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薛凤回忆录》由三册组成,上册《万里家山一梦中》,中册《太虚空里一游尘》,下册《相见时难别亦难》。上册叙述作者出生、启蒙、到清华学堂读书、美国留学、毕业回国执教大学的情况。中册则完整细致地记述了抗战伊始,作者随清华大学播迁长沙、蒙自、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全体师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种种,为后世保留了极其难得的历史记录。下册主要回忆作者在台湾工作、海外讲学的经历。
浦薛凤先生是研究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权威,曾创立“政治五因素论”,用于阐释和研究政治现象;其专著《西洋近代政治思潮》曾被列入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直至近日仍在海峡两岸再版,在学术界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浦薛凤回忆录》收录了《万里家山一梦中》,《太虚空里一游尘》,《相见时难别亦难》三本回忆录。全书历史细节极其详尽,是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文化史、思想史,尤其是西南联合大学前期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作者文笔平实而又富于趣味,可读性极强。
《浦薛凤回忆录(套装上中下册)》由三册组成,上册《万里家山一梦中》,中册《太虚空里一游尘》,下册《相见时难别亦难》。上册叙述作者出生、启蒙、到清华学堂读书、美国留学、毕业回国执教大学的情况。中册则完整细致地记述了抗战伊始,作者随清华大学播迁长沙、蒙自、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全体师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种种,为后世保留了极其难得的历史记录。下册主要回忆作者在台湾工作、海外讲学的经历。全书历史细节极其详尽,是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文化史、思想史,尤其是西南联合大学前期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作者文笔平实而又富于趣味,可读性极强。
以言生平经历,予个人之渺小,甚于沧海一粟,所以陆续撰写回忆录者,自有几项动机.
其一,予所身经目击者,系一长期纷争混乱之大动荡时代.全球人类,思潮冲突,制度变更,各国内而彼此革命,外而结阵战争.目前①超级强国,犹在运用渗透离间,进攻夺占,企图征服世界.民主阵容,则貌合神离,不事团结,只取守势而不时退让.但核子战争之威胁,有增无减.以言今日科技之发展,例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机传真,不特月球已可飞登,即对怀孕仅仅数周之胚胎,亦能辨明性别,且能割治其不正常器官,真是巧夺天工.可是当代人与人间,国与国间,其强暴冲突之次数以及交恶战争之方式,尤其是关于杀人利器之为数多,需时短,威力强,性质毒,则较诸野蛮太古,却不知增越了几千万倍!在此种纷乱战争时期之生平经历,值得记述.
一切建筑之中,其气象之庄严肃穆,精神之崇商伟大,布置之特立独异,当首推天坛.在少年初见之当日,待漫游五洲之后来,予盖迄今仍作此想.北京天气常晴,长空一碧,万里无云,衬托天坛之四周,益显其雍容华贵.白大理石砌成之圆栏与阶级,使人顿生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看之感觉.想像当年御祭光景:天近破晓,君臣罗列,香烟缭绕,灯烛辉煌,在奏乐悠扬声中,举行步趋跪拜,形成一幅五彩电影场面!
三大殿高大堂皇.尤令予想像当年殿试之一切情形.盖予八九岁时,常听到关于金銮殿及状元特准在紫禁城跑马之传说;稍长,又曾亲聆言调甫伯伯自己参加殿试之情状.故每次游览清宫大殿,不免神驰往昔,想人非非.殿中陈列之罕见珠宝,尤爱大块之金星玛瑙与翡翠青菜.至于三海风景以及划船荡桨,则别有一番风味.孔庙之严肃雅静,以与雍和宫之怪异放肆,成一强烈对比.三贝子花园门口,站立身躯特别高大雄伟之两位收票员,一若以此招揽生意.犹忆家乡亲友好几家好几次托购象粪,云可医治某种疾病;予曾因此之故,偕同学友前往游览.其中有虎豹狮象各种野兽,大开眼界.
北京城内之孔庙、太学、社稷台等均曾先后结伴游览.雍和宫内之欢喜佛,却是意外.初不知其用意何在.有一次前往东交民巷各国使馆参观,对于街道整洁,虽风大而无沙泥,印象极深.盖清华园内每值春夏之交时有风沙,寝室之桌面以及各床罩单上均积聚黄沙一片!
七载清华,予曾先后游览明陵及长城.明陵之石刻翁仲排列墓道,引起思古幽情.特别想起燕王篡位,家族斗抗之史实.长城古迹,则回忆儿时所听唱关于孟姜女之歌曲.
浦薛凤(1900—1997),常熟人.号逖生,少年即能赋诗吟咏,被誉为"神童".始读于塔前小学,14岁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他返里组织常熟旅外学生联合会,被推举为会长.
1921年秋,官费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硕士、翰墨林大学法学博士.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清华学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
1933年夏,去德国柏林大学进修.抗战爆发后,由西南联合大学转赴重庆进入政界,历任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行政院副秘书长.
1949年后,在台湾历任国立政治大学教务长兼政治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政务次长,台湾省政府秘书长,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编辑.
1962年移居美国,任桥港大学教授,纽约圣若望大学教务长.著作甚丰,著有《西洋近代政治思潮》、《现代西洋政治思潮》、《政治论丛》、《政治文集》、《万里家山一梦中》、《八年抗战生涯随笔》等.
一切建筑之中,其气象之庄严肃穆,精神之崇商伟大,布置之特立独异,当首推天坛.在少年初见之当日,待漫游五洲之后来,予盖迄今仍作此想.北京天气常晴,长空一碧,万里无云,衬托天坛之四周,益显其雍容华贵.白大理石砌成之圆栏与阶级,使人顿生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看之感觉.想像当年御祭光景:天近破晓,君臣罗列,香烟缭绕,灯烛辉煌,在奏乐悠扬声中,举行步趋跪拜,形成一幅五彩电影场面!
三大殿高大堂皇.尤令予想像当年殿试之一切情形.盖予八九岁时,常听到关于金銮殿及状元特准在紫禁城跑马之传说;稍长,又曾亲聆言调甫伯伯自己参加殿试之情状.故每次游览清宫大殿,不免神驰往昔,想人非非.殿中陈列之罕见珠宝,尤爱大块之金星玛瑙与翡翠青菜.至于三海风景以及划船荡桨,则别有一番风味.孔庙之严肃雅静,以与雍和宫之怪异放肆,成一强烈对比.三贝子花园门口,站立身躯特别高大雄伟之两位收票员,一若以此招揽生意.犹忆家乡亲友好几家好几次托购象粪,云可医治某种疾病;予曾因此之故,偕同学友前往游览.其中有虎豹狮象各种野兽,大开眼界.
北京城内之孔庙、太学、社稷台等均曾先后结伴游览.雍和宫内之欢喜佛,却是意外.初不知其用意何在.有一次前往东交民巷各国使馆参观,对于街道整洁,虽风大而无沙泥,印象极深.盖清华园内每值春夏之交时有风沙,寝室之桌面以及各床罩单上均积聚黄沙一片!
七载清华,予曾先后游览明陵及长城.明陵之石刻翁仲排列墓道,引起思古幽情.特别想起燕王篡位,家族斗抗之史实.长城古迹,则回忆儿时所听唱关于孟姜女之歌曲.
浦薛凤(1900—1997),常熟人.号逖生,少年即能赋诗吟咏,被誉为"神童".始读于塔前小学,14岁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他返里组织常熟旅外学生联合会,被推举为会长.
1921年秋,官费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硕士、翰墨林大学法学博士.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清华学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
1933年夏,去德国柏林大学进修.抗战爆发后,由西南联合大学转赴重庆进入政界,历任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行政院副秘书长.
1949年后,在台湾历任国立政治大学教务长兼政治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政务次长,台湾省政府秘书长,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编辑.
1962年移居美国,任桥港大学教授,纽约圣若望大学教务长.著作甚丰,著有《西洋近代政治思潮》、《现代西洋政治思潮》、《政治论丛》、《政治文集》、《万里家山一梦中》、《八年抗战生涯随笔》等.
秦始皇 内容简介 秦始皇,一个对中国人来说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皇帝,他的功过是非历来众说纷纭,作为中国**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缔造者,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
《视读本雅明》作者霍华德·凯吉尔现为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文化史教授,曾于1997年出版过一本颇具影响的《瓦尔特·本雅明:色彩经
追寻历史的真相-毛泽东与鲁迅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长篇纪实《毛泽东与鲁迅》,作者秋石通过长达数年的研究,从茫茫史海中寻觅了大量材料,传神纪实地...
《朴槿惠日记》内容简介:划时代伟人的生活都有很多相似点。在波澜壮阔、起落沉浮的人生境遇中,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苦难、获得成功
林语堂自传 目录 林语堂自传弁言/3**章 少之时/4第二章 乡村的基督教/9第三章 在学校的生活/13第四章 与西方文明初次的接触/18第五章 宗教/20第六...
张爱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张爱玲豪华家族对她影响的分析中,打开了一条能读懂张爱玲的新路。因此本书既是丰润张氏的百年家族史,也是从另一角度写的张爱玲传。张爱玲(1...
民国十将领 目录 前言/001李宗仁耕读子弟/001从高材生到教官/003在战火中加官晋级/007受制于陈炯明/010独树一帜/012统一广西/017赴粤游说/...
《林肯传》内容简介: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著名的演说家、律师。这位“伟大的解放者”领导了针对南方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颁布
老外的中国梦 本书特色 梦,每个人都有,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为了实现梦想,每个人都在生活的路上奔跑,寻找、追求着属于自己的梦。 本书延续了《老外的中国情结》...
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国力 内容简介 本书对当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研究,阐明了语言学的基本任务,界定了语言学的基本观念,如共时观与...
茨威格人物传记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辉煌与悲情 本书特色 茨威格作为一位犹太裔作家,其作品在1933年纳粹上台即遭禁,其在萨尔茨堡的寓所被无端搜查,以致他不得不流亡...
名画家的生活 内容简介 我们所谓的品格是人的全部、他内心深处的绘图,不仅仅是他生活的外貌,是内在的——因此是永恒的—&mda...
金石梦故宫情-我心中的爷爷马衡 本书特色 马衡先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而又锐意采用科学的方法,使中国金石博古之学趋于近代化。...
党史上的凡人小事 本书特色 史鉴主编的《党史上的凡人小事》人物和故事的选取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就故事讲故事,而是力求使“小人物”与“大历史”产生某种呼应。...
晚清民国逸史丛书-鲁将韩复榘 内容简介 三十年代初,蒋介石在江西发起新生活运动,逐步推广到全国。其中有一条关于交通规则的规定。某次会上,韩复榘发言说:“蒋委员长...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梁漱溟先生1980年与美国艾恺教授对谈录音整理而成,谈话中,梁氏论述了儒释道各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
大女人 本书特色 掀开历史的序幕,用文字一笔笔地勾画出她们的轮廓,如果你想听,那么我将作一位*好的讲述者,向您来描述那一个个传奇的女子,讲述她们那些惊心动魄的往...
刘邦传:汉高祖 本书特色 这套《帝王传记系列》,以帝王们的一生为主线。从他们的家族渊缘入手,以历史小说的形式系统地介绍帝王们一生的沉浮。在打天下与守天下的风云战...
敬隐渔传奇 本书特色这是法国文学专家张英伦探寻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多见的翻译家敬隐渔踪迹的纪实作品。敬隐渔早年留学法国,曾是*早翻译《阿q正传》到西方的人,也...
萧三佚事逸品 本书特色 萧三(1896~1983),现代诗人。原名萧子嶂,萧子升之弟,又名埃弥·萧﹑爱梅等笔名。他就读长沙湖南**师范,曾与毛泽东同学。他和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