,当他审查各路监司名单,发现其中有不适任的人选,立刻一笔勾去。一旁大臣忍不住劝他:“一笔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则回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意指岂可为了一家荣禄,换来一路百姓遭受危害?宁可让那一家哭,也不可造成百姓被恶吏一路荼毒。正因范仲淹从政态度的坚持不苟,在朝廷自是一路得罪不少人,注定新政变法的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据《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去世时,过去他曾戍守边塞以及任职过各知州的当地百姓,感念其生前德政,还为他画像、立生祠纪念,连远在边境的数百羌人,闻其死讯,都哭之如丧父,斋戒三日,才肯离去。可见范仲淹一生为人,虽不时开罪朝廷权势,但他确实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
名句的故事
《苏幕遮》为范仲淹在陕西戍守边塞时所写的作品。从官之路,范仲淹一直不避权贵、直言敢谏,早先因抨击宰相吕夷简徇私被谪至饶州,尔后任陕西经略副使时,因镇守边塞,用兵得宜,士望所属,才再度得到仁宗擢用。
尽管边地生活艰苦,也不曾动摇范仲淹领导军民防御西夏、羌族的决心,当他触景伤情,只有远在一方的家乡亲人才能给予其心灵慰藉;宦海沉浮,终年漂泊异乡,《苏幕遮》反映的正是范仲淹的归乡渴望,但一心为国的他,只能将眼前秋景化做思念文字,聊抒乡愁。
《苏幕遮》全词上片主写秋景,下片主抒情怀,以澄碧秋色、无垠天地作为场景,烘托在外羁旅的思乡情感。范仲淹在《对床夜话》写道:“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又说“化景物为情思”,强调情景不可分,秋色中所见“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运用情景交融之笔,表面虽言无情芳草,实透露作者的有情,所以深受思念煎熬。
清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论词》指出:“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唯北宋人词往往有之。”又清人沉谦《填词杂说》评论“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为一“虽是赋景,情已跃然”佳句,《苏幕遮》正符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修辞,不愧为北宋词篇的代表佳作。
历久弥新说名句
范仲淹《苏幕遮》接连重复使用“斜阳”一词,前句“斜阳”说明时间为薄暮时分,后句“斜阳”则为眺望家乡的一座标的物,意指家乡远在斜阳之外。
至于“斜阳外”更时为后人引用。如晚于范仲淹半世纪才出生的词人秦观,在《满庭芳》中写道:“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此三句还曾被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北宋著名词评家晁补之评为“虽不识字,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之美誉。
其后,有人讥笑晁补之,竟不知秦观此三句实源自隋炀帝的五言绝句《野望》:“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去,一望黯销魂。”秦观与隋炀帝用字遣词几乎类同,使得后出的秦观《满庭芳》备受议论;但也有人提出诗、词艺术形式根本不同,秦观所表达意境,还是胜过那荒淫恶名的隋炀帝一筹。
另外,元代杂剧家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主在描写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缠绵依恋,无奈两人必须离别的心情,所唱:“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前两句明显从范仲淹《苏幕遮》的“碧云天,黄叶地”脱化而来。清朝梁廷楠《曲话》提到,王实甫作《西厢记》,写到这段文字时,因竭虑构思,竟心力交瘁、扑地而死,曲坛从此盛传他为撰写《西厢记》耗尽性命,成就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名句的诞生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
完全读懂名句
1.彩笺:彩色信纸。
2.尺素:指书信。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
语译:秋天的菊花看似含愁,兰花也沾上露珠,仿佛在轻轻啜泣。整座庭园笼罩一层蒙雾,带着轻微寒意,燕子为躲避寒冬到来,成双飞走。皎洁的明月,不知离别的痛苦,倾斜的月光,直到天明都穿透在红色大门上。
昨夜劲厉西风,将青绿树上叶子吹落遍地,独自登上高楼,望尽秀垠天涯之路。想用彩色笺纸和绢书写信寄给心上人,但山路漫长,江水深阔,不知寄到何处,对方才能收到?
词人背景小常识
晏殊(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根据《宋史·晏殊列传》所记,晏殊七岁能写文章,十五岁时,与一千多名成人一起参加考试,当时宋真宗亲临考试现场,小小年纪的晏殊,竟神气不慑,下笔就是一手好文章,得到皇帝的赏识,赐予进士出身。
晏殊平日好与贤士相处,对于提拔后进,更是不遗余力,如孔道辅、范仲淹、宋祁、欧阳修、韩琦、富弼等人,皆出其门下,但他的仕途也并非平步青云,曾经一度遭到小人陷害。原因是宋仁宗即位之初,年纪尚幼,刘太后奉真宗遗诏垂帘听政,但仁宗生母为李宸妃,掌权的刘太后在仁宗出生即将仁宗占为己有;李宸妃去世,晏殊奉诏撰写李宸妃墓志,当时正值刘太后听政,故墓志仅写李宸妃生女一人;迨刘太后崩,有人始把晏殊未在墓志中具实写出李宸妃为仁宗生母,拿来大加挞伐,晏殊为此遭到罢官。
隔了几年,晏殊又被召回朝廷,毕竟仁宗仍相当赏识晏殊的才能。其后晏殊年老病重,仁宗曾准备驱车到晏殊家中探病,晏殊得知消息,连忙请人奏报,不敢劳动圣驾到他家里;没多久后晏殊去世,仁宗虽有亲临晏殊的奠堂,却对生前未去探望晏殊感到万分憾恨,为此还罢朝两日,足见仁宗对晏殊的敬重之情。
名句的故事
晏殊从神童入试,仕途虽曾历经几许波折,但也做到宰相一职,权势可说相当显赫。然而,像他这样身居朝廷高位之人,其实更不便向外人道出心中真正感受,所以晏殊的词总有一层深婉含蕴的韵味,如同《蝶恋花》中的主人翁,虽承受离别思念之苦,仍能借由外在景物含蓄表意,展现其雍容内敛的深厚涵养。
《蝶恋花》主写暮秋怀人。上片透过秋寒景物,以及明月映照朱门,以突显身在富贵大户人家的孤独凉意;下片写登楼望远,难以遣排与心上人离别的愁苦,面对萧瑟西风,树叶尽落,词人眺尽远方,只见一片空旷,其中“独上高楼”又与上片“燕双飞去”遥相对应,更添人心的孤独落寞。想要进一步借书信传达思念,也是如此困难重重,一路山高水远,根本无法寄到对方手上。按理,不管多远的距离,也终有一天会将书信传送到目的地,除非是根本不知对方身在何处。作者在此似乎有难言之隐,却不明白说出,留予读者自行想象。
另外,晏殊也对“昨夜西风”一语颇为偏爱,在他另一阕《采桑子》下片写有“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笼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同样也是运用西风具有凛冽、萧索气候的特征,暗喻人心正饱受风霜凄冷之苦。
历久弥新说名句
晏殊《蝶恋花》中“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句,被近人王国维用来比喻“治学三境界”的**境界,在其《人间词话》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殊“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原是词人独登高楼、表现怀人忧思之作,王国维却认为这样的意境,正是符合人一开始立志求学所必须经历的孤独感受,其后境界渐进,终能体会治学之道。
五代南唐亡国君主李煜,在《相见欢》上片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作者因满腔心事无处可诉,本想独上高楼,借以消忧,谁知眼前景物也笼罩在一片秋飒寂寥里,反而更添下片所言“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尽情伤。
现代诗人郑愁予的《梦土上》,其中一段为“云在我的路上,在我的衣上/我在一个隐隐的思念上/高处没有鸟喉,没有花靥/我在一片冷冷的梦土上……”同样描述的是登高望远的心境,只是诗人并非“独上高楼”,而是登上一块梦中之土,在那冰冷的梦土上,白云与他的路、他的衣,两相随行,梦土上没有花香鸟语,有的只是诗人心中那份隐然、说不出的思念情怀。
……
心态决定成功(王极盛) 目录 第1章调整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1.1心理问题是影响学习成绩与高考成绩的深层原因1.2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学习成绩与高考成功的重要原因...
土木工程材料-(第3版) 本书特色 本书为“十二五”普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介绍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组成、结构材料与材料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产品的标...
数学与猜想 合情推理摸式 第二卷 本书特色 《数学与猜想》(第2卷)将数学中的推理模式与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论述深入浅出,读来令人兴味盎然。全书有大量习题,书末...
最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第6版 本书特色《*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第6版专门为翻译爱好者以及广大英语学习者编写,旨在帮助他们学习用地道英语表达中国特色词语以及*新流...
感动中国:感动一个国家的人物:第一辑:1 本书特色《感动一个国家的人物1(第1辑)》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书中的知识,...
流畅英语口语教程-第四册-第二版-学生用书-含光盘 内容简介 凯编著的《流畅英语口语教程》采用让学生从知识和情感两方面深入参与的教学策略。话题经充分调研...
汉字谜大系 本书特色 文字谜,确切地说就是汉字谜,它是根据我国汉字的特点及其在离合、增损中形、音、义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个谜种。它虽然只是整个谜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
纯英文名著分级阅读丛书---野性的呼唤 内容简介 “纯英文名著分级阅读丛书”是一套精选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世界经典名著,语言地道流畅,简约优美。为了准确划分出单词...
动物庄园-鲸歌英文原版 本书特色 《动物庄园》(Animal Farm)亦译作《动物农场》《动物农庄》,是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重要作品,也是一部政治寓言体...
工程力学的应用.演示和实验 内容简介 《工程力学的应用、演示和实验》为适应新世纪“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改革要求而编写,把身边的、工程中的和科研成果...
读名著学英语-朗文经典-第七级 本书特色 刘香玲和宋德伟编著的《朗文经典读名著学英语(第7级2500词汇量共5册)》内容介绍:近年来,随着英语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
小学英语听力100篇 内容简介 小学英语丛书共分三本:《小学英语听力100篇》、《小学英语会话100篇》、《小学英语阅读100篇》。本套丛书内容编排循序渐进、由...
Agraduate-coursetext,writtenforreadersfamiliarwithmeasure-theoreticprobabilityan...
本和我 本书特色《本和我》以一只名为阿莫斯的小老鼠的名义讲述了富兰克林传奇的一生。原来大发明家富兰克林的许多创造灵感都源自于一只小老鼠,在这只小老鼠的眼中,受人...
作品目录温故知新 三角形的内角和 了不起的密率 会说话的图形 从鸡兔同笼谈起 定位的奥妙正反辉映 相同与不同 归纳与演绎 精确与
英语语法新思维-语法难点妙解 本书特色本书是《新东方英语》杂志十余年“语法新思维”专栏文章的精选结集,书中的每篇文章相对独立,自成一体,以全新、独到的角度深度解...
2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新语文分级读本 本书特色 值得你和孩子每天诵读的经典美文从诵读开始,品味经典,爱上母语,学好语文!2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新语文分级读本...
主导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主导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研究》是郑永廷主持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
彩绘全注音幼儿国学启蒙-弟子规 本书特色 《弟子规》成书于清朝时期,它内容生动,教育意义浓厚,语言富于节奏和韵律,自问世以来,受到了我国历代儿童的喜爱,传唱不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典型例题分析与习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的配套辅导书,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