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古学经典需要解释,解释是涵养精神的活动,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择:宁可跟随柏拉图犯错,也不与那伙人一起正确(西塞罗语)。举凡疏证诠解中国古学经典,移译西学整理旧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与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涵养,不负教书育人的人类亘古基业。
笛卡尔思想的奇特之处在于从怀疑出发。他首先怀疑
自己身体的存在,然后怀疑自己所见的东西是否真实,自
己的记忆是否正确,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拥有感觉,怀疑自
己是否是用身体、形状、广延、运动及位置构成了自己的
观念。他接着怀疑上帝的存在,上帝的存在通常被其他人
看得更加可疑、更加捉摸不定。笛卡尔的分析——他告诉
我们,《沉思录》的方法就是分析(VII.156.21-26)——之后延
伸到考察“结果”怎样与“原因”关联起来。因而,除非
通过分析来确定那些未知的*初原因,结果才不会再像其
原因一样可疑,不会再是晦暗不明的或未知的原因的一个
结果。
——卡特
笛卡尔的“奥林匹卡”
人们认为,在《奥林匹卡》(Olympica)这篇文字中——笛卡尔早年对几场梦的记述和解释——这位“近代理性主义的奠基人”宣称,他的哲学有一个神性的感召(a divine inspiration)。按照吉尔松(Gilson)的说法,“至少在《奥林匹卡》时期,笛卡尔就将某种感召安置在了哲学的源头,他后来从未回到这一感召,既未重申它,也未否定它”。这里所说的“感召”是神性的:“笛卡尔体验到的感受是,他被上帝赋予使命,创建科学的主干,并由此建立真正的智慧。”①所以,在笛卡尔的全部著作中,《奥林匹卡》应该为二十世纪对笛卡尔解释的修正提供*强的支持。要是有人说,这种修正就是断定所谓“近代理性主义的奠基人”本身却不是一个理性主义者,那他并非在开玩笑,反而恰恰道出了实情。这种修正肇始于吉尔松l913年的杰出研究,并首先由古伊艾(Gquhier)完整地展现出来,*近又得到路易夫人(Mme."Lewis)的描述,并构成了拉波特(Laporte)的中心论题,①现在,这种修正几乎得到了普遍的接受。
这一修正引发了众多问题,本文仅限于其中*重要的一点:这一修正拒斥十八和十九世纪广为流传的一个看法,即笛卡尔将独立的人类理性看作是一切意见和信仰、包括宗教信仰的唯一权威。传统的“理性主义”观点(如古伊艾所说)——亚当(C.Adam)或许为这一观点提供了*终的全面陈述——表面地理解了笛卡尔的一些陈述,比如“总之,不管醒时睡时,我们都只能听信自己理性提供的明证”(《方法谈》,页39)。③当然,众所周知的是,笛卡尔经常明里暗里违背这类说法;但理性主义的史学家们未能以一种融贯的解释克服这样的矛盾。我们时代的史学家们似乎超脱了困扰理性主义者的那些难题,他们的一般做法是,否认理性在上述意义上是笛卡尔的唯一权威,以此来解决这些矛盾。他们主张,笛卡尔并未拒斥整个经院主义,他仅仅是、或主要是拒斥其中的哲学因素或亚里士多德因素,他与托马斯和经院主义的圣经信仰是一致的。正是借助于这一*近的“法国笛卡尔研究”,一位德国史学家现在才能写道,“实际上,整个近代的形而上学都来自基督教”。④
……
刘小枫,男,1956年4月生,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主要学术著作:《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沉重的肉身》、《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拣尽寒枝》、《罪与欠》、《重启古典诗学》。主要学术领域为中西方古典思想、基督教思想史、德国近现代思想史;目前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古希腊思想史、中西方古典诗学、古希腊语文学、古典拉丁语文学、德国近现代思想、宗教-政治哲学。
刘小枫,男,1956年4月生,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主要学术著作:《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沉重的肉身》、《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拣尽寒枝》、《罪与欠》、《重启古典诗学》。主要学术领域为中西方古典思想、基督教思想史、德国近现代思想史;目前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古希腊思想史、中西方古典诗学、古希腊语文学、古典拉丁语文学、德国近现代思想、宗教-政治哲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意外地哲学思考:与埃利.杜灵访谈 本书特色 媒体哲学在国内外都属于一种新兴的理论前沿。《意外地哲学思考:与埃利·杜灵访谈》作者的哲学思考开始...
美国犹太教史 本书特色 《美国犹太教史》是萨纳对其漫长的美国犹太宗教史研究的总结和提炼。作者在《美国犹太教史》中叙述了美国犹太教自殖民地时代开始以来长达300多...
中国佛教艺术100讲 目录 序一、书法篇第01讲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与佛教书法/002第02讲 修整自持书写功德——六朝写经体/006第03讲 托以高山...
逻辑学 目录 **章绪论/1**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一、思维、语言与逻辑/1二、逻辑学的对象/4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7一、逻辑学的性质/7二、逻辑学的作...
论语的智慧-最新双色图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论语的智慧(*新双色图文珍藏版)》:对于《论语的智慧(*新双色图文珍藏版)》,你可以一篇一篇地读,也可以一段一段地读...
洛克政治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政治哲学译丛:洛克政治哲学研究》揭示了金融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通过对“知识经济”论和自然资源“内在价值”论的清理,还原了社会...
#汉译经典053-圭恰迪尼格言集 本书特色 圭恰迪尼,被马基雅维利遮蔽的意大利政治家。古代西方官场的处事哲学。一部教你从政治风云中全身而退的警世通言。《圭恰迪尼...
论语通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整整40年研读《论语》的心血结晶。内容包括: 孔子的思想及其渊源 ; 《论语》题解 ; 学而篇** ; 为政篇第二 ; 八佾篇第三...
论证:3 本书特色 突出那些在今天的生活里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的问题,以哲学的方式讨论它们,这是《论证》愿承担的一项实验性工作。《论证3》的主题是:死刑、暴力和恐怖...
为居士说居士法 内容简介 居士是佛教徒的重要组成部分,居士群体对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本书汇集了印顺法师对居士说法的精彩内容,包括:在家众的德行、建设在家佛教的方...
抑恶与扬善-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 本书特色 “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昭示了《抑恶与扬善(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的立意和主旨:个人与?家的二元对立...
《圣经正典》记录了基督教如何撰写和收集圣经的过程,阐述了圣经正典是如何在历史上形成成的。为此作者在历史框架之中展开分析,其
孟子-中华经典精粹解读 内容简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的著作,怎样才能尽快领略到经典的核心要义,减少在茫茫书海...
现象学美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着力从现象学美学的方法论特征入手,系统地研究了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茵加登及杜夫海纳等人的美学思想,以及他们在艺术、...
中国学术思想史稿 本书特色 所谓“国学”,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本书简明而系统地阐述我国自先秦至辛亥革命历史时期的学术思想,历代思想家和学者在其著作中的理...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中国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和西方实证主义的方法,以白话文的形式,对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等诸子百家的学说...
论语大义(上下) 本书特色 崔柏滔编著《论语大义(上下)》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全面地理解《论语》原文语义以及原文章句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论语》的学问体系。这就与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 内容简介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教材,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简称《原理》)的第五版。自1982年首次出版...
完美的罪行 本书特色 《完美的罪行》作者让·博德里亚尔以独特的视角透视了后现代社会虚拟取代现实的严峻境况。符号与现实的关系日益疏远,模拟物取代了真实物,拟像比真...
人生的智慧 本书特色 ★改变命运之书 ★人生的智慧即,如何幸福过一生 ★尼采、卡夫卡、托尔斯泰、弗洛伊德推荐的哲学必读本 ★伟大哲人叔本华的杰作,迷茫者的灯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