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学者和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的岁月中人们对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关于他的记述和研究逐步展开,人们对其认识也逐步加深。本书为人们深入了解和认识傅斯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五四风云人物书系·《傅斯年传》。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
一 求学岁月:贯通中西学问
家世与家学
傅斯年字孟真,1896年3月26日(旧历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出生在山东聊城北门里祖宅。他的家世可以说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破落的官宦世家。傅斯年在家乡生活了13年,幼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在他一生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打下了深刻的印痕。
(一)开代文章**家
傅斯年的故乡聊城,自古是华北平原上的重镇。春秋战国时期,其地属齐国,西接韩赵,北通幽燕,南襟鲁卫,既是兵家争战之地,“筑城屯兵为齐之要地,各国诸侯皆争衡于此”,又是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及戎燕文化交流融汇之处。各地域文化的交流融汇使得该地区文化积淀丰厚,内涵丰富多姿,虽说不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也孕育了不少风流人物。才智卓越之士、谋国经邦之臣历代不绝,鸿儒贤相连翩鹊起,骚客智士蜂涌辈出,如伊尹、马周经邦之才,程昱、王旦谋国之忠,鲁仲连、华歆处世之智,孙膑、王颜章治军之能,都是彪炳史册的。
聊城自汉代置县,延续至今,一直为地方州府县治所,是华北平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代定都北京(时称大都),聊城成为近畿地区。元王朝为交通便利,开会通河。大运河穿聊城而过,聊城更得南北交通之便,北通京师,南连三吴,被史家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交通便利,加上物产丰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到明清时期,聊城及周边地区,成为全国著名的粮棉产区和纺织品的贸易中心。天下豪商大贾云集,“往来船舶,络绎不绝”,“兵民杂集,商贾萃止,骈樯列肆,云蒸雾滃”,以致城内“贾寓旅舍,几不能容。”各地商人竞相在聊城内兴建会馆公所,开办商号、店铺、作坊,与本地工商业者所建交错布列,鳞次栉比,使聊城成为一座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在明清两代一直为山东西部三大商埠之一。
交通的发达,经济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昌盛。明代中期以后,聊城及其周围各州县私塾遍布,书院林立。文人骚客,儒士缙绅来此会客访友,传播学术,交流信息,促进了儒学教育的普及和发达,陶冶了无数才华卓越之士,成就了众多官宦书香世家。据记载:明清两代录取的山东籍进士共4047人,状元11人,其中隶属于东昌府州县籍者,进士290人,状元3人,仅聊城县就有进士55人,状元2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聊城确实是“科目鼎盛,贤士辈出”之地,被视为鲁西“八股文化”的中心不无道理。
显然,在明清时期,某些地区因得天时地利,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尤其是儒家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社会教化与文化昌盛是同步的。在儒家文化广泛传播的地区,自然是教化普施,民风淳厚,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理念深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考察聊城的历史,明清时期形成的聊城世风明显具有这种特点。这个时期兴起的几个家族和大批官宦士绅,差不多也都具有这种特征。《聊城县志》记载:“其人朴愿而茂,虽循习故事,惮于兴革,然无有桀黠渔食,持长吏长短者。租赋不待督,辄先期报竣,*称易治。”世风淳厚是文化发达、社会教化的结果。而淳厚的世风又陶冶、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循吏良士。因此,这个地区“士多才俊,文风为诸邑冠,武风亦极一时之盛。”文化昌盛,其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就高,社会发展也相对健康,具体表现是孕育和培养了几个大的具有书香传统的世家大族。这几个书香世家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代表了聊城当时的世风,而且也是当时整个传统社会的缩影。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则凝聚着社会文化的基因,表现了深厚的区域文化的积淀。傅斯年一生的性情和品格就具有这种区域文化的特征。
传统史书将明清时期聊城的世家大族归纳为“八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任、邓、朱、傅、耿、杨诸家,这几家大都兴起于明中期以后,其中任、朱、傅都发迹于清初,杨家则在清中期兴起。几家的共同特点是:**,初始阶段,致力于研习儒家经典,经科举取得功名,进入仕途,逐步升迁,进入统治集团核心。第二,恪守儒家信条,以忠孝节义相标榜,忠君、孝亲、敬老、爱幼、和睦家族、友爱乡里。第三,重视教育,尤其是重视儒家文化的教育,培养子女,进行封建道统的说教,使子孙代代成三纲八目的典型,维持家族的名誉、地位、传承。第四,由于几个家族都遵奉儒家文化,世代从科举正途出身,又多是亲民的官吏,所以各家族往往以忠正廉洁、率直敢为相标榜,各个时代都出现了一些忠臣廉吏,孝子贤士。这些人又多在家乡设立条教、制定乡规民约、表率乡里,由此形成了忠义贤良、勇敢向上的世风,造就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贤良义士。傅斯年家族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家族。
傅斯年所出身的聊城八大家族之一的傅氏,初发于明中期,兴盛于清代初年,逐步发展成为聊城的名门望族。
傅斯年远祖名叫傅回祖,原籍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今江西省永丰县),明朝宪宗成化年间出任山东冠县县令,当时聊城为东昌府府治,冠县为其属县。傅回祖生有七子,任满返回故乡,其夫人李氏不愿随行,于是傅回祖便携四子南归,留其三子侍奉夫人,这三子一居冠县,一居博平,一子名叫傅祥,居聊城,是傅斯年的直系祖先。
当时聊城正是经济文化发展上升时期,大运河穿城东而过,北通京师,南达三吴。是当时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文化都在迅速发展,形成了鲁西“八股文化”的中心。傅祥及其子孙,借重聊城的经济优势,靠经商起家。他出身官宦家庭,本人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且处于浓重的八股文化环境之中,因此,十分重视诗书传家,督责子孙攻读举子之业,学习八股文,每每亲自“口授章旬”,并“引古人及郡先达”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建立功业,故而傅氏家族逐渐形成了诗书传家的传统,代代相继。
傅祥五传到傅以渐,终于振兴了傅氏家族,奠定了傅氏名门望族的基础。傅以渐字于磬,号星岩,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公元1609)年,7岁入塾馆系统学习儒学经典一从师于当时名儒孙兴等人。由于明朝末年宦官专权,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科场舞弊成风,傅以渐直到35岁仍未取得任何功名。1644年,江山易姓,清廷入主中原,为了搜罗人才,笼络士人,入关的第二年,便恢复科举制度。傅以渐投身科场,乡试中举,翌年(1646年)入京会试,得中贡士。殿试对策时被擢为一甲**名,成为清王朝的**位状元,授内宏文院修撰,后累次迁升,1654年升为内秘书院大学士,次年,加太子太保,改为国史院大学士。1658年,清仿明制改内三院(内宏文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为内阁,逐步确立三殿三阁制,授傅以渐为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职衔,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为示恩宠,顺治帝又封赠傅以渐的曾祖父傅谕、祖父傅天荣、父亲傅恩敬俱为光禄大夫、少保加太子太保、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加一级之勋号。自此以后,聊城傅氏便荣冠当世,泽及后代,成为鲁西的名门望族。
据史书记载:傅以渐“方面丰颐,颏下多髯,伟腰大腹”,居官尚称清廉,“每闻百姓疾苦,若切于身,闾里有义举,必赞成之。自处无异寒素,汲奖后进,惟恐不及,未尝有疾言遽色”。但是傅斯年成人后,从不向人提及他这位宰相祖公,更不引以为荣,兵原因是傅以渐在明清易鼎之际,出仕清朝,有违汉族士人的民族气节。由此可看出傅斯年的民族意识:
傅以渐以后,傅氏成为典型的官宦世家,获取功名,中举人、进士、为庠生、太学生者不下百余人,在朝为官和出任封疆大吏者几代不绝。傅以渐三传至傅继勋,字玉溪,号湘屏,是傅斯年的曾祖父,道光五年(1825年)拔贡,官至安徽布政使,清末名臣李鸿章、丁宝桢都是其门生。傅继勋有子七人,其第三子傅淦,便是傅斯年的祖父。
傅斯年在填写个人履历时往往上至曾祖父,但是他出生时,曾祖父已去世多年,曾祖父以上对傅斯年的影响都是间接的。直接影响傅斯年个性和品格的是傅斯年的祖父和父母,其中在家庭方面影响傅斯年一生品行和思想作风的,主要是傅斯年的祖父傅淦和母亲李夫人。
(二)书香世家
傅淦字笠泉,生于道光二十五(1845)年,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工诗书画,尤以书法知名,且文武双全,又精通医道。同治十二(1873)年拔贡,但他自甘淡泊,不乐仕进,取得贡生资格后,便绝意仕途,终生不参加科试。平生性情友善,重孝悌,且好交游,乐善好施,赴义唯恐后人。傅淦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析籍分家时,他将祖上的楼房全部让给了兄弟,自己只要了一座马厩。由此可看出他的作风和气度。傅淦娶山东淮县陈阡之女陈梅为妻。陈阡官至江西巡抚,陪送女儿的嫁妆颇丰,但傅淦书生本色,轻财重义,不善理家,又无固定收入,分家以后,坐吃山空。婚后不久,长子旭安出世,接着次子、三子相继出世,人增物耗,家财日减,日趋没落。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违心地出外谋职以养家。正好,此时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来信让傅淦去天津,打算为这位世弟安排一个职务。傅淦接信后考虑再三,决意去天津一次。他到天津去督署见李鸿章时,适值李鸿章有紧急公务,只安排他住安徽会馆,准备处理完公务,第二天同他面晤。傅淦甚不高兴,以为慢待自己,次日一早便不辞而别。李鸿章第二天去安徽会馆寻他不见,才知已回山东,气得顿足叹气。
……
马亮宽,1959年12月生,山东菏泽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2005年分别获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聊城大学历史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社会史、士人知识分子等专题研究。曾出版《齐鲁士人与秦汉社会》、《傅斯年教育思想研究》、《傅斯年社会政治活动与思想研究》等著作,在《近代史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论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人生的枷锁(全两册)》内容简介:《人生的枷锁》是英国作家毛姆被公认的杰作,也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本书问世至今,曾三
小推销员松下幸之助 内容简介 松下幸之助睿智奇妙的经营技巧,被人誉为经营之神;他非凡的管理才能,被人誉为管理大师;他传奇般的成功人生,成为人类成功学的典型范例。...
本雅明:一个友谊的故事 内容简介 简介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欧洲真正的知识分子,其罕见的才华和悲剧的人生为后人留下...
名人家风丛书: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与苏氏家风 本书特色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以他天才灵动、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一笔笔精神财富。他的诗词成为我们滋养、丰富精神世...
粉领富豪:TOP 20华人财智女性 本书特色 每个渴望成功女性的人生指南,每个渴望幸福女性的智慧启悟。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身上,有一种共同的东西感动着我们的心灵...
有人说王健林是这个时代出色的商业机遇猎手,发现了最厚的雪——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最长的坡——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
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纯美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纳兰容若词传”和“仓央嘉措诗传”上下两篇,分别讲述了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短暂而绚烂的一生,并以二人诗词...
朗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 本书特色 天才自传。郎朗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青年钢琴家,由他亲笔撰写的成长故事,值得每位琴迷与音乐爱好者珍藏。内有40幅珍贵成长...
曾国藩大传 本书特色 他是曾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洋务之父,湘军之父,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后一位理学大师。毛泽东曾说“独服曾文正”,对曾国藩的...
伟人垂范-中山文史-第六十五辑 内容简介 《伟人垂范(中山文史第65辑)》由刘秀莲主编,在选材过程中,结合中山全民修身行动和推进文化强市战略部署,注重发...
武则天首辅宰相-狄仁杰-将相传奇-2 本书特色 武则天、狄仁杰一君一臣,关系微妙。为博武氏好感,手段用尽,政绩卓越;为保全自身,隐忍低调,不惜自污;为防功高盖主...
投机教父尼德霍夫回忆录:索罗斯操盘手的自白 本书特色 《投机教父尼德霍夫回忆录:索罗斯操盘手的自白》是华尔街投机教父的**本股票投资经典,索罗斯盛赞的股票作手回...
《弗里达》:弗里达作为画家同时也作为一个人具有这样的秉性:豪侠并勇于面对肉体的折磨、对惊奇和特殊的偏爱、对场面作为一种保
杜月笙全传 本书特色 杜月笙全传(超值精装典藏版)》让你将看到一个真实的杜月笙,并遥知当年上海滩的风云变幻,感受到人生无常的况味。杜月笙所塑造的黑帮神话,早已成...
胡适在北大 内容简介 胡适在北大,是胡适政治和学术生涯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胡适,撰写胡适传记的重要内容。胡适的许许多多的政见,以及哲学理念、文学主张、学术观点...
香港二十八总督 本书特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收回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以下称香港)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一九...
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们 本书特色 本书是**部关于民国清流、一代大师们的长篇集体传记和史诗力作。民国六年至民国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国呈现了与春...
巨人三传 本书特色 人生艰苦。而对于不甘平庸凡俗的人,则是一场无休止的战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缺乏幸福的,在孤单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所以,不幸的人啊!切...
民国一枝花 本书特色 民国题材小说《民国一枝花》重磅登场:1.新浪、腾讯、搜狐等百家媒体联袂推荐。2.近两年是民国热,从影视到图书,民国题材的作品都是主流3.小...
漫画牛顿建立近代科学的知识巨人 本书特色 关心科学与人类思维的你,万勿错过《漫画牛顿》! 漫画牛顿建立近代科学的知识巨人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