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论文集反映了霍妮女性心理学思想发展演变,以及与弗洛伊德思想的不同,在用她自己所谓的女性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男性导向心理学之后,她为哲学、心理学,以及研究全人类生活和多变环境互动的精神分析做好了铺垫。
一、女性“阉割情绪”的起源
一、女性“阉割情结”的起源
虽然我们对女性阉割情结形式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全面广泛,但对于情结性质的整体认识并没有取得相应进步。我们收集的那些目前已经耳熟能详的资料,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地认识到整体现象的显著特征,所以,现象本身就成为一个问题。人们对迄今为止观察到的女性阉割情结形式的调查,以及从中得到的暗含推论表明,迄今为止的主流概念是基于某种基本观点的,可以简略表述如下(部分内容我逐字逐句地引用来自亚伯拉罕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多女性,包括孩童和成年人,都或暂时或长久地受到由性别事实带来的困扰。由于不愿做女性而反映在女性精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可以追溯到她们幼年时期对获得阴茎的向往。在这方面存在固有缺陷的不愉快想法增加了她们消极的阉割幻想,而积极的幻想则来自对心仪男性的报复性态度。
在这一系统阐述中,我们已经假设了一个显在的事实,即女性因为她们的生殖器官没有阴茎而认为自己处于劣势,这构成了问题本身——或许是因为对男性气质自恋者而言,这一点好像是昭然若揭而无需解释的。不过,至今为止从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总计有一半的人对自己的性别不满,并且只有在良好的情境下才可能克服这种不满——不仅对女性自恋者,对生物科学来说都无疑是非常不满的。所以,问题就出现了:女性遇到的阉割情结的形式不仅对于神经症的发展,而且对于性格形成和具有正常目的的女性命运都有重要影响。这仅仅是出于对阴茎向往的不满,是否真的是事实?或者可能是由其他力量提出的一个托词?而这种动力是我们早已从有关神经症形成的研究中有所了解。
我想这个问题可能会从几个角度受到非难。这里我仅仅希望从纯粹的个体发育的角度提出看法,以期能对问题解决有所帮助。其中的某些看法是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在那些患者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女性,总体来讲在她们身上阉割情结是非常明显的。
根据当前主流的概念,女性阉割情结的核心完全集中于阴茎嫉妒情结。实际上,男性气质情结一词是作为同义词来使用的。那么首先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即使主体不存在男性化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心仪的兄弟使这种嫉妒易于理解,女性的经历中更没有“偶发灾难”使得男性角色看起来更吸引人,我们怎样观察到这种作为几乎不变的典型现象的阴茎嫉妒的发生?
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可能是引起问题的真相;一旦问题提出来,答案本身几乎会自发地从我们足够熟悉的材料当中显现出来。假定我们以阴茎嫉妒可能的*为频繁直接的表现形式当作起始点,例如想象如同一个男人那样小便,对材料的重要详细审查很快就会显示,这种需要是由三种成分构成的,有时其中一种有时是另一种会更重要些。
我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为这部分是“尿道性欲”,人们对这一因素已充分强调,因为它已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想评价源于此的嫉妒强度,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对自恋的高估,这其中排泄的过程是由儿童控制的。全能幻想,尤其是虐待狂的幻想,实际上更容易与男性尿液的喷射关联起来。作为这一观点的例子——这仅仅是许多例子中的一个——我可以引用别人告诉我的一个男子学校一个班级发生的事情:他们说,当两个男孩子尿射成为一个十字时,那一刻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人将死去。
现在即使确定在小女孩身上会出现一种与尿道性欲相关的劣势感,但是,正如至今为止在很多方面做的那样,如果我们直接把每一个症状、每一次想像男人一样撒尿的幻想归因于这~因素,那么我们仍然将这一因素所起的作用夸大了。相反,产生和保持这种愿望的动力常在很多其他的本能部分发现——首先是在主动和被动的偷窥中被发现。这种关联源于小便时的情境。每次小便时男孩可以展示性器官,窥视自己的身体,甚至被允许这样做,这样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他对性的好奇,至少他自己的身体在此时被关注了。
根植于偷窥本能的这个因素在我的一个患者身上特别明显,她想像男人那样小便的愿望曾一度占据了她整个临床心态。在这期间她每次进行分析时都会谈到,她曾经看到一个男人在大街上小便,曾经有一次她情不自禁地惊叫:“如果我可以向上帝要一件礼物,我仅仅希望自己能像男人那样小便一次。”她的联想超出了所有怀疑的可能:“到那时我就应该知道我是怎样真正被造出来的。”男人小便时可以看到自己,女人则不可以,这一事实对于这个仍停留在性器期的患者,是她非常明显的阴茎嫉妒的主要根源之一。
就像女人生殖器的隐蔽性对于男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谜一样,男性,由于其生殖器的可见性成为女性强烈嫉妒的对象。
尿道性欲与偷窥本能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另外一个患者身上也是十分明显的,这个女患者我想称之为Y。她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即像她父亲站着小便一样的方式来手淫。她得的是强迫观念性神经症,*主要的病因就是偷窥本能;在手淫时一有被人看见的念头,紧接着就会产生剧烈的焦虑感。她表达出倒退回小女孩的想法:“我希望我也有个像我父亲那样可以在每次小便时显露出来的性器官。”
并且,我认为这个因素在女孩过分拘谨和窘迫的案例中都有重要作用,我进一步推测,至少在我们的文明民族中,男女两性穿着的不同也可以追溯到这种特殊原因——女孩不能展示她的性器官,而展示倾向的存在使她退回到将整个身体都用来展示进而满足欲望的阶段。这就可以当作线索来理解为什么女人穿着低胸上衣,而男人穿着礼服大衣。我也想到这种联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在谈论男女两性观念不同时首先会提到的标准——即男性比较客观,女性比较主观。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男性调查研究的冲动可以在探究自己身体时得到满足,随后这种冲动就可能或者肯定指向于外部客体;而另一方面,女人对自己的身体一无所知,所以想释放自己就难得多。
*后,我所假定的阴茎嫉妒的原型还有第三个因素,即被压抑的手淫欲望,作为一种规则这种欲望被深深隐藏起来,但实际上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因素可能要追溯到一些观念(大多是无意识的)的连接上,它把允许男孩握着生殖器小便的事实解释为允许其手淫。
这样一个患者在亲眼目睹了一个父亲因女儿用手抚弄阴部而责备她之后,愤愤不平地对我说:“他不允许女儿那样做,但他自己每天却要那样做五六次。”你可以在患者Y身上很轻易地意识到同样的观念连接,对Y而言男性小便时的方式成为决定她手淫形式的首要因素。此外,在这个案例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只要她潜意识中保持着成为一个男人的愿望,她就不能完全从手淫冲动中解脱出来。我想我可以从这个案例的观察中得出一个相当典型的结论:女孩在克服手淫时会遇到相当特殊的困难,因为她们感觉由于自己与男孩不同的身体构造,允许男孩做的事情却不公平地不允许她们做。或者,就我们面对的问题来说,从另一方面讲,身体构造的不同可能很容易增加一点受伤害的痛苦感觉,所以这个可以用来在后面说明逃避女性身份的证据,即男性可以在性生活中享有更大自由,的确是基于童年早期的真实体验。凡•奥普尤森在他有关女性的男性化情结的著作中,着重强调了他在分析男性化情结、幼儿的阴蒂手淫、尿道性欲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时留下的强烈印象。在我的分析中可能可以找到这种关系的踪影。
这些分析回答了我们刚开始的疑问,阴茎嫉妒为什么是典型事件,可以简单总结如下:小女孩的自卑感(正像亚伯拉罕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样)绝不是先天原生的。与男孩相比,她受到了很多满足某种本能要素可能性的限制,这些本能要素对前性器期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我想如果我把它当作一个事实来讲,可能可以表达得更准确些:从儿童这一阶段的发展来看,小女孩在与男孩比较某种满足的可能性时,总是感觉处于劣势。除非我们深刻理解处于劣势的事实,否则我们很难理解阴茎嫉妒几乎是女孩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并且只能使女性发展越发混乱复杂。当她成年,性生活中很大一部分转移至成年妇女——我意思是当她成为母亲时——这并不能对处于早期阶段的小女孩有任何补偿,因为它仍处于直接满足的潜能之外。
这里我想打断一下思维路线,现在我要开始第二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我们一直讨论的情结真的附于阴茎嫉妒之上吗?阴茎嫉妒是这种情结背后的根本驱动力吗?
从我们观点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阴茎情结是被或多或少地成功克服,还是出现退缩性强化以至于出现固恋。对这些可能性的思考迫使我们在案例中更加密切地审视性能量的表现形式。我们会发现,那些渴望成为男人的女孩和妇女,在她们生命早期,经常会非常明显地经过一段极端强烈的恋父时期。换句话说,她们首先试图用正常的方法,即通过保持对母亲*初的认同来控制俄狄浦斯情缮,像母亲那样把父亲当作爱恋的对象。
我们知道在这一阶段,有两个可能的方法可以使女孩在不损害自身的情况下克服阴茎嫉妒。她可以将对阴茎的自淫自恋欲望转化成女人对男人(通常是父亲)的欲望,准确地说,是借助她自己对母亲的认同来完成的;或者转化为与父亲生育小孩的肉体欲望。
……
卡伦·霍妮(Homey Karen 1885—1952)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心理学家1885年9月16日出生于德国。1913年,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8—1932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并创办诊所、开业行医。在此期间,霍妮由于对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性欲的看法表示不满而离开弗洛伊德的正统学说,并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女性问题和驳斥弗洛伊德观点的论文。1932年,受F·亚历山大的邀请赴美,担任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1934年,迁居纽约,创办了一所私人医院,并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培训精神分析医生。随着她与弗洛伊德正统理论分歧的增大,促使她与弗洛伊德派决裂,退出了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1941年,创建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亲任所长。1952年12月4日逝世。
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第一卷 人类发展的理论模型(全二册) 本书特色 《儿童心理学手册(第1卷)(上下卷)(第6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儿童心理学手册...
《李白诗选》内容简介:李白是与杜甫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璀璨的两颗明星之一,其诗以豪放飘逸著称。其诗才之纵逸,思想之超旷,艺术
肺病食疗指南(家庭食疗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各种肺病症状、肺病病人的饮食原则和饮食禁忌、防治肺病的天然食物、肺病患者康复药膳方精选、肺病的防治家常菜谱精...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内容简介:为什么昨天还很亲密的朋友,今天就突然不理自己了?为什么有人会躲在背后说坏话,抱团排挤人,甚至
那些美好女子教会你的事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国内外20多个传奇女性的人生历程,如张幼仪、林徽因、孟小冬……这些女性的起点不同、身份各异,人生的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
正面管理儿童时间心理学 本书特色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太复杂的道理全都是过眼云烟,太难懂的时间管理方法都不过是纸上谈兵。本书的特点就是—&mdash...
《挽在一起的手》内容简介:互联网时代的变革虽然起于技术创新,但其影响却远不止于技术层面,而是延伸到了经济理论、社会治理乃至
王晨霞细说女人病 本书特色 名人推荐:一个王晨霞,一个王军霞都了不起,这也是我的心情。——钱学森(著名科学家)掌纹诊病,造福人民。——李德生(老将军)掌纹诊病,...
《日积月累就是最硬核的养育》内容简介:日本父母界的辅导高手佐藤亮子,将她近30年辅导4个孩子的成功经验,浓缩为“在日积月累中快
情绪急救:应对各种日常心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本书特色 人人都会有情绪,但是,若想成为人生战场上的常胜将军,你就得学会好好控制它。心态可以决定命运,情绪可以左右生...
《孩子与恶》以例举的方式,对“恶”作了根本性的思考,说明了恶的存在有其有利的一面,不是简单杜绝就可以了事那么简单。启发教
《C语言非常道》内容简介:C语言的图书多如牛毛,但绝大多数都很单纯,无外乎语法、技巧或者实例。C语言的教与学,远不止语法和示例
《神曲》内容简介:《神曲》是“意大利语之父”、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开拓者但丁的代表作,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诺贝尔文学奖
《瑜伽之道》内容简介:《瑜伽之道》当中,修习瑜伽20余年的桑大师将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瑜伽?瑜伽与佛陀之间有什么关系?瑜
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本书特色 1898年,弗洛伊德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也许,*著名的‘左撇子'就是达·芬奇了,没人知道他有过什么风流韵事。”在这本《达·芬奇的...
《好点子都是偷来的》内容简介:美国总统奥巴马赞叹不绝的创新书;时代华纳、富国银行、美国银行、瑞士酒店、IBM、美国运通、美国财
《积极上瘾》内容简介:我们一生中要花费很多力量在做自己坚信的事和做取悦身边重要人物的事之间妥协,而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
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新版) 本书特色 《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以浅显精练的语言介绍了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操作技巧,并列...
《绝色佳肴:点亮生活的72道极致美味》内容简介:《绝色佳肴》精选了善于制作精致美食的人气美食达人粉竽粘糖多年来的美食作品。一
弗洛伊德-旅途中的躺椅-17 本书特色 弗洛伊德(sigmund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师,以其创始心理学新体系即现代精神分析理论而闻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