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发微-老北大讲义

目录学发微-老北大讲义

作者:余嘉锡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09-05-01

评分:4.9分

ISBN:9787538725605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目录学发微-老北大讲义 内容简介

◎余嘉锡(1884—1955),我国著名的目录学家、语言学家、史学家,他一生读书涉猎极广,自称“史、子两部,宋以前书未见者少;元明以后,亦颇涉猎”。他治学的主要方面就是继承乾嘉文献考据学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治学角度,重视掌握目录以求博通群书。
◎余嘉锡从16岁就开始目录学研究,17岁开始考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五十余年间辨订古籍近500种,撰写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24卷,被誉为“一部从微观角度研究我国古籍的巨著”。
◎《目录学发微》是余嘉锡在目录学领域的主要著作,为他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目录学课程的讲义。书中广泛利用中国历代学者在目录学方面的论著,对目录学的意义、功用和源流,对目录的体例和类例的沿革,都作了精辟论述。

目录学发微-老北大讲义 本书特色

◎余嘉锡(1884—1955),我国著名的目录学家、语言学家、史学家,他一生读书涉猎极广,自称“史、子两部,宋以前书未见者少;元明以后,亦颇涉猎”。他治学的主要方面就是继承乾嘉文献考据学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治学角度,重视掌握目录以求博通群书。
◎余嘉锡从16岁就开始目录学研究,17岁开始考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五十余年间辨订古籍近500种,撰写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24卷,被誉为“一部从微观角度研究我国古籍的巨著”。
◎《目录学发微》是余嘉锡在目录学领域的主要著作,为他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目录学课程的讲义。书中广泛利用中国历代学者在目录学方面的论著,对目录学的意义、功用和源流,对目录的体例和类例的沿革,都作了精辟论述。

目录学发微-老北大讲义 目录

目录学发微
卷一目录学概览
目录学之意义及其功用
目录释名
卷二目录书体制
篇目
叙录
小序
版本序跋
卷三目录学源流考
周至三国
晋至隋
唐至清
卷四目录类例
目录类例之沿革
古今书目分部异同表
古书通例
绪论
卷一案著录
诸史经籍志皆有不著录之书
古书不题撰人
古书书名之研究
汉志著录之书名异同及别本单行
卷二明体例
秦汉诸子即后世之文集
汉魏以后诸子
古书多造作故事
卷三论编次
古书单篇别行之例
叙刘向之校雠编次
古书之分内外篇
卷四辨附益
古书不皆手著

目录学发微-老北大讲义 节选

《目录学发微》讲述了:余嘉锡(1884—1955),我国著名的目录学家、语言学家、史学家,他一生读书涉猎极广,自称“史、子两部,宋以前书未见者少;元明以后,亦颇涉猎”。他治学的主要方面就是继承乾嘉文献考据学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治学角度,重视掌握目录以求博通群书。余嘉锡从16岁就开始目录学研究,17岁开始考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五十余年间辨订古籍近500种,撰写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24卷,被誉为“一部从微观角度研究我国古籍的巨著”。《目录学发微》是余嘉锡在目录学领域的主要著作,为他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目录学课程的讲义。书中广泛利用中国历代学者在目录学方面的论著,对目录学的意义、功用和源流,对目录的体例和类例的沿革,都作了精辟论述。

目录学发微-老北大讲义 相关资料

目录学发微卷一 目录学概览目录学之意义及其功用目录之学,由来尚矣!《诗》《书》之序,即其萌芽。及汉世刘向、刘歆奉诏校书,撰为《七略》《别录》,而其体裁遂以完备。自是以来,作者代不乏人,其著述各有相当之价值。治学之士,无不先窥目录以为津逮,较其他学术,尤为重要。今欲讲明此学,则其意义若何,功用安在,不可不首先叙明者也。《隋志》言:“刘向等校书,每一书就,向辄别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章学诚所谓“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也。《校雠通义》叙。其后作者,或不能尽符斯义,辄为通人所诋诃。虽自《通志?艺文略》目录一家已分四类,总目、家藏总目、文章目、经史目四类。继此枝分歧出,派别斯繁,不能尽限以一例,而要以能叙学术源流者为正宗,昔人论之甚详。此即从来目录学之意义也。吾国学术,素乏系统,且不注意于工具之述作,各家类然,而以目录为尤甚。故自来有目录之学,有目录之书,而无治目录学之书。盖昔之学者皆熟读深思,久而心知其意,于是本其经验之所得以著书。至其所以然之故,大抵默喻诸己,未尝举以示人。今既列为学科,相与讲求,则于此学之源流派别,及其体制若何,方法若何,胥宜条分缕析,举前人之成例加以说明,使治此学者有研究之资,省搜讨之力,即他日从事著作,亦庶几有成轨可循。今之所讲,其意盖在于此。目录之书有三类:一日部类之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者;书名下论说,名称屡变,详见后《目录书体制》。以普通均呼之为解题,姑用以立说。二日有小序而无解题者;三日小序解题并无,只著书名者。昔人论目录之学,于此三类,各有主张,而于编目之宗旨,必求足以考见学术之源流,则无异议。今取诸家之说,分类撮举之于下。属于第一类者,即有小序解题之书目。现存者如晁、陈书目,《通考?经籍考》《四库提要》之类是。《隋书?经籍志?簿录类》论云:“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体制湮灭,不可复知。孔子删《书》,别为之序,各陈作者所由。韩、毛二诗,亦皆相类。其实齐、鲁诗亦皆有序,清儒马国翰、陈寿祺诸家所辑《遗说》可考,此因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故但举毛、韩二诗耳。汉时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剖析条流,各有其部,推寻事迹,疑则古之制也。自是以后,不能辨其流别,但记书名而已。博览之士疾其浑漫,故王俭作《七志》,阮孝绪作《七录》并皆别行。大体虽准向、歆,而远不逮矣。”观《

目录学发微-老北大讲义 作者简介

余嘉锡(1884—1955),我国著名的目录学家、语言学家、史学家,他一生读书涉猎极广,自称“史、子两部,宋以前书未见者少;元明以后,亦颇涉猎”。他治学的主要方面就是继承乾嘉文献考据学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治学角度,重视掌握目录以求博通群书。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