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史学家兼文艺理论家丹纳的《艺术哲学》不仅是一部文艺理论著作,也是一部艺术史著作。他以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法兰西的艺术为例,提出了决定文明的三大要素——种族、环境、时代。有位英国批评家说:“丹纳的作品好比一幅图画,历史就是镶嵌这幅图画的框子。”
傅雷在向儿子傅聪推荐此书时曾经说:“这本书若能彻底消化,做人方面,气度方面,理解与领会方面都有进步,不仅仅是增加知识而已。”一句话说出读经典的意义:西方先哲的文字,不仅仅是盾他的学问与修辞,也在感受他的风范和气度。
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别怕,我是一读就懂的经典!
有统计表明:少年时期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好的礼物就是为孩子种下一棵知识树。
读这本书增长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气度与修养。
一、作者简介
家庭情况:生于阿登省武济耶镇的一个律师家庭,祖父曾任专区区长,家族中有些人还曾担任过众议员。
为思想而生活的人
1828年4月21日生于法国东北部的阿登省武济耶镇。幼年时开始受到良好的教育,由父亲教习拉丁语,一位旅美的伯父教授英语,并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的英文原著。13岁那年丧父,次年随母亲移居巴黎,就读于波旁中学(今巴黎康多赛中学),学习成绩优异,所写的修辞学、哲学论文多次获奖。1848年以**名进入巴黎国立高等师范攻读哲学,很快成为该校*有才华的学生之一。但由于坚持哲学唯物论观点和对当局不满,未能迅速取得更大成就。1851年毕业后任中学教员,不久因与当局政见不合而辞职。1852年,他的博士论文《论感觉》由手意识理念的原因而未获通过。他只好撰写另外一篇关于文学的论文——《拉封丹及其寓言诗》,出乎意料地获得成功,并在第二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从此,他走上了文学批评的道路,但并未中断哲学研究。在19世纪50年代,他一面当家庭教师,一面从事写作,并出版了一批论著。1857年之后的几年间曾漫游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和意大利诸国。1864年以艺术史教授的身份受聘于巴黎美术学校,执教近20年。1870至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1871年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这些政治事件对丹纳的触动很大,他由此决心用余生的精力探究法国社会不稳定的因素。1871年。曾在牛津大学讲学一年。1872年,他和勒南等著名知识分子协助埃弥尔·布特密创办了巴黎私立政治学院,旨在培养法兰西共和国的政治精英。1878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93年3月5日,卒于巴黎。
批评家心目中的拿破仑
丹纳是杰出的文艺批评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历史文化学派的奠基者和领袖人物,实证主义的主要倡导者被誉为“批评家心目中的拿破仑”。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他对学术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历史文化批评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维哥、温克尔曼为之开创,赫尔德、斯达尔夫人为之发扬、拓展,丹纳则成为理论上的集大成者。这个学派不以作品形式的美学分析见长,而是以文学艺术发展史的宏观研究为特点。同古典主义批评和浪漫主义批评相比,它空前地拓展了文艺批评的视野,开创了文学艺术史研究的新阶段。在19世纪的法国,丹纳与勒南并称为当时的两位学术巨擘。
丹纳的学术地位体现在其理论的重要影响力方面。他关于种族、时代和环境三要素的理论一经提出,就对19世纪晚期的文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左拉通过吸收丹纳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布吕纳介对丹纳的理论加以修正或补充,进一步研究现有文学作品对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的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朗松接受丹纳关于文学与时代、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理论.把它运用于文学史研究,注重考察文学源流以及文学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其研究方法论被称为朗松主义:普列汉诺夫对丹纳的美学理论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改造.率先在俄国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美学等等。
丹纳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许多民族主义学者受到该理论的启发,利用丹纳的观点分析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例如,西班牙著名作家阿左林受到了丹纳理论的影响,通过剖析西班牙固有的民族文化,来探讨民族前途问题。丹纳的理论对当今学术界的影响依然存在。例如,后现代文学批评家关注文学与社会史的关系。经常引述和运用丹纳的理论与方法。
著述宏富
丹纳著述宏富,涉及文学、哲学、历史和美学等各个领域。他的重要著作,在文学史及文学批评方面有:《拉封丹及其寓言诗》(1854)、《英国文学史》(1864—1869)、《评论集》(1858)、《评论续集》(1865)、《评论后集》(1894);在哲学方面有:《19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1857)、《英国思想史:对卡莱尔的研究》(1864)、《英国实证主义:对斯图亚特。密尔的研究》(1864)、《论智力》(1870);在历史方面有:《现代法兰西的渊源》(12卷,1871-1893);在艺术批评方面有:《意大利游记》(1864-1866)、《艺术哲学》(1865-1869)。列在计划中而没有完成的作品有《论意志》及《现代法兰西的渊源》的其余各卷。
严肃而坚实的思想家
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大要素。这个理论早在18世纪的孟德斯鸠。近至19世纪的圣伯夫,都曾提到;但到了丹纳手中才发展为一个严密与完整的学说,并以大量的史实为论证。他关于文学史、艺术史和政治史的著作,都以这个学说为中心思想,而他一切批评与理论的著作,又无处不提供丰富的史料作证明。一位英国批评家称赞道:“丹纳的作品好比一幅画,历史就是镶嵌这幅画的框子。”
丹纳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综观他的一生可以看出,他一直都在不懈地探索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他指出,历史是“一个技术问题”,精确的分析对它具有影响作用。他有句著名的格言:“美德和罪恶都是一种物质,如同糖和硫酸一样。”不可否认的是,丹纳的思想带有机械唯物主义倾向,实证主义学说因刻板、僵化而逐渐失去了影响力,过分强调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用也忽视了人文科学自身的独立性。
在美学理论中,他认为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艺术品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一切艺术都决定于中心人物:艺术品的价值由它所表现的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和效果的集中程度决定。
丹纳晚年致力于寻找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溃败的原因。他认为,法国的溃败是由于法兰西民族像一个人一样,患有严重的疾病。为此,他撰写了著名的《现代法兰西的渊源》一书,指出法国溃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过分的中央集权制,这种体制源于旧制度时期的政体,又由于法国革命而得以加强。
经典名句
作家首先应当创造活的心灵。雕塑家和画家首先应当创造活的身体
艺术从天上降落到地上,快要不用神明而用人做对象了。
他们喜欢行猎不亚于行猎的收获.喜欢旅途不亚于喜欢到达目的地。
艺术是影子,才能是本体,艺术始终跟着才能的诞生、长成,衰落,方向。
二、《艺术哲学》的故事
穿越时空——回到《艺术哲学》的年代
1864年,丹纳以艺术史教授的身份受聘于巴黎美术学校,《艺术哲学》是他讲授美术史时的课程教材,按讲课进程陆续印行:1865年先出(艺术哲学》(即今**编),1866年续出《意大利的艺术哲学》(今第二编),1867年续出《艺术中的理想》(今第五编),1868-1869年续出《尼德兰的艺术哲学》和《希腊的艺术哲学》(今第三、四编)。在傅雷先生翻译的《艺术哲学》中,这些各自分立为五编,次序及标题也与定稿稍有出入,即**编《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二编《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第三编《尼德兰的绘画》,第四编《希腊的雕塑》,第五编《艺术中的理想》。
《艺术哲学》创作的年代正值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统治晚期。当时的法国社会较前一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丹纳在本书中提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这条定律.而这部作品本身的创作也遵循了这一定律。该书深深地打上了19世纪中期法国社会的烙印。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科学思潮的影响决定了《艺术哲学》一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法国。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铁路建设是第二帝国经济发展中*引入注目的成就,法国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名副其实的“铁轨时代”:全国铁路线总长度从1851年的3248公里增加到1869年的16465公里,形成了全国性的铁路网络:巴黎建成了12个火车站,成为世界上*大的交通枢纽之一。在此期间,法国在生物、化学、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引人注目。如生物学家巴斯德在动物学与植物学之外,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一一微生物学;诺丹说明了遗传规律;贝纳尔发现血管运动的神经作用,于1865年发表了《实验医学导论》一书;贝特洛合成甲酸与甲烷。制造了苯与乙炔的合成物,他在热化学领域的贡献,促进了有机化学的进步;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于1859年发表并传人法国,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传统的重视抽象逻辑、轻实证的人文研究方法受到了科学思潮的极大冲击,学术界要求推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呼声很高。在文学方面,标榜“科学性”成为一种时尚。“让科学进入文学领域”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在哲学方面,尽管孔德于1857年去世,但他创建的实证主义哲学体系已获得广泛传播。在历史学领域,库朗热于1864年出版了《古代城邦》一书,蜚声学术界,他公开宣称:“历史不是艺术,而是纯科学。”要求坚持客观批判的态度,保证史料准确。
在倡导推行科学方法的学者中,丹纳就是积极的一员。他在1864年11月11日的《辩论日报》上对库朗热的《古代城邦》一书作了评论:“作者并不是罗列一堆史实,而是要探究这些史实所蕴含的理念,其他方面都从这根本而特别的原理中产生。”探求精神方面的原理或规律是学术界借鉴自然科学方法的主要目的。丹纳不仅赞同库朗热、孔德等学者的做法,而且积极将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到文艺研究中。《艺术哲学》一书处处体现着科学思潮的影响,如作者把艺术品看成像动植物一样的有机体,认为艺术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特定的规律;将自然气候与精神“气候”进行类比;认为美学本身便是一种实用的植物学,不过对象不是植物,而是人的作品:用地质学知识研究人类的精神“地层”;用生物分类方法和原则辨别艺术品的特征等等。他宣称:“精神科学采用了自然科学的原则、方向与谨严的态度,就能有同样稳固的基础,同样的进步。”
……
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 本书特色 《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 内容简介 《中国电影中...
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 内容简介 本书选录了宋春舫关于中国戏曲、西洋戏剧和现代话剧的并不过于专门的论述,以及序跋和若干回忆性散文。附录乃宋春舫之子宋淇(笔名林以亮...
王羲之黄庭经-[东晋小楷]-书家案头必备碑帖100种[第二辑] 内容简介 针对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实际需求,结合朝代顺序与书体,精选历代经典碑帖25本,满足各级书法...
寻找马孔多-哥伦比亚十日随笔 本书特色 哥伦比亚的文化和艺术,究竟离中国有多近?她的昨天和今天,到底离世界有多远?那里的“彩虹河”、“化石村”,那里的艺术家、“...
《财富自由从0到1》内容简介:本书提供了可复制的财富增长方法,通过获得财富和个人成长的规划、方法、技能、工具,提供给每个普通
◆榮獲日本第28回「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榮獲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選定圖書!◆榮獲日本圖書館協會選定圖書!◆榮獲中央兒童
小富则集而藏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著名文史作家郑逸梅先生郑逸梅是真正的“八卦大师”,为报纸副刊写了一辈子的随笔,趣闻,字数超过1000万字,人称“补白...
激情在这里燃烧-老话剧的舞台辉煌 本书特色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 激情在这里燃烧-老话剧的舞台辉煌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01作者:王...
学唐诗 写唐诗-楷书钢笔字帖-贰 本书特色 本书选编的唐诗,贴近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的实际,按国情、乡情、亲情、山水田园情的思路分三册进行选编,除原文外,还有...
王羲之-中国书法大师经典系列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大师经典系列:王羲之》几乎囊括了“书圣”王羲之流传后世的所有书作,所选皆精摹善拓,印刷精美,足资研究、鉴赏、临...
屈原译写-余秋雨书法-第四卷 本书特色作者对先秦文学评价*高的,一为庄子,二为屈原。屈原《离骚》的今译,近代以来有不少人做过,有的还试着用现代诗体来译,结果都很...
紫白丁香图 罂粟花图 内容简介 郎世宁探索西画中用的新路,熔中西画法为一炉,创造了一种靠前的新画法、新格体,堪称郎世宁“新体画”。代表当时宫廷的主流画派。即采纳...
本文力图阐述1949年之后的中国电影如何讲述中国社会历史现状,以及这种讲述与社会历史本身的关系如何。本文选取了这样几个片断:
纪录片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23个章节,主要对纪录片理论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弗拉哈迪与纪录片的雏形、维尔托夫与先锋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电影、伊文思的道路、法...
虎符 本书特色 《虎符》是穴东周列国志锣中的一段,讲述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当时,秦昭襄王按照范雎远交近攻的计策,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邻近的小国。灭...
书艺珍品赏析第七辑:书法名家.明代 王宠 内容简介 《书艺珍品赏析第7辑:文鰴明》主要内容是上天对中国人是如此垂爱,给了我们多彩多姿的文字和毛笔。靠着它,多少先...
《建筑的七盏明灯》是罗斯金的一部有关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享誉英美艺术界,为好几代人评判艺术价值提供了标准。该书阐述了建筑的
齐白石篆刻艺术 本书特色 走入齐白石那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定将发现,除绘画外,他的书法,篆刻亦如艺术王冠上的另一颗宝石,是那样熠熠闪光,是那么令人注目。齐白石不...
汉民族不仅有一部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且还有一个图像呈现的世界。汉画像以其丰富的象征形式,表现了汉民族审美的意识形态,其中包
南方卷-中国古建园林大全 本书特色 郭成源主编的《中国古建园林大全(南方卷)(精)》对全国各地古典园林的建造年代、历史变迁、形态及结构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