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敬天说(第3辑)》为大型资料汇编丛书《儒教资料类编》之第三辑。主要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辑录了大量有关“敬天法祖”的资料,告诉人们古代的儒者和帝王将相们是如何主张敬天的。
儒教是不是宗教?它又具备什么性质?宗教是西方输入的,还是中国固有的?这些是哲学宗教界争论多年的问题。作为宗教的材料支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儒教敬天说(第3辑)》作者李申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采掇大量原始材料,编撰出这套《儒教资料类编》,以揭示儒教的存在,有弄清历历本貌,进而正确利用传统的文化资源,颇具开创性。
序言
儒教问题正日益引起学界甚至社会各界的关注。
儒教问题不是一个学术观点问题,即不是可此可彼、可信可否的问题,因为儒教的存在是一个历史事实。而只有认识这个事实,纔有可能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本来面貌,纔能正确继承和运用这笔遗产。
关于儒教问题的争论非一日。*近二三十来就有两次较大的争论,其风波至今未息。虽然提出者和赞成者都尽其所能从各个方面试图向读者解释清楚,虽然经过争论能够接受儒教是教说的学者曰益增多,但是在整理古代资料的过程中,笔者还是发现了以前所未能发现的材料,感觉到有关论著难以充分释脱百多年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性质认定的新传统所带给人们的种种疑惑。于是也就有了编纂《儒教数据类编》的想法。让资料,也就是让古人自己来向当代的人们说明和解释吧,说明在他们眼里, “儒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而他们又是如何地在信仰着儒教。
就笔者所知,目前在有关宗教和传统文化的许多*基本的问题上,包括专门研究传统文化和宗教问题的学术界,都有一系列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在被人们广泛地以讹传讹。比如儒教之教不是宗教之教,而“宗教”这个概念是从国外输入的“外来语”,上帝信仰是基督教的而中国古代的儒家是不信上帝的。至于“城隍神是道教的”, “‘圣经’指的是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则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常识。这些基本问题不清楚,要认清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本来面貌,是不可能的。而这些问题,以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在这套书里,都会用历史数据的方式,向人们揭示历史的真象。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真象,是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当代新文化的基础。
明吴宽《南京朝天宫重修碑》(《家藏集·补遗》)
记曰,万物本乎天。夫人灵于万物者也,物之欲报本者,或见于豺獭之微,而况于人乎。然古之制,自诸侯以下,皆不得祀天,而独人君得祀之者,以人君为天之宗子,而万物之主也。后世道家者流,乃独创为宫观,以极其尊崇之意。往往土木以肖其形,衮冕以制其服。椟主以侈其号,表疏以达其词。至于俯伏跪起,祝赞陈设,其科仪之繁,物品之富,不可胜纪也。为其教者,多据名山,临福地,而其蔓延之盛,虽壤地遐僻,莫不有所谓道流者居之。
国朝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实有龙蟠虎踞之胜。所以奠四海之民,垂万世之统者,端在于是,有非前代区区割据之国所得而拟者。方高皇帝之始创天下也,城郭以拓,宫室以造,祖社以建,民居以定,官舍以缮。仓廪府库以完,衢路桥梁以修。数年之间,遂成大业。至如浮屠老子之宫,则吝不出一毫为之。《书》所谓不作无益以害有益者是也。然圣心倦倦,固未尝一事不勤乎民,亦未尝一念不敬乎天。故每岁首,有事于南郊。其精诚所感,风雨时若。民物繁阜,得以享其至治焉。
一日,上意若曰,朕惟敬天,今民事方殷,日不暇给,不得朝夕对越在庙,以苔大贶。顾京城有故元之永寿宫在,规模巨丽,鲜与为比。其改名朝天宫,俾司道教者体朕至意,率其徒属而虔奉之。既赐名,树绰楔通衢,大书三字以揭之,而宫益为伟观矣.凡四十余年,而太宗文皇帝迁都于北,仍建朝天宫,而号旧都为南京云。
乃成化某年,南京朝天宫一夕毁于火,其不为煨烬者无几。守臣以闻,且有以修复言者。上初置之,既而慨旧物之就废,念先志之当承。爰诏道录司某官臣某,往董其役。然复重劳民也,特使劝募为之。一时命下,民庶欣然咸愿相助。富者施财,巧者效技,遂以某年某月某日起功,越几年而功完。穹门洞达,曲路迂绕,殿厢楼阁,执若增高。巨丽之制,一遗旧曰。游其地者,以为蓬莱方丈,当不是过。帝王之都,是宫维称。宫在京城之西全节坊傍,附晋成阳公卞壶之庙,而其后林木茂密,冈阜隐然,有故所谓冶亭,此皆得不毁者也。功完,复以闻。有诏臣某宜记之碑。
臣观前代之君,致力神天以为祷祀之举者,比比而是。其于民事之所当为者,则略之。惟是朝天宫,高皇帝仍胜国之旧,而不改作者,固本于恤民。今皇帝继皇祖之志而复修治者,亦在于恤民。民者,天予之君以治焉者。而恤之,非敬天之大者乎。是宜书之,以示来世。
李申,河南省孟津县人,出生于1946年4月6日。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1969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物理系,1970年4月在抢救山林火灾时受重伤,立二等功。1981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于该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均为任继愈先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儒教研究室主任。2002年11月,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
主要著作有:《中国儒教史》(上下卷)、《中国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宗教论》(第一、二卷)、《敦煌坛经合校》、《易图考》、《隋唐三教哲学》等。曾任《中华大典·哲学典》(已出版)常务副主编兼儒家分典主编。现任《中华大典·宗教典》常务副主编兼儒教分典主编、《中华大藏经续编》副主编。
《菩提道次第略论》是《菩提道次第论》的略本。《菩提道次第论》是中国藏族佛教大师宗喀巴大师总摄三藏十二部经的精粹而写成的名
老子演义 内容简介 《老子演义》是作者在阅读《老子》五千言时对此书的释义,此处“演义”即作者在“序”中所说“敷陈义理加以引申”,是对《老子》一书义理的解说与发挥...
容忍与自由-名家经典.胡适哲思录 本书特色内容推荐 胡适思想充分体现了自由、民主、科学、革新的进取精神,他毕生都在推崇新道德,新文化运动的改革。在国人被民...
任继愈谈中国哲学发展史 本书特色 《任继愈谈中国哲学发展史》是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的作品汇编。本书内容包含《先秦卷导言》《秦汉卷导言》《魏晋南北朝...
理念论之后(作为情感主义和快乐主义的皮尔士哲学) 本书特色 《理念论之后:作为情感主义和快乐主义的皮尔士哲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理念论之后(作为情感主义和快...
时间 内容简介 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出发, 围绕“时间”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如, 怎样利用时间? 我们总说抓紧时间, 赢得时间, 我们抓紧和赢得的, 真的是时间吗? ...
康德的先验想象力研究 内容简介 在西方观念史上,想象力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想象力的基本含义是形成形象的能力。柏拉图是*早把想象力引入哲学领域的哲学家,想象被...
《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古兰经注》在尊重原意的前提下,沿用了学术界约定俗成的一些译法,书中所出现的人名、地名和书名与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
生命的凝视-生命伦理学青少年读本 内容简介 对于生命伦理学我知之甚少,更无真知灼见。只能从教育的角度来作一些提示。其一是生命伦理学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
舍勒的心灵-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9) 内容简介 我写作本书有两个目的:一是用它来填补当代哲学文献中长期存在的空白。马克斯·舍勒(1874—1928)德语版的著...
做哲学-如何更清晰地思考.写作和争论 本书特色受过哲学思维训练的人,相比普通人能更条理清晰地进行思考、写作和争论。他们学会了将思考与言说结合起来的艺术。这在获得...
中国神话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袁珂先生阐述广义神话思想以解决神话研究考察对象范围问题,是作为研究中国神话基础理论的一部神话研究开山之作。袁珂先生在数十年整理和研究...
《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吗?李叔同谈佛》是弘一法师一生体悟和修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主要收录了大师出家前后的杂记、文艺作
白虎通义思想的历史研究 内容简介 《白虎通义》一书的政治文化色彩是相当浓厚的,向晋卫博士在书中没有沿循以往政治哲学分析或政治神学分析的单一思路考察该书的文化价值...
中国伦理大辞典 本书特色 ★ 16开硬精装,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180余万字,共收条目3300余条,包括从先秦到近现代五千年来中国伦理学的重要学派、...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书特色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震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
禅的探索 内容简介 禅法来自印度,兴盛于中国,而后传递至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即使是欧美地域有了禅法,也是达摩式的中国禅法;所以,现在世界流通的禅法,几乎是大同...
华理克读经法-享受读经乐趣的12种方法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畅销书**名,全球销售五千万册! 你的存在绝非偶然,甚至在创造世界以先,神已经挂念着你。并且为着他的目...
Thisisamajor,wide-ranginghistoryofanalyticphilosophysince1900,toldbyoneofthet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