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这样的时代,一个作家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透过过剩的媒体制造的信息垃圾,透过浮躁的社会泡沫,去体验观察浸透了人类情感的朴实生活。只有朴实的、平凡人民的平凡生活才是生活的主流,在这样的生活中,默默涌动着真正的情感、真正的创造性和真正的人的精神,而这样的生活,才是文学艺术的真正的资源。
作家当然可以也必须在自己的创作中大胆地创新,大胆地运用种种艺术手段来处理生活,大胆地充当传统现实主义的叛徒,与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对抗,但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生活所持的批判和怀疑精神,他们作品中贯注着的对入的命运的关怀和对现实的永不妥协的态度,则永远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法则。我们必须具备这样的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必须在作品中倾注我们的真实情感,不是为了取悦某个阶层,不是用虚情假意来刺激读者的泪腺,而是要触及人的灵魂,触及时代的病灶。而要触及到人的灵魂,触及到时代的病灶,首先要触及到自己的灵魂,触及到自己的病灶。首先要以毫不留情的态度向自己问罪,不仅仅是忏悔。
一个作家要有爱一切人,包括爱自己的敌人的勇气,但一个作家不能爱自己,也不能可怜自己,宽容自己。应该把自己当做写作过程中*大的、*不可饶恕的敌人。把好人当坏人来写,把坏人当好人来写,把自己当罪人来写,这就是我的艺术辩证法。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里,在诸多的娱乐把真正的文学创作和真正的文学批判和阅读日益边缘化的时代里,文学不应该奴颜婢膝地向人们心中的“娱乐鬼魂”献媚,而是应该以自己无可替代的宝贵本质,捍卫自己的尊严。读者当然在决定一部分作家,但真正的作家会创造出自己的读者。
我们所处的时代对于文学来说,也正如同狄更斯的描述,“这是*坏的时候,也是*好的时候”,只要我们吸取土行孙和安泰的教训,清醒地知道并牢记着自己的弱点,时刻不脱离大地,时刻不脱离人民大众的平凡生活,就有可能写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共同的优点和弱点,深刻地展示了人类的优点所创造的辉煌和人类弱点所导致的悲剧,深刻展示人类灵魂的复杂性和善恶美丑之间的朦胧地带并在这朦胧地带投射进一线光明的作品”。这也是我对所谓伟大作品的定义。很可能我们穷其一生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但具有这样的雄心,总比没有这样的雄心要好。
一个写作者,必须坚持人格的独立性、语言的革命性,素材的挑战性、与潮流和风尚保持足够的距离。
好的作家,大概像一个语言的炼金术士,他攫取语言中的一切粗矿,与自己的语言气质相结合,加以锻炼,然后形成独特的文体。
我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少说话,我也改名“莫言”以自警,但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得罪了许多人……实际上,嘴巴上占上风,是愚蠢的,文学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非要强迫着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那是不可能的。
我钦佩像左拉那种敢于发出“我抗议”这种慷慨激昂声音的作家,但我同样也崇敬像普鲁斯特那样在自己封闭在小屋子里、沉溺在对往昔生活的缠绵回忆中的作家。至于我自己,并不缺乏路见不平挺身而出的勇气,但用文学的方式发言可能更符合我的性格。
莫言的写作一直是当代中国的重要象征之一。他通透的感觉、奇异的想象力、旺盛的刨造精神、汪洋恣意的语言天才,以及他对叙事探索的持久热情,使他的小说成了当代文学变革旅程中的醒目界碑。
——华语传媒文学奖授奖词
莫言的作品植根于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无限丰富而又科学严密的想象空间,其写作思维新颖独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语言,展现了中国这一广阔的文化熔炉在近现代史上经历的悲剧、战争,反映了一个时代充满爱、痛和团结的生活。
——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授奖词
莫言不但小说技巧高超,而虽向中国同胞及世界各地的人展露了中国农村腹地的完整生活面貌,成就出众。再加上他小说中令人难忘的人物、人物那些虽痛苦但发人深省的经历、作品的非凡感染力,还有*重要的是,他那刚正不阿的作家风范和说出真相的勇气。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博士赞词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出生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到县棉花加工厂做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2007年10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和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天堂蒜墓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等十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欢乐》《怀抱鲜花的女人》《爆炸》《师父越来越幽默》等二十余篇,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枯河》《拇指铐》《冰雪美人》等八十余篇。还创作了《红高粱》《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等话剧、电影文学剧本。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作品曾多次在美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获奖,其中《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
名家散文经典译丛: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 本书特色 散文在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作品序列中占有重要的篇幅与分量,《西西弗神话》《反与正》《反叛者》等...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李辉英·代表作松花江上 内容简介 李辉英是20世纪30年代较早崛起的东北籍现代文学作家,当代香港著名小说家、学者。原名李连萃,笔名梁晋、叶知秋等...
《幻想博物志》内容简介:《幻想博物志》聚焦于隐藏在历史、传说与神话中的各种动物,字里行间兼具文学性和专业性,作者于书斋内,
说话 本书特色 《尚德琪作品系列》作品集共6本,写作时间跨度20多年,自1991年始,至2015年止。这套作品集,是对尚德琪业余写作和职业写作的一个总结。《说话...
几个好朋友 本书特色 在诗人马雁短暂的一生结束之前,她编选了这本诗选集,收入十一位同时代优秀诗人的重要作品,和诗论文章。七年后,这本选集终于出版。诗歌是一种交流...
书情画意 本书特色 芦渚,流水,乱石,烟树,隐约月光中,有似迷离的梦境,看了令人联想古人许多诗句。这种恬静的境界,萧散的生活,现代是求之不得了。——苏雪《山窗读...
《C++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第1篇【基础知识】主要讲解C++的基础知识、C++程序的基本组成、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是“给孩子系列”第三部《给孩子的古诗词》的进阶版。古典诗词大家、九十三岁的叶嘉莹先生,为了让更多
生命的品质 本书特色 《生命的品质》是周国平*新散文集《生命的品质》的修订版,增补了2010年发表的散文,是作者按时间顺序结集的第五部散文集的定本。(前四部是《...
考察古典诗词及抒情文类,在传统裂变和融摄中的生长与衍异.作者包括王德威﹑胡志德(TedHuters)、郑毓瑜、贺麦晓(M.Hockx)、魏爱莲
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 本书特色 25集电视剧拍摄6年,剧组也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一部《西游记》链接一个时代的伤痕和荣耀,这不是娱乐曝光,这是一个艺术家的...
《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内容简介:《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是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集,收文8篇,以其早期作品《艾利卡·埃瓦尔德之
学诗浅说 本书特色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
有意思的戏曲故事-听老师讲古典文学 本书特色《听老师讲古典文学》此套书为双色印刷,共七本,包含: 《听老师讲古典文学:有意思的中国文豪故事》、 《听...
《青少年Python趣味编程》内容简介:本书从Python的基础语法讲起,然后逐步深入讲解Python的实战应用,重点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解决
世界文学名著:简爱(精装版) 本书特色 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精)》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
八十八夜——李碧华作品集(15) 本书特色 把关系中断是一种姿态。 *艰难的,是把[心]也抽出来。八十八夜——李碧华作品集(15)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八十八...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内容简介:※继诗坛奇迹《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之后,享誉世界诗坛的阿拉伯大诗人阿多尼斯第二部中文版诗歌
流浪的老狗 本书特色 1、茅盾文学奖两度得主张洁睽违多年的新作。2、清新优美的文字。3、精美别致的图片。4、动人心弦的生命感受。流浪的老狗 内容简介 《流浪的老...
回望汪曾祺:林斤澜谈汪曾祺 本书特色 林斤澜和汪曾祺的故事能说很多,他们曾常常一起喝酒,一起出游,一起参加笔会、研讨会、对话会。二人也惺惺相惜、互相欣赏,也抬过...