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对土家族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人手,着眼于土家族哲学的转型,分上、中、下三篇对中华人捉共和国成立前的土家族哲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明和探讨:上二篇总沦土家族哲学,阐明了土家族及其哲学传统,厘清了土家族精神传统的生成与转型;中篇集中考察和讨沦了土家族传统哲学,包括士家族哲学思维的萌芽、賨人思想家鹖冠子的哲学思想、渝湘地区土家族学者的哲学思想、《田氏——家言》的哲学思想、封建社会末世的历史批判与哲学反思等内容;下篇则探讨了士家族近现代哲学,包括土家族近现代哲学的转型、辛亥革命前后土家族哲学的新变化、土家族学者对唯物史观的接受与阐释、沈从文的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等。作者是土家族人,本书既是其自身20年来孜孜探讨土家族哲学的*新成果,也是我国**次对土家族哲学进行的全景式展示,从而彰显出土家族哲学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个人风格的魅力。
**章土家族及其哲学传统
土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土家族具有土家语“毕兹卡”和汉语“土家”两种族称,有本民族的语言且兼通汉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土家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传统。然而,凡是研究一个问题,都需要与研究对象相应的概念与话语系统。在生活中,话语系统是塑造并反映社会习俗、观念、规范的指标;在研究中,塑造社会的话语系统转而为研究的对象、规范。而且,在一种研究中,“越重要的术语越可能被滥用”①。因此,有必要先对作为本书研究对象的“土家族”等进行必要的界定,并据此对土家族文化性格及土家族传统哲学思想做一总体把握。
**节作为文化范畴的“土家族”
土家族是中国目前已确认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毗连地区,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共有802万余人,人口总数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居第六位。在古代,无论是中域文明还是土家族自身,都有对土家族自身存在性的共识,并获得了“土家”的指谓;在中华民国时期,土家族曾不被当局承认,甚至把说土家语的土家人诬称为说黑话的“匪”,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民族伤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即有不少土家族同胞多次向中共中央及各级地方党政组织反映,要求承认土家族是一个单一民族。中央及各级调查组的研究人员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先后写出了《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潘光旦)①、《关于湘西土家语言的初步意见》(王静如)及《湘西土家概况》(汪明瑀)②等论著,从各方面证明土家族是一个单一民族。据此,1956年10月,中共中央确认土家族是一个单一民族。中共中央统战部于1957年1月电告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1957年3月15日,土家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在《光明日报》上公布并配发了简介。从此,土家族获得了新中国的政治与法律承认,并且在1957年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现改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间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县与民族乡。
一、土家族与中域文化的关系
从历史文化序列看,土家族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古人类活动活跃的地区,“南方古猿”、“巫山人”、“长阳人”及“资阳人”、“桐梓人”等的发现,向人们展现了远古时代整个土家族地区的历史文化面貌,其文化内涵与后来的土家族文化有相因关系。③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无论是“巴人”时期,还是以后的历史时代,中域王朝一直在土家族地区实行有别于中域统治方式的“分封”制度、“羁縻州郡”制度、土司制度等,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理原则。据容美土司《田氏族谱•田武靖公父子合传》所称,维系土家族地区与中域王朝关系的主要是两条,即“忠”与“文”:“疑乎不得而臣也,则贵其忠,忠则旌焉”;“臣焉而后待以不臣也,又疑乎三代之学弗共也,则贵其文,文则著焉。”“忠”与“文”的内涵是:“睢忠也,故安上而厚下。”“惟文也,故周礼六德、六行、六艺咸备,而风以移。”只要具备这两条就能达到与中域中央王朝的和平共处:”惟忠且文也,故保世亢宗而赏以延,爰是考绩录异,加恤加衔一与郡县不殊。”自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完成改土归流,使土家族逐渐由“边夷”化外之民进而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价值观念的中域文明主流社会,实现了华夏文化认同。1840年后,土家族又同整个中华民族一道被卷入了全球性现代化运动的洪流。在历史发展中,土家族的族称经历了一个由“巴”而“蛮”、由“蛮”而“土”、由“土”而“土家”的历史转变过程,土家族的文化也经历了一个由“蛮”而“熟夷”、由“熟夷”而“儒”、由“儒”而“现代”的过程,土家族与中域文明、与全球性现代化运动的关系则经历一个由“边缘”到“中心”的不断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短期外,无论是土家族自身的民族认同,还是中央政权的治理原则,认同土家族的历史线条都清晰可寻。
从中域文化主流价值观的角度看,“汉民族自古以来,只以文化之异同辨夷夏,不以血统之差别歧视他族。凡他族之与华夏杂居者,但须习我衣冠,沐我文教,即不复以异族视之,久而其人遂亦不自知其为异族矣。”②因此,土家族在民国时期即因其已认同中域主流文化而不为统治当局承认。但严格来说,不管是否承认,“土家族”事实上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土家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承认,正是承认了各级调查组分梳的这样一个事实。
从居住地域看,土家族生活的居住区是一个让人失去“戒心”的地方,那里以土家族为主体的人民,实让人感受到的是慈母般的人民,这里即是《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现今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区域。总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浙江省,其中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的毗邻地区是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区。从居住区域的特点看:首先是相对地聚居于祖国内陆腹地,是真正的“中国之中”;其他一些人口较多的民族居住一般较为分散,而土家族则不然,虽然人口较多,但居住基本集中。其次是与苗、汉等族的大杂居,在土家族地区内形成了由这三个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状况,彼此密切交往,水乳相融,谁也离不开谁。再次是受中域文化影响较深,尤其是改土归流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更大,从而使土家族的文化观具有较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较少固执的排他性。①此外,土家族居住区从气候评价的尺度说,还被称为“南中国之瑞士”;由于洞穴密布,土家族自汉、晋以来即有诸“峒”民之称;还由于有“长江之沱”的清江溪河等遍布境内,因而又有以水为称的诸多称谓……所有这些,都反映土家族的“共同地域”特征。
从族称的角度说,土家族可以被称为“历史隐没”的民族,连自称的“毕兹卡”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多方爬梳才得以厘清。现已明确,土家族有两种族称,一种是原有土家语的自称“毕兹卡”,一种是后来的汉语称谓“土家”(*初为他称)。“毕兹卡”因汉字记音的不同,有“比基卡”、“密兹卡”、“毕机卡”、“贝其卡”、“贝锦卡”等。对于“土家族”族称的来源与意义,通行的观点是:“毕兹卡”就是“土家”,二者为一。其原因在于土家族呼汉族为“白卡”或“巴卡”,意为“客人”;呼苗族为“帕卡”或“辟卡”,意为“邻近的人”,故而“毕兹卡”即本地人。当然,从学术探讨的角度看,对于“毕兹卡”和“土家”的意义,目前还有不同的看法。②
从土家族族源的角度说,时至今日都还没有完全厘清,研究者提出了众多的看法,以起源的地域而论,有江西迁入说、西北说、湘西说、鄂西说、西南说、边区说等;以起源的种族而论,有伏羲说、巫载说、庸国说、巴人后裔说、土著先民说、乌蛮说、氐羌说、濮人说、东夷说、板楣蛮说、综合说及其他并不具有代表性的种种说法,笔者认同多源一体、巴赛为主的土家族族源说。③
二、土家族的文化特点
土家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从文化传统、民族关系、发展程度等方面考察。从土家族的语言、风俗习惯、民族意识等的保承隋况看,有些地方保持完整、民族意识很强;有些地方基本消失,只保留了部分词汇,还有一些风俗习惯,民族意识还较强;有些地方只保留了某些风俗习惯和一定的民族意识。不管情形如何,他们都明确地认定自己是土家族。
首先是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土家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用自己的语言自称为“毕兹卡”,称自己的语言为“毕兹煞”,具有“主一宾一谓”的语法结构和四个声调等特点,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接近于彝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①现在还有30多万土家人操此语言作为本民族内部的交际工具,且集中在湘西地区。
其次是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土家族的独特节日主要是提前一天过年,有些地方叫做过赶年,传说为纪念明代土兵奉调到东南沿海抗倭,军令紧急,故提前过年,后立下东南**战功的军事行动。②六月六,即农历六月初六,相传茅岗土司覃垕为反抗专制统治举行武装斗争而在这一天蒙难,土家族人民曾把其血染的战袍洗晒干净,所以又把这一天叫做晒龙袍日,以表示对民族英雄覃垕的怀念。社巴节,即摆手节或称调年节,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其他如清明、四月八、端午、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日则与其他民族相同。当然,其中也渗透了土家族文化的内容,如“四月八”即有了“牛王节”等多重内涵。
……
萧洪恩,男,土家族,1961年5月生,湖北感丰县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兼任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社会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炎黄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土家族文化、农村社会学及民族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出版专著有《土家族口承文化哲学研究》(1999)、《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2002)、《易纬文化揭秘》(2008)、《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合著,1999)、《巴文化研究》(主编,2002)、《农村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机制研究》(主编,2003)、《社会行政》(主编,2005)等,并在《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研究》、《周易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由香港城市大学组织两岸三地学术精英一同规划专题,按照专题的设计,邀请北京大学及港、台的专家学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分别撰
国学典藏-孟子 高级读解 本书特色 《孟子高级读解》是任继愈先生作序并鼎力推荐!台湾沿用40多年国学教师读本,内地唯一引进版,华语世界权威国学读本,台湾国学教师...
道教修炼养生学 本书特色道家炼养学在先秦道家学说的基础上,广收博采佛、易、医、天文、化学等诸家之学与知识,其说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论为基本立场,以形神、...
道一编 闲辟录 内容简介 本书写了明代徽州学者程敏政和程瞳收集朱熹和陸九洲二人言论和来往书信著作。朱陸之辩和朱陸异同成为历史发展的一个深化,也构成了以后至元、明...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马云 本书特色 完整再现马云的成功智慧终极诠释马云的成功价值观——永不放弃有志青年成功指南、激励创业者的扛鼎之作比尔·盖茨、克林顿、李嘉诚...
白话讲解:地藏本愿经及地藏法门 内容简介 这部经解,长达二十四万字,是黄老师继所著《地藏本愿经经法研探及标注》之后,再次深入地探讨《地藏本愿经》。由于这部经,对...
藏密文库021-唐卡中的三界 本书特色 走进神奇的佛教三界,了解生命的轮回流,100幅精美传世唐卡,展示三界众生百态。三界概念抽象深奥,不易理解,但西藏美丽的唐...
超前思维 本书特色 人类思维至今仍有许多谜底,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巨大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时代,更应高度重视人类智慧和思维的研究,在实践上更就高...
论语 本书特色 璀璨经典,儒家必读。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永恒经典。 论语 内容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读禅悟人生 禅是一杯茶 品味有清香 本书特色 古人有诗言: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禅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哲理:明心见性、豁达空灵,才能使人拥...
庄子精解-插图本 内容简介 读《庄子》,将有助于我们舒解生活压力,保持精神的宁静,以追求一种真实而自由的人生。因为庄子是推崇率性与真诚的;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回...
刘咸炘学术论集:哲学编:中 本书特色 《刘咸炘学术论集·哲学编(中)》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咸炘学术论集:哲学编:中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君位...
周易纵横谈 内容简介 本书既有对于《周易》横切面的剖析:从《周易》的名义、内容、大意、要籍谈起,说到如何由数明象,依象言理,以掌握《周易》朴素简易的思辨历0程,...
《宋明儒学与浙东学术:董平学术论集》 本书特色 在宋明研究领域,我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南宋以吕祖谦为代表的“浙东学派”诸家,二是明代...
中国佛教简史 内容简介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初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上,从此传遍了...
熊十力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熊十力卷)》主要从熊十力先生民国时期的著述中,选取其代表作汇编而成,以展示其主要的哲学慧识。全书分...
傅佩荣细说老子 内容简介 一部现代人超越相对价值安顿心灵的智慧伟构。人生在世,智慧是一道门槛,只有跨过去和跨不过去两种。不懂《老子》的人,显然还在门槛的一边,还...
《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研究的是中原北方地区北朝晚期的石窟寺,在年代上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和隋朝。这一时期,在南北和
致达朗贝尔的信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日内瓦;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便函;达朗贝尔给卢梭的复函;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等。致达朗贝尔的信 目录 日内瓦卢梭致达朗贝尔...
周易会意 内容简介 作者自己曾经说道:“会意”取自六书,意思是笔者的论述与古哲的心意相会。《周易会意》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解注了六十四卦,阐明了儒学五经,《易》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