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谈旧录

忆往谈旧录

作者:梁漱溟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04-01

评分:5分

ISBN:9787561342220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忆往谈旧录 内容简介

作者的父亲早年即热心于君主立宪,后又转而参加辛亥革命。在一九二四年辞去北大教职之后,不久即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工作,前后凡八九年。一九三七年日寇入侵,又为抗战奔走,从事促进国内团结、一致对敌运动,因而有访问延安,参与创建民盟及巡历敌后等活动。至抗战胜利,又曾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建国而尽力。又因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的人”,是以“动不盲动,想不空想”;行动之中自有其主见。凡此种种,此书所收录的文字多有所反映,故《忆往谈旧录》一书,可视为作者的父亲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现实政治的实录,其中辑录有其自述数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与若干历史人物的交往,以及个人见闻等。这些内容多有一定史料性质,因此对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约半个世纪间的中国社会与历史,将不无帮助。

忆往谈旧录 本书特色

我认为凡事不作则已,要作便须责任分明,章法清楚。
我只是一个自己有思想又且本着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其他都说不上,
如我所见,我们所缺短的东西不外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这两样,亟须把它补充到中国文化里来,此外更无其他。
一般国家的教育重在教育青少年。而社会改造时期应重在教育成人大众,而对成人则应在社会之中进行教育,
我从来都是抓住我认为*要紧的事来作,抓住从大局上看在此时此地*要紧的事来作,抓住别人没有作而只有我能作的事来作。假如作的人很多,不一定需要我,我就不来作。
大家要知道,越是不容易成功的事情,越是一个伟大的事情;如果是一个伟大的事情,则一定是不容易成功的事情。中国历史的转变,没有法子不是一个大的转弯;中国的社会改造没有法了,不是一个大的工作,没有法子小就。
我大不同于那些以超政治自居的学者,而相反地我为了中国问题忙碌一生,从不自认是个学者;我自以为革命,却又实在未能站在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一起;说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立场吧,又一直在策划着走向社会主义而反对旧民主。
——梁漱溟

忆往谈旧录 目录

代序为全国团结合作而奔走
上编抗日战争时期之前
回顾家世与生平并试作检讨
辛亥革命前后我的活动与见闻
民国初年的见闻杂记
有关民国初年政史的见闻纪实
忆辛亥革命后**个“双十节。
沈钧儒先生与政学会
访章行严先生谈话记
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
记彭翼仲先生
怀黄远庸
张公耀曾生平及家世
纪念蔡元培先生
纪念梁任公先生
回忆李大钊先生
略谈胡适之
怀念我敬佩的陶行知先生
忆蒋百里先生
怀念卢作孚先生
我国锑矿开发的先驱者
追忆广州往事
读《李济深先生略历》书后
记十八年秋季太原之行
河南村治学院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回忆我从事的乡村建设运动
下编抗日战争时期及胜利后
参加国防*高会议参议会
访问延安
一九三八年陕甘边区的人口
记一九三九年敌后之行
统一建国同志会
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赴香港创办民盟言论机关《光明》前后
我参加国共和谈的经过
过去和谈中我负疚之一事
过去内战的责任在谁?
美国马歇尔将军对我的印象
一个英雄两个恶人
我所了解的蒋介石
七七事变前后的韩复榘
国共两党和谈中的孙科
附录
梁漱溟年谱简编
编后记
增订本后记

忆往谈旧录 节选

《忆往谈旧录》讲述了:作者的父亲早年即热心于君主立宪,后又转而参加辛亥革命。在一九二四年辞去北大教职之后,不久即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工作,前后凡八九年。一九三七年日寇入侵,又为抗战奔走,从事促进国内团结、一致对敌运动,因而有访问延安,参与创建民盟及巡历敌后等活动。至抗战胜利,又曾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建国而尽力。又因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的人”,是以“动不盲动,想不空想”;行动之中自有其主见。凡此种种,此书所收录的文字多有所反映,故《忆往谈旧录》一书,可视为作者的父亲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现实政治的实录,其中辑录有其自述数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与若干历史人物的交往,以及个人见闻等。这些内容多有一定史料性质,因此对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约半个世纪间的中国社会与历史,将不无帮助。

忆往谈旧录 相关资料

辛亥革命前后我的活动与见闻
我想谈的就是这个题目:“辛亥革命前后我的活动与见闻”。分三段叙述:一、辛亥革命前夕;二、反清又反袁;三、清廷退位之后。
一 辛亥革命前夕
辛亥革命前,我在北京顺天中学读书,后来顺天中学升为顺天高等学堂。辛亥革命那一年,我正好在这个学校毕业。我在顺天中学读书时,有位同班同学,他的名字叫甄元熙,广东人,他是后来插班到我们班上来的。他从广东来北京前,就有中国同盟会的组织关系。在学校里,我们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秘密地讨论是革命,还是立宪的问题。当时,他是革命派,我还算是站在君主立宪派那一边的。不过,由于清廷的顽固,我自己思想上受到革命的影响,也起了变化,后来也就成了革命派。
当时有一本在日本出版,秘密流传到北京的书,名叫《立宪派与革命派之论战》。这是革命派的胡汉民、汪精卫与立宪派梁启超等人,分别发表在《民报》《新民丛报》《国风报》上的,两派之间的论战文章,由旁人汇集起来出版。那时候我们都秘密地看这本书。
辛亥革命前一年,在上海有一张《民立报》,是由于右任主持出版的,这是革命派的机关报,我们在北京也能看到。当时,我们虽然还只是中学生,但已在秘密地搞革命工作了。那时候在华北一带奔走革命的,有一位叫胡鄂公的湖北人。他不是我们学校的同学,在哪里工作说不上来,他的任务是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做革命联络工作。那时在北方的秘密革命组织叫“京津同盟会”,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北方的一个分支机构。“京津同盟会”的首脑是汪精卫、李石曾、魏宸组他们三位,汪精卫是在清朝末年的宣统年间,同黄复生从广东秘密地来到北京的,他们的任务是刺杀摄政王。因为那时宣统皇帝还只是个四五岁的孩子,实际当家的是宣统的父亲——摄政王。革命派想刺杀摄政王,他们在夜里去埋炸弹,炸弹埋在摄政王每天早晨从他自己的府第入朝,进皇宫时必经的路上。结果,汪精卫等人虽在夜里去埋炸弹,还是被人发现而遭逮捕,投入监狱。当时清廷居然没有杀他,一直关在监狱里。到了辛亥革命那一年,袁世凯才下令把他给放出来。当时,袁世凯是清廷的内阁总理大臣,他有他的阴谋和打算。他一方面站在清廷这一边,来对付南方的革命势力;另一方面,他又借革命派的势力,来威胁清廷。清廷这时是隆裕太后,小皇上就是那个宣统,刚刚几岁。袁世凯就利用南方革命派的声势,来威胁清廷,吓唬孤儿寡母,同时又借着清廷方面,向南方革命派讨价还价。这时候,我和甄

忆往谈旧录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漱溟,后以其字行世,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要民主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在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上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哲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