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仲谈艺录

王学仲谈艺录

作者:王学仲著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2009-04-01

评分:4.5分

ISBN:9787807137696

所属分类:绘画摄影

书刊介绍

王学仲谈艺录 目录

中国画体论
中国的油漆画
汉画像的气象
六朝山水画与山水诗
中国的六法与印度的六要
王维的比例透视观
“富贵”与“野逸”
论文人画
题与不题之辨
日本浮世绘和中国年画
国画的“写”与“做”
刘熙载的书画美学观
论粗笔画
特技画法
儒、释、道书家三风辨
汉朱书处墓砖
书圣王羲之
碑、帖、经书分三派论
轶宋踵唐论赵书
尚古尊帖的元人书法
黾园书论

王学仲谈艺录 内容简介

此书汇集了王学仲先生几十年来从艺的经验和心得,既有对书画艺术理论的思考,也有个人书画创作经验之谈。读之,对书画创作、艺术研究和鉴赏以及提高审美能力大有裨益。全书主要包括了中国画体论、中国的油漆画、汉画像的气象、六朝山水画与山水诗等21篇文章。

王学仲谈艺录 节选

《王学仲谈艺录》汇集了王学仲先生几十年来从艺的经验和心得,既有对书画艺术理论的思考,也有个人书画创作经验之谈。读之,对书画创作、艺术研究和鉴赏以及提高审美能力大有裨益。全书主要包括了中国画体论、中国的油漆画、汉画像的气象、六朝山水画与山水诗等21篇文章。

王学仲谈艺录 相关资料

文人画体
要认识文人画,必须对历史上有文人画气息的画家及理论家加以界定。文入画界定于明代,而历史上对于文人画倾向性的认识,早已有所表述,论到文入画家气质的如: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僮僮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观之,则解衣般礴,裸。君日:“可矣,是真画者矣。”(《庄子·田子方》)
峰岫晓嶷,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南朝?刘宋?宗炳《画山水序》)
以上所说,都带有文人画家的雏形,即是说,文人作画,需先养其气质,畅其神思,不斤斤于所画的细节如何。
其次论到神韵的如:
南齐谢赫首先提出了“六法”,“六法”的第一条即是“气韵生动”。唐代张彦远将其推广,说:“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可见,神韵是文人画追求的最高点。
再次,把画作为文学诗词的品位加以欣赏。如宋代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把绘域进一步拉到文学品位高度的,还有宋代的邓椿,他在《画继》中说:“画者文之极也,故古今文人,颇多着意,张彦远所次历代画人,冠裳大半,唐则少陵题咏,曲尽形容;昌黎作记,不遗毫发。本朝文忠欧公、三苏父子、两晁兄弟、山谷、后山、宛丘、淮海、月岩,以至漫仕、龙眠,或品评精商,或挥染超拔,然则,画者岂独艺之云乎,难者以为自古文人,何止数公,有不能且不好者,将应之日,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这说明,古代文人画,必须有士大夫文人的品评或参与认可,方能称为文人画。无有这些,文人画很难具有文学的品位,即使具有,也是极少极少的。
第四,把画品提到人品的高度。汉代的扬雄,即有此论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扬雄最早提出了人品与画品的观念。到清代的邹一桂,亦以人品为鉴别书画优劣之依据:“古之工画者,非名公巨卿,即高人逸士,未有品不高而能画者。”清代张庚认为,古代画的“士夫气”,亦即是品格。
至于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把书画与诗词的关系,又进一步提高到互为融会的高度。后之论画者,无不承袭此说。
现在,我们就可基本上归纳出我国历史上的评论家对文人画家所界定的内容,即:具有高尚的道德人品,身为士大夫以文人身份参与绘画,融诗、文、书、画为一体。亦即陈衡恪所提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